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與全息的基本技術原理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實際上原子並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它是由原子核和圍繞核旋轉的一群電子組成的一個微觀系統。旋轉的軌道是一組空間的同心園。同心園數量有限,除允許的軌道外,其它軌道不允許電子存在。

 

    原子具有內能,內能的大小不能連續變化,是一步一步分開的。這種分開的能量叫能級。電子所處狀態決定能級的高低。通常情況下,電子總是所處在內層軌道上,這種狀態叫基態或穩態。在整個原子系統中總是絕大多數電子組處於基態。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內層的電子不會跑到外層上去。也就是說,低能級上的電子不會自動地跑到高能級上去。 

 

    當基態的電子被外部用適當的方式給予一定能量,如光照、電子碰撞、化學作用或加熱等,就會激發到高能級上去。相反電子由於原子自身的內部矛盾,也會自發地返回到低級能級上來,這個過程叫自發躍遷。躍遷是指微觀粒子系統從某一種狀態到別一種狀態的過渡。自發躍遷時原子的內能降低了,多餘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釋放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熱,一種是光。熱叫無輻射躍遷,光叫自發輻射躍遷,其輻射稱自發輻射,一般的光源如電燈的光是自發躍遷產生的。


  
    因為原子集團中各原子的最外電子不拘一格,輻射物質也可能包含多種類的元素。各原子的電子軌道半經並不相等,能級間的能量差也不一樣。由於這樣的原子集團所輻射的電磁波中,各個模式的強度、頻率、相位、方向可能是千差萬別的,故自發輻射在光學中叫非相干光。日光燈、電燈的輻射都是非相干光、光和無線電波、微波一樣,是電磁能的一種形式,雖然電磁輻射的效應隨頻率而變化,但所有的輻射過程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雷射的產生是利用物質的一種叫受激輻射的特性,通常是物質未受到外界能量的激發時全部電子都集居在基態能級A,受到外界的能量激發後,一部分電子就會上升到能級B的高能級,而後它們很快要以螢光躍遷的形式,衰落到次能級C物質。受到刺激後電子在最高能級停留的時間都非常短,大約在10的負八次方秒以下。但有些物質當電子躍遷到次高能級能停留較長時間。如紅寶石的鉻離子就能停留幾個毫秒,因而在那裡形成一種穩定的停留狀態(亞穩態)。 

 

    電子從亞穩態進一步向低能級躍遷時,產生光子。如果這個光子在光學諧振腔(兩端是反射鏡的一個腔體)中反射回來,就會誘發同樣性質的躍遷,產生同頻率、同相位的光子。這兩個光子又會再起誘發作用,如此下去就會產生足夠強的同頻率,同相位的光從光學諧振腔中具有半透性的那個反射鏡中射出去,這就是受激輻射。 

 

    受激輻射光經諧振腔多次的反覆、反饋、放大後最終形成一束頻率一樣、相位相同、方向一致的強大光流,從半反半透的那個鏡片中射出,這就是雷射。 

 

    1900年出生在匈牙利的英國人蓋伯(DGabor)發明全息照相術,為此他在1971年獲得諾貝爾獎金。1962年美國的執密安大學的利思(ENLeith)和烏帕特克尼斯(Jvpatnicks)利用雷射拍攝成功了第一張實用全息圖,即離軸型兩光束全息圖片。全息術的英文名稱叫:"Holography"出於希臘語,意思是全部記錄,即記錄全部信息—振幅和相位。利用雷射照相術所產生的全息圖上的任一小區能重現整個物體的象。所以,只要保存底片的一小部分碎片就能再現出原來全部的景物,這就是全息的來源,通常我們理解為全部信息。 

 

(編輯:小曾)

