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秤是怎麼做出來的?南渝中學的這道手工作業學問原來這麼大

2021-01-12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攝影報導

這些年,隨著電子秤的普及,桿秤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小小的一桿桿秤,不僅是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手工工藝,還蘊藏著豐富精巧的工藝技藝……上網課期間,重慶南渝中學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道有趣的手工作業——製作一個桿秤。本周,重慶南渝中學舉辦了「南渝中學初2021級自製桿秤精度大賽」,比賽現場,孩子們通過反覆測試,用自製的桿秤稱量質量未知的物品,並與高精度電子秤所秤結果進行對比,檢驗自製桿秤的準確度。

南渝中學初二年級物理備課組組長劉安剛老師告訴記者,假期讓學生製作了浮沉子,如今又來比評自製的桿秤,目的是要讓這群00後的孩子們知道,桿秤是怎麼製作出來的?為什麼這樣的技術可以傳承數千年?

物理老師展示學生們的作品

一部名為《陝西說》的紀錄片

萌發了讓學生自製桿秤的想法

進入初二,了解度量衡,成為物理學科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南渝中學物理組的老師們給孩子們推薦了一部名為《陝西說》的紀錄片,紀錄片裡流傳於戶縣秦鎮的楊氏木桿秤,給這個小鎮烙上了歷史的印記。楊家的技術,源於祖輩。自清朝光緒年間就以造秤為生,至今已是第五代。

第五代的傳承人叫楊衛斌,隨著新的計量工具的出現,木桿秤逐漸退出了市場,經營和傳承舉步維艱。到底是該放棄還是堅守?楊衛斌在時代的選擇中,艱難的堅持著。他的秤星花清晰,桿秤足稱,用他父親的話來說,這是在做良心事兒。

老師們將這部紀錄片推薦給學生看,沒想到從家長那裡反饋回來的消息很不錯。「家裡現在都沒桿秤了,要是孩子們可以動手製作最好了。我們小時候都用筷子製作過桿秤的。」說起動手,家長和學生的興趣都很高。

這部拍攝於2019年簡短的紀錄片讓劉安剛老師感觸很深,而恰好線上學習的內容中有桿秤原理的重要知識——槓桿的平衡條件,所以萌發了讓學生自製桿秤的想法。

考慮到當時疫情不能到校,劉老師將這份作業交給全年級的孩子們,並要求大家在4月22日之前,將自己在家裡製作桿秤的照片、視頻和記錄表格,上傳到指定郵箱。

學生稱重的過程中老師提問

幾次失敗到最後終於成功

他的桿秤與電子秤稱重一致

在收到的學生記錄表中,初二五班一位名叫劉霄陽的學生的記錄表真實還原了他幾次失敗到最後成功的製作歷程。

他的製作原材料並不複雜:塑料杆、塑料小圓盤、細繩、熱熔膠槍、電子秤、電烙鐵、砝碼、回形針、剪刀、記號筆。

劉霄陽告訴記者,他用一根勻稱且表面平滑的硬塑料杆作為秤桿,用塑料圓盤做秤盤,圓盤上間隔120°用電烙鐵打三個孔,將三條一樣長的細繩一頭系在秤盤的小孔上,另一頭打結後系在秤桿最左端。

接下來,用小砝碼做秤砣,系上一根線,掛在秤桿右端。最後,將提繩固定好後,整個稱就算做好了。

製作刻度是整個制秤過程中最難的。為了提高精準度,劉霄陽說,失敗了很多次後他決定,在秤盤下用熱熔膠槍粘上硬幣以保持平衡。他表示,若不增加硬幣,桿秤左端過輕,而如果想在不加硬幣的情況下保持平衡,就必須使桿秤左端力臂變長,這樣必然會使支點向右移動,使秤砣所在邊的力臂縮短。如果想恢復到加硬幣時的最大稱量值,所需的秤砣重量也會隨之增加,再加上標註刻度的秤桿長度縮水,就只能標得更密或者標得更少,辨識讀數的難度增加,相對地降低了精確度。

在精度大賽上,劉霄陽的桿秤也通過稱籤字筆、迷你訂書機、便籤紙和一枚雞蛋後,與電子秤稱重一致,而受到同學們的歡迎。

學生用自製的桿秤稱量質量未知的物品

稱重誤差大一直沒找到原因

原來是忽略了桿秤本身的重量

不過,在製作桿秤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初二四班的徐鳳儀製作的稱就出現了比較大的誤差,但倒騰了半天,始終沒有找到誤差產生的根本原因。於是,通過把視頻發給物理老師王老師,最終才尋找到了答案。

王老師告訴記者,由於學生沒有考慮槓桿本身的重量,導致誤差增大。此外,秤砣太輕,也導致量程太小,一旦量程過小,測量誤差就會增加。因此可以考慮適當擴大量程、減小桿秤自重來提升精度和準確度。

