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源佔空比D、電感值L、效率η公式推導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開關電源(SMPS,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電源變換器,其理論值更是接近100%,種類繁多。按拓撲結構分,有Boost、Buck、Boost-Buck、Charge-pump等;按開關控制方式分,有PWM、PFM;按開關管類別分,有BJT、FET、IGBT等。本次討論以數據卡電源管理常用的PWM控制Buck、Boost型為主。          開關電源的主要部件包括:輸入源、開關管、儲能電感、控制電路、二極體、負載和輸出電容。目前絕大部分半導體廠商會將開關管、控制電路、二極體集成到一顆CMOS/Bipolar工藝的電源管理IC中,極大簡化了外部電路。其中儲能電感作為開關電源的一個關鍵器件,對電源性能的好壞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產品設計工程師重點關注和調試的對象。隨著像手機、PMP、數據卡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設備的尺寸正朝著輕、薄、小巧、時尚的趨勢發展,而這正與產品性能越強所要的更大容量、更大尺寸的電感和電容矛盾。因此,如何在保證產品性能的前提下,減小開關電源電感的尺寸(所佔據的PCB面積和高度)是本文要討論的一個重要命題,設計者將不得不在電路性能和電感參數間進行折中(Tradeoff)。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開關電源也不例外。壞的PCB布局布線設計不但會降低開關電源的性能,更會強化EMC、EMI、地彈(grounding)等。在對開關電源進行布局布線時應注意的問題和遵循的原則也是本文要討論的另一重要命題。


一、開關電源佔空比D、電感值L、效率η公式推導         Buck型和Boost型開關電源具有不同的拓撲結構,本文將使用如圖1-1、1-2所示的電路參考模型:  

  參考電路模型默認電感的DCR(Direct Constant Resistance)為零。  

        Buck/Boost型開關電源,伴隨開關管的開和關,儲能電感的電流波形如圖1-3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電感的電流波形等價於在直流IDC上疊加一個IP-P值為ΔI的交流。因而,IDC成為輸出電流IO,主要消耗在負載上;交流ΔI則消耗在負載電容的ESR(Equation Serial Resistance)上,成為輸出紋波Vripple。  

        在一個連續模式的周期內,開關管閉合,對電感進行充電,根據基爾霍夫定律有:  

        r也叫電流紋波比,是紋波電流與額定輸出電流之比。對於一個給定Buck型開關電源,此值一般為常量。從(5)式可以得到:電感值越大,就越小,因此r就越小。但這往往導致需要一個很大的電感才能辦到,所以絕大部分的Buck型開關電源選擇r值在0.25~0.5之間。  

        至此,我們推導出了Buck型開關電源的D、L、Lmin和η。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所有公式都建立在參考電路模型的基礎上,忽略了電感的DCR。          從(4)式可以看到,佔空比只與Vi、Vo、Vsw和VD相關,可以很容易搭建電路計算出D,這也是開關電源控制器的核心電路之一,但對開關電源的應用者來說,我們可以不關心。         從(8)式可以看出,開關電源的效率η也只與Vi、Vo、Vsw和VD相關。事實上Vsw和VD是開關頻率fsw的函數,所以η也是fsw的函數,但並不能保證fsw越高,η就越高。而對於一個給定的Buck型開關電源,其fsw是確定的,所以η也就是定值,尤其在忽略Vsw和VD後,η值為1。很明顯這與實際情況不符,根本原因就在於「參考模型假定儲能電感為理想電感」。 把(5)式代入(1)式,可以得到:  


二、電感最小值選取         公式(7)、(12)分別給出了通用的Buck和Boost型開關電源的電感最小值選取公式。對像手機、PMP、數據卡這類的消費類電子用到的低功率開關電源,Vsw和VD都在0.1V~0.3V之間,因此可對公式(7)、(12)進行簡化,得到:  

