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究竟是一種熊還是浣熊?

2021-01-09 IT之家

北京時間3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大熊貓是中國本土物種,被視為中國國寶。雖然大熊貓地位很高,但這一物種其實非常脆弱。據美國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統計,目前野生大熊貓數量還不足1900隻,另有300隻生活在全球各地的動物園中。

體型、棲息地和飲食習慣

大熊貓究竟是一種熊、還是浣熊、還是「自成一派」?這一問題曾困擾科學家多年時間。不過有大量基因研究顯示,大熊貓是熊的一種

大熊貓有許多別名,包括竹熊、白熊等等。其體型較大,且毛髮呈黑白雙色,可以輕易與其它的熊區分開來。這種配色可以起到偽裝的作用。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指出,大熊貓在密集的竹林中幾乎可以隱身。

大熊貓肩膀高度可達70至80釐米,體長1.2至1.5米,體重最高可達125公斤,體型與北美黑熊差不多。而相比之下,大熊貓的遠親小熊貓身高只有50至65釐米,體重只有4.5至9公斤。

野生大熊貓僅分布在中國中部四川、陝西和甘肅等省的偏遠山區中。這些地區海拔介於1524至3048米之間,長有大量涼爽、溼潤的竹林,這便是野生大熊貓棲息的家園。它們常在竹林中的空樹幹或針葉樹樁處築巢。

大熊貓對竹子的胃口可謂「貪得無厭」。它們每天有12個小時都在啃食竹子,總重可達12.5千克。大熊貓的腕骨上長有一根「籽骨」,就像一根「偽大拇指」,可以將竹子牢牢抓住、方便啃食。

竹子的營養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大熊貓必須食用大量竹子。為攝取多種營養物質,大熊貓會食用竹子的不同部分,還會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段尋找剛剛萌出的竹子嫩枝和新葉,因為嫩枝和新葉的營養水平較高(包括鈣、氮、硫等物質)。在夏季,大熊貓會爬上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尋找新鮮的食物。

有時附近的竹子可能不夠大熊貓食用,因此大熊貓偶爾也會捕食齧齒動物、魚、昆蟲或鳥類。

日常生活

大多數時候,大熊貓都是「獨行俠」。它們不喜歡待在其它大熊貓身邊,因此它們的嗅覺高度發達,方便靠氣味避開附近的其它大熊貓。要是真遇上了另一隻大熊貓,它們就會發出咆哮、又拍又咬,直到其中一方認輸離開為止。

平均來說,一隻大熊貓的領土面積約5平方公裡。大熊貓會從尾巴下方的腺體分泌出一種蠟狀物質,以此來劃分領地。其它大熊貓只要聞到這種物質,就有可能判斷出它的性別、年齡、繁殖狀態和社會地位等信息。

大熊貓只有在每年春天的交配季才會與彼此來往。公熊貓會利用其敏感的嗅覺尋找準備交配的母熊貓。母熊貓每隔兩三年交配一次

像其它許多哺乳動物一樣(人類除外),公熊貓長有一根陰莖骨。大多數熊的陰莖骨都直直伸向前方,但大熊貓的陰莖骨則呈S形,並且方向朝後。

大熊貓妊娠期平均為135天,但短可至100天,長可至180天。母熊貓一般會產下1至2隻幼崽(不過第二隻幼崽通常都會夭折),重量只有85至142克。在出生後的頭五六十天裡,熊貓幼崽完全看不見任何東西。出生10周左右,幼崽才會開始爬行。

大熊貓像三趾樹懶一樣,新陳代謝率很低,因此能夠以竹子為食。

幼崽長到7至9個月後,會開始啃食竹子,並一直留在母親身邊長到18個月大。此後幼崽才算斷奶,開始離開母親、獨立生活。母熊貓4至5歲時成年,公熊貓6至7歲時成年。

大熊貓是所有熊類中聲音表達最豐富的一種。它們會發出一種獨特的、類似羊羔的咩咩聲,通常表示問候。它們還會發出類似雁鳴、狗吠的聲音,以及恐嚇聲和咆哮聲,幼崽還會發出呱呱聲和尖叫聲。

大熊貓生性好奇、活潑愛玩。在動物園中,它們經常會玩玩具、拼拼圖、翻跟頭等等。

保護狀態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列為「易危」(vulnerable)一類。與上世紀80年代的「罕見」(rare)相比,大熊貓的生存狀況已經有所改進。上一次評估是2014年,自此之後,大熊貓的數量似乎又有所增長。

