...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圖書推介_新聞_中國西藏網

2021-01-09 中國西藏網

  用好《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初中段:111—210】

  191.科學的社會功能

  「科學學」領域的奠基之作。科學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的社會性質、作用、發展規律,以及科學的體系結構、規劃、管理和政策。該書從科學與社會關係的視角,探討科學已經、正在和能夠起的作用,概述科學社會史,分析科研組織、科學教育、科研效率、科學的應用、科學與戰爭、國際科學概況,論述培訓科學家、改組科研工作、科學交流、科研經費籌措、科學發展戰略、科學為人民服務、科學與社會改造、科學的社會功能等主題,搭建了科學學的學科框架,建立了學科範式,提出了一系列理論觀點,並用結構圖、關係圖和數值表予以支撐。80多年來,成為研究科技政策、制訂科技發展戰略和規劃、實施宏觀科技管理的重要理論依據。

  (《民主與科學》雜誌主編、教授 張培富)

  192.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

  現代科學的奠基之作。作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和現代實驗科學之父,該書包含了伽利略所有研究中最重要的結果。作者利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論證新的物理定律,提出了許多新概念、新思想和新研究方法,特別是實驗方法與數學方法的結合,對後來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刻廣泛的影響。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學物理教科書內容,如關於自由落體定律、拋射體運動、物體沿斜面運動的分析、勻速運動和勻加速運動定律等,均出自本書。該書以對話形式和通俗語言寫成,適合作為中學生學習物理學、力學和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課外讀物,有助於讀者理解現代科學精神和研究論證方法。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張增一)

  193.偽科學與超自然現象

  闡述偽科學與超自然現象的本質和特徵,說明它們與N射線、聚合水與冷聚變等科學錯誤與陰謀論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分別對通靈現象、死後靈魂、超心理實驗、偽心理學、佔星術、不明飛行物、信仰療法、「替代」醫學等現象進行深入分析,特別對不明飛行物登陸、外星人綁架事件、鬼屋、與死者交流、宣稱信仰療法具有神奇治癒功效的術士以及「替代」醫學的神奇療效等現象進行揭露和批判,進而分析當代生活中其他偽科學和超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在當前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信息魚龍混雜、虛假信息泛濫的環境下,此書有助於讀者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養成理性懷疑的習慣和態度,增強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自覺地抵制偽科學和迷信。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張增一)

  194.趣味物理學

  適合青少年學生課外閱讀的科普經典。通過131個趣味實例,闡述關於運動、力、聲、熱、光等方面的物理學基礎知識。每個實例都從鮮活的情境出發,用講故事般的語言陳述趣味物理現象並做出相應解釋。用事例、實驗和圖形通俗易懂地說明物理學原理,立論又不失慎密嚴謹,幫助初學者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故事取材於日常生活、科幻作品和著名小說,每個實例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承載著一種物理知識或物理方法。實例之間,貫穿著內在的關聯和銜接,有助於引起讀者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幫助讀者理解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初版出版100餘年來,已經譯成20多種文字,受到多國讀者的歡迎。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學特級教師 黃恕伯)

  195.物理定律的本性

  科學思想方法論科普經典,共七章。第一章講從日心說到萬有引力定律的歷史進程,以及該定律的驗證、解釋、預見和修正。第二章用實例講述數學在分析不同物理表述間的聯繫中的作用。第三章講電荷守恆原理、能量守恆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的特徵。第四章講物理現象和物理定律中的多種對稱性,闡述辨別對稱性真實性的重要性。第五章講物理世界從有序到無序狀態的不可逆性,探討時間進程的哲學架構和科學構造。第六章通過實驗和量子力學說明自然現象的概率性和複雜性,以及未來的不可預測性。第七章舉例論述如何發現新的物理定律。作者用直觀幽默的語言,揭示貫通物理學和日常生活中的哲理,闡述物理學的思維方式和特徵,有助於讀者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孟傑)

