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歌/文
《西遊記》是本奇書,有人預言,隨著時間推移,它將成為四大名著之首。
事實上,西遊IP一直是市場熱點,其它三大名著難以比肩,它是《權力的遊戲》+《指環王》+《甄環傳》+《大明王朝》+《周易》+《鏡花緣》+《山海經》的夢幻綜合體。
既有修道煉丹的暗語秘訣,又有東廠西廠、官宦勾結的官場隱喻;既有心即靈臺的陽明心學,又有以心問心的禪道雙修;既有三綱五常的倫理說教,也有嬉笑怒罵、一本正經的搞笑。
針砭時弊、揄揶諷刺隨手拈來,五行八卦、陰陽變化貫穿始終,尤其善長天馬行空的想像和神魔打鬥,於荒謬中見深刻,於笑罵中見哲思。
當然,其中不乏鉛汞煉丹之類的偽科學和封建愚昧糟粕,相信聰明的讀者一定會注意辨別批判。
在哲學高度上,西遊也比其它三部名著更高一層,它始終關注是生死解脫這一人類的終極思考,其中的神魔打鬥、愛恨情仇不過是演繹眾生七情六慾、三毒八苦的障眼法。絕不是魯迅、胡適所說的荒誕無稽之書,這點已有公論。
人不能活在神話中,但絕不能沒有神話。
《西遊記》的最大貢獻就是:創建並普及了中國獨有的神仙體系,填補了重大歷史人文空白。其後的《封神榜》進一步完善豐富了這個體系,讓道佛兩家的神仙在中國人的頭腦裡奇蹟般的和諧共存了。
86年央視版的《西遊記》成功重現了這個神仙體系,也成為了暑假檔老少鹹宜的衛視霸屏劇目。很多人看了幾十年的電視,再去看原著,突然發現電視只是少兒童話故事,原著才是成人世界應有的樣子。
但是,西遊記好看,並不好懂。其文字山高坑深,廢人無數。
《西遊記》想像瑰麗,有很多道家煉丹專業術語、民間神話傳說,加上夾雜著大量詩詞曲賦、生僻字、拗口方言,沒有一定古文功底,閱讀起來會有障礙,很多地方容易一知半解。
在快餐文化、碎片化閱讀、手機聽書大行其道的年代,讀這樣的書比較燒腦,或者說是自行找虐,但和健身鍛鍊減脂增肌一樣,看完之後的收穫也是很大的。
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代青源惟信禪師「得道」後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看西遊同理,也有個由淺入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為社會省口罩。為了正確浪費大把的時間,本歌者第三次重讀《西遊記》,順便看了點眾大伽的輔導材料,
如葉之秋的《勘破西遊》、
吳閒雲的《煮酒西遊》、
黃如一的《青詞宰相李春芳的官場日記》、
還有袁軻編著的《山海經》《中國神話傳說》,
包括《參同契》《太上感應篇集釋》
《西遊詮真》等一些看不懂的天書,終於量變催生質變,有了一點點感悟。
竊認為西遊是部奇書,可多角度解讀,不能偏廢、不可輕視、不宜快讀,要心懷敬畏、旁徵博驗,歷經閒看、正看、細看、反看、回看之五重境界,才能解得其中真味。
第一重:閒敲棋子落燈花——閒看《西遊記》首先是一本閒書,不是考試必修課目。書中的宗教人物比如老君、如來、觀音都經過了藝術創造,不能與現實宗教人物等同混淆,這點千萬切記!!!
