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產黨為何能在地方長期執政

2020-11-25 搜狐網

  黨的幹部清廉和能幹在全印是出了名的印度:共產黨為何能在地方長期執政

  成立於1920年的印度共產黨(簡稱印共)在1964年以後,發生過三次分裂,先後分裂出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者)(簡稱印共(馬))、印共(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簡稱印共(馬列))和全印共產黨。

目前,印度的共產黨黨員總數超過200萬,其工、農、青、婦等群眾組織總人數接近4000萬,是世界非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強大的一支共產主義力量。

  印共(馬)在印度也在世界上創造了一個傳奇:從1977年起,在西孟加拉邦連續執政29年。此外,它與印共還在喀拉拉邦和特裡普拉邦長期執政。印共在旁遮普等邦也參加過聯合政府。在資產階級政黨佔主導的印度政壇,為什麼共產黨能站穩腳跟並不斷擴大影響?

  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印度的共產黨善於從理論修養、組織建設、幹部教育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戰鬥力。印共和印共(馬)有較強的理論探索精神和勇氣,黨內從沒停止過理論爭辯甚至思想交鋒。總體而言,印度的共產黨能根據國內外形勢制定正確的綱領和路線。比如,印度獨立後,印共黨內存在著走蘇聯道路還是中國道路的「路線」之爭。1951年,這場爭論以「走自己道路」的共識而結束。印共認為在印度的議會民主制下,工農革命道路都行不通,而和平的「議會道路」(被印度學者謂為「議會共產主義」)符合印度國情。這一路線取得了成功。1957年,印共在喀拉拉邦選舉獲勝,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民主選舉產生的地方紅色政權。

  印度的共產黨非常注重幹部的培養,黨的幹部清廉和能幹在全印是出了名的。印度政府每年下撥的扶貧和農村發展款項,在許多邦被執政黨的幹部層層吞吃,中飽私囊,而在印共(馬)領導的邦都被悉數發放到群眾手中,尤數西孟加拉在全國落實得最快、最好。

  在黨內,印度的共產黨始終堅持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在印度這個凝聚力較差的社會,樹立一個權威對加強黨的團結非常必要。印共和印共(馬)都有這樣的權威,印共(馬)的巴蘇被喻為「印度的周恩來」,擔任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達23年,特別擅長處理各種複雜關係,是最早提倡經濟自由化的政治家。蘇吉特從事革命工作70來年,很有威望,他擔任總書記時印共(馬)沒一個黨員因蘇東劇變退黨。正是有這樣的領導核心,印共和印共(馬)才成為「共產主義的偉大倖存者」(巴蘇語)。

  印度的共產黨非常重視群眾工作。印共(馬)在中央一級設立群眾工作部,負責管理和協調工、農、青、學、婦等群眾組織和作家、反全球化運動等社會團體。黨要求所有黨員都必須是一個群眾組織的成員,並成為其骨幹。在西孟加拉邦,群眾組織成員有1900萬人,他們是印共(馬)不倒的長城。

  始終維護工農群眾的利益

  始終維護工農利益,是印度的共產黨的政策出發點和歸宿。

  為工人維權:過去,印度的共產黨為維護工人權益,組織了強大的工會,搞了大量勞工運動。今天,雖為國大黨聯盟政府的盟友,共產黨仍然旗幟鮮明地反對政府將贏利國企私有化、任意裁撤工人的政策和做法。

  為農民謀利:1977年,印共(馬)領導的左翼政黨在西孟加拉邦執政後,實行了一系列有利於農民的政策。農民擁護和支持共產黨,他們將紅旗插遍田間地頭、門前屋後。

  將經濟工作放在首位:計劃經濟時代,共產黨實行反對外資剝削、反對財團壟斷、組織大規模勞工運動、向小工業傾斜的工業政策。結果,外資和國內大財團多被嚇跑了,工業發展陷於停滯。從上世紀70年代末起,印共(馬)開始與跨國公司接觸。80年代,巴蘇親自率團考察英美。1994年,西孟加拉邦政府出臺新工業政策,提出有條件地與外資合作的主張,印共(馬)領導人甚至向IBM主管請求:「我們希望你能幫助我們。」現在,IBM、百事、三菱等六家跨國企業在西孟加拉邦投資設廠,麥肯錫公司成為首席部長的引資顧問。西孟加拉邦已成為印度發展最快、吸引外資最多、工業最發達的邦之一。

