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華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怎麼幹?十大工程正在啟動

2020-12-06 楚天視野

為紮實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積極探索國家數字鄉村城鄉融合類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開闢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根據國家七部委《關於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中網辦通字[2020]15號)精神,結合華容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1年底,在整體規劃設計、制度機制創新、新技術融合應用、發展環境營造等方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做法經驗,重點實現以下目標:

——城鄉「數字鴻溝」顯著縮小,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全覆蓋;

——城鄉數字治理顯著提升,信息便民惠民服務明顯加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高;

——城鄉數字經濟顯著發展,農業生產經營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鄉村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農民數位化素養顯著增強,依託網際網路開展的農村創業創新蓬勃發展;

——城鄉網絡文化顯著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二、試點內容

(一)城鄉信息基礎設施提升工程

到2020年底,實現全區4G網絡全覆蓋,全區所有自然村光網接入能力由百兆升級到千兆。

到2021年6月底,利用IPTV技術實現數位電視的智能化和智慧化,基本消除城鄉間數字鴻溝。

到2021年9月底,實現重點區域5G網絡深度覆蓋,無線接入能力由百兆升級千兆。

到2021年底,推進實現以4G/5G為基礎、以NB-IOT 為主導的物聯網建設,具備千萬級物物連接的泛在物聯網接入能力;推進智慧電網的建設,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

(牽頭單位:區發改經信局;責任單位:區電信公司、區移動公司、區聯通公司、區供電公司)

(二)資源整合共享工程

依託省聯投建設的省級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建設華容雲數據中心,打通分散的涉農信息系統,大力推進政府部門業務資源、空間地理信息、遙感影像數據等涉農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有效整合。

探索制定城鄉信息服務資源整合共享規範,充分運用農業農村、發改經信、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等部門的已有站點資源,整合利用系統、人員、資金、站址、服務等要素,統籌建設鄉村信息服務站點,推廣一站多用、一機多用。

構建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的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格局,推動產業、民生、環保、安防、健康、金融、流通、治理、政務等領域從規劃到建設和運營的全面智能化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牽頭單位:區發改經信局、區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區直各單位,各鄉鎮)

(三)城鄉數字治理創新工程

依託市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平臺,打造區、鄉(鎮)、村(社區)、網格四級聯動、多元共治、平戰結合的城鄉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及治理體系,推動資源下沉、力量下沉、服務下沉。

整合綜治、信訪接待、司法調解、網格視頻指揮功能,建設綜合性信訪綜治便民服務中心,統籌布局網格中心、七個專業調解組、視頻調度指揮中心、涉法涉訴接待中心、聯調中心,實現「一個窗口、多元受理、分流處理、集中反饋」,最大限度避免群眾辦事難、多頭反映問題或重複上訪,探索構建「最多訪一次」綜合治理格局。

全域推進「雪亮工程」,整合全區視頻監控資源,強化視頻監控聯網共享,建設一體化治安防控體系。

(牽頭單位:區委政法委;責任單位: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區信訪局、區司法局)

到2021年3月底,構建「華容黨建雲」平臺,突出黨建引領全覆蓋,建設「掌上黨支部」、「網上村(居)民委員會」和「網上村民議事廳」,建成覆蓋區、鄉(鎮)、村(社區)的三級網上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支撐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格局。

(牽頭單位:區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區紀委監委機關、區委辦、區委宣傳部)

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設,梳理「只跑一次」事項,優化「高頻事項一次辦」清單,細化「馬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清單,推行實體審批大廳與網上虛擬大廳線上、線下融合,推進政務事項全程在線辦理。

(牽頭單位:區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區直各審批職能單位)

(四)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工程

依託三江港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承接鄂州機場,藉助鄂州中部電商基地覆蓋能力,融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技術,打造涵蓋糧食、農副產品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現代化智慧物流基地,支撐濱江臨港產業生態新城疫後重振、高質量發展。

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促進形成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暢通、線上線下融合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和現代農村市場體系。完善區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大力發展共同配送,整合郵政、供銷、商貿、快遞、交通等物流資源,在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基礎上搭載電商快遞,整合商流物流統倉共配,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農業經營網絡化水平,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牽頭單位:區發改經信局;責任單位:區交通局、區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五)智慧農業示範工程

