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ATK)的「天鵝號」(Cygnus)宇宙飛船成功發射,並載著重達3.7噸的物資前往國際空間站。
有意思的是,這次運送的物資中,竟包括了太空烤箱、DoubleTree麵團、跑車零件、防輻射背心。「天鵝號」把它們送上天要幹嘛呢?
原來,這樣一來,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們就能測試高溫和零重力對餅乾的形狀及延展度有什麼影響。不得不說——好講究!未來是要在太空中烤餅乾了嗎?消息稱,它採用了專門的隔熱和通風裝置,可以在最高350華氏度(177攝氏度)的溫度下烹飪!
據悉,這是「天鵝號」第十次為NASA執行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合同任務,預計它周一就會抵達空間站。任務結束後,其中3塊餅乾將在烹飪後被送回地球進行分析。
「天鵝號」是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研發的貨運飛船,有著「太空快遞」之稱,可運載高達3750公斤(8270磅)的加壓貨物。按照新的美國宇航局的商業再供應服務合同(CRS2)要求,「天鵝號」還將繼續執行5次運送任務。
如今,各種太空實驗讓遠在深空的太空人們也越來越多「福利」可享了。隨著載人航天經驗的逐漸增加,太空食品經過不斷改進,質量有很大的提高,變得更營養豐富、衛生、進食方便。復水食品也出現了,如今基本已經告別了牙膏式食品時代。
供太空人食用的食品,種類繁多,不僅有新鮮的麵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裝在太空食品盒裡的炒菜、肉丸、粥和點心等,還有番茄醬等調味品。品類從最初的十幾種,已經發展到了100多種。這些食品大多是高度濃縮的、流質狀的。所以,太空人的進食方式與在地球上的不同,連太空餐桌也是特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