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規律:「不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
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如何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習近平的執政理念,貫穿了尊重規律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鑰匙」。
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闡述了對於規律的認識。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講話中說,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這些基本要求,「是體現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東西,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水平。」
2014年7月8日,習近平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強調,實現我們確定的奮鬥目標,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
在2014年8月1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習近平關於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一段論述,曾經在移動端廣為流傳,其中就包括對於「新聞傳播規律」的觀點。他說,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習近平對於遵循規律的認識,還集中體現在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論述中。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當選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首次離京便來到廣東考察。而廣東,一直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發源地。考察期間,習近平引用了國人耳熟能詳的「石頭論」,來論述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習近平說,「對看準了的改革,要下決心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成效。對涉及面廣泛的改革,要同時推進配套改革,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對看得還不那麼準、又必須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進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取得經驗後再推開。」
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了摸清改革規律的重要意義:「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老祖宗沒有講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覆過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
習近平說:「摸著石頭過河,符合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過程,符合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法。不能說改革開放初期要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再摸著石頭過河就不能提了。我們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失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同時,又不能因此就什麼都不動、什麼也不改,那樣就是僵化、封閉、保守。要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取得了經驗,形成了共識,看得很準了,感覺到推開很穩當了,再推開,積小勝為大勝。」
在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進一步闡述了對全面深化改革規律的認識。他說,「摸著石頭過河也是有規則的,要按照已經認識到的規律來辦,在實踐中再加深對規律的認識,而不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
科學謀劃:「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對規律的認識,最終是為了指導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籌謀和布局,也充分體現出遵循規律基礎上的科學謀劃。
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講話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處理好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係。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不能拍腦袋、瞎指揮、亂決策,杜絕短期行為、拔苗助長。另一方面,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及時總結經驗,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我們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這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
這裡所提及的「加強頂層設計」,習近平此前曾多次論述。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強調,三中全會提出制定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而不是只講經濟體制改革,或者只講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這樣考慮,是因為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
為了實現改革的整體謀劃,由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自2014年1月22日舉行第一次會議以來,一年之間已經召開了八次會議,通過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意見及貫徹實施分工方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改革意見及方案。剛剛召開的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指出,2014年領導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關部門還完成了108個改革任務,共出臺370條改革成果。這些改革,有的是具有頂層設計性質的專項改革總體方案,帶有統領和指導作用,有的是涉及多部門、跨不同領域,牽一髮動全身的突破口,有的是議論多年、改革阻力較大、多年都啃不動的硬骨頭,還有的是具有積極探路性質的改革試點。
正如習近平所說,「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共振效果。」
在談及某些領域的工作時,習近平也多次強調科學謀劃的重要性。2014年2月,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到廣東考察時就指出,「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善於從全局角度、以長遠眼光看問題,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發展趨勢和方向,領導人恢宏的戰略思維,令人豁然開朗。(記者 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