以段店臺灣農民創業實驗園、夏大湖省級農科院基地、重點農機合作社為示範引領,應用物聯網技術,推動農業生產環境自動檢測、生產過程自動管理,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管理平臺,推廣農產品溯源管理,打造科技農業、精準農業、定製農業,推動信息化與農機裝備、農機作業服務和農機管理融合應用,打造現代農業。

以武聖、百席等國家級森林鄉村為牽引,開設綠色生態體驗VR直播,辦好蒲團荷花節、石竹賞花節等系列鄉村旅遊節會活動,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創意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

以杏福農業、源清生物、盛豐漁業等農產品基地為帶動,培育一批精緻苗木、精細果蔬、精品水產,扶持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示範帶動作用強的農業合作組織和經營組織,發揮省級農村電商平臺的輻射效應,打造「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差異化競爭力。

(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區文旅局、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

(六)智慧扶貧工程

依託網際網路+智能扶貧平臺,抓好網絡扶貧行動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無縫銜接。加強對扶貧對象、扶貧措施、扶貧成效的動態化管理和數位化考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實施「網際網路帶貨」計劃、「消費扶貧行動」、「正能量網紅培訓計劃」,做深做實精準扶貧,探索政府統籌指導、協會組織協調、平臺流量助推、志願服務認領、企業增收反哺、扶志扶智結合的網絡扶貧新模式。

(牽頭單位:區扶貧辦;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區供銷社,各鄉鎮)

(七)「三農」信息便民惠民工程

建設「數字華容」網上便民服務平臺,為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提供精細化、人性化服務。依託鄂州華容政府網微信公眾號、鄂州華容融媒等新媒體矩陣,打造「媒體+政務」、「媒體+服務」信息服務體系,推進醫療、健康、教育、生態環保、文化服務、交通運輸、快遞物流等領域信息化服務,推動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建設,深化信息惠民服務。

(牽頭單位:區政府辦;責任單位:區直各單位,各鄉鎮)

發展「網際網路+教育」,建設全區教育城域網,與我市教育城域網完成對接,建成區級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全區所有中小學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並借用我市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與鄉村中小學對接,幫助鄉村學校開足開好開齊國家課程,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基本消除城鄉教育差異。

(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鄉鎮)

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推進醫共體建設,完善醫療急救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整體能力和水平。推行智慧醫療,建設華容區遠程醫療平臺,與市級遠程醫療平臺對接,提高鄉村醫院診療水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牽頭單位:區衛健局;責任單位:各鄉鎮)

(八)智慧水務工程

建設智慧水務平臺,全面掌握全區水生態環境現狀,結合大數據技術,構建水質預警、水位預警等決策支持,實現水汙染應急調度、水生態調度、水務工程及設備的自動化控制等管理業務的智能化。

構建規劃成果管理、治水提質監督考核、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管網建設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雨汙分流監督考核、治水提質項目審批管理、河湖長監督管理和績效考評,為水生態環境日常管理、應急業務管理和監督考核提供有效支撐。

(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區應急管理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各鄉鎮)

(九)智慧生態保護工程

建設全區智慧生態保護系統,結合環境監管網格,對城鄉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測,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快速定位汙染來源,實現精準管理。

(牽頭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各鄉鎮)

對接全國農村生態系統監測平臺,統籌全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數據,強化農田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爭創聯合國人居環境示範村。強化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與保護,引導公眾積極參與農村環境網絡監督,共同維護綠色生活環境。

(牽頭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運用物聯網技術,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牽頭單位:區城管局;責任單位:各鄉鎮)

(十)鄉村網絡文化精品工程

建設網際網路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示範基地。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區級融媒體中心、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村村響等平臺,推進鄉村優秀文化資源數位化,加強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大力宣傳中華優秀農耕文化。

支持「三農」題材網絡文化優質內容創作。通過網絡開展國家宗教政策宣傳普及工作,依法打擊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及其有組織的滲透活動。加強網絡巡查監督,遏制封建迷信、攀比低俗等消極文化的網絡傳播,預防農村少年兒童沉迷網絡,讓違法和不良信息遠離農村少年兒童。

(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區委網信辦、區民宗局、區文旅局、區融媒體中心,各鄉鎮)

