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都教女王瑪麗·拉沃的真實故事

2021-01-18 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

瑪麗·拉沃Marie Laveau以美國紐奧良的伏都教皇后而聞名,但她真的像當時報章所描繪的那樣邪惡而神秘嗎?

瑪麗·拉沃,1801年9月10日至1881年6月15日,是伏都教徒、巫醫、助產士,在紐奧良非常著名。

這位「紐奧良伏都女王」據說有著令人驚嘆的美貌,而且她在其社區發揮著巨大的力量,關於她神奇能力的傳言多不勝數,以至於遊客至今仍然會到她的墳前留下錢財來許願,以求願望成真。


伏都教

伏都教,也稱巫毒教,在紐奧良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殭屍和伏都娃娃構成了伏都教信仰的一部分,但實際上伏都教是「奴隸」從西非帶到美國的宗教,他們採用的是基督教與其土著傳統的結合。

伏都教本身並不邪惡,或許是我們翻譯的問題,在英文中Voodoo的發音直接翻譯成巫毒,我們看到巫又毒的,就會覺得是不好的,然而Voodoo一詞的意思是「眾神」。

伏都教並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民間信仰。

進行伏都教儀式的操作者,被稱為「根工作者Root worker」,通常也會被求助者暱稱為「博士」或「祖母」,以前根工作者只在黑人間秘密傳承,幾年來也開始傳授給白人和其他人種。

根工作者常會使用藥草、藥油、蠟燭、祭壇、伏都娃娃、密閉容器魔法或者是召喚等方式進行祈福。

我們常以為伏都娃娃是用來詛咒的,但其實伏都娃娃有很多用途,比如說保護某人免受邪惡力量的侵害、改善愛情運、帶來財富等等。

伏都教被「妖魔化」,除了在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地國奴役之時,伏都信仰遭到嚴格禁止之外,西方媒體所塑造出來的伏都教極為負面的刻板印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使用詛咒用的小人、招攬「惡靈」、可怕的夜間儀式,或是醜化的活體獻祭儀式等等。


瑪麗·拉沃

據報導,瑪麗是聖多明各(即海地)一個強大的女祭司的孫女,她具有非洲靈性的家族背景。母親去世後,瑪麗開始信仰伏都教,她接受了著名根工作者John Bayou博士的指導,花了很短的時間便成為了紐奧良的伏都社群的統治者。

瑪麗曾擔任伏都女王數十年,人們向她尋求有關婚姻事務、家庭糾紛、司法問題、生育、財務、健康和好運的建議。她會給信眾分發護身符和藥水,她的建議和護身術甚至從絞刑架上救了幾個被判刑的人。


作為女王,瑪麗主要在自己家中與信眾們交流,以解決他們遇到的任何問題。在她的後院,還會舉行儀式。

而瑪麗的第二個主要進行儀式的地方是剛果廣場,那是一個公共廣場,作為非洲人民的聚會場所。瑪麗每逢周日都會在這裡與她的追隨者聚會,主要是進行跳舞和朝拜,而不會舉行任何大型儀式。對於當時遭受重大壓迫的非洲人們來說,這是一個能讓他們精神不崩潰的地方,是一個讓他們能打起精神來的地方。

瑪麗進行儀式的最後一個重要地點是龐恰特雷恩湖岸上的巴約聖約翰教堂,瑪麗正是在這裡經常舉行重要的儀式。好奇的白人常常會偷偷走進樹林來偷看這些儀式,為了引起轟動,他們還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極端的故事進行報導。


瑪麗·拉沃是伏都教的執業醫師,同時也是一名治療師和藥草醫師。瑪麗還開了一家美容院,她本人在裡面擔任美髮師,專門為富裕的家庭提供服務。

這也被認為是她的佔卜和建議能如此準確的秘密之一。

長期為富裕家庭的女主人美發,讓不少女主人都變成了瑪麗的紅顏知己,在做頭髮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把自己家和朋友的信息都在談笑間透露給瑪麗了,包括財產和家庭、丈夫的情婦和商業事務的秘密和發展等等。