目前中國有67處熊貓保護區,保護了約三分之二的野生大熊貓、以及超過50%的熊貓棲息地。

相關焦點

  • 科技之謎:大熊貓是熊還是貓?
    這個變化主要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大熊貓已演變成以食竹為主的雜食性動物了。除竹子外,大熊貓還會吃魚、小動物、植物和蜂蜜,對甘蔗、蛋、蘋果、波菜也不排斥。     現在大多數食肉類動物的祖先存活於約1200萬年以前的叫做小骨貓的一種動物,它的外形如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浣熊。
  • 新知課堂│150年大熊貓從深山走向世界①熊貓是「熊」還是「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炯聽到熊貓的名字,很多人心中難免疑惑: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或者說它是長得像熊的貓嗎?關於大熊貓是「熊」還是「貓」的問題,不同學派之間存在爭議。由於大熊貓與熊類(黑熊、棕熊等)在外形、大小等方面十分相似,通過分子生物學研究,熊學派主張大熊貓歸熊科。由於大熊貓與浣熊科的小熊貓在食性、毛色等方面較為相似,浣熊學派主張大熊貓歸浣熊科。
  • 大熊貓明明像熊,為什麼叫大熊貓?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個名字聽上去意思是像熊一樣的貓,但是,大熊貓其實更像熊。如圖所示,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叫它們「大熊貓」呢?以後,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貓,也就被人們所公認。大熊貓的別名還有華熊、竹熊、銀狗和大浣熊等。銀狗,這是因為小熊貓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對應的熊貓體色白而叫它銀狗。竹熊則以它主要食性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華熊說明它是中華民族所特產的珍奇異獸。
  • 大熊貓、小熊貓、小浣熊—— 別傻傻說不清楚
    甚至連幾歲大的孩子都會脫口而出,畢竟大熊貓太深入人心了!可你知道嗎?其實英文名字裡帶panda的,不僅僅只有大熊貓,還有小熊貓!&nbsp&nbsp&nbsp&nbsp這樣一來,有人就會犯嘀咕了,你說的「小熊貓」究竟是指小時候的「大熊貓」,也就是大熊貓幼崽,還是長得有點像貓並有著長尾巴的小熊貓?
  • 小熊貓和小浣熊是一種動物?網友:「五環」和「九環」的區別
    都說我們大熊貓國寶是很萌的,但其實,它的「親戚」長得也不差,還有它「親戚」的「親戚」。也就是小熊貓和小浣熊。因為名字貼近,小熊貓總是會被誤認為是熊貓的幼年形態。而小浣熊?聽著不是某種零食的封面代言麼~而小熊貓肯定是一種物種不提,看完它們的對比圖片,有沒有感覺非常的相似,甚至一模一樣?
  • 小熊貓這麼萌,你卻喊他小浣熊?
    這兩天,微博上的一組小熊貓萌照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網友都表示「想偷一隻回家使勁親」的意願,那這些小熊貓究竟有多萌呢?一起來大開眼界吧~哈哈哈~怎麼樣,你也心動了嗎?想立刻就摸摸它?萌萌噠小熊貓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 因為名字活得最尷尬的動物,小熊貓,不是熊貓寶寶也不是小浣熊
    是不是這個時候又在暗戳戳地想原來大熊貓小時候長這樣,果然是從小萌到大的動物啊!其實大熊貓小時候長這樣:小熊貓其實和大熊貓沒什麼血緣上的關係。大熊貓是熊科大熊貓屬,可以這麼說,大熊貓名字裡雖然有個貓,但是人家其實是熊。
  • 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在與人類相遇100年,也爭論了100年
    德國人將大熊貓稱為「竹子熊」,認為它是熊的一種,英語國家則稱之為「熊貓」(panda),將它與小熊貓並列。是害羞的貓熊總是躲著人類遠遠的,還是古代中國人無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動物?另外,熊貓或者說貓熊,到底是熊還是貓?為什麼又有人說它其實是浣熊,而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又只愛吃竹子?它真的是性冷淡,需要人類播放春宮片看嗎?人類為貓熊所做的最重要的保育是什麼?人見人愛的熊貓又如何為其「老東家」打開新世紀的外交大門?
  • 小熊貓、浣熊、貉,哪個才是真正的「乾脆麵君」?
    除此之外,浣熊的前爪上有一層角質層,浸在水中可以使角質層軟化並提高其靈敏度。所以浣熊在確認食物是不是能吃之前,總要先洗洗手,看起來好像很愛乾淨一樣。也正是這個好習慣,為它贏得了「浣熊」這個名字(大概是喜歡浣洗的熊)。不過,在亞洲想看到浣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般只有在動物園才可以見到。因此,要是在野外看到和浣熊長相很類似的,那就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種動物——貉。
  • 熊貓遺傳學研究發現:大熊貓與小熊貓,鼬鼠,浣熊和臭鼬是近親
    大熊貓是一種黑白相間的熊。小熊貓與鼬鼠,浣熊和臭鼬具有親屬關係。他們的棲息地在華南山區且近親重疊,在4300萬年前,他們有著共同祖先。儘管如此,由於它們都是食肉目哺乳動物類(像狗,貓,鬣狗,貓鼬,海豹等),所以確實有一些相同的血緣關係。令人好奇的是它們都是食草動物。
  • 大熊貓是熊還是貓?賣萌的國寶竟是猛獸,知道後很多人笑了