  196.居裡夫人文選

  作者研究放射性物質的代表性論文、自傳、居裡傳、諾貝爾獎獲獎演說的文集,附有諾貝爾獎委員會給作者的頒獎詞、作者生平大事年表及論著目錄和各種獎勵榮譽,以及作者母女兩代人的中國研究生的回憶文章。反映了作者的科研活動、卓越成就和人生追求,以及她的優秀品質、工作精神和處世態度。生動描述了作者從小對學習的強烈興趣、處處表現出的頑強進取精神,介紹了她隻身遠赴異國求學和工作,在極其簡陋和艱苦的條件下製備放射性元素釙和鐳,推動原子核科學發展,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過程。既是科學經典,也是青少年勵志讀物。

  (湖北省利川市第一高級中學特級教師 瞿顯榮)

  197.化學基礎論

  現代化學的奠基之作,化學革命的標誌性成果,分析—合成思想的經典。採用化學元素的操作定義、質量守恆觀點和定量實驗,闡述化學物質系統命名法,把當時所知道的所有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和化學操作知識整合成為一個有序不悖的系統。第一部分論述8種氣體的性質、燃燒現象和酸的形成。第二部分論述酸與中性鹽(即非金屬氧化物)的性質和反應。第三部分按10類實驗功能詳述各種儀器的操作方法。附錄給出不同度量衡之間的換算和各種普通物質的比重。書末附有作者夫人繪製的162幅圖。是研究創造力理論經常分析的典型案例和用人工智慧研究科學發現的模擬對象。有助於讀者認識現代化學大廈的思想和實驗根基,把握化學的思維方式,體會科學創新的過程。

  (湖北省利川市第一高級中學特級教師 瞿顯榮)

  198.二十世紀生物學的分子革命:分子生物學所走過的路

  通過對大量科學文獻和著名科學家科研工作的分析,對分子生物學在20世紀的興起和發展作了全面概括和系統描述。從分子生物學的根基開始,梳理出一個基因對應一個酶假說的產生、基因化學本質的發現、細菌和植物病毒研究的貢獻、細菌遺傳學的誕生、物理學家的貢獻、一種新世界觀的產生、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遺傳密碼的破譯、遺傳工程的出現和發展等這樣一條主線,把分子生物學的誕生、發展和擴展過程中的核心人物和重要事件串聯起來,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分子生物學史畫卷,分析了這個過程中理論與實驗、社會環境與科學環境、各門科學學科之間的交互作用。有助於讀者理解近代生命科學的成就和歷史,擴大其科學視野,培養和提升其科學素養。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楊榮武)

  199.最初三分鐘:關於宇宙起源的現代觀點

  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大爆炸之前,沒有物質,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大爆炸形成一個溫度極高的原始火球,它最初的體積可能是無窮小,也可能是無窮大,那裡存在激烈的量子波濤。這個原始火球不斷膨脹降溫,逐漸形成各種基本粒子、原子核,慢慢演化成今天的宇宙。對於近100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有大量天文觀測資料,可以用現有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知識加以研究和解釋。然而對於極早期宇宙的研究則十分困難,對於那段時期,不僅缺少觀測資料,也沒有成熟的理論做研究工具。作者用自己豐富的粒子物理和廣義相對論知識,對宇宙演化的各個階段,特別是最初三分鐘做了精彩的介紹。本書是讀者了解當代宇宙學最好的讀物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趙崢)

  200.海陸的起源

  大陸漂移學說的奠基之作。提出古代大陸原來聯合在一起,因大陸漂移而形成各大洲的觀點。全書分三篇共13章。第一篇論述大陸漂移的基本內容,指出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問題,反證大陸漂移說的正確。第二篇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與生物學、古氣候學和大地測量學等5個方面論證大陸漂移說。第三篇從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矽鋁圈、褶皺與斷裂、大陸邊緣的構造形態等方面,解釋大陸漂移的可能性和動力。所闡述的理論為當代地球科學提供了新的發展基點,是現代地質學板塊構造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有助於讀者深入了解海陸起源的科學道理,從中認識革命性的科學事件,培養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 林培英)

