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昱: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

2020-11-29 人民網

原標題: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新中國法治建設史上的裡程碑!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論斷、新部署,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走向更加成熟的光輝寫照。

一、法治是國家走向文明的基本標誌。

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不同種族、語言,不同地理空間、歷史脈絡,不同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發展過程、發展結局等。但人類都是在追求由一個自然王國向自由王國方向努力著。

二、法治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要義。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法」的建設上進行了艱辛探索,從廢除國民黨的舊法體系,到新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初步建立;從「五四憲法」的制定到「八二憲法」的出臺;從新中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到「文革」時期法制建設的一度中斷,再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法制建設的恢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框架的形成,其間充滿了震古爍今的巨變,法制建設工作在曲折中發展。

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社會變革,當代中國法律也由此進入了一個重建與迅速發展的歷史新時代,這也是20世紀中國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其根本意義在於實現了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人治型法律秩序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法治型法律秩序的歷史性變革與轉型。

當前我國面臨的基本國情依然嚴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四中全會強調,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

法治不僅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這是中國共產黨繼承中國歷史傳統和總結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得出的正確結論。「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所以,法治是國情的發展方向,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要義。

三、法治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重要基石。

中國共產黨建黨90多年、執政60多年、領導改革開放30多年,法治思維與中國共產黨人緊緊相連。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執政13年中,就在民主憲政、廉政法制、民主司法和經濟法制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既為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也為新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順應了世界發展大勢,特別是汲取了國民黨失敗的教訓,在「法」的建設上進行了艱苦努力。如《共同綱領》的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五四《憲法》)的起草和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等等。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所以,在廢止《七五憲法》、繼承《五四憲法》精神的基礎上,《八二憲法》應運而生而且成為其他法律法規條文必須遵循的「母法」,成為當代中國法制建設史上的精彩華章。之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第三代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理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反覆強調,「必須堅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等等。這些,都有力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指出,我們黨「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國家」。這正是對於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複雜性、嚴峻性」等四大考驗的回應,對於廣大人民群眾所反映的我們黨內嚴重存在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的回應。習近平指出,「四風」問題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根源。」「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正因為我們黨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所以將四中全會主題確定為「依法治國」問題,並在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黨的建設史和中國法治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由此,當前中國共產黨的黨情推動了我們國家走「依法治國」的進程,這是中國共產黨總結自身執政規律的重要成果。所以,法治是黨情的迫切需要,是我黨長期執政的重要基石。

一言以蔽之,中國共產黨人的執政理念,在旗幟上曾經設問和回答過「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發展馬克思主義」、「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怎樣建設新中國」、「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著名論斷,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那麼,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如今所設問和需要回答的「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論斷,也必將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法治」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個重大理論命題,必將如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一樣被寫入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法治建設」也將如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一樣,作為一項重大建設任務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 (作者系陝西省委黨校科研處處長)

相關焦點

  •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2018年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高中政治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高中政治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關鍵是什麼?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關鍵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依憲治國是落實依法治國的重點與關鍵,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內在要求。「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這是中國共產黨對新時代不斷深入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提出的更高標準與重大使命。規律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繫和必然趨勢。任何政黨要取得執政成效,都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在這一點上,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
  •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闡述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戰略性問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在這一偉大進程中,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突破、重大創新、重大發展。
  •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全過程,極大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在執政規律認識上的新飛躍。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總結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又在現實意義上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從法治上為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實現歷史與現實相貫通,體現出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新飛躍。促進世界法治文明和推動人類治理變革的中國智慧。
  • 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 謝伏瞻:中國共產黨依憲執政的實踐探索與光輝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要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根本法律依據。
  • 林藝:行好「依法治國之舟」
    如今,建設法治中國也如海上行舟,舟穩行千裡則將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當下,新冠疫情、複雜的國際局勢等浪潮不斷來襲,這迫切需要讓依法治國之舟行得更穩、行得更遠。行好「依法治國之舟」,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為舵,舟無舵則失方向。
  • 打造法治中國亮麗名片(全面依法治國新成就)
    「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中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闊步前行。
  • 山東大學探討依法治國大背景下校園治理新理念
    山東大學探討依法治國大背景下校園治理新理念 2014-11-21 00:43: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依法維護國家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升華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使馬克思主義不僅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而且得到了創造性升華,在馬克思主義發展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劉雲山:五大發展理念是黨關於發展理論的重大升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是事關長遠的頂層設計,是我們黨在新的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處於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戰略舉措,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保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始終是硬道理,是必須抓好的第一要務,同時發展也應當根據新的實踐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
  • 以新理念依法整體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以新理念依法整體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原標題:   針對涉黑涉惡問題的新動向,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
  • 靳諾: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鮮明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準確把握時代潮流,自覺順應人民期待,及時回答實踐要求,牢牢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緊緊圍繞治國理政這一主線,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印度:共產黨為何能在地方長期執政
    黨的幹部清廉和能幹在全印是出了名的印度:共產黨為何能在地方長期執政  成立於1920年的印度共產黨(簡稱印共)在1964年以後,發生過三次分裂,先後分裂出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者)(簡稱印共(馬))、印共(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簡稱印共(馬列))和全印共產黨。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內涵
    江澤民同志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等重大概念,提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採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使我國法治事業理念更加深刻,方向更加明確,道路更加清晰。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 新發展理念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結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和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著眼於中國近期和未來更長遠發展,明確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一新發展理念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要求。
  • 從基本方略中透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要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徵程中的指導思想,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標誌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新的升華。
  • 劉雲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來,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今天的一切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 第二,人民的維度。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舉起了一面旗幟,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