  始終照顧社會弱勢群體:印度的共產黨堅持所有人擁有平等的發展權,特別注重對落後群體的扶助:為低級種姓人家的孩子提供免費教育;為少數民族提供小額貸款;為穆斯林提供政治和經濟上的優惠政策,組織他們去麥加朝聖;為婦女保留基層管理機構33%的席位。因此,在印共(馬)管轄的邦,各民族、宗教、種姓和諧共存,少有矛盾和衝突。

  共產黨組閣前景可期

  目前,印度的共產黨雖是印政壇的第三大勢力,但與其他兩大黨國大黨和印度人民黨相比並不佔優。第一,在黨員人數上,共產黨約200萬,而國大黨和印度人民黨分別為3150萬和3350萬。第二,在佔有議席上,共產黨在國會只有62席,國大黨及其聯盟和印度人民黨及其聯盟分別擁有223席和187席。第三,在執政經驗上,國大黨曾長期執政,印度人民黨也有3次贏得大選和執政的經驗,而印度的共產黨尚沒有在全國執政的經歷,黨的幹部也少有擔任中央一級部長職務的。第四,在工商界的認可度上,印共(馬)過分照顧工農的經濟政策被印工商界和國際資本認為太保守。他們反對印共(馬)在中央執政,甚至連擔任幾個部長職務都不歡迎。2004年5月,印共(馬)參加的選舉聯盟勝出後,印度股市一路下滑,摩根銀行駐孟買的分析師稱:「只要想到共產黨人獲得幾個關鍵經濟部門的控制權後的股市前景,我就渾身發抖。」

  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印共(馬)領導的左翼聯盟對印中央政權的影響越來越大,直接關係到幾屆政府的生死存亡。目前,印共(馬)雖沒參加辛格政府,但它被喻為政府"定音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政府的經濟和外交政策。

  印共(馬)在1996年和1998年有兩次領頭組閣的機會。由於黨綱的限制,巴蘇兩次拒絕出任總理。2000年,印共(馬)特代會批准,在革命過渡時期、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共產黨人可參加中央政府。這一新規定為印共(馬)將來在中央組閣掃除了障礙,但共產黨要成為中央政府的主導力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張四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來源:《半月談》

