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像熊,陝西的像貓,明明都是大熊貓為什麼有兩個模樣?

2021-01-21 跟子衛趣旅行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近800萬年,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中國獨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全世界僅存大約1600隻左右,因為生育率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導致它一直貼著「瀕危動物」的標籤,從而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

大熊貓天性敏感,本性溫和。即便是野生大熊貓,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會主動迴避與人類的接觸,倘若當領地受到威脅的時候,大熊貓也不會放棄奮力反抗的本能。

雖然大熊貓給人們展示出來的形象都是「竹子收割機」,每天花12-16小時,吃掉10-18千克的竹葉和竹稈,或者30-38千克的新鮮竹筍。然而這麼一個乍看「食素」的傢伙,實際上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食肉者」。例如在它的棲息地內分布著一種害鼠,名叫竹鼠,就是大熊貓最喜歡的「葷菜」之一。

對此,有網友說:大熊貓「天使」一般的外貌背後,其實暗藏著一顆「騷動」的心。

相信看過四川臥龍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的網友,就會發現一個較為明顯的差異,明明都是大熊貓,偏偏四川大熊貓看起來更為高冷,陝西大熊貓看起來更為親和。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它們的鼻子上,四川大熊貓的鼻子長得更像熊,陝西大熊貓的鼻子長得更像貓。

雖然四川和陝西兩地的大熊貓都是屬於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都有著短尾巴,而且眼睛周圍、耳朵、前後肢和肩部是黑色,其餘都是白色的統一「服飾」。

