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4月23日訊(記者 錢華良)今天,浙江高校實驗室探秘之旅第三季第四站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拉開帷幕。浙江環保小衛士帶著探究的熱情走進實驗室,開啟了他們今天與材料環境科學的互動。
浙江環保小衛士走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環保大課堂 實踐與教育結合
「廢舊的電池應如何處理?一粒小小的鈕扣電池可汙染多少水?垃圾應該怎樣分類和回收利用?」當老師拋出這些問題後,臺下的小衛士們情緒高昂,紛紛舉手回答。
「老師,我知道垃圾應該分類投放,尤其像廢電池更不能隨意亂丟的,一粒鈕扣電池能汙染60萬升的水呢。」小衛士馬晨陽說道。
「不愧是環保小衛士,老師今天可要好好考考大家了,節能燈是一種環保材料,可是如果節能燈壞掉了,應該怎麼處理呢?」老師追問道。
小衛士們的答案五花八門,老師告訴孩子們:「綠色照明的背後其實也存有汙染隱憂,節能燈中,含有對人體有很強危害性的汞粉。廢舊節能燈處置不當,會嚴重汙染環境和損害人體健康。」
環保小衛士踴躍舉手回答提問
「正確的處置辦法是要將螢光燈放入密封的塑膠袋中,找到居住地附近的危險廢物處理中心。如果節能燈不小心被打碎了,應該打開最近的幾扇窗戶,用一張硬的紙或紙板來清掃碎片,把紙和碎片一起放入密封的塑膠袋中,用溼紙巾將地面擦拭乾淨。」老師補充道。
通過環保課堂的學習,小衛士們了解了我們身邊的環境,學習了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而垃圾分類的互動遊戲,更是幫助孩子們鞏固了對這些知識的掌握。
在現場放置有紅、綠、藍、黃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箱,分別對應為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其他垃圾。現場給每名環保小衛士發放10個寫明不同垃圾的紙團,讓他們依次把相應的垃圾投放進1.5米外相應的垃圾桶內,放正確的小朋友將得到相應獎勵,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與小衛士進行互動學習。
走進實驗室 環保小衛士感受材料環境科學魅力
蒸餾器、量筒、進水計量泵、電壓實時數據採集器、氧化還原電位儀……看著這些陌生的實驗器材,小衛士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小衛士在體驗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老師利用這些儀器為小衛士們演示並講解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微生物燃料電池是有機物質作為底物進入電池的陽極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機物質被氧化,反應產生的能量被微生物儲存起來用於生長,而產生的電子被介體從微生物體內攜帶出來傳遞到陽極上,外部用導線、用電器連接起來構成迴路,電子在迴路中流動,從而形成電流。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質子通過質子交換膜傳遞進入陰極室,從而和陽極室內的氧氣、陰極上的電子反應生成水。這樣,有機物質就被轉化成了電能。
「今天的探秘內容真多,第一次接觸到用有機廢水作為燃料發電製作微生物電池,在發電過程中還能對廢水進行淨化,真是太神奇了!」小衛士們紛紛表示道。
小衛士在進行實驗
隨後,孩子們還利用牛奶、洗潔精、食用色素、棉籤等材料進行牛奶彩虹漩渦實驗。小衛士們將牛奶倒入盆中,再往牛奶中滴入幾滴各色的食用色素,然後用棉籤沾一點洗潔精,用沾洗潔精的那一頭輕輕觸碰混合液體表面,神奇的色素就像萬花筒一樣「炸」開了。
小衛士在做牛奶彩虹漩渦實驗
「真是太神奇了,通過自己親手做實驗,使我更加明白了各種液體的密度不同所產生的表面張力也不同,這極大地激發了我對探索環境科學的熱情。」環保小衛士王軒宇說道。
實驗過後,發揮創意想像的樹脂材料作畫環節讓記者見證了00後的創造力。四人一組,看著眼前五顏六色的顏料,孩子們異常興奮,有的開始構圖思考,有的則不管構圖,先滴上再說,而最終呈現的效果也大不一樣。
認真構圖的小組呈現了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世界,而沒有進行構圖的最終只能以失敗收場。不過每一次的嘗試都在不斷刺激著孩子們探索科學的奧秘,學習環境科學的熱情。
小衛士在製作樹脂繪畫
材料環境科學的世界十分豐富而且充滿趣味,給了環保小衛士探究環境科學更多的想像空間,每一站的探秘旅程,也在一步步打開孩子們探究環境科學的興趣。下一站,我們在杭州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實驗室等你喲,趕緊關注環保小衛士微信公眾號(zjol-hbxws)加入搶報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