         以PM6658的Buck電源MSMC為例,Vi為3.8V,Vo為1.2V,r為0.3,fsw為1.6MHZ,Io_rated位500mA則Lmin為3.08uH。若選用的電感容差為20%,則1.25*Lmin=3.85uH。據計算值最近的標準電感值為4.7uH,所以PM6658 spec推薦的最小電感值就是4.7uH。


三、電感參數選取        除了上面講的感值和容差(Tolerance)外,電感還有以下重要參數:自激頻率(Self-resonant frequency,fo),DCR,飽和電流(Saturation current,ISAT)和均方根電流(RMS current,IRMS)。儘管參數很多,但準則只有一條:儘量保證fsw下電感的阻抗最小,讓實際電路和理想模型吻合,降低電感的功耗和熱量,提高電源的效率。  3.1自激頻率fo         理想模式的電感,其阻抗與頻率呈線性關係,會隨頻率升高而增大。實際電感模型如圖3-1-1所示,由電感L串聯RDCR和寄生電容C並聯而成,存在自激頻率fo頻率小於fo時呈感性,大於fo時呈容性,在fo處阻抗最大。  

  經驗值:電感的自激頻率fo最好選擇大於10倍開關頻率fsw。  3.2直流電阻RDCR         電感的直流電阻RDCR自身會消耗一部分功率,使開關電源的效率下降,更要命的是這種消耗會通過電感升溫的方式進行,這樣又會降低電感的感值,增大紋波電流和紋波電壓,所以對開關電源來講,應根據晶片數據手冊提供的DCR典型值或最大值的基礎上,儘可能選擇DCR小的電感。  3.3飽和電流ISAT和均方根電流IRMS(電感燒毀問題)
 

         電感的飽和電流ISAT指其感值下降了標稱值的10%~30%所能通過的最大電流。如圖3-3-2所示,4.7uH電感下降為3.3uH時的電流約為900mA,因此其ISAT(30%)是900mA。  

        電感的均方根電流IRMS指電感溫度由室溫25℃上升至65℃時能通過的均方根電流。   ISAT和IRMS的大小取決於電感磁飽和與溫度上升至65℃的先後順序。          當標稱輸出電流大於ISAT時,電感飽和,感值下降,紋波電流、紋波電壓增大,效率降低。因此,電感的ISAT和IRMS中的最小值應高於開關電源額定輸出電流的1.3以上。
 

四、電感類型選取        在明確了最小電感值的計算和電感參數的選取後,有必要對市面上一些流行的電感類型做比較分析,下面會圍繞:大電感和小電感、繞線電感和疊層電感、磁屏蔽電感和非屏蔽電感進行對比說明。  4.1同尺寸下的大電感和小電感        這裡「同尺寸」指電感的物理形狀大致相同,「大小」指標稱容量不同。一般小容量的電感具有如下優勢: l 較低的DCR,因此在重載時會有更高的效率和較少的發熱; l 更大的飽和電流; l 更快的負載瞬態響應速度;
       而大容量的電感具有較低的紋波電流和紋波電壓,較低的AC和傳導損失,在輕載時有較高的效率。圖4-1-1所示是Taiyo Yuden三種 2518封裝不同容量大小的電感負載電流跟效率的關係曲線。  

 4.2繞線電感和疊層電感  相比於繞線電感,疊層電感具有如下優勢: l 較小的物理尺寸,佔用較少的PCB面積和高度空間; l 較低的DCR,在重載時有更高的效率; l 較低的AC損失,在輕載時有更高的效率;         但是,疊層電感的ISAT也較小,因此其在重載時會有較大的紋波電流,導致輸出的紋波電壓也相應增大。圖4-2-1所示是Taiyo Yuden的兩種繞線電感與三星的兩種疊層電感負載電流和效率的關係曲線。  

 4.3磁屏蔽電感和非屏蔽電感         非屏蔽電感會有較低的價格和較小的尺寸,但也會產生EMI。磁屏蔽電感會有效屏蔽掉EMI,因此更適合無線設備這樣EMI敏感的應用,此外它還具有較低的DCR。

