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圖鑑NO.5
荷蘭豬
別名:天竺鼠 幾內亞豬
英文名:Guinea Pig
身長:約20~35cm
體重:0.6~1.5kg
(雄性體形更大)
壽命:5~8年
性格:溫順 活躍 毫無攻擊能力
與人類親和度:★★★
–
雖然名字裡有個明晃晃的「豬」字,但實際上,這傢伙除了身材圓潤點,其他地方確實不太像豬。但荷蘭豬的愛好者們卻非常擁戴這個名字,甚至親切地呼喚自家寵物為「豬」。
這一切,也許都和這位圓滾滾的長毛齧齒動物的「生活意見」有關。
不要小看這隻「豬」喲,在很多年前,在它們的家鄉,「小豬們」甚至有著與古埃及貓神一樣的地位。
早在公元前5000年,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印第安部落就馴化了這種胖乎乎的長毛大老鼠。
在如今的秘魯和玻利維亞地區,還出土了荷蘭豬的雕像,距今大約也有3000年之久了。
當時,人們飼養這種動物,最主要的目的自然還是作為食物的穩定來源,但與此同時,它們也是人們膜拜的對象和宗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些傢伙溫順,很容易養胖,並以主人剩下的菜葉和乾草為食,隨遇而安,也許正是從那時起,人們就發現了這種嚙齒類動物內心「豬「的靈魂。
1532年西班牙人入侵南美洲,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貪婪的歐洲殖民者摧毀了這裡的文明。然而,這對荷蘭豬來說,卻是一個改頭換面的機會。
當西班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把這種胖乎乎的小動物帶到自己的家鄉之後,歐洲的上流社會甚至是皇室都把它們作為了時髦的寵物,甚至有記載證明伊莉莎白女王也飼養荷蘭豬。
荷蘭豬恐怕是我們聽到的最不靠譜的名字了,這種動物既不是豬,也不來自荷蘭。而實際上,這種可憐的小傢伙還有更多不靠譜的名字。我們現在就來數數看。
荷蘭豬人們猜測這個名字很可能與第一批帶它們回來的荷蘭人有關。在中國大陸地區最為常用。
天竺鼠雖然鼠這個詞看起來合理點了,但天竺這個地名顯然差得遠了點,大概是因為最早歐洲人以為發現的新大陸是印度,因此得名吧。
幾內亞豬英文Guinea Pig的翻譯,是世界上最常出現的名字。對於其中幾內亞的含義,有很多種看法。有一種看法認為,將這種動物運往歐洲的船隻曾經途經幾內亞。
還有人認為幾內亞在英語裡常常用來代指任何一個遙遠的,未知的國度。所以,這個稱號僅僅是表明這種動物來自很遠的地方。
更有一種錯誤說法曾經廣為流傳,認為幾內亞是英國歷史上曾經通行的幾內亞貨幣的含義,而事實證明,幾內亞豬的出現遠比這種貨幣更早。
至於為什麼其中都有個豬字,有人認為因為它們的聲音與豬發出的聲音相似,同時它們能夠在一個像「豬圈」那樣狹小的空間內存活很久,因而便於裝船運往歐洲。
除了上面的名字,荷蘭豬還有更多讓人匪夷所思的小名。
在德語裡,這種動物叫Meerschweinchen,意思是「小海豬」。
在法語裡是Cochon d'Inde, 意思為印度豬。
荷蘭語裡是guinees biggetje,意思為幾內亞豬崽。
西班牙通常叫conejillo de Indias,意思為印第安小兔。
對荷蘭豬來說,每天的作息只有三件事,吃、睡、玩。而其中,吃顯然佔據了其中絕大多數時間。它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幾乎沒有任何作息表。
它的天然食物是青草、植物的根以及果實種子,是絕對的素食主義者。對家庭飼養的荷蘭豬來說,提摩西草是最完美的食物。
在荷蘭豬的字典裡,沒有「反抗「這個詞,對它們來說,遇到危險時,只有兩種看起來冒傻氣的辦法。
一個是「尖叫並四處亂躥法」,當一大群荷蘭豬遭遇襲擊的時候,它們指望用這種方法迷惑敵人,讓攻擊者不知道該對誰下手。
另一個是「原地不動大法」,當一隻荷蘭豬遭遇險情時,它很可能會原地石化,假裝自己是個毛絨玩具,希望獵手失去興趣。
這兩種方法看起來有些傻,但實際上對毫無還手之力的荷蘭豬來說,反而很奏效。
和許多嚙齒類動物不同,荷蘭豬喜歡用聲音交流情感,而且,它們發出的聲音不但有點像小豬,還多種多樣。
喂喂聲:一種高音,非常像小豬的尖叫。這表示它心情很好。跑動時,它也用這種聲音來尋找其他夥伴。如果迷路了,它還會發出這種聲音尋求幫助。
咕嚕咕嚕聲:荷蘭豬自娛自樂的聲音,當它感到被寵愛或被撫摸時,或者自己梳理毛髮和探索新場所時,就會發出這種聲音。
噴氣聲和低嚎聲:當一隻荷蘭豬追逐另一隻荷蘭豬時,追逐者會發出噴氣聲,被追逐者則發出低嚎聲。
有時候,連荷蘭豬自己也不得不相信,自己的身體裡,的確住著一隻豬。
今日值班飼養員/Eva
photo/Google&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