  201.談美

  朱光潛(1897—1986)是我國著名美學家、翻譯家,是中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之一。他的《談美》一書,是1932年以書信的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主要內容是談藝術和美,卻著眼於培養人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此書的最大特點是,作者以親切、平等的對話方式,以對青年學生的理解、同情和將心比心的態度,與讀者談文說藝,縱論人生。文字深入淺出,充滿真知灼見,是青年學生學習美學、提高藝術修養的入門讀物和嚮導。自問世以來深受讀者喜愛,被認為是中國美學學術性和普及性相結合的經典讀物。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奚傳績)

  202.極簡中國書法史

  漢字字體的演變經歷了篆、隸、楷等發展階段。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書寫方式,其豐富的結構體勢,構成了我國書法藝術千姿百態的風貌。此書以字體為緯,時代為經,如一串串閃光的珍珠,穿起了中國千年的書法史。此書雖然文字極其簡練,但對不同字體的特點和演變過程、不同書法家的風格流派,配以清晰而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將中國書法藝術的來龍去脈作了全面介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的書法藝術,近年來中小學中普遍開設了書法課,此書對中學生了解中國書法藝術,學會欣賞書法藝術,以及提高中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都有很大的幫助。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 胡知凡)

  203.中國古建築二十講

  中國古建築藝術其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在世界建築史上獨樹一幟。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又各有差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建築的類型很多,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建築等。此書共分二十講,對各類中國古建築,如宮殿、寺廟、陵寢、園林、民間建築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特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做了描述和總結,並配有三百多幅精美的彩圖。書中還有《梁思成與中國建築》一講,試圖喚起人們對古建築的保護意識。此書對中學生了解中國古建築,學會欣賞、愛護古建築,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強民族自信心方面,都會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是一本很好的課外閱讀讀物。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 胡知凡)

  204.江南古典私家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歷史悠久,且獨樹一幟,自成體系。私家園林之中,最負盛名的是江南古典私家園林。「江南園林甲天下」便是流傳很廣的對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贊語。其中,蘇州的古典私家園林中的拙政園、網師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等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江南古典私家園林》一書,全面地介紹了27處江南古典私家園林,並且結合實例介紹了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主要特點及其主要的造園手法。全書圖文並茂,有敘有議,文字深入淺出,既能開闊視野,又能增進知識,還可獲得美的享受,提高審美能力。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奚傳績)

  205.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傅雷(1908—1966)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他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原是他1931年由法國留學歸國、受聘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擔任美術史課的一份講稿,後經深入研究於1934年完成的一份重要資料。他逝世後,被發現其中有許多真知灼見,經專家校訂,並配以大量插圖公開出版。全書涉及西方美術家及其作品大都是大師級的美術家和世界美術名作。由於傅雷在法國巴黎大學學習時,曾在羅浮宮美術史學校聽課,又目睹了羅浮宮的許多美術名作,對這些美術名作有他自己獨特的感受,能對作品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該書出版後深受廣大讀者歡迎,不斷重版增印,成為美術作品鑑賞優秀讀物。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奚傳績)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國教育報 主辦

