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課堂│150年大熊貓從深山走向世界①熊貓是「熊」還是「貓」?

2020-12-05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楊炯

聽到熊貓的名字,很多人心中難免疑惑: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或者說它是長得像熊的貓嗎?

關於大熊貓是「熊」還是「貓」的問題,不同學派之間存在爭議。由於大熊貓與熊類(黑熊、棕熊等)在外形、大小等方面十分相似,通過分子生物學研究,熊學派主張大熊貓歸熊科。

由於大熊貓與浣熊科的小熊貓在食性、毛色等方面較為相似,浣熊學派主張大熊貓歸浣熊科。

鑑於大熊貓與熊類、浣熊類在頭骨、牙齒以及食物特性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我國一些科學家主張單獨建立大熊貓科,也就是說,熊貓不是熊也不是貓,「熊貓就是熊貓」。

據在雲南祿豐晚中新世古猿地層中發現的大熊貓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國雲南祿豐等地的熱帶潮溼森林的邊緣,就生活著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個體猶如一隻較肥胖的狐狸。如果「始熊貓」被認為是中國大地上的第一隻大熊貓,則大熊貓比中國土地上人類出現還要早。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在中國四川、陝西等周邊山區。

相關焦點

  • 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在與人類相遇100年,也爭論了100年
    100年》[英]亨利·尼克爾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來自中國的禮物: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100年》是新知文庫第100本,一個月前剛剛出版。在關注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等故事後,新知文庫選擇了大熊貓與人類的100年的故事作為這套書的節點,實在是因為大熊貓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相貌憨厚、動作溫吞、帶著濃濃黑眼圈的大貓熊,絕對是地球上最惹人憐愛的動物之一。但是提起它的過去,我們所知道的卻出奇地少。
  • 大熊貓是熊還是貓?賣萌的國寶竟是猛獸,知道後很多人笑了
    大熊貓,原圓滾滾的樣子超級可愛,萌萌的樣子尤其招小孩子們的喜愛。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很多女子心中的萌物,那麼大家知道大熊貓是熊還是貓呢?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中國人對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pi),《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等等。
  • 熊貓明明是熊 為什麼要叫做熊貓?吃的還是竹子?
    提到熊貓,大家會知道是國寶,會覺得可愛。可對於熊貓其實知道的並不多,為什麼明明是熊,要叫做貓?要和更像貓的小熊貓搶名字呢?熊連爛肉都能吃,何況你這個剛剛「死」去新鮮肉體呢?目前世界上現存的8中熊科動物中,只有兩種熊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只吃肉的北極熊。不過這也不能怪北極熊,北極這個鬼地方哪有一根草?為了不餓死,只能一直捕捉獵物。
  • 科技之謎:大熊貓是熊還是貓?
    實習生 曹旭超     科技網 對於大熊貓到底屬於什麼科?各方說法並不統一。有些人說叫「貓熊」,又有些人說叫「熊貓」。「熊貓」與「貓熊」,同樣兩個漢字由於排列位置的不同,其構成的偏正結構名詞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前者重在「貓」,後者重在「熊」。
  • 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看看它是怎麼來的,你就會知道了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憑藉呆萌可愛的外表收穫了一大批粉絲,甚至還有一些國家花重金來我國租借大熊貓,不斷地為國爭光,而且大熊貓還承擔起我國外交官的角色,為我國的故事外交事業貢獻出很大的力量。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呢?
  • 大熊貓究竟是一種熊還是浣熊?
    體型、棲息地和飲食習慣大熊貓究竟是一種熊、還是浣熊、還是「自成一派」?這一問題曾困擾科學家多年時間。不過有大量基因研究顯示,大熊貓是熊的一種。大熊貓有許多別名,包括竹熊、白熊等等。其體型較大,且毛髮呈黑白雙色,可以輕易與其它的熊區分開來。
  • 今年大熊貓首次科學發現150周年 成都舉行紀念主題展
    150年前,在四川寶興縣,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遇見了一隻大熊貓。在這一天,有著800多萬年生存歷史的大熊貓,遇見了人類科學。  2月5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推出「回望1869——紀念大熊貓首次科學發現150周年主題展」,展示了大量具有史料價值的歷史照片、舊大熊貓郵票和大熊貓紀念幣。
  • 大熊貓明明像熊,為什麼叫大熊貓?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個名字聽上去意思是像熊一樣的貓,但是,大熊貓其實更像熊。如圖所示,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叫它們「大熊貓」呢?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 大熊貓被發現150周年了,陝西大熊貓為何默默無聞?