三、試點進度

到2020年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啟動建設華容雲數據中心。全區行政村4G覆蓋率達到100%,城鄉光纖網絡接入帶寬提升到千兆,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明顯提升。農村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加快向鄉村延伸。網絡扶貧行動向縱深發展,信息化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的作用更加顯著。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建成,醫共體建設穩步推進,建成遠程醫療平臺。啟動城鄉數字治理建設,建成區級信訪綜治便民服務中心。初步建成「數字華容」網上便民服務平臺,完成區教育城域網建設,區級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啟動建設。啟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示範基地建設,淨化網絡空間工作取得一定進展。智慧水務平臺搭建基本完成。啟動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工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基本建成,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初具雛形。

到2021年6月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初步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基本形成鄉村智慧物流配送體系。鄉村網絡文化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治理體系日趨完善。依託「網際網路+智能扶貧」平臺,網絡助力鞏固脫貧取得積極成果。城鄉信息服務資源整合共享規範制定實施。城鄉數字治理創新工程紮實推進,「三農」信息便民惠民工程初步建成。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農田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與保護啟動建設,全區智慧生態保護系統基本建成。

到2021年底,十大工程全面完成,城鄉「數字鴻溝」基本消除。華容雲數據中心建成投入運營,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的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格局構建完成,實現各領域從規劃到建設和運營的全面智能化和可持續健康發展。完成基於5G的物聯網平臺建設,具備千萬級物物連接的泛在物聯網接入能力。智慧電網建設基本完成,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農民數位化素養顯著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顯著提高。現代化智慧物流基地基本建成,農業經營網絡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基本實現。智慧生態保護系統和生態系統監測平臺建設完成。「網際網路帶貨」計劃、「消費扶貧行動」、「正能量網紅培訓計劃」取得明顯成效,政府統籌指導、協會組織協調、平臺流量助推、志願服務認領、企業增收反哺、扶志扶智結合的網絡扶貧新模式基本形成。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組織領導機制。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掛帥的國家數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區直各部門、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協調推動試點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加強多部門聯動協同、多方參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增強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整體推進合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格局。

(二)建立政策支持機制。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相關政策、試點、項目的支持,加強集成運用,統籌用好相關政策和資源。發揮財政資金與國家級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出臺華容區數字鄉村建設相關政策和扶持措施,設立政府引導資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多方籌措建設和運營資金,確保整個試點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和持續運營,保障數字鄉村建設成效。

(三)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層幹部和農民信息素養培訓,積極利用多渠道開展數字鄉村專題培訓,加快培育造就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三農隊伍,支持農民和返鄉大學生運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開展創業創新。

(四)建立督查考評機制。通過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公開徵集意見以及企業座談和監督檢查等渠道,結合「治庸、提能、問效」三年行動計劃,對工作情況實行「每月一通報、每月一督查、每季一考評」,進行跟蹤問效、獎懲激勵,並納入年度績效考評。

(五)建立宣傳引導機制。創新宣傳方式,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重點新聞網站的作用,講好數字鄉村故事,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宣傳數字鄉村建設先進典型,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中共華容區委辦公室

華容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1月27日

華容區國家數字鄉村試點

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

彭 波 區委書記

夏 鑫 區委副書記、區長

副組長:

吳新明 區委副書記、區委政法委書記

熊枝江 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

徐新華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陳細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夏紅旗 區委常委、華容鎮黨委書記

陸宏軍 區政府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

李崇春 區政府副區長

方 鋼 區政府副區長

葉聖海 區政府副區長

胡清琴 區政府副區長

羅 耀 區政府黨組成員

成 員:

徐紹斌 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萬向東 區委辦公室副主任

張小華 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張 勇 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汪紅楓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朱 濤 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民宗局局長

