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下一個飛躍:量子計算機與人工智慧的結合

2020-12-05 DeepTech深科技

發明了單光子和單原子量子計算機的Founders Fund 首席科學家Aaron VanDevender、整合併發展前沿科技為用戶提供人工智慧領域最先進解決方案的IBM 研究院副院長Robert Sutor、開創了個人區域網(PAN),將計算、儲存和網絡資源虛擬化並互連的D-Wave 公司CEO Vern Browenll,今天齊聚EmTech China峰會,共同探討量子計算未來的發展藍圖,這場討論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前沿卓越中心陸朝陽教授主持,以下是整理後的內容:

陸朝陽:我想代表觀眾問一下,要如何定義量子計算機,因為有許多的觀眾,他們第一反應是普適的計算機才能算作量子計算機。對於你們來說量子計算機是一種普適性計算機還是一種非普適的量子模擬器?另一方面,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你們會投資普適型量子計算機還是量子模擬器?

圖 | 陸朝陽

Aaron VanDevender:其實量子計算機已經有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定義,其也有一些標準上的變化,同時有一些技術方面進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覺得量子計算機應該能夠以量子計算的形式維持多年的運轉,有比特這樣的特性。可以說,量子計算機的計算模型是不同於常規計算機有所不同的模型。

我們已經設計出相關的模型,這些模型可以在算法設計的過程中優化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從而我們可以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裡,尤其是在工程建設方面。當然這存在爭議,比如到底是退火器還是模擬器更適用於量子計算機?我覺得重點在於,過去這些計算機的機器模型中並沒有一個完美的代表,不管是iPhone還是雲服務的所有計算系統,都是一種基於理論研究結果的抽象概念。但是,同樣重要的是,尤其是針對計算機科學方面的開發商而言,是需要知道有沒有真實的環境設置從而引導計算機的實踐。

量子計算機在實踐中,一定要能夠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如能夠告訴人們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因此我覺得這些爭論是不重要的。Robert Sutor:首先,選擇對你有用的信息,謹慎對待一些理想化的論點。因為每個人都有基於自己本身情況想要的算法從而找到合適的計算機。我剛才在我的演講中也提到了,而我比較支持普適型的模型。

非常重要的是,量子計算機如何能夠顯示出我們現有的是什麼?可能過去兩三年裡,有一些人做了很多不切實際的承諾,比如未來我們能夠進一步提高它的量子位數,或者2017年可以達到什麼目標。但現在還是與先前一樣。因此我們要能夠認清現實,在剛才提出的門模型基本上接近於落地階段了。我們結合了常規意義上的計算機算法和量子算法,使得這樣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執行能力。但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努力來確保其在糾錯方面有更高的效率,而且能夠有效提高量子位。因為量子位的數量,會影響到它的連接性,同時量子位的質量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所以,我想說的是,你先要做好自己的事。

Vern Browenll:關於這個量子計算機,其優勢就是可以很好地利用量子比特。可能有些人會有不同的角度,企業也會選擇量子計算機的一些能力,如為速度更快地為企業提供一些有用的應用,這才是應用量子計算機的競爭力所在。

老實說,2014年時也做了一些有爭議的決定,比如說出臺了我們自己的退火器,我不知道創始人為什麼做這樣的決定,但是我是比較支持他們的決定的,相對於像IBM這樣的一些巨頭公司我們是也有一定的競爭力的,我們也有自己的機器,當然這樣的過程也是很困難的。首先,在引進這樣的一臺量子計算機時,你要知道他對你的業務和公司有什麼樣的作用。正如剛才前面一位嘉賓所說的,許多時候承諾是美好的,但是你有了量子計算機,你買了之後,是不是真的給你帶來它所承諾的效果?有一些研究人員也想要把這個量子計算機和雲服務結合起來,獲得更好的一些效率,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從現實的角度去考慮。

陸朝陽:第二個問題,你們覺得量子計算機商業化應用會是什麼?可以就你們自己的企業談一談,它到時候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市場規模有多大?我們之前談到了很多原型機器,是不是可以從原型機器的角度說?

