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旨在回答三個問題:
這裡有很多要解壓的東西,所以請緊緊握緊,讓我們跳進去!
摩爾定律(或集成電路的指數增長)實際上是指計算的第五範式。以下是基礎技術的列表:(1)機電;(2)真空管;(3)接力;(4)電晶體;(5)集成電路。
量子計算機很可能是第六種範例,因為它們的工作方式與「經典」計算機完全不同。
經典計算機使用經典「位」執行操作-這些「位」只能處於以下兩種狀態之一:「 0」或「 1」。
相反,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或「量子位」。由於稱為量子疊加的原理,這些量子位可以同時具有「 0」,「 1」或「 0 AND 1」的值。
這種功能使量子計算機能夠解決某些常規計算機難以解決的複雜問題。坦白說,對於當今社會來說,確實是令人興奮的問題,如下所示。
有關量子計算機的教程,請觀看以下短片:
量子比特的力量在於它們成倍地擴展。一個兩位數的機器允許您一次執行四個計算。一臺三位數的機器可以進行八次計算。一臺四比特的計算機可以同時進行16個計算。
到您達到300量子比特時,您已經擁有了一臺可以執行比宇宙中原子更多的「計算」的計算機。
這就是為什麼博客TechTarget如此描述量子計算的原因:「開發量子計算機,如果可行的話,將標誌著計算能力的飛躍,遠遠超過了從算盤到現代超級計算機的飛躍,性能提升了數十億倍。境界和超越。」
真正的大規模量子計算的含義令人震驚,對當今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就是我追蹤它的原因)。
我認為,這是前五個應用程式:
正在進行一場競賽-一場證明「量子至上性」的競賽。
量子至上本質上是一種驗證您擁有的計算機實際上是量子計算機的測試。
在美國,目前有3個主要玩家參與其中:
(也許是第四個-D-Wave系統。他們已經開發了具有qubit的晶片,但是尚未最終證明它們可以用作量子計算機。)
Rigetti Computing和Google都認為他們將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實現「量子至上」。
想一想:接下來的一兩年...
革命快到了。
下圖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經典」計算機,中國廣州的天河2號。
天河2號:地球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
它耗資4億美元。
電腦消耗的電能約為20兆瓦,足以為20,000戶家庭供電。
它擁有320萬個Intel內核,大約是足球場的一半。
為了推動美國重返高性能計算的霸主地位,歐巴馬總統宣布,到2020年,美國將建造一臺exoscale計算機,其功能比Tianhe-2強30倍。
問題是:用當前的技術,它將花費十億美元,並且將需要核電廠來運行超級計算機。
「我們需要這樣做,」 Chad Rigetti解釋說。「但是還有另一條路。量子計算。」
下圖是位於加利福尼亞伯克利的Rigetti實驗室中的兩個開發系統的圖片。
發展中的量子計算系統。圖片來源:Rigetti Computing
大約一個人的大白罐是冷卻系統,每個冷卻系統內部是單個量子晶片。
如今,在這些機器中,有一個五量子位處理器。
瘋狂的部分:一塊只有大約50至60量子位的晶片,將比整個「半河半」規模的機器「天河2號」更強大。
這就是量子計算解鎖的東西。
Rigetti正在快速開發量子集成電路和軟體平臺,該平臺將使開發人員能夠在其之上進行構建。
隨著Google,IBM,D-Wave以及世界上許多其他公司和研究實驗室的努力,我們正在迅速地進行一場量子計算革命。
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