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等購物節相繼興起 交易額屢攀新高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雙11」等購物節相繼興起,交易額屢攀新高——

  借力購物節 激活大消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當前,以「雙11」為代表的各類購物節已不僅是社會消費的一次性集中釋放,更重要的是為供需聯動提供紐帶,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提供難能可貴的測試機會。借力購物節,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補齊供需短板,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消費潛力充分激發出來,已成為擴大內需、增強市場活力的關鍵點之一。

  總成交規模、單品交易額、商戶和品牌參與數量均刷新紀錄,剛剛過去的「雙11」引領了新一輪消費熱潮,不僅反映出我國內需潛力巨大,更折射出消費不斷升級的態勢。

  從電商促銷活動發展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消費節日,以「雙11」為代表的各類購物節為觀察中國經濟發展打開了一扇全新窗口。業內專家表示,借力購物節,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補齊供需短板,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消費潛力充分激發出來,是擴大內需、增強市場活力的關鍵,也是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見證中國經濟活力

  近年來,「雙11」「618」「818」等購物節相繼興起,參與群體不斷壯大,交易額屢攀新高,其動力來自我國經濟蓬勃發展。「購物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得益於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線上消費能力不斷增強。」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趙萍表示,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呈現逐年升高態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與GDP同步增長,這為線上消費高增長奠定了堅實的購買力基礎。

  同時,網民規模持續擴大,進一步夯實了線上消費的社會基礎。目前,我國網民人數已超過9億人,網際網路滲透率高達64.5%,其中八成網民是線上消費者。新冠肺炎疫情則進一步強化了居民線上消費習慣,網民的消費規模、消費頻次顯著提高。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線上新業態快速迭代及高效的物流快遞服務提升了購物體驗。趙萍表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電商平臺銷售的商品和服務不斷拓展,大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同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各大電商平臺能夠不斷創新促銷方式和消費場景,實現售前精準推送,並持續提升倉庫發貨、快遞中轉和末端配送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極大提高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消費新鮮感。

  此外,城鄉消費市場梯度發展也提供了持久的增長動力。長期以來,我國城鄉消費市場呈現梯度發展格局,進一步拉長了商品和服務消費的生命周期,為電子商務新業態拓寬了成長空間,也使得購物節消費熱點城市呈現出從東到西的持續發展態勢,為購物節每年銷售額創新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助力擴內需促消費

  「雙11」等購物節的意義已經不僅是社會消費的一次性集中釋放,更重要的是為供需聯動提供紐帶,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提供難能可貴的測試機會。「『雙11』已從以傳統打折促銷為主的『人造節』轉變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風向標。」趙萍說。

  通過各類購物節湧現出的新業態新模式,給消費者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新體驗,也為企業打開了一片廣闊藍海。例如,直播帶貨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和便利,並盤活了萬億元農村消費市場;智慧機器人分揀、自動化流水線出庫等物流服務讓用戶消費體驗更加優化,消費意願持續增強。同時,在各類購物節的消費時點上,各行各業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傳統生產組織模式及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不斷被重構。

  「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各類購物節通過其在產業鏈供應鏈以及區域發展方面的作用,把消費對經濟的提振效應發揮到了最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為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帶尋找新的商機,快速「補血」,天貓聚划算「雙11」推出「賣空行動,一起挺你」產業帶專場活動,帶動全國2000個產業帶120萬戶商家參與,有105個產業帶成交額破億元。

  憑藉快速整合生產、物流、銷售等優勢,購物節還能迅速打通城鄉產銷對接通道,解決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難題,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進一步釋放下沉市場消費潛力。例如,「雙11」期間,蘇寧推出5萬多場「村播」「廠播」,增加中小商家曝光率和購買率,打造更多縣鎮「爆款」。同時,通過源頭直採、產地直賣等方式,簡化中間環節,暢通下沉市場和上行市場渠道。

  經濟增長添動力

  「經過10多年發展,『雙11』購物節已經成為衡量我國消費市場的晴雨表,能夠反映出當前及今後一個階段消費市場的走勢。疫情之下,這個晴雨表的作用更為重要。」趙萍表示,今年「雙11」銷售額再創新高,表明我國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大,給市場吃下了定心丸。