五、電感選取總結   根據前面幾節內容的介紹,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選擇適合的電感:
(1) 計算Lmin和推薦電感參數:fo、DCR、ISAT、IRMS; (2) 在保證(1)的前提下,依據物理尺寸要求和性價比,折中選擇:大電感還是小電感,疊層電感還是繞線電感,磁屏蔽電感還是非屏蔽電感。


六、開關電源布局 

         以Buck電路為例,不管開關管是由閉合-打開還是打開-閉合,電流發生瞬變的部分都如圖(c)所示,它們是會產生非常豐富的諧波分量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通俗的講,這些會產生瞬變的電流跡線(trace)就是所謂的「交流」(AC current),其餘部分是「直流」(DC current)。當然這裡交直流的區別不是傳統教科書上的定義,而是指開關管的PWM頻率只是「交流」FFT變換裡的一個分量,而在「直流」裡這樣的諧波分量很低,可忽略不記。所以儲能電感屬於「直流」也就不奇怪,畢竟電感具有阻止電流發生瞬變的特性。因此,在開關電源布局時,「交流」跡線是最重要和最需要仔細考慮的地方。這也是需要牢記的唯一基本定律(only basic rule),並適用於其它法則和拓撲。下圖表示了Boost電路電流瞬變跡線,注意它和Buck電路的區別。  

