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世界裡的平行宇宙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安邦諮詢

世界仍然處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下,全球疫情遠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截至6月30日,全世界超過1050萬人感染病毒,超過51萬人病死。其中,美國累計感染病例超過272萬人,病死人數超過13萬。從1月份疫情在武漢暴發至今,疫情集中區經歷了數次變化——從中國到歐洲諸國,再轉到美國這個高發區,最新則在巴西和印度肆虐。疫情蔓延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陰影。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不能阻擋全球主要股市的「強勁」反彈。至6月30日,道瓊指數已從疫情衝擊後的低點(3月23日)上漲了38.8%,標普500指數上漲了38.6%,科技股集中的納斯達克指數更上漲超過44.6%。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三大股指更是創下20多年來的最佳季度表現。同期,英國富時指數上漲了24.2%,德國DAX指數大漲了46.8%,法國CAC指數上漲31.3%,歐洲斯託克50指數上漲了35.5%,日經225指數上漲了33.6%。只有大中華地區的股市表現低迷,同期上證指數上漲了12.2%,恆指上漲了12.6%。

現實的世界出現了分離現象,一方面是全球實體經濟在疫情之下處於顯著下滑狀態,消費活動受到抑制,失業人數仍然高企;另一方面則是股市無視經濟低迷而持續大幅上漲。股市與經濟基本面的脫節,已經到了十分扭曲的非理性程度。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就像動蕩世界裡的兩個世界,本來源自同一個現實的經濟體系,但此後各自的發展越來越缺乏相關性,逐漸演化為兩個平行宇宙。

股市不同於經濟現實,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如果這種迅脫節在全球市場成為普遍「規律」,那就值得一問: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股市與經濟基本面脫離的邏輯和支撐是什麼?

全球央行在疫情之後的「大放水」,是刺激各主要市場的重要原因。自從新冠病毒大流行開始迫使各國政府在3月中旬關閉經濟以來,全球中央銀行都採取了大力度的的行動。美聯儲實施的降息和信貸計劃,可以向美國經濟注入超過6萬億美元。歐洲中央銀行宣布擴大其大流行性緊急購買計劃(PEPP)的6000億歐元,使其債券購買總額達到1.35萬億歐元。正如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的感慨:「我們被央行拯救了!……今年3月的行情與2009年股市的觸底反彈相似。」

不過,全球央行的「放水」閘門並不是今年疫情之後才打開。實際上,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央行整體上就處在持續「放水」的寬鬆政策周期中,全球信用擴張的過程並未停止。正如我們此前分析,金融危機之後的全球救市,是用一個更大的金融泡沫掩蓋了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泡沫破滅,大量的資金注入加劇了「資本過剩」。在信用貨幣時代,全球央行有空間、有動機去創造信用,嘗到甜頭的各國央行發現,以擴張信用的方式來應對金融危機,要遠比應對1929年大蕭條的衝擊更加「容易」,也更加輕鬆。

現代貨幣理論(MMT)為主權政府的財政擴張與貨幣創造提供了新的解釋——政府用創造貨幣的方式進行支出。按照現代貨幣理論,儘管目前由央行控制貨幣的規模,但政府通過支出和借出的方式讓貨幣在市場中流通,並通過稅收等方式收回貨幣,完成貨幣創造和回收的閉環。在現代貨幣理論看來,主權政府在主權貨幣制度下不會破產,發行債券與貨幣政策操作類似。由於財政支出先於稅收收入,所以主權政府不需要為了支出而借入本國貨幣,由此衍生出的結論就是,政府開支並不受到該國稅收收入的限制,財政開支並無約束,主權政府借入本幣債務也不會引發破產。各國央行的信用擴張和債務增長,似乎從一個側面驗證了現代貨幣理論。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的信用擴張還遇到了一個「好機遇」——在全球化之下的生產過剩時代,過度「放水」政策難以刺激起通貨膨脹。從金融危機以來的實踐來看,雖然各國央行不斷擴張信用,持續的「放水」雖然加劇了全球資本過剩,但全球主要市場(包括主要發達國家和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並未出現惡性的通貨膨脹,只有在少數新興市場國家(如巴西)出現了較高的通脹現象。生產過剩導致的低通脹環境,無疑為各國央行的「放水」政策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推動股市與經濟基本面脫節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投資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國的金融機構一度受到重創,道瓊工業指數在4年多之後的2013年2月才重回危機之前的最高點。此後,在「大放水」政策之下,從危機中逐漸復原的美國股市一發不可收拾,整體持續上揚,至2020年2月漲至接近3萬點的歷史高位。在這個過程中,資本過剩的局面,加劇了投資者對股市持續上漲的狂熱信念。經濟基本面只要維持「正常」,就不會影響投資者追求資本收益。只要流動性足夠,只要央行還在「放水」,華爾街就永不眠。