  專家認為,借「雙11」這股「東風」進一步彌補供給和需求層面的短板,將成為未來滿足消費升級、保持我國消費穩定增長的關鍵,也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從供給層面看,進口商品和服務供給、線上服務供給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受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境外消費轉為境內消費,「雙11」期間進口商品銷售持續走高。同時,隨著服務業數位化進程不斷推進,線上服務消費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但是,由於供給能力不足及線上服務消費起步晚等原因,目前我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在規模和質量上並未滿足需求,線上服務消費還不到線上消費的20%,佔比過低。

  「我們要繼續打開國門搞建設,立足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巨大內需潛力,積極鼓勵進口國內消費者需要的優質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暢通進口渠道。」趙萍表示,要進一步增強線上服務供給能力,優化供給方式,加快推進服務業數位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進程,為消費者購買服務和享受服務提供足夠的便利。

  從需求層面看,居民收入水平不一、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城鄉間有差距等問題,在客觀上制約了消費潛力的進一步釋放。這就要通過增加就業、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來提升居民消費意願;還要通過進一步加大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投入、打造智慧物流體系以填平城鄉之間電子商務的數字鴻溝,進而充分激活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為我國經濟復甦增長積蓄後勁。

相關焦點

  • 11月24日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有哪些歷史和習俗?
    工作機會增加,股市屢創新高,軍隊越來越強大,我們將會建造邊境牆,退伍軍人事務部照顧好老兵,最高法院也很棒,解除史上最多的管制,現在的失業率是17年來最低!"他隨後又發了一條推特稱:"美國會越來越強大!"
  • 阿里官宣2020年雙11:兩個階段進行、11月11日24小時爆發
    2020年過去一大半了,下半年有個大事——雙11購物節。阿里巴巴今天正式宣布了2020年的雙11日程,今年分為兩個階段,從10月下旬開始一直到11月11日。根據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博的信息,2020年「雙11」將分為兩個階段。
  • 雙11戰報:天貓12分49秒成交額超過500億元
    ▲ 點擊藍字「小龍軟體工作室」,關注最新IT資訊11月11日消息,今天凌晨,阿里巴巴 2019 全球天貓雙 11 購物節正式開始1分36秒,2019天貓雙 11 交易額達到 100 億元,5分25秒交易額度突破300億!
  • 當美團遇上雙11,給千億醫美市場帶來更大想像空間
    當雙11的促銷範圍不再僅限於標品,當醫美行業的平臺、機構玩家直接參與到雙11的消費熱潮中,會直接助推提高醫美的社會普及度、市場滲透率。2020年的雙11顯得格外特殊,這是後疫情時期社會範圍內最大的一次全民消費節,與往年相比,今年醫美消費節啟動得尤其早,天貓、京東等平臺紛紛拉長時間戰線,一方面最大限度的釋放消費者消費潛力,另一方面對於大、中小型商家企業來講,都能有更多的空間抓住生意機會。垂直類醫美平臺新氧、更美等也啟動了平臺雙11購物節營銷。
  • e值惠「首戰」雙11累計交易額破1700萬
    e值惠「首戰」雙11累計交易額破1700萬 來源:網上國網 2020-11-17
  • 臺灣掀起「雙11」消費熱
    網絡購物節日「雙11」不僅風靡大陸,也在臺灣掀起熱潮。
  • 一文解讀「雙11」期間天貓、京東、蘇寧電商平臺競爭形勢並探究...
    2013-2017年的「雙11」全網銷售額複合增長率高達54.14%,若樂觀估計,若保持該增長率,2018年「雙11」全網銷售額將達到3915億元;若中觀估計,2016年和2017年的增長率基本維持在44%上下,2018年「雙11」全網銷售額將達到3658億元;若考慮到2018年「購物節」活動較多,悲觀估計將保持20%的增速,2018年「雙11」全網銷售額將達到3048億元。
  • 2018年天貓淘寶電子菸雙11銷量排行榜出爐!