        1inch長,50mm寬,1.4mil厚(1盎司)的銅導線在室溫下的電阻為2.5mΩ,若流過電流為1A,則產生的壓降是2.5mV,不會對絕大部分IC產生不利影響。然而,這樣1inch長的導線的寄生電感為20nH,由V=L*dI/dt可知,若電流變化快速,可能產生很大的壓降。典型的Buck電源在開關管由開-關時產生的瞬變電流是輸出電流的1.2倍,由關-開是產生的瞬變電流是輸出電流的0.8倍。FET型開關管的轉換時間是30ns,Bipolar型的是75ns,所以開關電源「交流」部分1inch的導線,流過1A瞬變電流時,就會產生0.7V的壓降。0.7V相比於2.5mV,增大了近300倍,所以高速開關部分的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儘可能地把所有外圍器件都緊密地放在轉換器的旁邊,減少走線的長度會是最理想的布局方式,但限於極其有限的布局空間,實際往往做不到,因此有必要根據瞬變壓降的嚴重程度按優先級順序進行。對Buck電路,輸入旁路電容須儘可能靠近IC放置,接下來是輸入電容,最後是二極體,採用短而粗的跡線將其一端與SW相連,另一端與地相連。而對Boost電路布局來說,則是按輸出旁路電容,輸出電容和二極體的優先級順序進行布局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開關電源的電感選擇和布局布線
    一、開關電源佔空比D、電感值L、效率η公式推導 Buck型和Boost型開關電源具有不同的拓撲結構,本文將使用如圖1-1、1-2所示的電路參考模型: 對於一個給定Buck型開關電源,此值一般為常量。從(5)式可以得到:電感值越大,就越小,因此r就越小。但這往往導致需要一個很大的電感才能辦到,所以絕大部分的Buck型開關電源選擇r值在0.25~0.5之間。
  • 開關電源設計:輸入整流濾波器及鉗位保護電路的設計
    計算IRMS的公式如下:式中,PO為開關電源的輸出功率,η為電源效率,umin為交流輸入電壓的最小值,cosφ為開關電源的功率因數,允許cosφ例如,設計一個7.5V/2A(15W)開關電源,交流輸入電壓範圍是85~265V,要求η=80%。將Po=15W、η=80%、umin=85V、cosψ=0.7一併代入(2)式得到,IRMS=0.32A,進而求出Id=0.65×IRMS=0.21A。實際選用lA/600V的整流橋,以留出一定餘量。
  • 教你如何正確的為開關電源選擇其適合的電感
    計算出正確的電感值對選用合適的電感和輸出電容以獲得最小的輸出電壓紋波而言非常重要。流過開關電源電感器的電流由交流和直流兩種分量組成,因為交流分量具有較高的頻率,所以它會通過輸出電容流入地,產生相應的輸出紋波電壓dv=di×RESR。這個紋波電壓應儘可能低,以免影響電源系統的正常操作,一般要求峰峰值為10mV~500mV。
  • 開關電源設計常用公式
    MOSFET開關管工作的最大佔空比Dmax:   式中:η為變壓器的轉換效率; Po為輸出額定功率,單位為W。  變壓器原邊電感量LP: ~300A/cm2,η是變壓器的轉換效率; Km為窗口填充係數,一般為0.2~0.4; KC為磁芯的填充係數,對於鐵氧體為1.0。
  • 開關電源次諧波振蕩--怎麼辦?
    DC-DC開關電源因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性能穩定等優點在電子、電器設備,家電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進入了快速發展期。DC-DC開關電源採用功率半導體作為開關,通過控制開關的佔空比調整輸出電壓。現推導△Vc與△IL的關係,佔空比擾動△D引起電感電流與誤差運放輸出電壓的變化值分別如式(1)和(2)所示,由式(1)和(2)可推導出Vc與△IL的關係如式(3)所示:
  • l6599d電源維修方法
    打開APP l6599d電源維修方法 發表於 2018-01-23 14:26:40 是一種雙通道可調同步降壓開關電源控制器,可輸出高、低兩側開關信號電壓,驅動兩隻FET管。工作電壓為8.85~16V,工作溫度為-40~150℃,功耗為0.83W。適用於半橋串聯諧振軟開關變換器的控制晶片。在上一代產品L6598D的基礎上新增多種功能,如直接連接功率因數校正器(PFC)的專用輸出、兩級過流保護(OCP)、自鎖禁止輸入、輕負載突發模式操作和一個上電/斷電順序或欠壓保護輸入。
  • 開關電源原理與設計(連載41)半橋式開關電源變壓器參數的計算
    N1繞組匝數的公式。 (1-176)式還沒有考慮變壓器的工作效率,當把變壓器的工作效率也考慮進去時,最好在(1-176)式的右邊乘以一個略大於1的係數。 C)直流輸出電壓非調整式半橋開關電源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比的計算 直流輸出電壓非調整式半橋開關電源,就是在DC/AC逆變電源的交流輸出電路後面再接一級整流濾波電路。
  • 開關電源設計之輸入整流濾波器及鉗位保護電路
    橋式整流濾波電路的原理如圖1(a)所示,整流濾波電壓及整流電流的波形分別如圖l(b)和(c)所示。最後總結幾點:(1)整流橋的上述特性可等效成對應於輸入電壓頻率的佔空比大約為30%。(2)整流二極體的一次導通過程,可視為一個「選通脈衝」,其脈衝重複頻率就等於交流電網的頻率(50Hz)。
  • 開關電源原理與設計(連載45)全橋式開關電源變壓器參數的計算