而且瑪麗還會向富裕顧客的僕人們提供免費治療和佔卜,以交換僕人們工作的家庭的內部信息。

除了利用自己的信息網來進行佔卜和為信眾提供建議以外,瑪麗還做過一些病人的護理,也為黃熱病患者提供護理,為有色人種婦女保釋,並拜訪了被判刑的囚犯在最後幾個小時為他們祈禱。

儘管當地一家報紙曾稱她為「臭名昭著的巫師,統治著無知和迷信的伏都教皇后」,在聽說許多人在冒犯她後所得到的「下場」之後,瑪麗本人也對自己的力量感到恐懼。但是與此同時,她醫治了病人,由於她的人道主義工作,被許多仰慕者視為活著的聖人。


1881年6月15日,瑪麗·拉沃在家中安詳去世。她的葬禮很豪華,包括白人精英成員在內的各行各業的信眾都參加了葬禮。傳說她死後有人在鎮上見過她。

著名作家拉夫卡迪奧·海恩Lafcadio Hearn稱她為「有史以來最善良的女性之一」。記者用最光榮的字眼描繪了她——一個聖人,她照料病人,並不斷地為患病和被判刑的人祈禱。

《紐約時報》對她的訃告中寫道:「律師、立法者、種植者和商人都來到她的辦公室尋求幫助和表達敬意。」


每年,瑪麗·拉沃的墓地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其公墓中還有一個地下室,成為許願庫或伏都教庫,遊客在這裡的牆面上畫上「XXX」以許下願望。雖然沒有真正的證據表明這是真正的瑪麗·拉沃的墓,但每年有數百名遊客定期前往該墓地朝聖,根據傳說,瑪麗的靈魂會親自幫助任何留下硬幣、祈禱珠子、鮮花、朗姆酒或蠟燭的信眾。


瑪麗·拉沃繼續是路易斯安那伏都教和紐奧良文化的中心人物。賭徒們在擲骰子時大喊她的名字,而且有許多關於伏都教女王的故事。

不論瑪麗·拉沃是一位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強大女祭司,還是一個知道人們想要什麼虛像的聰明女企業家,她都是一個迷人的人物,而且她在那有色人種最艱難的時間為自己的族群所提供的精神支撐以及那願意無條件幫助別人的豐富同理心,都讓她變成了一個符號,而非一個恐怖傳說裡的女巫。