    大熊貓,原圓滾滾的樣子超級可愛,萌萌的樣子尤其招小孩子們的喜愛。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很多女子心中的萌物,那麼大家知道大熊貓是熊還是貓呢?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中國人對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pi),《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等等。
  • 小浣熊要吃屎!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小浣熊要吃屎!小樹袋熊是吃「屎」長大的千萬別噁心繼續往下看圖據中新網樹袋熊吃的桉樹葉不好消化還有含毒的單寧而樹袋熊消化道裡的細菌可以分解單寧圖據中新網小樹袋熊斷奶後母親會從盲腸裡排除一種特殊的柔軟糞便餵給樹袋熊吃裡面有易於吸收的營養還有分解單寧毒素的細菌圖據中新網這樣等到小樹袋熊長大以後樹袋熊媽媽就可以跟它說你是我一把屎養大的
  • 馬丘比丘出現戴眼鏡的熊,大熊貓的表哥,雄熊獨居雌熊與寶寶生活
    01大熊貓的親「表哥」,戴著一副「眼鏡」,雄熊比雌熊大3倍,卻比別的熊少了1對肋骨眼鏡熊,南美當地人喜歡叫它安第斯熊,也是最後一種短臉熊。在分類學上,現存熊科動物中,眼鏡熊是與大熊貓的親緣關係是最近的,也可以說是大熊貓的親「表哥」。其實,眼鏡熊和大熊貓的體型也比較相近。更有意思的是,它倆都是黑白相配的顏色。不過眼鏡熊全身的顏色黑色居多,白色只有那麼一點點,而且白色還是那種灰白色,不是純白色。遠遠看去,眼鏡熊就像是大熊貓的山寨版。
  • 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看看它是怎麼來的,你就會知道了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憑藉呆萌可愛的外表收穫了一大批粉絲,甚至還有一些國家花重金來我國租借大熊貓,不斷地為國爭光,而且大熊貓還承擔起我國外交官的角色,為我國的故事外交事業貢獻出很大的力量。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呢?
  • 眼鏡熊:和大熊貓對調了配色,你就不愛我了嗎?
    熊,是對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各類動物的通稱。雖然熊在遇到危險或遭到挑釁時,容易暴怒,在打鬥過程中產生巨大的殺傷力,通常被人們視作危險的猛獸,但是由於外形可愛,也賺了一大波人氣。長期以來,熊都是一種十分受人喜愛的動物,許多兒童玩具也通常以熊為原型。
  • 大熊貓屬於熊科動物,那小熊貓呢?關於它的歸屬,還真有點意思!
    一隻小熊貓大約只有5kg重,而一隻大熊貓卻有80~120kg重!大熊貓屬於熊科動物,那小熊貓呢?它是屬於熊科動物,還是貓科動物呢?認為小熊貓應該和大熊貓一樣,是熊科動物。但是單從體重這一項來比較,這兩種動物,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當然不能將體型如此嬌小的小熊貓,當成一隻「熊」來對待。 3.
  • 大熊貓:表面上吃素的食肉動物?
    圖片來源:MIKE BLAKE, REUTERS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但它卻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Carnivora),此稱謂之下的幾乎所有動物——狗、 貓、鬣狗、鼬鼠、貓鼬、浣熊等等——都吃肉。然而大熊貓除了竹子之外幾乎不吃別的,這使它成為了食草動物。至少表面上看如此。
  • 竹鼠和竹熊治癒漫畫 | 開滾嘍!
    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大熊貓熊科 / 大熊貓屬Ailuropoda melanoleuca身為熊,並不是貓的國寶為什麼叫大熊貓?這其實是一場誤會。在近代,大熊貓的中文名是貓熊。但當時很多人的閱讀習慣還是從右向左讀,「貓熊」就被大家誤讀成「熊貓」而廣泛流傳。而另一場誤會讓「大熊貓」的拉丁學名(拉丁學名是一個物種國際通用的名稱)和貓,確切的說是和熊貓扯上了一點關係。早期的熊貓是指現在的小熊貓,因為大熊貓和小熊貓奇特的「六指」(偽拇指)骨骼結構,讓當時的生物學家把它們都歸類為「熊貓足獸」。
  • 聽說大熊貓沒有熊的天性?被譽為熊的恥辱?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可怕的熊變成了人們眼中可愛的熊,很難說生活在戰鬥國家領土上的可怕的大棕熊,在古代,他是一種可怕的存在,他有阻止孩子哭泣的效果。這是中國熊,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大熊貓。他真的是熊嗎?我覺得祖宗怎麼樣?曾幾何時,我真的很羨慕熊貓的生活,即使是古代的皇帝也不如奉承者,不管怎樣,皇帝都要做實事,好嗎!需要注意的是熊貓平時對人和動物都是無害的,但是如果你讓他刺激,你應該小心,也許一巴掌就能把你的頭變成番茄醬。強調一句話!許多人認為他們是貓,但他們不是貓。
  • 大熊貓還是大貓熊?
    劍齒虎、猛獁象、巨貘,可惜的是這些動物都因為冰川效應滅絕了,活下來的只有大熊貓,聰明的大熊貓因為跑到山谷中而躲過了這次的災難,我們可以通過穿越了800多萬年的大熊貓來看一下,800多萬年究竟有多遠?熊貓也被稱為貔貅,它的祖先叫做始熊貓,熊貓是食肉目,也就是他是以吃肉生活的,現在他已經皈依佛門,開始吃素了,為什麼熊貓會改做吃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