楊全安 區委政法委副書記

熊三坤 區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徐細洲 區檢察院副院長

劉 勁 區公安分局黨委委員

廖海平 區信訪局局長

王雲橋 區發改經信局局長

付中亮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王新啟 區財政局局長

李安良 區住建局局長

王新國 區交通局局長

汪冬英 區衛健局局長

高 峰 區民政局局長

魯水銀 區文旅局局長

張本順 區市場監管局局長

夏海鋒 區司法局局長

高亞凱 區城管局局長

胡剛平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局長

熊 劍 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尹奇志 區扶貧辦主任

毛又清 區供銷社主任

魯 斌 區供電公司總經理

彭 彬 區電信公司總經理

曾 芳 區移動公司總經理

高寶全 區聯通公司總經理

吳 勇 廟嶺鎮黨委書記

嚴志勇 廟嶺鎮鎮長

趙小飛 華容鎮鎮長

袁立志 段店鎮黨委書記

萬金池 段店鎮鎮長

廖小紅 臨江鄉黨委書記

李柏楊 臨江鄉鄉長

嚴 平 蒲團鄉黨委書記

孫小榮 蒲團鄉鄉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區發改經信局,王雲橋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相關焦點

  • 數字,重塑浙江鄉村
    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革命」,正在重塑浙江鄉村。  前不久,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公布,浙江有4地入選。試點地區在「數字孿生鄉村」、全域數字治理、數字鄉村「大腦」等領域的探索,以紮實的基礎、先行的理念、豐富的成效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數字經濟大省,浙江一直在探索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鄉村建設路徑,眼下正著眼鄉村數字基礎設施、農村創業創新、鄉村數字治理體系、鄉村網絡文化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位化轉型。  數字,正在轉變浙江鄉村的治理形態。
  • 湖北通航科創中心落戶華容
    湖北通航科創中心落戶華容籤約儀式 湖北航空技術學校供圖  據湖北航空技術學校消息,2020年9月29日下午,湖北通用航空科技創新中心落戶華容籤字儀式,在華容區紅蓮湖恆大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湖北航空技術學校供圖  建設湖北通用航空科技創新中心,是為了配合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建設,把鄂州打造成航空都市新城。
  • 鄉村數位化從哪裡起步?我國數字鄉村新變化調查_新華報業網
    數字農業給我提供了產量高、品質好、品牌硬、價格俏的多重保障。示範園大棚已被列入山東省高效農業發展項目,接下來將全部實施數位化改造。」崔愛民說。  2020年,高青縣被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納入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我們此前就開始布局智慧農業,以數字賦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 今天,重新認識鄂州
    機場正在建設中……它就是鄂州品質、特色的重要標誌1800年的古都文化影響著這裡的人也成為文明城市的底色(華容劉花農民廣場舞這裡的雕花剪紙走進哈薩克斯坦、寮國等國家」成為鄂州創文2018年再出發後走的第一步「40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投資8億元對主城區原40個老舊社區(後整合為33個)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的工程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海研究中心在青島藍谷啟動
    1月11日至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舉辦。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宣布啟動建設深海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
  • 一片山水 生態價值幾何 鄂州好生態換來「真金白銀」
    圖為:荷葉田田荷花香,鄂州鄉村處處是美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攝)  2016年起,作為我省唯一的試點地級市,鄂州市率先在全域開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盤點綠水青山家底並打上「價格標籤」,生態補償、生態審計等改革創新隨之步入制度化、常態化。  好生態換來「真金白銀」,鄂州的探索贏得多方肯定。
  • 鄉村「鑄魂」行動提振群眾精氣神——全市鄉村文化振興「四大行動...
    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全市著力實施十大重點項目,全面推動農村思想道德教育、優秀鄉土文化挖掘傳承創新、鄉村文化供給優化升級、鄉村移風易俗等「四大行動」,大力加強鄉村振興宣傳輿論引導,全市鄉村文化振興取得積極成效——思想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2018年8月21日,忠縣金雞鎮傅壩村原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楊驊累倒在脫貧攻堅崗位上
  • 總投資約70億元,湖北航空技術學院將落戶鄂州華容區
    2020年9月29日下午,湖北通用航空科技創新中心落戶華容籤字儀式,在華容區紅蓮湖恆大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湖北航空技術學校校長劉啟安、華容區區長夏鑫分別代表湖北航空技術學校和華容區政府在項目投資協議上簽字。
  • 浙江兩地成功入選全國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地區
