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邵陽客戶端
楊同貴第一次發現的蛇蜥。
5月5日,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鐵杉林村村民楊同貴在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發現罕見瀕危保護動物蛇蜥。
今年45歲的楊同貴回憶,當日傍晚18時許,他在自家開設的農家樂附近發現了一條類似於蛇的爬行動物。該動物全身有白色斑點,大約60公分長,頭部尖銳,約3公分大小,受到驚嚇,其尾部自動斷裂。與山為鄰的楊同貴也從沒見過,他用手機拍下照片後,將其放歸山林。不料約2小時後,楊同貴又看到另外一條相似的爬行動物,個頭比第一條略小。
楊同貴第二次發現的蛇蜥。
這種奇怪的動物到底是什麼呢?楊同貴也很好奇,他在微信朋友圈裡分享照片,試圖尋找答案。
當晚近24時許,看到照片的綏寧縣林業局海書山回復楊同貴:該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蜥,屬瀕危保護等級,國家林業總局將其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蛇蜥。轉自網絡
海書山有著20多年林業科研經驗。據其介紹,蛇蜥屬於蜥蜴目、蛇蜥科、脆蛇蜥屬,是一種沒有四肢的蜥蜴,外觀似蛇,但又不是蛇,無毒。蛇蜥與蛇的外在顯著差異是蛇蜥尾巴容易自動斷裂,而蛇不會自己斷尾。蛇蜥一般喜歡棲息於潮溼的天然林底層的落葉堆中,偶爾會到比較空曠的場所曬曬太陽,主食蚯蚓、蛞蝓或甲蟲的幼蟲,一窩可生5顆革質卵。
「綏寧已經30年未見蛇蜥了。此次能夠在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發現蛇蜥,說明黃桑的森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海書山高興地說。
2016年在黃桑發現的陽彩臂金龜(雄性)活體。
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素有「江南最大的動植物基因庫」之稱, 2016年8月2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雄性)活體,首次在湖南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現,而之前我國曾在1982年宣布陽彩臂金龜滅絕。據悉,陽彩臂金龜和蛇蜥都是對生存環境頗為挑剔的動物,是兩種有著「環境指示功能」的生物。
記者:袁光宇 通訊員:孫芳華
編輯:歐陽劍鋒
更多精彩,點擊進入邵陽日報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