Vern Browenll:首先,我們的興趣點是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的結合,這不只是關於如何提高神經系統網絡或者說人工智慧如何改善它的機器學習,又或者說在退火器、量子計算方面單獨做出改善。在算法和剛才提到的一些方面,甚至昨天探討的技術領域都需要提升,和人工智慧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領域,我們需要非常好機器學習團隊和算法團隊共同合作。

圖 | Vern Browenll

另外,我們還需要投資銀行的支持,有一些專門的模擬器,我們可能通過引用的一些技術,做這些風險模型的設計和分析,而這是需要與企業合作的。從本質上來說,量子計算機比常規的計算機體系更有效率的和計算空間。之前我舉到關於優化的問題,每個地方如醫藥行業、金融行業、生物製藥行業等領域都會遇到算法優化的問題。我們的客戶也一樣,希望通過量子計算技術解決優化問題。

Robert Sutor:我基本上同意,各個領域和學科是緊密結合的,如化學生物學的基礎,是醫藥學的基礎,也是蛋白質材料的基礎,所以我們要著眼於長遠的未來。很多年前,如果人們沒有電腦,是無法實現我們今天的成就。後來我們有了一些新的發現,如在藥物發現方面取得了成績。同時我們也希望計算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現在我們就在利用材料計算實現更多的成就,對於每個人來說,這都是有利益的事情。

但是量子計算的關鍵是夠代表大量的數據,並且比常規的計算機更有效率。舉個例子,早上提到的分子模擬模型可以提醒你要要喝咖啡了,但是它也需要有很多的電子和質子作為技術基礎,而且它也需要10—48個比特作為支撐,這些數字有多大?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科學家預測,地球上的原子數量基本上佔了總的10%—49%。所以想像一下,這個比例和我們的分子模型很相像的,這個體量很大,是沒有辦法和它競爭,只能做一個粗略的估算。但是可以利用量子位做一定的表達的,比如剛才提到的門模型,有數以千計的量子位,我們正在嘗試做這方面的技術突破,我們不斷地提到自然是數位化的,可能不應該有0和1這樣簡單地表達方式,也會需要有一定的優化。

我想強調的是,量子計算機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我們有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這些人能夠找到這些真正地解決方案。量子計算機領域甚至需要一些金融行業的定量和分析家,來幫助我們覆蓋到所有領域的計算並與我們一起合作來設置新的算法,這樣才能夠實現這種有價值的量子計算機。這樣量子計算機才能做為一個平臺幫助更多的人。

Aaron VanDevender:我非常同意剛才提到的關於化學是物理學等跨學科的合作,因為處理一些複雜的數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往往會先著手於一些簡單的目標,首先我們的研究是需要資金支持的,比如90年代的時候,我們剛開始從事算法研究的時候是需要資金,但是量子算法可能會影響到更多人。

圖 | Aaron VanDevender

所以量子計算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對於許多政府或者是智庫,他們都願意投很大的錢來研究量子計算。想要獲得成果並且實現商業化,是需要非常龐大的算法。儘管我們的研究人員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有一些量子計算機的產生,但是對於量子計算機仍具有很高的期望,我也非常期待量子化學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跨學科的領域能夠共同合作才能夠帶來真正的算法的創新。

陸朝陽:第三個問題是針對Vern Browenll提的,您提出50量子位的IBM的機器,有什麼作用?您剛才談到所謂的超級模型,好像對谷歌提出的模型不是很感興趣,但是這個50量子位的機器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是有更多地算法可以在上面運行對嗎?