    11月27日下午,數字鄉村發展論壇在重慶市召開。會上,農業農村部和中央網信辦共同發布了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湖州德清縣和嘉興平湖市成功入選,成為全國20個數字鄉村建設典型縣(區)之一。·數字鄉村樣板縣」。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組織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農業生產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數位化水平大幅提升,鄉村信息服務更加完善,智慧綠色鄉村建設穩步推進,鄉村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網絡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 鄉村數位化從哪裡起步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與發展,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數字經濟的觸角,如何跨越崎嶇小路,連通深山溝壑,融入鄉村生活眾多場景,逐步改變農業發展?經濟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國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已初見成效,農業生產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正全面賦能農業細分行業,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 數字人民幣「多地開花」試點提速 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是「4+1」
    數字人民幣試點呈現提速之勢。根據2020年12月31日深圳官方發布的消息,「福田有禮數字人民幣紅包」新年促消費活動正式開啟,這是繼2020年10月「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之後,深圳開展的第二次大規模人民幣紅包測試活動。
  • 打造亞洲第一專業國際貨運樞紐 鄂州機場主體工程正全速推進
    按照計劃,鄂州機場預計在2021年底2022年初投入運行。機場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鄂州機場主體工程正全速推進,飛行區場道工程方面,土石方、褥墊層填築、綜合管廊樁基作業等均已開工;航站區工程方面,已完成樁基903根,佔設計量的93%;空管塔臺建築高度89米,為目前機場內最高建築。「塔臺工程在設計、施工、運維階段全方位運用BIM技術,實現數位化管理,保障施工運行安全」。
  • 「鄉村釘」亮相國際農交會 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釘」亮相國際農交會 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01 15:26:53在現場舉辦的「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阿里巴巴釘釘基於移動智能協同的鄉村治理關鍵技術打造的「鄉村釘」入選10大智慧農業新技術應用模式。  據了解,釘釘基於移動智能協同的鄉村治理關鍵技術、立足鄉村治理和發展需求,推出基於雲釘一體的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打造出以鄉村治理為主線的「鄉村釘」,以數字新基建助力鄉村振興。  在具體實踐中,積分管理也是「鄉村釘」深受歡迎的一項功能。
  • 蘭陵代村攜手浙大山東農研院打造全省首個高標準數字鄉村建設樣板
    臨沂資訊網 舉報   近日,由臨沂蘭陵縣代村與浙江大學山東(臨沂)現代農業研究院共同舉辦的「數字代村建設規劃實施啟動儀式暨數字鄉村研討會
  • 四川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全面鋪開 2020年底實現貧困縣全覆蓋
    四川鄉村客運「金通工程」現場會會議現場。  7日至8日,2020年四川省鄉村客運「金通工程」現場會在宜賓市召開。據了解,經過半年多的試點工作,四川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將全面鋪開,今年底實現全省貧困縣全覆蓋,「十四五」期間實現183個縣(市、區)全覆蓋。  據了解,今年3月,四川省率先在全國提出並實施建設人民滿意鄉村客運「金通工程」。
  • ...打造出高品質美麗鄉村 北碚區金刀峽鎮人居環境整治試點探出新路
    鎮上啟動人居環境改造後,這種景象再也看不到了。」「現在水塘溝渠、道路兩側、房前屋後都清掃乾淨,整個村子既整潔又漂亮,一點不比城裡差。」11月26日,北碚區金刀峽鎮勝天湖村村民談起村裡的變化,既感慨又自豪。農村人居環境大變樣,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既扮靚了鄉村,也讓金刀峽鎮登上中央文明委公布的新一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名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 多維度解析北京啟動數字人民幣場景試點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IMI財經觀察原文標題:多維度解析北京啟動數字人民幣場景試點2020年12月29日,北京市首個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場景在豐臺麗澤落地。在麗澤橋西的金唐大廈,一家名為漫貓咖啡的咖啡店內,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測試啟動,獲得授權的消費者已經可以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購買各類商品。
  • 嶽西河圖:抓鄉村治理試點,走鄉村善治之路
    嶽西縣河圖鎮作為嶽西推進鄉村治理的試點鎮,選擇一個試點村、二個創建村,利用一年的時間,勇於探索,直面短問題,基本形成鄉村善治之策。 結合村情,制定規範標準。一是出臺指導手冊,明確方法路徑。
  • 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 專家解析數字貨幣與電子支付區別
    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記者譚朕 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繼深圳、蘇州陸續試點央行數字貨幣以來,近期,由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首個試點地為北京豐臺的一家咖啡店,獲得授權的消費者可以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購買店內的各類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