今年疫情之後的投資者表現,也呈現出類似的特點。疫情大流失還在肆虐,股市的「V型」反彈已經發生。投資者對於市場的解讀是,股市只不過是公司股票進行交易的市場,它與經濟確有一些聯繫,但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麼強。股價的高低取決於故事,而故事始終在變。在這種普遍心態下,投資者通常主動忽視自己所處的世界發生的種種事件。例如,有研究美國股市的分析人士發現,2009年美股的觸底反彈,讓許多人學會把頭腦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看CNN報導,一部分用來追蹤市場。管理100億美元資產的費城資產管理公司XPonance執行長蒂娜威廉士(Tina Byles Williams)稱:「華爾街在很多方面與現實世界並無關聯,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我把它們視為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已成為當今世界越來越明顯的現象,它是如何產生的呢?或者說,現實世界與資本市場是如何從相互關聯的世界變成「平行宇宙」呢?

安邦諮詢(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根源可能在於經濟虛擬化——我們所處的經濟世界已經不再是一個單一的世界,在實體經濟世界之外,人們還創造了一個以金融市場和資產交易為主的虛擬世界。如何定義「虛擬世界」的構成並計算它的規模?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從一些簡單的數據來對比,形成一些粗略的感性認識。股票市場:根據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全球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2020)》推算,2019年,全球股票市場總市值大約91萬億美元,全年股票成交額約120萬億美元。債券市場:截至2019年底,全球債券存量發行規模增至115萬億美元(國際金融協會)。金融衍生品市場:2018年,全球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為544萬億美元,場內交易量95萬億美元(國際清算銀行)。

與之相比,在現實世界裡,2019年全球GDP規模大約為87.7萬億美元(世界銀行)。雖然作為增量概念的GDP與作為存量概念的股市和債市規模不好完全類比,但從這些金融市場的數據可以大致看到,一個巨大的體系化的「虛擬世界」已經成型。相比於實體經濟有規模限制——投資、貿易、消費的增長都有邊界,虛擬經濟的增長彈性更大,只要信用鏈條不斷裂,金融交易就可以不斷地做下去。

平行宇宙的存在,為央行的信用擴張提供了巨大的蓄水池,「大放水」政策創造出的流動性,一小部分以企業融資的形式流入實體經濟,但絕大部分則進入虛擬經濟體系,成為推動資產價格上升、追逐金融資產收益的新動力。由於虛擬經濟能夠吸收大量的過剩資本,而且可以自成體系地運轉,因此不太會影響實體經濟中的通脹率變化。當虛擬經濟的規模發展到足夠大,它就如同黑洞一樣吸收過剩資本,驅動另外一個平行宇宙的運轉。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金融業以及資產交易存在的背景下,經濟發展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經濟虛擬化的過程。全球央行的信用創造,不斷為虛擬經濟世界提供動力,形成了與實體經濟並存的平行宇宙。這是我們需要認識的客觀存在,也是必須適應的世界變化。