  《中國教育報》2021年01月06日第7版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用好《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編者按: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 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最新完整版 教育部推薦閱讀書目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受教育部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發布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以下簡稱《指導目錄》)。
  • 《三體》等300種書入選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本報訊(記者 雷嘉)為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受教育部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發布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共300種圖書。
  • 教育部最新發布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三體》、《哈利波特...
    每經編輯:王曉波據教育部網站4月22日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旨在引導學生讀好書、讀經典,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提升科學素養,打好中國底色,開闊國際視野,增強綜合素質,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中小學生閱讀指導...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社會各界對學生閱讀指導十分關注,請介紹一下《指導目錄》出臺的背景。
  •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圖書推介「初中段:111—210」
    ■用好《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161.汪曾祺散文《汪曾祺散文》是當代作家汪曾祺的經典散文選集。該書內容豐富有趣,寫民俗風情,談文化掌故,憶舊聞故友;花鳥魚蟲,好物美食,無所不涉。這部長篇小說沿襲了中國傳統傳奇文學的審美取向,故事情節生動曲折,人物個性鮮活突出,語言通俗易懂,誇張、烘託等藝術手法運用嫻熟,符合讀者的閱讀審美心理,是正義戰勝邪惡的典範之作。
  • 中小學生適合看啥書?教育部發布閱讀指導目錄
    4月22日,受教育部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發布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
    作品有著鮮明的中國滋味,傳統春節的親人團圓,辭舊迎新的年俗寄寓,是貫穿在民族精神與血脈中的文化之根,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力量。(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 崔昕平)    14.格林童話《格林童話》是德國語言學家格林兄弟收集整理的民間故事集。這些故事神奇而又動人,突破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代代相傳,早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 《三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書單 科幻閱讀再獲重視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玉受教育部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於近日發布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劉慈欣《三體》入選高中階段文學書目▲《三體》十周年紀念版封面畫【進書單,科幻閱讀再獲教育部重視】《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小學110種、初中100種、高中90種。
  • 淮安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8-2020年版)
    淮安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8-2020年版) 發布日期:2018-01-02 15:27 來源:淮安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12月27日,淮安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淮安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8-2020年版)》(以下簡稱《目錄》)。
  • 圖書出版的溫度與力量(記·藝2020)
    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創品牌「人文之寶」一、主題出版貫穿2020全年2020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編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
  • 處處講究STEAM教育的時代 純文學閱讀還有多大用?
    2020年高考落幕,一張小小的語文試卷,既是反映時代變遷的鏡子、也是國家所提倡教育方向的風向標。  據《中國教育報》報導,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介紹,今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在閱讀內容方面,強調了在信息化時代,甄別、整理、評估和利用信息的語文能力。
  • 關於印發《寧波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20年版...
    甬經信化材〔2020〕155號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寧波市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著力推進寧波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工作,現發布《寧波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20年版)
  • 讀科幻吧,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 ——《三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
    一則來自教育部的消息刷爆了中小學生父母的朋友圈:  受教育部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發布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小學110種、初中100種、高中90種。
  • 科普圖書的出版與閱讀力量
    經常有讀者感嘆,國內原創的科普圖書難讀,缺乏思想和趣味,沒有閱讀的意願,更談不上閱讀所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也有出版人說,科普圖書難做,做原創科普圖書更難,能夠贏得讀者喜愛的原創科普圖書難上加難。的確,科普圖書需要既要有嚴謹的科學觀點,又要有深入淺出的可讀性;既要有獨特的視角吸引讀者,但也不能偏離正確的科學規律。科普圖書的出版對於作者和編輯都是功力的考驗。
  • 「幸福大通」2020年主題推介——詩意大通
    「幸福大通」2020年主題推介——詩意大通 2020-06-23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網沸點 | 天津印發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國家出手破除老年人...
    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天津共有67人光榮上榜。其中,51人被評為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16人被評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天津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探月。11月24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該探測器將在月球著陸,採集月壤樣本後返回地球。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天津濱海新區總裝製造。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2020-07-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亞馬遜中國發布年度Kindle閱讀榜單 解讀2020年數字閱讀趨勢
    疫情話題圖書備受關注,深度閱讀助力讀者豐富自我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與軌跡。許多人在工作和學習之餘,選擇儘可能宅在家中、減少外出,積極配合防控工作的同時,以閱讀的方式完善自我。
  • 【科普閱讀聯合行動】100部優秀科普圖書推薦書目來啦!
    2020年9月19日,為期一周的全國科普日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著力打造「雲啟動儀式、省級主場、聯合行動以及網絡平臺」的「3+1」活動架構,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的系列科普活動。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以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全民科普閱讀聯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