    經過研究,科學家認為它既不是貓,也不是熊,於是命名為「大貓熊」(Giant Panda),而在我國被翻譯為「大熊貓」。就像肉夾饃還是饃夾肉,是個習慣問題。大熊貓有著黑色的眼圈,憨態可掬的面容,如嬰兒般滾圓的身材,很快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喜愛。難怪迪斯尼研究出一個規律:人類普遍喜歡具有「兒童特徵」的動物。
  • 聽說大熊貓沒有熊的天性?被譽為熊的恥辱?
    畢竟他的標題是「世界上最可愛動物之一」!這是中國熊,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大熊貓。他真的是熊嗎?我覺得祖宗怎麼樣?曾幾何時,我真的很羨慕熊貓的生活,即使是古代的皇帝也不如奉承者,不管怎樣,皇帝都要做實事,好嗎!需要注意的是熊貓平時對人和動物都是無害的,但是如果你讓他刺激,你應該小心,也許一巴掌就能把你的頭變成番茄醬。強調一句話!許多人認為他們是貓,但他們不是貓。
  • 全球達人送祝福,咪咕攜手成都熊貓基地共慶大熊貓粉絲狂歡節
    作為首個專為大熊貓粉絲打造的節日,自9月1日開始,「大熊貓粉絲俱樂部」主辦方之一的咪咕公司陸續設置了「開學季和我一起學習熊貓知識」、「愛豆表白大熊貓」、「表白心上熊」、「集齊全家福卡片」、「咪咕圈圈主題挑戰賽」五大板塊內容供粉絲參與,粉絲不僅可以在「熊貓課堂」裡快速學習熊貓知識,了解中國大熊貓保護事業的優秀成果,還能挑戰互動話題,贏取神秘好禮。
  • 大熊貓還是大貓熊?
    劍齒虎、猛獁象、巨貘,可惜的是這些動物都因為冰川效應滅絕了,活下來的只有大熊貓,聰明的大熊貓因為跑到山谷中而躲過了這次的災難,我們可以通過穿越了800多萬年的大熊貓來看一下,800多萬年究竟有多遠?熊貓也被稱為貔貅,它的祖先叫做始熊貓,熊貓是食肉目,也就是他是以吃肉生活的,現在他已經皈依佛門,開始吃素了,為什麼熊貓會改做吃素呢?
  • 熊貓咬死羊羔,遭農民獵殺,賣掉70斤肉和4隻熊掌,結局會怎麼樣
    它的支系大熊貓「傻人有傻福」,卻躲過物競天擇的層層篩選,一直完好地生活到現在,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稱大熊貓是「活化石」。  無論是大熊貓,還是朱䴉、金絲猴等稀有動物,即使它們有幸沒有被自然競爭所淘汰,但它們並不具備超強的適應能力,既有來自其他物種的相愛相殺,又有來自人類的獵取。從而使得它們的數量逐年在減少,幾乎快到瀕臨滅絕的危險。
  • 讓我看看還有誰不知道陝西也有大熊貓?據說比四川熊貓還好看
    前幾天,有新聞報導了一則趣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紛紛都表示詫異:「陝西居然也有大熊貓?大熊貓不是四川才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目前現在有兩種大熊貓,分別就分布在四川和陝西地區。很多朋友覺得熊貓不過就都是憨憨厚厚的樣子,黑耳朵黑眼圈一個樣子,但是陝西熊貓和四川熊貓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四川大熊貓的頭型偏長,頭也比較大,在熊和貓之間更偏向像熊,而咱陝西的鐵憨憨大熊貓嘴巴短,頭比較圓,像貓多一點,秦嶺野生的大熊貓胸腹毛髮更偏棕色。
  • 大熊貓是貓嗎?即使心中有答案,還是忍不住看一看
    我國的鼎鼎大名的國寶——大熊貓,別看大熊貓帶個「貓」字,就把它列入貓科,它還帶著個「熊」字呢!大熊貓可是非常非常純的熊哦!千萬不要看著大熊貓憨厚可愛的外形就認為它沒有攻擊力,被它的熊掌拍上一掌,就是相當嚴重的傷了!
  • 中國移動咪咕上線大熊貓粉絲俱樂部,助力全民「雲吸貓」
    近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唯一官方支持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與大熊貓文化傳播綜合品牌pandapia聯合開發上線了全球首個大熊貓粉絲俱樂部,俱樂部將打造集「大熊貓主題影視、動漫、科技、文創、旅遊、城市生活」於一體的線上專區,為用戶提供「數字+實體、線上+線下、虛擬+現實」的全場景沉浸式服務
  • 吃貨最後的倔強,再細的欄杆也阻止不了,不愧是帶有貓屬性的熊貓
    大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靠著自己可愛的外表走紅網絡,是現在的網紅動物,很多人會從大老遠去看一看這可愛的大熊貓。
  • 3次盜獵熊貓不成,後以「隨帶哈巴狗一隻」將活體大熊貓偷到美國
    他臨時起意給這種神秘的動物起名叫「黑白熊」,他懷著欣喜在日記裡寫道:「這可能會成為科學上的新物種,我一定要找到它」。同年5月,在當地獵人的幫助下,大衛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隻大熊貓的幼崽。得了以後,大衛馬上就想弄回國,他想把大熊貓帶回法國,介紹給全世界。可惜的是,黑白熊還沒出山,在運輸的途中便死了。
  • 《大熊貓的起源》:再現熊貓家族興衰演化歷史
    《大熊貓的起源》,黃萬波、魏光飈編著,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珍貴「外交大使」級「國寶」大熊貓常常作為那憨態可掬的樣子給所有見過它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而上世紀80年代初一首名為《竹子開花》的歌謠更是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 成都熊貓基地太擁擠,國慶來這裡看貓吧,都江堰熊貓樂園!附攻略
    想去看看憨態可掬的萌萌噠大熊貓嗎?如果要看熊貓的話,建議節假日還是不要去熱門景點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經發布公告,每天限流7萬人,並且自駕的話,熊貓大道某些路段會禁止進入。那麼,好不容易來趟成都,又確實想看熊貓,去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