可為什麼偏偏它們的鼻子會出現差異?有人說:大熊貓在陝西的棲息地和在四川的棲息地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雖然它們有著共同的飲食習慣、喜好,但顯然陝西境內的竹子分布及種類遠不及四川多。所以它們的鼻子出現差異化,可能跟它們飲食有著很大的關聯。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一種猜疑,事實究竟如何,還得由動物學家們給出專業回復。無論如何,大熊貓也和人一樣,長相會不盡相同,只是一般的人看不出而已。正如西方人看中國人,他們就分不清,在他們眼裡,中國人好像都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大熊貓明明像熊,為什麼叫大熊貓?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個名字聽上去意思是像熊一樣的貓,但是,大熊貓其實更像熊。如圖所示,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叫它們「大熊貓」呢?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 陝西也有大熊貓!與四川老鄉「30萬年不來往」
    外界印象大熊貓只生長在四川一帶,實際上陝西秦嶺也有大熊貓,兩個品種不一樣。近日央視節目特地介紹兩種貓熊樣貌,節目主持人朱廣權也有點分不清楚。據了解,「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其實並不太熟,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了。」
  • 讓我看看還有誰不知道陝西也有大熊貓?據說比四川熊貓還好看
    前幾天,有新聞報導了一則趣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紛紛都表示詫異:「陝西居然也有大熊貓?大熊貓不是四川才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目前現在有兩種大熊貓,分別就分布在四川和陝西地區。很多朋友覺得熊貓不過就都是憨憨厚厚的樣子,黑耳朵黑眼圈一個樣子,但是陝西熊貓和四川熊貓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四川大熊貓的頭型偏長,頭也比較大,在熊和貓之間更偏向像熊,而咱陝西的鐵憨憨大熊貓嘴巴短,頭比較圓,像貓多一點,秦嶺野生的大熊貓胸腹毛髮更偏棕色。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明明都是國寶,憑什麼四川的大熊貓被人們排隊看,陝西的大熊貓卻不為人所知?陝西擁有全球唯一的活體棕色大熊貓「七仔」陝西大熊貓有何特別之處?因秦嶺而珍貴。秦嶺是中國心臟地帶的中央山脈,被尊稱為中華父親山。陝西卻擁有全球唯一的活體棕色大熊貓,它生活在陝西佛坪自然保護區,名叫七仔,是唯一一隻擁有「彩照」的大熊貓。七仔棕白色相間的皮毛,與典型的熊貓黑白配色形成鮮明對比。多年來我國觀測、救護到的棕色大熊貓僅有9隻,是秦嶺地區獨有品種。成都IFS,成都的商業地標,每天來和這隻熊貓合影的遊客絡繹不絕(來源:四川新聞網)都是國寶,為何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 新知課堂│150年大熊貓從深山走向世界①熊貓是「熊」還是「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炯聽到熊貓的名字,很多人心中難免疑惑: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或者說它是長得像熊的貓嗎?關於大熊貓是「熊」還是「貓」的問題,不同學派之間存在爭議。由於大熊貓與熊類(黑熊、棕熊等)在外形、大小等方面十分相似,通過分子生物學研究,熊學派主張大熊貓歸熊科。由於大熊貓與浣熊科的小熊貓在食性、毛色等方面較為相似,浣熊學派主張大熊貓歸浣熊科。
  • 熊貓明明是熊 為什麼要叫做熊貓?吃的還是竹子?
    可對於熊貓其實知道的並不多,為什麼明明是熊,要叫做貓?要和更像貓的小熊貓搶名字呢?有一個說法是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可是,大家的閱讀習慣從右向左讀,所以記者在報導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然後就這樣傳開了,從此大家都叫它「熊貓」。
  • 明明是「鼠」,卻叫做「貓」,科普漢中新發現珍稀動物
    「大熊貓」明明是「熊」,卻叫做「貓」,由於熊和貓非天敵關係,加之當前的中國大陸人普遍已不好深究(臺灣稱「大貓熊」),算是湊湊合合混過去了。「復齒鼯鼠」明明是「鼠」,卻叫做「貓」,真有點離奇。由此可見,中國人是多麼喜歡「貓」。
  • 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在與人類相遇100年,也爭論了100年
    熊貓自古生長在中國的四川和陝西,可是歷史文獻裡卻幾乎沒有關於它的記載。是害羞的貓熊總是躲著人類遠遠的,還是古代中國人無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動物?另外,熊貓或者說貓熊,到底是熊還是貓?為什麼又有人說它其實是浣熊,而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又只愛吃竹子?它真的是性冷淡,需要人類播放春宮片看嗎?人類為貓熊所做的最重要的保育是什麼?人見人愛的熊貓又如何為其「老東家」打開新世紀的外交大門?
  • 日本經典NHK紀錄片——只有中國人才是大熊貓的守護神!
    是是是,你們都是萬事通,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說是洗死就是洗死,說是取精死就是取精死,雖然現在網絡上已經闢謠了,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你們說得都好有道理,都像真事一樣。日本人認為吃飽是一種恥辱,只能吃八分飽,這個是我在非正式會談裡面的日本代表裡面看到的,所以日本有虐待我們國寶的行為,要吃就得付出代價,從回國的懶浜就可以看出來了,以前在日本可沒那麼懶的。
  • 大熊貓脫離「瀕危」名單,四川、陝西、甘肅將建起國家級保護公園