相關焦點

  • 喀拉拉邦:印共執政,高度現代化,一個不像印度的印度地方邦
    在大家印象中,印度是一個最不講究衛生國家,可以說髒、亂、差,是貧窮落後的國家。但是不能片面的進行分析,雖然印度總體方面,的確遠遠落後中國,但並非沒有自己閃光點!實際上,還是由於貧富差距導致。印度很多地方邦,當地的百姓高度自由,經濟也相當繁榮、發達,顛覆了對印度形象差的感覺。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 「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 一方面,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的鬥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⑨]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定位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 紀昱: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
    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走向更加成熟的光輝寫照。 一、法治是國家走向文明的基本標誌。 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不同種族、語言,不同地理空間、歷史脈絡,不同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發展過程、發展結局等。但人類都是在追求由一個自然王國向自由王國方向努力著。
  • 印度為何突然挑釁中國? 學者:充當中美新冷戰棋子
    (原標題:印度為何此時突然挑釁中國?為什麼印度此時突然挑釁中國、引發衝突?我們目前已看到一場冷戰的序幕已經拉開。這是美國發起的冷戰。其打擊目標不是中國政府、中國軍隊或中國人民,而是中國共產黨。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靈魂,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血與脈,也正是美國及其盟友瞄準的靶心。
  • 謝伏瞻:中國共產黨依憲執政的實踐探索與光輝歷程
    1.中國共產黨依憲執政的歷史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我國憲法制度發展歷程,我們愈加感到,我國憲法同黨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鬥和創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同黨和人民開闢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時間越久遠,事業越發展,我們就越能感受到憲法的力量。
  • 劉雲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研究好中國共產黨,實際上就抓住了研究中國的核心,就找到了解答當代中國從哪裡來、向哪裡去的「鑰匙」。 對於中國共產黨的研究,我們秉持開放、包容、支持、合作的態度。有的學者提出從決策者的角度來研究中國共產黨,希望能接觸中國的決策者,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這是一個很好的角度。
  • 特倫甘納邦對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的禁令再延長一年
    圖片來自Google 特倫甘納邦對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的禁令再延長一年 (華中師範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政黨研究中心 師偉 編譯) 【編者按】印度共產黨(毛主義)成員以城鄉貧困激進青年為主,主要集中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爾邦、恰爾肯德邦和安德拉邦。
  • 向世界介紹中國共產黨,我會選擇這3個問題
    中國共產黨自1949年開始執政,如今已有9000多萬黨員,但為何中國共產黨對外界來說如此神秘?也許是因為人們記憶中垮臺的蘇聯共產黨的神秘和僵化,也許是因為「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的狂熱和混亂,兩者都給人們對當今中國共產黨的理解蒙上了陰霾。但不論是什麼原因,神秘的面紗終將被揭去。
  • 印度人民黨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贏得地方選戰
    新華社新德裡3月12日電(記者白純)印度選舉委員會11日陸續公布北方邦等5個邦地方議會選舉結果,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大獲全勝。  選票結果顯示,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的403個議席中獲得324個席位,而一直在北方邦執政的社會主義黨和國大黨聯手也僅佔54席,差距十分明顯。
  • 新中國70年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實踐歷程、基本經驗與戰略路徑
    【內容提要】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自我革命性是其與生俱來的政治基因,勇於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有效執政的根本原因。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員及幹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強化黨內突出問題的解決,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始終以黨的自我革命保持其先鋒隊性質,不斷提升黨的全面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確保黨的自我革命內在動力長期充沛和政治保障日益穩固,是新中國70 年來黨的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
  • 探析:安德羅波夫執政只有15個月,為何俄羅斯人對他評價很高?
    蘇聯歷屆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執政15個月,為何後來有很高評價?蘇聯歷史上領導人很多,但目前在俄羅斯人眼中,除了早期領導人對其有印象以外,還有一個蘇聯解體前9年有一個元首,俄羅斯人對其評價很好,此人就是被稱為蘇聯「中興之主」的安德羅波夫。
  • 印度總理莫迪的核心權力圈中,這三個人至關重要
    一方面,受「邦級政治」影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存在「權力的遊戲」。比如一些邦的首席部長可能是總理的政治對手,這無形中會造成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如果地方勢力過於強大,則會限制和削弱中央政府的改革政策。而且,部分邦受經濟落後情況制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使得中央政府的政策推行起來困難重重。
  • 代明煒: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取信於民、贏得民心,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關鍵詞:黨員幹部;鄧小平;中國共產黨; 作者簡介: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永恆的執政宗旨。90多年來,無論世情、黨情、國情如何變化,黨始終堅持並忠實踐行這一根本宗旨,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
  • ...一文讀懂過去5年為何中國共產黨能創造「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蹟」
    作為5年變革最直接的思想動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被寫入黨章並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成為一面高高飄揚的精神旗幟。這是中共十九大的重大歷史貢獻,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開闢的最新思想境界。
  • 印度政治生態:新力量與舊傳統
    一方面,受「邦級政治」影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存在「權力的遊戲」。比如一些邦的首席部長可能是總理的政治對手,這無形中會造成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如果地方勢力過於強大,則會限制和削弱中央政府的改革政策。而且,部分邦受經濟落後情況制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使得中央政府的政策推行起來困難重重。
  • 印度的種姓制度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兩者,為何能長期並存
    長期以來,種姓和階級固化相互促進,中高種姓長期把持社會資源在近現代的印度,這個階層的人們往往可以通過個人奮鬥,能當上高官、學者或者大富豪。比如,除了莫迪總理,亞洲首富安巴尼家族,也屬於屬於「吠舍」種姓。
  • 《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中國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沒有任何理論比馬克思主義能更加清楚地闡釋勞動價值、剩餘價值、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社會效應及全球效應等內容。馬克思關於經濟的預測得到了廣泛認可:以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為基礎的經濟體系是有缺陷的,經濟危機爆發帶來的問題也表明,馬克思的思想是前瞻性的。在法國,馬克思主義曾長期作為左派政黨的思想基礎。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條例》的修訂和實施,對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規範黨的地方組織選舉,加強黨的地方組織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通知要求,各級黨委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對《條例》實施的組織領導。
  • 從政黨政治本質看中國共產黨根本特徵
    政黨政治的核心就在於承認社會的多元化,承認政黨代表一部分群體的利益,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綱領,通過法定選舉程序,爭取獲得國家的執政地位。但是,各國政黨的性質是不同的。一些政黨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一些政黨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一些政黨代表農民階層的利益,一些政黨代表少數族裔的利益。西方國家政黨都是利益共同體,政黨成員為了共同的政治和商業利益走到一起,並且依照政黨的章程爭取個人利益和團體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