話說唐朝的玄奘同學因取經成功在民間不斷吸粉,其中不乏三教九流各路精英。
為了謳歌偶像,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的《唐三藏》、《蟠桃會》,元朝的《唐三藏西天取經》、《二郎神鎖齊大聖》等貼子不斷登上熱搜,隔三差五地吸引吃瓜群眾的眼球。
到了明朝,有個不出世的天才,可能是華陽洞天主人,可能是吳承恩、丘處機、李春芳同學,也可能是嘉靖、萬曆校長,以硬核原力,貫通三教,經五加二、白加黑、996的辛勤勞動,完成了初稿。
一經刊印,就牢牢佔據排行榜冠軍,翻版盜版不計其數,後來又不斷地被充實完善,並被改編為曲戲、雜劇、電視、電影等群眾劇目,(胡適嘴裡說是滑稽之書,卻試著蹭熱點,繼寫了一回,可惜讀者不賣帳)至今熱度不減。
大多數人也是帶著消遣娛樂目的,閒看、戲看、笑看,這是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人間正道是滄桑——正看
西遊記的成功,關鍵是悟空人設的成功。喜歡西遊的,沒有不喜歡悟空的。當然,豬八戒也很可愛。
網上有段子:春光燦爛豬八戒,百變猴頭孫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彌陀佛是唐僧。說的是各有千秋,但這同樣是少兒版的定位。
原文中的八戒表面呆痴,心中雞賊,喜歡爭功進讒,還有暴力虐待傾向。
悟空才是貫穿全書的核心。悟空天資聰敏,勤奮執著,法術高強,忠心耿耿、降妖除魔,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的屁股也敢摸一摸。事實證明,不管真老虎、紙老虎,老虎屁股摸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在單位唯唯諾諾的人特別需要看看西遊記,學學孫猴子,長點膽量。
毛主席就非常欣賞孫悟空「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反叛精神。「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的詩句更是家喻戶曉。
從西遊IP衍生出的成功學、管理學、心理學更是五花八門,從中領悟到成功、成人、成聖的道理,可為當下充滿正能量,此為正看。
第三重:泉眼無聲惜細流——細看字裡乾坤大,詞中興味長。
西遊作者是文字大師,最喜歡的就是文字淬鍊,水火陰陽、喜怒悲懼任意反轉,遣詞造句已達巔峰造極。
西遊的第一回是全書的書眼,每一回的標題是題眼,每回的末尾是詩眼,每個故事的精華都有字眼。
很多人看西遊往往被情節吸引,最容易忽略細節,在關鍵字眼處會一帶而過。哈哈,這就需要關注本號,見地如何,自見分曉。
悟空與如來鬥法,輸了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才想清緣由,見到觀音就吐槽,「如來哄了我」,一個「哄」字勝過千言萬語。真假美猴王中,唐僧挨揍時一個「砑」字,為這樁公案暗留了開關。這些都是精妙細微之處,細節中藏著魔鬼,字句裡留著玄機,不可輕易放過,不可不反覆咀嚼,此為細看。
第四重:反思前夜風雨急——反看
屁股決定腦袋,到什麼山唱什麼歌,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什麼級別用什麼詞,西遊作者顯然深諳官場之道和人情世故。
不要迷信權威,越是大佬大伽,越是要仔細辨別,有時甚至要正話反聽。
民間有句話,看了西遊記,說話如放屁。認為此書前後矛盾、漏洞較多,其實是沒有細看、不懂反看。
比如,
第八回中,示法:「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這個講話初看高大上,其實是彌天大謊,不假思索很容易被誤導。
取經團隊自過兩界山入烏斯藏族到西牛賀州,遇到的妖怪基本上都在西牛賀洲,獅駝國更是一國皆妖,說好的「不貪不殺」呢?西牛賀洲天竺國群眾更是仰慕能託生在南贍部洲。而能超生解脫的大乘經典《金剛經》《法華經》《孔雀經》東土早就有了(過兩界山時埋下的伏筆)。
這個謊言,只有通篇回看,外加懷疑精神和實證態度,才能識破。
絕妙的是,如來的這般言論,很像當今西方媒體的「雙標」風格--你們的民主自由全是水貨山寨,我的才是正宗原版。此為反看。
第五重:碧水東流至此回——回看
西遊記全書100回,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取經14年,暗合5048一藏之數。從開篇到結尾,作者顯然是精心安排了章回結構,妖怪的出場都是有講究的,暗合修行的次遞,儒釋道與聖佛仙的描述比例也是有講究的。
以第五十回降青牛精為界,前面道派妖怪居多,後面佛系妖怪居多。唐僧之難始於劉洪,終於寇洪,一個作惡當官,另一個行善早亡,也是意味頗深。唐僧14年中總共碰到7次美女(白骨夫人、杏仙、女兒國王、蠍子精、蜘蛛精、半截觀音、玉兔精)直接考驗,有沒有丟掉元陽,也是眾人關注。如此種種,得回看總攬,才能從全局中把握西遊精髓,此為回看。
有人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按照這個邏輯,本歌者認為,閒不看西遊。
本來閒看庭前花開花落,人間難得是清歡,有閒享享清福,心無掛礙,是令人羨慕的事。如有閒再有點錢,「潘小驢鄧閒」,更是容易成為眾生眼中人生贏家。
所以有閒千萬不要去看西遊、參話頭,看也只當閒看,人生難得是糊塗,境界越高人越累。但無閒或無錢,或「兩無」人員,反而應該看看西遊,看看屌絲如何逆襲,看看權力的真相本質,看看小人物怎樣釋厄消愆,才是正經事。
本文所有討論僅限《西遊記》原文,與現實宗教人物無關!
切勿對號入座!
本號是西遊集結號,歡迎所有基於《西遊記》原文的討論,
感興趣朋友的請加關!
敬請關注下期全網獨家觀點:
西遊世界之權謀第1:如來佛祖
如來的降維打擊—猴精的孫悟空是怎麼被「哄」的
西遊世界之最:卜筮第1——* * * *
西遊世界之最:無恥第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