相關焦點

  • 平行宇宙——意識形世界
    (高級動物(人類)各自靈魂即意識形,低級動物各自意識形,微觀生物世界裡各自意識形,以及植物意識形等),這些意識形為同一層級。高級動物(人類)各自靈魂即意識形,低級動物各自意識形,微觀生物世界裡各自意識形,以及植物意識形等,這些意識形既獨立存在各自宇宙星體靈魂即意識形中,又通過各自宇宙星體靈魂即意識形相互聯繫。
  • 平行世界、表世界和裡世界的概念
    一人一個看法,一個屬於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圈,也就是自己的小世界,和這世界大多人的世界都是永遠平行而永不相交。這些都是文學概念上的平行世界含義。延伸概念的話,其實你們的電視顯示器裡的世界以及鏡子裡的世界,也是一個平行世界,你可以觀察,而你永遠無法到達。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平行世界概念,不難理解。
  • 「平行宇宙」-世界之謎
    「平行宇宙」的概念,是漫威動畫所慣用的。在他們的設定裡,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宇宙,而不同的宇宙中,卻會有相同的超級英雄。只是,那些人物在不同的宇宙中,會有不同的經歷。比如綠巨人,在主宇宙中刀槍不入,但在平行宇宙裡卻死過很多次。甚至當《復聯3》裡的英雄們都犧牲了,都還有一眾漫威迷期待著他們在平行宇宙裡復活。
  • 你對平行世界怎麼看?宇宙不孤單,存在平行宇宙是超大概率事件
    我們的宇宙不孤單,我們的宇宙只是個特例,我們的宇宙有人類,有你我,是特例中的特例。存在平行宇宙是超大概率事件。平行宇宙這概念的提出者是——埃弗雷特,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根據平行宇宙理論,在某個宇宙中,就存在著無數個星系,幾乎和我們的宇宙完全一模一樣,看上去就像是我們自己一樣,在那個宇宙中,也存在著你和你的親人,還有同樣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他和你一樣,也正在閱讀這個評論的這一行。大千世界豐富多彩,萬物相聯。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裡,沒有一樣動西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 《蜘蛛俠:平行宇宙》:6個來自平行世界的蜘蛛俠,他們是誰?
    《蜘蛛俠:平行宇宙》:6個來自平行世界的蜘蛛俠,他們是誰?新蜘蛛俠來了,這回還是6個一起組團來的!要問最近最火的電影是什麼,非《海王》莫屬,不過這回海王可能要降溫了,因為是美國索尼哥倫比亞影業與漫威聯合出品的動畫電影《蜘蛛俠:平行宇宙》在北美已經上映了,口碑還極佳。本片將於12月21日登陸中國。蜘蛛俠的受歡迎程度,基本上已經家喻戶曉。從系列影片的數量上就能看出,各大導演不願意放棄蜘蛛俠這個大IP。
  • 關於漫威影視劇宇宙的平行世界
    ,但是我們相信這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而從終局之戰中古一與浩克的交談中我們可以得知,每失去一塊無限寶石,世界的時間線就有可能產生一個分支,進而產生一個平行世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平行世界的相似程度會越來越低,也就是漸行漸遠(這一點無論是dc還是漫威的漫畫中都有所提及,說這是一種蝴蝶效應),那麼接下來漫威宇宙的重頭戲應該就是開始描寫平行宇宙了,畢竟本宇宙的大boss滅霸已經被消滅了,是時候找其他世界的人練練手了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事實上,在物理學界裡,量子力學甚至都不是解釋宇宙基礎的唯一領域。由亞原子物理產生出的理論分支仍然只是理論。這讓物理學的衍生方式大致與心理學相似。每一個理論既受追隨又受批評,類似於卡爾榮格、阿爾伯特艾利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結構理論。自科學發展以來,物理學家開始逆向分析宇宙:研究各種觀測現象,將思路向更微觀的物理世界拓展。
  • 平行宇宙(二)
    不是啦,分出來的不止你一個人,整個世界那會跟著分出去了,於是有兩個互不相干的世界,其中各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只是你們倆永遠都不會碰到一起,也就無從知道對方的存在,這就是所謂平行宇宙了。   往高深裡說,這牽涉到量子物理學,往淺顯裡說,估計大家小時候閒來沒事也想到過這個。
  • 平行宇宙與人類的宇宙共用時空,科學家推測夢境是平行宇宙的入口
    量子力學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人類所不知道的平行宇宙。該理論解釋到,一件事情可以按不同的方向發生,但是終究都是在這個宇宙或是第二個宇宙裡。因為兩者所遵循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人類還沒能夠發現另外一個宇宙的真實面目。
  • 你可以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什麼是量子世界的平行宇宙?
    科學家認為,客觀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毛既死又活,違背了科學的邏輯思維,於是有人就提出了另一種觀點進行解釋,這就是著名的平行宇宙理論。而第四類平行宇宙,就連最基礎的物理定律也不同於我們這個宇宙,如果人的夢是意識穿越平行宇宙的一種表現,那麼我們那些既真實又光怪陸離的夢,就有可能是來自於這類平行宇宙的,即在這些平行宇宙裡,可能有我們這個地球上早已滅絕的物種,有可能存在的和人類完全相同的人,甚至還有另一個版本的你,或者是無數個版本能力,這些平行宇宙之間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謂井水不犯河水,只是有時通過一些偶然的事件,讓兩個平行宇宙可以相互感知到對方的存在
  • 量子力學能否揭示平行宇宙的奧秘?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麼?
    很多科幻小說都描述了一個人穿越到了和本來世界相似但是很多人的命運軌跡都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更有科幻電影裡描述科學家探索到了空無一人的平行時空,科學家通過裝置汲取另一個宇宙的能量解決能源危機。我們大多是通過這些書籍影視作品才了解到了平行宇宙,不禁讓人好奇,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麼?事實上,平行宇宙是有科學理論的,而平行宇宙的提出恰恰就是源自於量子力學,埃弗裡特提出的多世界詮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平行宇宙。實際上,要了解平行宇宙的科學來源,了解量子力學與平行宇宙的關係,我們就必須了解薛丁格的貓這一量子力學中的著名理論假設。