相關焦點

  • 雷射全息防偽技術發展簡史
    經過數十年發展,雷射全息防偽產品也從最初的全息防偽標識逐步升級發展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雷射防偽技術。 第一代雷射防偽技術   第一代雷射防偽技術主要用於製作雷射模壓全息圖像防偽標貼。第二代改進型雷射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第一代雷射全息防偽技術的泛濫,促使人們不得不開始尋求改進現有技術。改進後的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全息圖像;二是透明雷射全息圖像防偽技術;三是反射雷射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 雷射全息光刻技術及其應用
    宋登元 王小平摘要:論述了雷射全息光刻技術的基本原理、發展狀況和在製備衍射光柵及場發射平板顯示器等光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
  • 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及特點解析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基於雷射的3D全息技術
    一.3D技術原理  (一)偏光眼鏡法  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臺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 。
  • 3d全息投影技術原理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又被叫做虛擬成像技術,是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隨著科幻電影和宣傳引導,全息投影概念逐步發展到舞臺演繹、展覽會館等商業活動。我們平時看到和接觸的全息投影嚴格來說其實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只是採用珮珀爾幻像、邊緣消隱等方法實現3D效果的一種類全息投影技術。
  • 雷射全息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現狀是什麼樣?
    2020年是雷射全息發明60周年,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黨的「十九大」確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這為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對雷射全息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雷射全息技術目前在我國的應用於發展現狀是什麼樣呢?
  • 什麼叫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其通過將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在感光片上疊加產生幹涉,最後利用數字圖像基本原理再現的全息圖。   1、全息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2、全息攝影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
  • 全息投影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5126.htm  全息投影技術是一種基於光的幹涉和衍射原理來還原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這與3D電影不同,3D電影是基於偏光眼鏡法來完成的,需要佩戴相應的3D眼鏡才可以感受到三維效果,而全息投影技術是一種無需佩戴眼鏡就可以產生立體效果的技術,因此有時也將3D電影技術稱為「偽3D全息投影」。
  • 全息投影技術實現了沒,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
    在探索光影世界的道路上,人們不斷前進,從繪畫到照相技術,從黑白相片到彩色電影,再到如今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全息投影技術。其中,全息投影更是已逐漸成為未來光影技術發展的新方向。因此,對其成像原理以及技術要素的探究便十分必要。
  • 視頻+圖文:3D全息投影技術原理解析
  • 迪威視訊:雷射顯示+全息=真3D
    目前瑞士巴可(Barco)、美國科視(Christie)、日本NEC(日本電氣株式會社)以及國內的迪威視訊、海信等大咖專注於雷射投影、雷射電視技術的開發。  二、「革命性突破」--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被業界譽為顯示領域的另一項革命性新技術。
  • 乾貨分享《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 》
    全息影像技術就提供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全息攝影就是在攝影的同時將上述兩類信息同時記錄來實現的。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經被攝物的反射後再射向感光片。觀眾從不同角度看,就可以看到物體的多個側面,只不過看得見摸不到,因為記錄的只是影像目前最常用的光源是投影機,因為一來光源亮度相對穩定,二來,投影機還具有放大影像的作用,作為全息展示非常實用全息影像技術原理: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的了解全息影像的技術原理,我們通過下面的兩張原理圖來介紹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數字全息技術的成像原理是,首先通過 CCD 等器件接收參考光和物光的幹涉條紋場,由圖像採集卡將其傳入電腦記錄數字全息圖;然後利用菲涅爾衍射原理在電腦中模擬光學衍射過程,實現全息圖的數字再現;最後利用數字圖像基本原理再現的全息圖進行進一步處理,去除數字幹擾,得到清晰的全息圖像。數字全息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全息技術和電子成像技術結合的產物。
  • 雷射全息投影的「前世今生」及新進展
    1947 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發明了全息投影技術,他因此項工作獲得了1971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項技術從發明開始就一直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在這個領域中被稱為電子全息投影技術,但一直到 1960 年雷射的發明後,全息投影才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 數字雷射全息投影
    雷射全息三維圖像的研究已經進行了40多年,在工業、經濟、生活等方面已具有多種應用。傳統的全息攝影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模擬的非實時性的繁瑣的純光學技術,近年來興起的數字信息處理技術及其有關器件設備(計算機、數碼攝像機、CCD器件、新型液晶顯示屏、空間光調製器、網際網路等)和自動化控制技術不斷衝擊傳統的全息攝影技術,使它有了新發展。  一、什麼是全息三維?
  • 3d全息投影原理_3d全息投影視頻 - CSDN
    全息投影的發明是蓋伯在英國BTH公司研究增強電子顯微鏡性能手段時的偶然發現,而這項技術由該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請了專利(專利號GB685286)。這項技術從發明開始就一直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在這個領域中被稱為電子全息投影技術,但是全息投影技術一直到1960年雷射的發明才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第一張實際記錄了三維物體的光學全息投影照片是在1962年由蘇聯科學家尤裡·丹尼蘇克拍攝的。
  • 全息投影技術概念與分類
    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 3D全息投影系統原理是怎樣的?
    在科幻的電影中應用全息技術,可以把在遠處的人和物顯示在空氣中。3D全息立體投影設備不是利用數碼技術實現的,而是投影設備將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進口的MP全息投影膜上,讓你看到不屬於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圖像,從而實現真正的3D全息立體影像。3D電影需要眼鏡才能觀看出效果,而3D全息投影是不需要的,這也是它的優勢之一。
  • CES2013:雷射車載全息 投影技術前瞻
    2熱點一 雷射技術 持續升溫 熱點一,雷射技術 持續升溫關注品牌:巴可、科視、NEC、松下、明基、LG關鍵詞:雷射、短焦、工程、家用影院、100英寸電視  曾幾何時,沾LED必火,現今退卻鉛華,LED又被打回了平凡的原形。
  • G20晚會全息投影原理原來是醬紫啊!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