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多年前,微軟就已將攻佔客廳作為目標,開始向智能家居進發。但無奈當年硬體和軟體上,都不可能支撐起這個宏大的設想。而在近幾年,智慧型手機以及安卓的崛起,已經為智能設備,乃至智能家居做好了軟硬體方面的儲備了。而且,很多廠商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微軟當年希望從電視遊戲機開始攻佔客廳,而幾年前開始的智能家居戰火,正是從電視開始燃起的。兩年前,各種電視盒以及智能電視突然爆發,並以小米盒子的發布為高峰。
但電視這個入口,不幸地踩上了版權和掃黃等紅線,「勞煩」廣電總局數次出手。而且它們還無法接入地方的有線電視,觀看有線電視和智能功能的使用無法同時進行。單為了在電視上消費網絡視頻這個功能,用戶根本沒有動力換下現有的電視,這也變相給這個可能的智能家居入口投了否決票。
緊跟電視盒腳步出現的,是各家的智能路由器。路由器永不關機、網絡中樞的特性,讓其非常適合作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各大軟硬廠商的智能路由更是打起 NAS 私有雲、安全防護等賣點,大舉進軍。但無奈兩年過去了,智能路由還只是少數極客手中的玩具而已,市場佔有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裡同樣面對智能電視/盒的尷尬,它們新增的功能無法勸說用戶換下原有產品。
無數廠商投注了大量人力財力的電視盒和路由器,現在的鋪貨量都極少,暫時不太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正式入口。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作為原有產品的代替品,還不夠剛需。能看網絡視頻、能開私有雲都是賣點,但這些錦上添花的功能可以吸引多少消費者埋單了?
智能家居的入口,需要的是一個剛需產品來鋪量。汲取電視盒和路由的經驗,這不能是個原有產品的改進型,它應該是家庭原來沒有,但以後會有的東西。推理到這裡,智能安防設備就映入大家的眼帘了。
而安防設備之中,攝像頭又是最為關鍵的一環。隨著社會發展,防盜以及家庭老人、兒童、寵物的看護,慢慢受到大家的重視,這些直接關乎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毫無疑問是真剛需。
其實業界早也看到家庭安防的巨大空間,從 Google 收下 Dropcam 開始,聯想、360、百度、中興為首的網際網路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安防攝像頭。傳統企業也沒閒著,以國內最大的安防企業海康威視為首的原生安防企業,更是早早跟進了。
後者在2012年就推出了全功能家庭安防產品 C1和與之配套的「視頻7」雲視頻平臺服務、兼容移動終端的 App;海爾推出了「智能家庭」系列產品 U-HOME;飛利浦在嬰幼兒市場的子品牌新安怡,也推出了以嬰兒監護為特色的多款家庭安防產品。
雖然中國的家庭安防市場現尚處在起步階段,與智能家居領域類似,所有的企業都在探索,但可以預計未來的市場規模很大。據說中國現有城鎮居民家庭約2億戶,未來5年預計至少有5%的家庭會考慮在家中安裝安防產品,平均每年將有20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加之其可能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難免的。
家庭安防市場中的兩大類玩家:網際網路企業、硬體製造商和原生安防企業,它們各有優缺點。前者有品牌號召力和廣闊的線上渠道,但主要採用與代工廠合作生產的方式,線下的產品和服務配套設施滯後嚴重,很難提供整套的家庭解決方案。而後者則有成熟和完善的產品體系和配套的服務方案,但線上渠道和品牌資源相對缺乏。
而有趣的是,這麼兩類優缺點剛好相反的企業,都在往對方的領域發展。百度、360它們延續在路由上的方針,繼續找代工廠和小廠合作,盡力避免體態變重,而且總在搞批量限購,基本屬於抄概念的範疇;
而海康威視、海爾則像當年蘇寧、國美電商化一樣,開始逐漸自己的線上網絡。傳聞海康威視還專門組建了研發、營銷、客服團隊,上線了「螢石雲」專業服務網站和「螢石商城」網絡銷售渠道,重新設計和打造了「螢石」安全生活品牌。雖然現在還遠未知哪一方會是最後的優勝者,但IT企業在這一塊的用心明顯不如傳統企業。
此外,即使先不論IT企業是否是在習慣性地炒概念,但智能安防,乃至之後的智能家居都需要一整套解決方案。智能家居和安防的本質是「視頻+傳感器」,前者是現在開始火起來智能安防攝像頭,而傳感器則是以由「紅外、門磁、煙感、遙控」等眾多的傳感器組成的。
提供如此多的設備並將它們一起併入雲端,這需要很高的技術和設計門檻。軟體領域出身的IT企業配合山寨廠硬體研發能力的組合,真能打贏海康威視這種原生的安防巨頭嗎?
值得一提的是,海康威視這安防巨頭已經先行一步,推出了名為「螢石A1」的整套的網際網路預警式的智能家居方案,其可通過紅外探測器可判斷指定區域是否闖進了其他人員(並可智能排除寵物等小體重移動物),其門磁和煙感傳感器則讓它能感知是否有不速之客並預防火警,它甚至還為老人看護和商店看管,提供了手動的報警遙控。
這種多個傳感器、攝像頭、雲端儲存和手機的配合,考驗的是廠商的技術功底和設計能力。而像現在某些IT企業,當單做一個能連接的攝像頭就說「自己是智能家居的開端」,這根本就是耍流氓玩概念。You can you up 誰都會說,但能做出具體方案的永遠都是少數。當然,對於作為觀眾的我們來說,無論最後是何方吃下智能家居和安防這塊大蛋糕,鋼鐵俠式的智能安防和家居,肯定是離我們越來近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