  • 你可以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什麼是量子世界的平行宇宙?
    而第四類平行宇宙,就連最基礎的物理定律也不同於我們這個宇宙,如果人的夢是意識穿越平行宇宙的一種表現,那麼我們那些既真實又光怪陸離的夢,就有可能是來自於這類平行宇宙的,即在這些平行宇宙裡,可能有我們這個地球上早已滅絕的物種,有可能存在的和人類完全相同的人,甚至還有另一個版本的你,或者是無數個版本能力,這些平行宇宙之間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謂井水不犯河水,只是有時通過一些偶然的事件,讓兩個平行宇宙可以相互感知到對方的存在
  • 科學家或已找到平行宇宙?NASA發現真實的鏡像世界
    今年5月19日,有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幾名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疑似平行世界存在的證據,並指出這個平行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是在宇宙大爆炸時期一同形成的,是一個物理規則恰好和我們相反的一個鏡像世界,這則消息也成功的引起了一片譁然、爭議不斷後,NASA科學家也表示,只是發現了異常粒子,與平行宇宙無關,從宇宙誕生到如今的2020年,宇宙已有200多億歲了,要知道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足以讓任何一個極致強大的文明走向滅亡
  • 平行宇宙一直存在,但想進平行宇宙太困難
    首先,我們要了解平行宇宙到底是什麼?平行宇宙可以理解成是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的「另一個宇宙」,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而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 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多宇宙理論是什麼?西瓜視頻解讀奇幻宇宙
    那麼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叫平行世界的詞語呢?平行宇宙啊,是一個大家比較熟知的天文學術語,是由平行作用力而產生的純基本粒子宇宙,和大家所知道的萬有引力理論形成多宇宙理論。所以多元宇宙所包含的是多種不同相互作用力宇宙,這個是量子力學的其中一種說法。
  • 二次元世界出現的「平行宇宙」世界觀,為什麼會這麼流行?
    現在越來越多的穿越系輕小說改編的日本動漫出現,我們越來越容易在動漫作品中聽到「平行宇宙」,或者「平行世界」這個詞眼,「平行宇宙」,到底說的是什麼?為什麼會在動漫作品中流行這種世界觀?何為「平行宇宙」?平行宇宙是一種假設,有理論基礎存在,但以目前的技術沒有被證實,也無法觀測。平行宇宙的概在物理上用於表達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動漫裡為什麼用「平行宇宙」?平行宇宙論在現實世界只是一種假設,但在虛構的作品中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立,那麼平行宇宙論在虛構作品中成立,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 次元、 平行世界
    3、從我的經驗上:因為頻率不同,不能聚在一起,但可以同時聯通在一起。我這樣做過很多次,感覺並不怪異,很親切。但是,剛開始的頭幾年很混亂,分不清哪個是哪個。4、 從本質上來講:所有的平行世界其實都重疊在同一個空間裡,所以各個分身其實就在一起,雖然都坐在同一個屋子裡互相卻看不見。居士:以下都是我個人對平行世界的一些假設和疑問。希望居士幫我指正一下。
  • 擁有平行世界的動漫宇宙,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平行世界時如今科學上的一大謎題,前段時間,黑洞的照片曝光,黑洞的發現是科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而如今科學家又開始認證平行宇宙的存在。在《復仇者聯盟4》中,平行宇宙多次得到運用,滅霸成功打響響指之後,世界的人類的確消失了一半,而滅霸也遭到了雷神的重創,雖然逃離可在復仇者的聯合探查下最終尋找到了他的蹤跡,結果已經無法逆轉,貌似結局已經註定,雷神整日虛度,為自己的罪孽而悔恨。蟻人意外尋找到了扭轉多年前戰局的辦法,那便是回到過去,阻止滅霸!
  • 平行宇宙,多重宇宙,我們還存在於另一個世界之中嗎?
    物質亞原子粒子的運轉情況能夠解釋某些難以被主流西方科學解釋的物理現象,這是美妙的量子力學(或者量子物理)世界最讓我著迷的地方。舉個例子,亞原子粒子能夠從一條軌道消失的同時出現在另一條軌道上,科幻小說裡的遠距離即時傳送就是這麼回事。
  • NASA發現鏡像世界!科學家找到平行宇宙證據?終於被證實?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他提出的理論造福了後代人民,例如人們耳濡目染的相對論,在該理論的基礎下,人類得知了平行宇宙的存在,那麼你相信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你知道那裡的世界是怎樣的光景嗎?今年5月19日,有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幾名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疑似平行世界存在的證據,並指出這個平行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是在宇宙大爆炸時期一同形成的,是一個物理規則恰好和我們相反的一個鏡像世界,這則消息也成功的引起了一片譁然、爭議不斷後,NASA科學家也表示,只是發現了異常粒子,與平行宇宙無關,從宇宙誕生到如今的2020年,宇宙已有200多億歲了,要知道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足以讓任何一個極致強大的文明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