Vern Browenll:這是一個原型,我們可以運用其做一些基礎的計算,最開始發展的時候,我們有一個5和6量子位的計算機,後來從17開始作為下一代的量子計算機,到20,再到50。其實20—50之間是一個新的架構。在去年11月份發表我們發表的相關文章後,我們在IBM內部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而且整個的流程在整個內部都很清楚的。我們不光覺得50是一個重大的量級的轉變,本質上想了解如何操作這種大型的計算機。

此外,我們期待這些晶片能夠有重大的飛躍,我們希望晶片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體積微小的同時還能有更好的體驗。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整個量子位不像晶片一樣可以無限地縮小、無限地加電晶體,因為需要別的零部件和算法同步,才能夠再進行下一次量子位的升級。所以,我覺得我們還要等很多的時間,要等等每個量子位的升級。大家可以閱讀我們發表的一些文章和技術參數,包括從1位到5位、7位、17位、20位到現在,是怎麼在上面做實驗的,以及相關一些成果和進展。

陸朝陽:我有一個相關的問題,在IBM內部,這種超導的最大數是什麼?量子糾纏最大的數據,分子糾纏是多少?

Robert Sutor:我們沒有公開討論過這個數據,不方便。明年你們再邀請我來討論這個數據。

圖 | Robert Sutor

我們基本上是按做乘法的效率在進行更新,只是整個過程要花很多時間去不斷的優化,同時不要讓成本走的太高。很多人聽到這個概念的時候,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好像量子可以和各個領域都進行結合,包括我自己,原來是個數學家,從數學領域來看,我們要做的就是從理論數學到實踐數學再到工程學。理論是不斷進化的,現在有一些新的物理的理論,也有一些新的數學理論,如我剛剛舉過一個例子叫模擬,就是其中一個理論的突破。我們所看到的量子計算機是很美好的,因為沒有哪一種計算機可以超越它,但是如果出現任何要去解釋技術上的背景的話,一定要建立一個新的量子系統開始理解。

陸朝陽:最後一個問題,現在提到了一些量子軟體、量子比特這些概念,這種量子軟體和傳統的軟體有什麼差別?我們一般用幾個量子位來理解量子軟體,但是量子硬體就不一樣了,因為硬體非常昂貴,它需要很多量子比特,對一個完整的硬體系統,因為我們覺得軟體硬體的差別非常明顯,尤其是和傳統的軟體相比,所以我們想問一下關於軟體方面的差別?

Aaron VanDevender:首先,在軟體方面最大的差別是要突破傳統的固定思維。不是做一些空間的分解,而是要了解量子糾纏再做一些空間的解讀。

Robert Sutor:我想這更多的是理論層次的探討。傳統來說,你可以把一些傳統的算法,運用在量子計算機上。但是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這會極大的減少速度,沒有任何意義。而量子軟體是非常特殊的,我覺得這就是差別吧。從基礎開始講,計算模型是顛覆的,我覺得軟體工程師可以從現在開始了解量子計算的基礎理念。工具是需要不斷地優化,計算機、手機上的軟體是越來越好的。我覺得這些軟體開發的工具,也將越來越好,但還是有問題,比如量子計算機的這些代碼還沒有跟上。一旦跟上這會帶來更多的機遇,如新的語言和內存管理等。

