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漁火、下弦之月、飄搖風帆,加上粼粼波光,淡水風光,其實何止於此!紅毛古城、炮臺遺址、洋樓教堂、海濱浴場等等,也都是名列淡水八景不可或缺的名勝古蹟。
時而恬靜怡然,時而濃墨重彩,每個人訴說的淡水印象都不盡相同;時而迴蕩著悠久的歷史餘韻,時而與單車上的青春笑語擦肩而過,每個人記憶中的淡水各有故事卻都盡致淋漓。綠意盎然的自然美景,巍峨矗立的紅毛城,嘉年華般的老街風情,百吃不厭的琳琅美食,擁有著迷人濱海風情的八裡左岸和漁人碼頭……這些大相逕庭的美麗景觀,如此層次多變的人文歷史,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巧妙組合,堆砌拼湊出每個旅人心中獨一無二、酣暢盡興的淡水河記憶。
淡水這座魅力無窮的水岸小城,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北側,河光山水,風景秀麗,自古為臺灣八景之一,昔日被譽為「東方威尼斯」。在歷史上,淡水曾是北臺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北部生根並散播的起源地。這樣一座秀美瑰麗風華絕代的海角古城,卻幾乎經歷了臺灣歷史上的每一次動蕩與變遷。
古時,淡水是一個地區的總稱,指的是淡水河口或淡水港,甚至泛指整個臺灣北部。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歷史上東南亞知名的海陸中途站。17世紀西方海權鼎盛時期,西班牙與荷蘭陸續佔領了北臺灣,淡水知名景點紅毛城,至今仍能窺見當年通商口岸的影子;爾後歷經鄭成功、清領時期、日據時代及英國租用等不同時期的經營與建設,貿易發展興盛的淡水逐漸成為中西商人云集處,各式建築與洋行林立,為這裡留下了多樣風貌的歷史古蹟。而馬偕傳教士以淡水作為傳教根據地,設立學堂、學校、醫院等,更讓淡水多添了一份溫情的人文色彩。
現在的淡水是一座悠然自得的海港小城。這裡是觀光與娛樂的天堂,穿梭在熙來攘往的街頭,在喧囂繁忙的店鋪間流連,邊品嘗著淡水的特色小吃,邊玩著歡樂的懷舊遊戲;這裡是自然與休閒的樂土,踩著腳踏車,乘著清新舒爽的微風,欣賞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水風光,隨性悠閒地在岸邊咖啡館休憩一下喝杯咖啡;這裡是藝術與創意的殿堂,可以造訪藝術工作坊,盡覽獨具風格的各式藝術珍品與手工藝品;更特別的是,這裡是歷史與人文的寶庫,悠遠流長的豐厚歷史,濃縮精煉在林立四處的各個時期古蹟建築中。
如果要在臺北周邊的所有旅遊景點中,選一處重走一遍,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淡水。無論是沿著岸邊閒庭信步,還是穿梭在人情味十足的淡水老街,金色夕陽下的漁人碼頭和飄著朗朗讀書聲的淡江高中,淡水河上的船隻往來仿佛時光百轉千回。不論歷史變遷或人文特色,這座風光明媚活力充沛的海角古城,始終是旅人們心中最雋永美好的詩篇。
M_夢初
旅行媒體人,自由撰稿人,各大旅遊機構籤約達人。
自稱M姑娘,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享受在路上的感覺。
文字原創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商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