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探討依法治國大背景下校園治理新理念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山東大學探討依法治國大背景下校園治理新理念

2014-11-21 00:43: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濟南11月20日電 (陳倩倩)大學寢室檢查是否背離憲法保護公民隱私的精神?中國高校紛紛廢止禁止大學生在校結婚、生子的規矩,實屬依法治校的歷史性進步……山東大學高層領導20日下午與法律教育專家「碰撞」,探討依法治國背景下依法治校新理念。

  中新網記者20日從山東大學「依法治校」相關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後,山東大學專家建議,應把法治思維和法治精神貫穿到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全過程。

  「中國婚姻法明確規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權利,但幾年以前,中國各大學都不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這個規定明顯違背國家法律精神,後來在校大學生被允許結婚,甚至生子,這是依法治校的進步」。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忠夏在研討會上話鋒犀利。

  聯繫到前不久有的高校進行學生寢室檢查,查出並沒收了大量的電飯鍋、電熱水器事件,李忠夏說,「現在有學生主張大學寢室不能被隨意檢查,因為憲法明確規定住宅不受侵犯,公民有隱私權。但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很多人認為查寢還是必要的。」李忠夏的意見是,法律應該和大學治理協調一致。」

  記者在研討會上了解到,法學教育作為學科強項的山東大學制定和頒行了《山東大學章程》,作為依法治校的基本準則,詳細規定了學校內部以及學校與社會的各項行為準則。但怎樣才能將制定好的規則落到實位?山東大學法學院張海燕副院長建議,學校職能部門直至每位老師,頭腦中應有規則意識,這是依法治校的關鍵環節;其次,規則要有穩定性、可期待性,不能朝令夕改。

  聽取專家意見後,山東大學校長張榮說:作為教書育人的大學校園,以德治校同樣重要。一方面,學生和教師應該有法治意識和法律基本常識,做一個守法公民、合格法民;但另一方面,作為培養精英人才的大學,畢竟不是司法機關,而是一個教育的地方,應該把依法治校和立德樹人、以德治校結合起來。」(完)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闡述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戰略性問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在這一偉大進程中,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突破、重大創新、重大發展。
  • 紀昱: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
    原標題: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新中國法治建設史上的裡程碑!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論斷、新部署,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再升華,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走向更加成熟的光輝寫照。
  •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新的戰略部署,這在黨的歷史和國家法治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以新理念依法整體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以新理念依法整體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原標題:   針對涉黑涉惡問題的新動向,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
  • 打造法治中國亮麗名片(全面依法治國新成就)
    「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中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闊步前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林藝:行好「依法治國之舟」
    如今,建設法治中國也如海上行舟,舟穩行千裡則將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當下,新冠疫情、複雜的國際局勢等浪潮不斷來襲,這迫切需要讓依法治國之舟行得更穩、行得更遠。行好「依法治國之舟」,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為舵,舟無舵則失方向。
  • 依法治國是現代文明重要標誌
    依法治國是現代文明重要標誌 2014-10-22 09:01 來源:德州新聞網
  •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2018年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高中政治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高中政治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關鍵是什麼?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關鍵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依憲治國是落實依法治國的重點與關鍵,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內在要求。「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 ...推動憲法精神家喻戶曉中央依法治國辦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全國...
    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依法治國辦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唐一軍介紹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圖為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現場。
  • 第7個國家憲法日|治國之要,奉法則強!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先強調,我們黨歷來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留下了諸多第一。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美國大學治理理念、結構和功能
    治理是實踐層面的活動,是大學組織和人員的行為表現。理念則屬於精神或思維層面的東西,是指存在於人的思維中的思想、觀念,有時也指理性化或模式化的思想、觀念。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組織常常用理念來樹立或標榜自身的價值追求。概而言之,理念是思想、觀念或信仰。[4]不論是人的理念還是社會組織的理念,只有與相關實踐相結合才能產生意義、發揮作用。大學治理理念是大學治理組織和人員在治理過程中所秉承或信奉的觀念或信仰。
  • 專題|甘肅省司法行政系統傳達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
    會上,局班子成員還結合自身實際,分別圍繞學習貫徹中央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交流發言。02酒泉監獄近日,酒泉監獄舉行集中學習,本次學習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主要內容,黨委副書記對學習內容作專題輔導。
  • 祝賀:山東大學4項課題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全國高校第5
    本次重大項目招標,旨在組織力量深入研究闡釋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特別是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論述的研究闡釋,大力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著力推出有理論說服力、有實踐指導意義、有決策參考價值的重大成果,為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推進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學理支撐。
  •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新一輪司法改革以來,已有呼格案、陳滿案等20多個具重大影響力的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此輪司法改革,廣度、深度也前所未有。過去20多年,中國的司法改革一直在行進,但路途曲折。與以往不同,這一次的司法改革不再單兵突進,而被納入全面依法治國的大框架下,有決策層的頂層設計,並被視為通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路徑。
  • 杜小勇:「數據治國」的三個關鍵理念
    原標題:「數據治國」的三個關鍵理念 【摘要】大數據因其規模巨大、類型複雜、產生速度快、價值密度低等特點,對現有信息技術構成巨大挑戰。
  • 從治國實踐看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本質區別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並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標誌著我國「第五個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正式被納入黨的治國理政布局。隨著黨治國理政實踐的不斷發展,國家治理現代化日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集中體現,並且越來越展現出諸多不同於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本質特徵。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
    【習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