Vern Browenll:我也同意,我們向我們的客戶提供了不同層級選項的系統,有低的像機器語言層,用量子位源去匹配一些低源的設計,但是慢慢地我們想在計算機信息站上面不斷地往上挪,包括要真正採用到一些量子糾纏,整個的量子位源鋪開。我覺得傳統的技術和量子的技術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基礎層可以用基礎的技術,但是高層的話就不能用這些傳統的技術了。人們的一些編程的技術中,如TensorFlow系統和谷歌的開源系統,你可能還不知道你在使用量子計算機,單這只是打開的一個新的算式和模型而已。我覺得高層的模型就一定是需要做量子,只是用戶不清楚而已。我們也會非常謹慎地去考慮量子計算所帶來的一些複雜性。這是我的一些觀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飛躍博士的人工智慧演講筆記,請自取
    來自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再生醫學、海洋科考等領域的中國科學家分享了他們引領全球創新的科研歷程。王飛躍博士的人工智慧演講筆記一、機器人搶工作計算機圍棋程序王飛躍博士曾經提出,「將來的機器人、智能機一定會產生出新的工作,就像計算機產生新的工種,工業社會把農民轉成工人一樣,只有這樣它才有未來。所以,我不信機器換人,應該是機器渡人,機器生人,機器化人。我是不大相信人工智慧會危害人的,至少近一段時期,我相信它的前途在知識自動化方面。」
  • 量子計算獲得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奇點」提前?
    基於該晶片對一個53比特、20深度的電路採樣100萬次只需200秒,而現在最厲害的經典超級計算機Summit完成這一過程需要10000年,谷歌由此宣稱率先實現了「量子霸權」。儘管這一成果得到了許多讚美之詞,但也不乏質疑者。不過谷歌的量子計算能力若真如其所言,那麼將可能對人工智慧領域產生極大的助力。
  •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
    如果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而我們的靈魂很有可能就是這臺計算機的作業系統,今天我們從量子大腦理論以及神創論的角度一起來探討一下。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量子大腦理論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大學的物理學家馬修·菲舍爾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作為大腦中的初級「量子比特」,也就是量子位,這使大腦能夠像一個量子計算機那樣運作。
  • 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最佳時機相遇
    這是量子人工智慧研究的最佳時代!可以說,現在最關注的前沿科學技術是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Alpha Go)實際上擊敗了頂級圍棋選手,谷歌開發了一種量子計算機,聲稱能夠計算出10,000年的經典計算機...儘管這些消息有時有些噱頭,例如谷歌正在迅速成為朋友IBM指出,經典計算機只需要兩天半的時間就可以使用優化算法。
  • 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
    此舉是vivo內部已經確立的一份3-5年的中長期發展的戰略規劃,未來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研究是必然趨勢,vivo公司創始人兼CEO沈煒曾表示「人工智慧和5G的結合將會是5G時代手機發展的趨勢」。,一個大量人員研究了多年的學科,卻很難給出一個嚴格的定義,模式識別如此,目前火熱的人工智慧如此,計算機視覺亦如此。
  • 人工智慧可以為我們做什麼?搭載量子計算"這艘發展飛船"
    上年底,百度研究院發布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其中就提到過量子計算將會爆發,沒想到他們的預測應驗得這麼快。10月16日,我國領導人在有關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的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 人工智慧算法可以學習量子力學定律
    人工智慧可以用來預測分子的波函數和電子性質。華威大學、柏林技術大學和盧森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的這種創新人工智慧方法可以用來加速藥物分子或新材料的設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算法通常被用來預測我們的購買行為和識別我們的臉或筆跡。
  •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
    如果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而我們的靈魂很有可能就是這臺計算機的作業系統,今天我們從量子大腦理論以及「神」創論的角度一起來探討一下。·菲舍爾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作為大腦中的初級「量子比特」,也就是量子位,這使大腦能夠像一個量子計算機那樣運作。
  • 量子計算未必會改變人工智慧:量子的水很渾,需要先沉澱
    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可能造就更強大的AI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但目前不應過分的炒作與追捧:量子的水很渾,需要先沉澱。無論是弱人工智慧還是強人工智慧,採用量子計算都不是什麼好的方案。因為量子疊加的計算方式在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中用處不大。
