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和熱敷的選擇問題。
文/印地安老斑鳩 圖/網絡
跑步久了,難免遭受一些運動性損傷,有些是突發的,有些則是長期運動習慣導致的慢性損傷。
而在各種損傷發生後,關於康復,我們經常聽到的詞除了「多休息少運動」可以說就是「冷敷/熱敷損傷處」。
冷敷熱敷,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二者都屬於理療手段,都能有效的緩解疼痛症狀。
但是冷/熱敷的選擇問題,部分跑友卻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理療中的冷敷和熱敷,幫分不清的跑友們捋一捋。
冷敷熱敷怎麼選?
什麼時候用冷敷什麼時候用熱敷? 這是不了解的跑友們最關心的問題。
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冷敷和熱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冷敷的作用:
熱敷的作用:
知道了冷/熱敷的效用,我們也就清楚了什麼時候該選冷敷以及什麼時候該選熱敷:
冷敷由於能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麻醉效果,同時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 ,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所以更適合急性損傷發生的前期(傷後48小時內)。
急性損傷 是指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的損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發生後馬上就會感覺到疼痛,所以冷敷更合適。
而熱敷則更適合急性損傷的後期(受傷48小時後)或者慢性的損傷。
急性損傷的後期,受傷部位往往出血停止,熱敷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代謝的作用。
而慢性損傷通常是在較長時間的損傷(反覆過度使用以及勞損)後發生,並非突發的意外傷,所以熱敷的效果更好,而非冷敷。
不過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慢性損傷的急性發作,首先應該採取的是冷敷而不是熱敷。
以上就是關於冷/熱敷的選擇性問題,總結來說就是 急性損傷期(傷後48小時內)內用冷敷,慢性損傷或者急性損傷後期(受傷48小時後)用熱敷。
說完冷/熱敷的選擇問題,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冷/熱敷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冷/熱敷操作注意事項
冷敷操作注意事項:
1、冷敷位置一般為紅、腫、熱、痛最明顯部位;
2、一般每間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冷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間隔1~2小時進行一次冷敷;
3、冷敷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冷敷15~20分鐘,長時間冷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加重症狀;
4、冷敷過程中需注意做好保護性隔離,防止出現凍傷;
熱敷操作注意事項:
1、慢性損傷或者急性損傷後期,也就是受傷48小時後用熱敷;
2、熱敷可以用熱水毛巾、溫水浴;
3、一般來說,熱敷溼敷效果好於幹敷,因為組織滲透性好,能抵達更深部組織;
4、一次熱敷的時間通常30分鐘左右,溫度控制在40~50℃,每天2~3次;
5、如果有皮膚破損、感覺異常、熱過敏、傷口未愈以及惡性腫瘤等不宜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