    國家林業局主持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2011-2013)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375隻,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為258萬公頃,潛在棲息地91萬公頃,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有大熊貓分布和棲息地分布的保護區數量增加到67處。
  • 陝西罕見發現珍稀猛獸,似虎像貓,小熊貓、金絲猴都是捕食對象!
    通過圖片的對比和專家的確認,這是一隻中等體型的成年金貓,也是陝西省寶雞地區首次拍攝到金貓的珍貴影像。 似「虎」像「貓」,顏色最多種的野生貓科動物!「虎」像「貓」,即它的臉部像虎,但身上沒有斑紋,身體也有點像貓。
  • 沒想到吧~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竟然有兩種!
    最近,央視新聞報導了一則關於大熊貓的趣聞引發熱議。網友們這才知道,我們中國的大熊貓竟然有兩種,原來不止四川有大熊貓,陝西也有,而且長得還不大一樣,一個更像熊,一個則更像貓。因為全球圈養大熊貓548隻,其中87%在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1864隻,四川也佔了總數的74%(數據來源: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  但事實上,除了我們四川,陝西秦嶺也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全世界唯一一隻棕色大熊貓「七仔」就生活在陝西。
  • 大熊貓是熊還是貓?賣萌的國寶竟是猛獸,知道後很多人笑了
    大熊貓,原圓滾滾的樣子超級可愛,萌萌的樣子尤其招小孩子們的喜愛。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很多女子心中的萌物,那麼大家知道大熊貓是熊還是貓呢?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中國人對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pi),《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等等。
  • 大熊貓被發現150周年了,陝西大熊貓為何默默無聞?
    經過研究,科學家認為它既不是貓,也不是熊,於是命名為「大貓熊」(Giant Panda),而在我國被翻譯為「大熊貓」。就像肉夾饃還是饃夾肉,是個習慣問題。大熊貓有著黑色的眼圈,憨態可掬的面容,如嬰兒般滾圓的身材,很快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喜愛。難怪迪斯尼研究出一個規律:人類普遍喜歡具有「兒童特徵」的動物。
  • 陝西甘肅也是大熊貓主要棲息地,為何一提到大熊貓就想到四川成都
    陝西甘肅也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為何一提到大熊貓就想到四川成都?這就是城市營銷的威力,大熊貓堪稱成都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現在國內包括國外提到大熊貓第一想到的就是四川、成都、青城山、臥龍等字眼,陝西甘肅同樣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陝西秦嶺一帶設立面積遼闊的自然保護區,用以保護大熊貓、秦嶺羚牛、雲豹、金錢豹、 紅腹錦雞 、大鯢、金絲猴、 朱䴉等珍稀保護動物。
  • 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看看它是怎麼來的,你就會知道了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憑藉呆萌可愛的外表收穫了一大批粉絲,甚至還有一些國家花重金來我國租借大熊貓,不斷地為國爭光,而且大熊貓還承擔起我國外交官的角色,為我國的故事外交事業貢獻出很大的力量。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呢?
  • 大熊貓究竟是一種熊還是浣熊?
    體型、棲息地和飲食習慣大熊貓究竟是一種熊、還是浣熊、還是「自成一派」?這一問題曾困擾科學家多年時間。不過有大量基因研究顯示,大熊貓是熊的一種。大熊貓有許多別名,包括竹熊、白熊等等。其體型較大,且毛髮呈黑白雙色,可以輕易與其它的熊區分開來。
  • 旅美大熊貓「貝貝」回四川後,陝西向美國友人「白送」了一隻大熊貓...
    此次將人氣最高的棕色大熊貓認養權「贈送」給「熊貓國際」組織,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認識大熊貓的另一個亞種——秦嶺大熊貓。大熊貓「七仔」(圖來自新華網)當天,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更更和熊貓國際負責人蘇珊·布雷登籤署了棕色大熊貓「七仔」認養協議。
  • 大熊貓明明戰鬥力很強,但是為什麼一直看到的都是萌萌的?
    大熊貓傷人事件偶有發生,主要是飼養員群體,四川基地內的飼養員曾有被咬成重傷的案例,充分展示了它們作為熊類的強悍體魄,不過總體上大熊貓還算是比較溫和的。所謂的戰鬥力是相對的,靠一身蠻力人類確實打不過作為熊類的大熊貓,但是靠著智商,大多數飼養的熊貓都比較溫順,習慣了人類在它們周圍活動,畢竟在基地內它們可以獲得充足的食物,有時候也會被餵一些奶、果子、蜂蜜等,切莫小看了這種「糖衣炮彈」的威力,狼狽馴化成夠就是因為跟著人類有肉的殘渣吃,雖然可能不大好吃,但是也能混一個肚子圓。
  • 科技之謎:大熊貓是熊還是貓?
    實習生 曹旭超     科技網 對於大熊貓到底屬於什麼科?各方說法並不統一。有些人說叫「貓熊」,又有些人說叫「熊貓」。「熊貓」與「貓熊」,同樣兩個漢字由於排列位置的不同,其構成的偏正結構名詞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前者重在「貓」,後者重在「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