    雙十一結束了,自淘寶創造性的發明這個購物狂歡的節日以來,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雙十一購物節從淘寶電商發展成為中國全體電商的購物狂歡節日。今年雙十一全天交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成交額鎖定在2135億元,物流訂單突破10億,再次刷新了單一電商平臺單天交易的世界紀錄。
  • 雙11十年創造成交新紀錄
    2018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突破2135億元,創下十年來的又一個成交新紀錄。當日15時49分,2018天貓雙11成交額超1682億元,超過2017年雙11全天交易額。想幫家中老人購物的陸先生無奈地表示。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2018天貓雙11開場1秒鐘裡,MAC粉金子彈頭3700支的現貨被搶購一空。21秒,天貓雙11成交額破10億,比去年快了7秒。零點過後僅1分鐘,天貓汽車賣出近2000臺汽車。在開搶的半小時內,每6分鐘就賣出一臺瑪莎拉蒂。
  • 《經濟學人》為何一月三次聚焦阿里:天貓雙11代表全球化「中國方案」
    最新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推出一組「特別報導」稱,天貓雙11即將來臨,電子商務在世界範圍內已經並將持續高速增長,這一浪潮正在助推中國的阿里巴巴實現國際化。在數字經濟時代,阿里巴巴已不再是簡單的電商,而是商業基礎設施提供者,將用技術重塑從物流到製造的許多行業。
  • 明知故問 | 為什麼我們一邊吐槽「雙11」,一邊又忍不住買買買?
    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這是早期社交網絡上針對「雙11」乃至所有購物節的詬病。例如,網友發現一款品牌床上用品,「雙11」活動前最低價格為229元,之後提價到379元,「雙11」價格調低為249元,卻仍然比此前的最低價高出20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 臺灣也「瘋」雙11
    圖為臺灣奇摩購物中心推出的「雙十一」活動展示。圖為電商平臺在臺北地鐵裡的「雙十一」廣告。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
  • 麗柏銀泰購物中心暖冬節主題活動營銷方案
    由中國零售商業門戶網站聯商網、銀泰商業集團、天虹商場、銀座、家家悅、步步高商業、五星電器、宏圖三胞、維客集團、孩子王、樂城超市等國內領先零售企業聯合發起的「蓮荷行動」、「中國購物節」在零售業內引起了空前反響。截至目前,參與企業已達132家,門店數突破萬家,覆蓋全國逾百城。
  • 釘釘刷新智能辦公銷量歷史 助天貓雙11銷量創記錄
    今年天貓雙11的多個銷售記錄都創造了新紀錄。據了解,在企業辦公市場,釘釘憑藉兩款全新產品,截止11月11日19時,銷量突破10000臺,刷新了天貓雙11智能辦公硬體產品新紀錄,榮膺天貓雙11類目三冠王。釘釘的硬體銷量火爆,也助天貓雙11的各項交易記錄屢創歷史新高。從天貓雙11的智能辦公產品成績來看,今年的銷量都比平日呈現大幅度提升。
  • 再續雙11優惠+福利,小伶英語VIP會員折扣享到底
    本網11月13日訊 延續了12年的「雙11」購物節再次刷新了全網數據,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的天貓雙11吸引了500萬商家和8億消費者參與,成交額達4982億元,再次創下新高。「雙11」創造了電商史上的奇蹟,未來的「雙11」還會取得多大的成績?影響多少人群?以及如何改變產業格局?
  • 詳解2019「雙11」八大關鍵詞 是「套路競技」還是創新試驗?
    有網友表示:「購物就像數學考試」「如今花錢都變成了一件耗費精力的事」「感覺在計算中被算計了」。規則複雜,但創新不足,減價力度未必實在。比起滿減與湊單,遠不如直接打折來的更純粹。否則最後有可能透支了消費者對於「雙11」購物節建立起的品牌信賴。
  • 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
    網絡購物早已成為消費者的重要購物渠道,其中自2009年開始的「雙11」活動影響力較大,交易額逐年提高。「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總體情況一覽表註:1.以上價格統計不考慮聯動活動情況;2.無效樣本為缺貨、停售、下架以及不參加
  • 同江:「雙11」購物狂歡節 快遞迎物流高峰
    今年「雙11」期間,淘寶、京東等網店紛紛舉行促銷活動,使網上購物激增,我市也迎來了派件小高峰。在百世快遞同江分公司的分揀倉庫,分揀員們在對「雙11」的快遞進行集中卸貨、分揀,將快遞進行分區擺放,最後進行集中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