《美國恐怖故事》中以瑪麗·拉沃作為原型的伏都教女皇








相關焦點

  • 蘇格蘭瑪麗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的真實故事
    蘇格蘭瑪麗女王在很多方面都超過了她的同時代人。她不僅是一個男人統治的時代的女君主,而且身材高大,身高接近6英尺。她的身高強調了瑪麗看似天生的女王身份:僅僅六天就登基為蘇格蘭統治者,她在法國宮廷度過了成長的歲月,在那裡她和未來的丈夫弗朗西斯二世一起長大。
  • 《瑪麗女王》再現女王大人的愛恨情仇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劉靈淵著名女星西爾莎羅南與瑪歌特羅比聯袂的《瑪麗女王》近日曝光預告片。電影再現了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與蘇格蘭瑪麗女王之間的傳奇恩怨。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從最高權力象徵的伊莉莎白女王,到受萬人愛戴的黛安娜王妃,在這裡,王室的女人們永遠不缺少故事。伊莉莎白女王,是電影創作者的最愛,如《伊莉莎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等等。編劇試圖讓觀眾相信,奢華與美麗似乎只是王室中虛幻的表象,備受家國大事煎熬以及內心的孤獨,才是她們的真實一面。
  • 《蘇格蘭瑪麗女王》曝劇照 瑪麗、伊莉莎白亮相
    《蘇格蘭瑪麗女王》曝劇照 瑪麗、伊莉莎白亮相 時間:2017.12.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演出」 歷史傳奇電影《蘇格蘭瑪麗女王》獨家影評 –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訊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傳奇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首次執導電影的英國女導演喬希·羅克拍攝的《蘇格蘭瑪麗女王》散發一股獨特的魅力。      羅克執導的瑪麗女王的故事擁有華麗花俏的妝容服飾、壯闊的蘇格蘭風景、複雜曲折的故事。飾演蘇格蘭瑪麗女王的西爾莎·羅南,與飾演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瑪歌特·羅比都給出超過以往的精彩演出。電影展現了身居高位的女性受周圍男性官臣操控擺弄時無奈,主線十分清晰。
  • 這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沼澤,傳說被伏都教女王詛咒過,沒有人敢去
    沼澤在世界上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地球上除了南極地區之外,其餘各地都有沼澤的存在。沼澤是叢林的「隱形殺手」,在叢林中有很多沼澤,如果你不小心掉進去,就會遇上大麻煩。因為沼澤裡又軟又稠,沒有著力點,當人陷入沼澤之後,就會不斷下沉,直到到達硬質土地和沼澤交接的地方,才會停止下沉。
  • "蘇格蘭瑪麗女王"曝羅南與羅比新劇照
    ——伊莉莎白女王年僅3歲時,母親安妮·博林就被父親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砍了頭,而瑪麗女王在18歲之前,自己的第一任丈夫(也是表弟)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就去世了。》改編自英國歷史學家約翰·蓋2004年的瑪麗女王傳記,由《紙牌屋》的創作者之一鮑爾·威利蒙編寫劇本。
  • "小丑女"顛覆出演《瑪麗女王》 紅色爆炸頭神還原
    "小丑女"顛覆出演《瑪麗女王》 紅色爆炸頭神還原 時間:2017.08.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米洛
  • 海地神秘恐怖的伏都教,可以通靈操控身體,當地人精神的最好寄託
    伏都教興起於貝寧,經過黑奴貿易後從非洲帶往美洲,並衍生出了海地伏都、多米尼加伏都、古巴伏都、美國路易斯安那伏都等多個分支,但其中最有神秘色彩和特點的就是海地伏都。海地伏都被認為是傳統伏都教加上天主教的一些繁雜的宗教儀式所組成,根據調查,七成以上的海地人都信奉這種神奇的宗教。
  • 伏都教
    即紅眼睛惡魔,南方內陸Hoodoo教的方法:把一塊黑貓的骨頭放在盛滿墓地土的盒子裡,埋在十字路口,這樣就可以召喚來自地獄的惡魔……伏都教,又譯為「巫毒教」,是最為人熟悉的非洲信仰,由拉丁文Voodoo音譯而來。源於非洲西部,是糅合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論、通靈術的原始宗教,有些像薩滿教。
  • VOODOO海地伏都教
    任何人都可以與聖人,天使和大天使一起工作,他們都是伏都神殿固有的一部分Voodoo教也被稱為巫毒教,伏都教,海地伏都教等向伏都教眾神祭拜祈求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尊金祖先一定要記住那些比你先走的逝者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您不一定要被引入voodoo教,也沒有必要為了祭拜loa而加入
  • 以少女之血沐浴的英國女王——血腥瑪麗