  • 量子計算機將如何革新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大數據
    一旦這些行業領導者之一成功生產出了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這些量子計算機很有可能能夠在幾秒鐘內完成計算,而這將花費當今的計算機數千年的時間。如今,谷歌擁有一臺量子計算機,他們聲稱它比當今任何系統快一億倍。
  • 量子物理學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
    如果用現在常規的方式來求解這些方程,往往需要大量的高性能計算資源,即使使用當代超高速計算機,有時也需要達幾個月的計算機時間。新開發的人工智慧算法,通過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可以在幾秒鐘內在筆記本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即可提供準確的預測。
  • 量子計算機一把雙刃劍?
    再舉個例子:要破解現在常用的一個RSA密碼系統,用當前最大、最好的超級計算機需要花60萬年,但用一個有相當儲存功能的量子計算機,則只需花不到3個小時! 在量子計算機面前,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超級計算機,就相當於以前的算盤,顯得笨重又古老! 有人或許還會問:量子計算機為什麼那麼牛?
  • 量子計算將永遠改變人工智慧的四種方式
    量子計算機將具有驚人的強大功能,比當今的狀態運行速度快上億倍。儘管量子計算將在AI上結合的程度,尚待爭論,但許多專家現在懷疑量子計算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AI。在經典計算中,由於編程時使用了計算機語言(AND,OR NOT),我們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在位計算中不可行的操作可以用量子計算機來執行。在量子計算機中,可以用N個量子位創建的所有數量和可能性都被疊加(如果有3個量子位,則將同時存在8個可能的排列。)使用1000個量子位,指數可能性遠遠超過了我們在傳統計算中的可能性。
  • 全程燒腦幹貨,當人工智慧遇見量子計算
    為什麼量子計算機會那麼厲害,它的工作原理到底是什麼?  計算機所做的計算,就是操作經典比特。同樣的道理,所謂量子計算機,就是在量子力學允許的範圍內操作量子比特(量子比特暫時沒有明確的定義)。在經典力學中,一個比特的狀態是唯一的,而量子力學允許量子比特是同一時刻兩個狀態的疊加。
  • 美國最新科技:量子計算機將顛覆一切!
    雙指數增長遠比指數增長更加快速——數量級不是按 2 的冪增長,而是按 2 的冪的冪增長,也就是:閉上眼睛,想像下這種增長速度:4,16,256,65536......量子計算機這個發展速度快得實在太難以理解了,類似於颶風般的狂飆突進,其可怕的暴力性讓人頭暈目眩。當然,谷歌不是唯一一家在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的企業。
  • 2017中國計算機大會10月舉行聚焦「人工智慧」
    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趙竹青)「人工智慧背後的核心是計算。」記者從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獲悉,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2017)將於今年10月26-28日在福州舉行。30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企業家將與6000餘參會者共話當前熱門課題——人工智慧。
  •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沈向洋王海峰等大咖最關心哪些前沿技術
    「當AI算力、數據量和複雜度再上一個量級之後,還有哪些新發現?」近日,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阿里集團CTO程立、百度CTO王海峰和搜狗CEO王小川在2020中國計算機大會上分享各自最為關注的前沿技術。人工智慧依舊是這些技術大咖們提及的高頻詞。
  • 美國剛剛爆出大料:量子計算機將顛覆一切
    再舉個例子:要破解現在常用的一個RSA密碼系統,用當前最大、最好超級計算機需要花60萬年,但用一個有相當儲存功能的量子計算機,則只需花上不到3個小時!在量子計算機面前,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超級計算機,就相當於以前的算盤,顯得笨重又古老!有人或許還會問:量子計算機為什麼那麼牛?
  • 量子計算機-新的時代
    雙指數增長遠比指數增長更加快速——數量級不是按 2 的冪增長,而是按 2 的冪的冪增長,也就是:閉上眼睛,想像下這種增長速度:4,16,256,65536......量子計算機這個發展速度快得實在太難以理解了,類似於颶風般的狂飆突進,其可怕的暴力性讓人頭暈目眩。
  • 量子計算機最新動態:大腦式量子計算機
    通過這個計算技術,希望產生一個突破,從而使人工智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行,在很短的時間內自動做出非常複雜的決策。哈特曼認為,他的大腦式量子計算機項目將有可能啟動人工智慧研究的新時代,可以管理非常複雜的問題,例如有可能幫助創造真正自主的自動駕駛汽車和系統,以便實時準確地管理整個城市的交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