    上面(1-150)和(1-151)式,雖然是用來計算推挽式變壓器開關電源變壓器初級線圈N1繞組匝數的公式,但對於全橋式變壓器開關電源變壓器初級線圈匝數的計算同樣有效。由此求得全橋式逆變開關電源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比: n = N2/N1 =Uo/Ui =Upa/Ui —— 次/初級變壓比,D = 0.5時 (1-188) (1-188)式就是計算全橋式逆變開關電源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比的公式。
  • 基於TOP204雙路輸出開關電源設計
    磁控濺射電源就是針對磁控濺射環節所設計使用的開關電源,其性能直接關係到鍍膜產品的質量,已成為衡量磁控濺射設備狀態的重要對象。因此,設計性能良好的電源就成為了行業研究的熱點問題。近幾年來,隨著電力電子功率變換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PWM控制的開關電源以其極高的性價比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 開關電源原理與設計(連載31)推挽式開關電源變壓器參數的計算
    1-8-1-4-2.推挽式開關電源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比的計算 A)交流輸出推挽式開關電源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比的計算推挽式開關電源如果用於DC/AC或AC/AC逆變電源,即把直流逆變成交流輸出,或把交流整流成直流後再逆變成交流輸出,這種逆變電源一般輸出電壓都不需要調整,因此電路相對比較簡單,工作效率很高。
  • 開關穩壓器佔空比的重要性
    開關穩壓器使用佔空比來實現電壓或電流反饋控制。佔空比是指導通時間(TON) 與整個周期時長(關斷時間 (TOFF)加上導通時間)之比,定義了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之間的簡單關係。更準確的計算可能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但在以下這些說明中,這些並不是決定性因素。開關穩壓器的佔空比由各自的開關穩壓器拓撲決定。
  • 一個簡易型115VAC供電的彩色電視機開關電源
    關鍵詞:彩色電視機 開關電源1 引言 圖1所示為220VAC供電的三洋80P機芯電源,它早年曾廣泛使用在一些國內電視機中,其特點是:採用常規雙極型功率管,其缺點是:動態反應較慢,AC/DC轉換效率稍低(最高只有80%),穩壓範圍較窄(只有VI10%),而對負載變化的調整特性也沒有含光耦的第二代開關電源那麼好。但作為全分立元器件的第一代開關電源,它的成本卻比第二代低15~20元左右,因此從性能/價格比看,在某些場合它還是很有用的。
  • 電源設計的解析公式及注意事項
    打開APP 電源設計的解析公式及注意事項 發表於 2017-11-24 16:38:30 1.MOSFET開關管工作的最大佔空比Dmax: 式中:Vor為副邊折射到原邊的反射電壓
  • 基於電池供電的雙路隔離反激開關電源設計
    該設計採用鋰電池供電,採用基於佔空比50%的電流型脈寬調製控制晶片UC3845的反激拓撲結構和光耦反饋網絡電路,實現雙路隔離正負高壓電源輸出。電源輸入電壓為10~14 V,輸出電壓為雙通道+35/-35 V隔離,功率為14 W,效率是75%,電源模塊面積為65 mm×40 mm。仿真與實際測試結果表明,該電源可實現正負高壓電源隔離輸出。
  • 理想的24VDC-220VDC車載開關電源設計方案
    隨著現代汽車用電設備種類的增多,功率等級的增加,所需要電源的型式越來越多,包括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這些電源均需要採用開關變換器將蓄電池提供的+12VDC或+24VDC的直流電壓經過DC-DC變換器提升為+220VDC或+240VDC,後級再經過DC-AC變換器轉換為工頻交流電源或變頻調壓電源。對於前級DC-DC變換器,又包括高頻DC-AC逆變部分、高頻變壓器和AC-DC整流部分,不同的組合適應不同的輸出功率等級,變換性能也有所不同。
  • 開關電源設計中最常用的幾大計算公式匯總
    MOSFET開關管工作的最大佔空比Dmax: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6699.htm
  • 教你讀懂反激開關電源電路圖!
    總是有小夥伴在論壇問開關電源的問題,今天以常用的反激開關電源的電路圖為例,讓大家輕鬆讀懂開關電源電路圖!開關電源的電路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組成部分,如圖1
  • 電源輸入整流橋和濾波電容的計算與選取
    橋式整流濾波電路的原理如圖1(a)所示,整流濾波電壓及整流電流的波形分別如圖l(b)和(c)所示。(3)為降低開關電源中500kHz以下的傳導噪聲,有時用兩隻普通矽整流管(例如1N4007)與兩隻快恢復二極體(如FR106)組成整流橋,FRl06的反向恢復時間trr≈250ns。2)整流橋的參數選擇隔離式開關電源一般採用由整流管構成的整流橋,亦可直接選用成品整流橋,完成橋式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