    提起血腥瑪麗,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血色的雞尾酒另一些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對血腥瑪麗的第一反應是電影中的紅皇后其實無論是濃烈的雞尾酒,還是殘忍的紅皇后,都是取材於本文中要說的都鐸王朝的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
  • 隨風說史:殘酷女王的可憐一生 「血腥瑪麗」難以啟齒的另一面
    「九日女王」珍·格雷,這一個英國歷史上的首位女王在失去了父親和嶽父的靠山之後,最後還是被天主教佔主導的樞密院推翻了,此時英格蘭迎來了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都鐸。瑪麗·都鐸稱王,繼位是為瑪麗一世,一般來說史學界認定瑪麗是英國首任女王(由於珍·格雷在位時間過短),這位女王有著更為讓人恐怖稱號「血腥瑪麗」。但是,我們今天來嘗試一下用另外一種視角,重新審視這位讓曾經的英格蘭瀰漫著恐怖氣息的女王。1516年2月,瑪麗出生在英國的王宮裡,她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和王后阿拉貢的凱薩琳的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讓國王感受到無比的天倫之樂,舉國上下瀰漫著快樂的氣氛。
  • 《蘇格蘭女王的悲劇:瑪麗•斯圖亞特傳》kindle版
    《蘇格蘭女王的悲劇:瑪麗•斯圖亞特傳》kindle版 2017年10月28日 09:35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蘇格蘭女王的悲劇:瑪麗•斯圖亞特傳》kindle版
  • 伏都教?這是一篇深度的海地信仰科普文.
    但是提到伏都教教會開始想像荒唐的喪屍電影,會心一笑也是一趣。 然而伏都教既非迷信也非舊時代遺物。伏都教是當初黑人在南北美洲創立最初黑人國家時的心靈支柱,而且現在的海地幾乎全體國民都信奉伏都教。 伏都是存在於現代的真實宗教。 與巫術相同,伏都教也是一種宗教。它不是黑魔法,並沒有將別針吸附到布娃娃上之類的法術。
  • 世界最大最豪華的郵輪「瑪麗女王2號」今天啟航
    世界最大最豪華的郵輪「瑪麗女王2號」今天啟航   當今世界最大最豪華的郵輪「瑪麗女王二號」於英國當地時間12日(北京時間13號)開始她的處女航,首航船票已經銷售一空,可見「瑪麗女王2號」受歡迎的程度。
  • 伊朗數學女王瑪麗安·米爾扎哈尼
    全球首位「數學界諾貝爾獎」女性得主,伊朗為她帶頭打破禁忌 瑪麗安·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1977年出生於伊朗德黑蘭,畢業於伊朗的「麻省理工「——謝裡夫理工大學。 2014年,她憑藉「在黎曼空間以及模空間下的動力學及幾何學中的傑出貢獻」,成為全球第一位贏得費爾茲獎的女性。
  •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開展英文授課交流研討會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牛嘉平 陳霽川 丁靜 劉柯佳)為了保證學院的英文授課水平,進一步提升國際化辦學質量,促進教師們間的授課經驗交流,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於10月22日和10參加試講的教師有王毅、王海豐、傅茂森、嚴啟龍、張軍詩、郭躍嶺、馬越、楊未柱、徐雅欣、莊強、徐婷婷、唐斌、賴敏傑、陳彪和史學濤老師;材料學院高鵬飛老師、倫敦瑪麗女王工程學院範曉麗教授、Gabriel Cavalli博士、Andrew
  • 瑪麗一世為什麼會被稱為「血腥瑪麗」?她究竟殺了多少人?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統治者,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實際權力的女王;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唯一倖存的女兒,也是著名的伊莉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女王瑪麗一世。你或許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血腥瑪麗」的威名。
  • 紅色戰鷹,從拉格-1到拉-7戰鬥機,淺談二戰拉沃切金系列戰鬥機
    為了讓讀者朋友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拉沃切金航空設計局的產品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將以蘇聯衛國戰爭為主線,向讀者朋友們介紹當時拉沃切金航空設計局的一系列產品。拉沃切金的開篇之作——從拉格-1戰鬥機到拉格-3戰鬥機拉沃切金設計局的前身是蘇聯在30年代末期的301航空設計局,該設計局由拉沃切金、古德科夫、格本諾夫三人組建,用於競標蘇聯空軍在1939年提出的新一代戰鬥機招標工作。
  • 恭喜WordSunny學員喜獲倫敦瑪麗女王大學...
    恭喜WordSunny學員喜獲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 會計與金融 項目錄取 ▼ 學員介紹> ▼ 學校簡介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