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天鵝座」貨運宇宙飛船發射升空,運送補給物資到國際太空站,其中包括一個烤箱。

該烤箱專為無重力環境設計,將用作首次「太空烘焙」測試。站內太空人將試吃曲奇,部分曲奇餅乾還會被帶回地球。此次任務為研究烘焙在失重的太空環境下是否可行,未來太空人的菜單上是否會有更多選擇。
這個操作真的是太強了,因為太空的環境無重力,所以很多在地面上的東西並不能直接使用。
烤箱的工作原理是空氣對流,擁有熱風循環系統,由送風馬達、風輪和電熱器組成,送風馬達帶動風輪送出冷風,冷風經過電熱設備加熱攜帶熱能後經風道進入烤箱,熱風循環系統有利於提高空氣溫度的均勻性。
對流是液體或氣體中,較熱的部分上升, 較冷的部分下降,循環流動,互相摻和,最終使溫度趨於均勻。可是在太空中沒有重力,所以液體或氣體不會因為升降來使溫度均勻。
那麼,相關的製作人員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呢?
對於太空中,萬物皆漂浮的情況,烤箱的形狀被做成了圓柱形,可能是像滾筒洗衣機那樣可以面面俱到?這只是筆者的腦洞。
當然,除了烤爐,餅乾的烤盤也得是特別設計的才行。
將要烤的麵團封裝在一個特製的矽膠袋子裡面,用鋁製的金屬框架固定。袋子是透明的方便觀察,上面還有細小的透氣孔,同時也可以避免餅乾碎屑亂飄。希望這款餅乾不是酥脆的,畢竟細小的殘渣真的很危險,不僅容易進入各種機器內部,甚至是太空人的肺裡。
這個太空烤箱預計20分鐘可完成一塊巧克力曲奇,餅乾在太空烤好後,會被帶回地球做研究,畢竟在太空做烘焙還屬於科學實驗階段。
據稱,在緊湊的烤箱裡一次只能烤一塊餅乾,沒人知道巧克力片烤好後會是什麼樣子。工程師瑪麗·墨菲說,「很明顯,沒有人在太空中做過這個,所以我們不知道它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現在的太空食品基本都是各種裝在袋子裡的脫水乾燥製品,它們維持生存確實夠了,但如果說接下來人類想要進軍火星,或者去更遠的地方,那麼長時間吃單調的食物就會是個問題。
現在太空人們吃的食物,都是先在地面製作好了的。拿國際空間站來說,食物都裝在一次性的小袋子裡,預先經過了高溫處理,殺菌並密封,類似罐頭的處理或冷凍乾燥,這些食物都是NASA食品實驗室多年研製和改進的成果。
太空食品大都為脫水食品,臨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個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將一定數量的水注進容器,然後再放進加熱器裡加熱。一頓飯不超過半小時就可以「做」好。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儘管現在的太空食物種類較多,但考慮到太空工作的孤寂和艱辛,在太空廚房裡做飯,讓太空人吃上新鮮烹飪的食物,會讓太空人吃得更開心。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