記者注意到,在比賽現場,為了精確地衡量每一桿秤的準度,老師提供的可稱物都是一樣的,包括籤字筆、砝碼等。而學生製作桿秤的秤桿以筷子為主,不少同學用木棍、小竹竿等製作,秤砣的材料包括螺絲、藥瓶、小鉛錘、高壓鍋的限壓閥等等,製作的材料雖然千差萬別,但稱重的範兒是一溜煙的整整齊齊。

學生用自製的桿秤稱量質量未知的物品

之所以讓學生動手做桿秤

更希望他們在動手中去多思考

《陝西說》紀錄片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天地之間有桿秤,道德良心是標尺。自古以來,公平是人類追求的目標。

對於物理這門理科學科來說,很多人固有的思想是學物理就不能文藝範兒,劉安剛老師說,這一認識是錯誤的。

古人,早就利用他們所知道的物理知識,幫我們解決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比如桿秤就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之所以讓學生動手做桿秤,一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更希望他們在動手中去多思考。「比如,為什麼桿秤的秤桿不是圓柱形而是一頭粗一頭細?為什麼每個刻度之間的距離都不相同?」劉安剛老師說,通過系統的思考發現,學生動手製作的結果確實不錯。

初二五班劉霄陽的總結這樣寫到:桿秤平衡後的零刻度確認是關鍵,後面的刻度要同時用已知重量的物體來確認刻度,梯度越小桿秤越精確,不然會受到秤桿自身重力的影響。秤桿的重力以及秤盤的重力和所對應的力臂的長度會影響精度,所以秤桿最好是做成一頭粗一頭細,這樣會減少秤桿自身重力造成的誤差。

「做好生活中的秤,未來自己心中做任何事情,才會有一桿稱得準的秤。」劉老師說。

相關焦點

  • 中學老師布置生物作業腦洞大開:紅豆大米做植物細胞圖
    這個有趣的模型,其實是杭州第十一中學高二(8)班學生餘烜燁上交給老師的生物作業。  還有個學生,用盤成一圈圈的鐵絲,做了一個梁色體的模型……看著還真的挺像的。  曬出這組圖片的,是杭州十一中的生物老師章冬萍。
  • 中學老師布置「坑人」生物作業:有學生利用食材做植物細胞圖
    中學老師布置「坑人」生物作業:有學生利用食材做植物細胞圖­  這幅腦洞大開的「植物細胞模型」,液泡是大米,細胞核是紅豆。仔細看,裡面還有綠豆、黑豆、花生米……­  把它們淘洗乾淨放鍋裡一煮,再加點冰糖,怕不是一鍋極好的八寶粥?­  這個有趣的模型,其實是杭州第十一中學高二(8)班學生餘烜燁上交給老師的生物作業。
  • 手工做秤60年,他曾戳到五個手指都流血
    麥盛良說,手工制秤每道工序都要求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容不得半點馬虎。木桿秤的製作非常考驗耐心、專注度和準確度,麥師傅說,「刨杆要平、要直,做刻度的時候也很有講究,稍不留神就會出錯。」據了解,不管是大秤還是小秤,其秤桿上都要鑽600多個小眼、釘600多個星眼,如果眼鑽不直,釘出的秤星就不直,會直接影響到桿秤的準確度。麥盛良說,這全靠手工,需一氣呵成,每一道稍有閃失,桿秤就會出現偏差。「不同師傅點出的秤星、筆鋒都不盡相同。」他指著一把桿秤對記者說,「看筆鋒,就知道是誰做的桿秤」。
  • 陳海昌:從「手藝」到「守藝」 一生只為一桿秤
    「一桿秤看著簡單,要做好卻不容易,秤桿一般選擇紋路細且木質堅硬的木料,有選料、刨杆、打銅包、銼料、定位、校秤等近20道工序,全靠手工製作。」陳海昌介紹,工藝、配比、做工、圖案每個步驟都馬虎不得,稍有不慎,秤就會有偏差。上世紀70年代,撫州市計量所對本市所有制秤師傅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制秤資格。
  • 可以幫我做手工作業嗎?孩子欠缺創造力,看完這些很重要
    媽,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家庭作業,要求做一個手抄報,我不會做,你可以幫我做嗎?""可以啊,寶寶可以和我一起完成作業嗎?""媽,我也想做,可是我不會做呀,你幫我做吧,求求你了。"面對孩子的請求,啦啦媽就幫孩子做完了手抄報。
  • 幼兒園蔬菜手工作業火了,茄子章魚豆角熊貓,老師讚不絕口
    幼兒園蔬菜手工作業火了,一個比一個優秀1. 西藍花狗狗老師第一眼只看出來了西藍花,但卻沒有認出來這是什麼動物,後果小朋友解釋說,這是自己家的狗狗。這麼一看,還真有點像狗狗,不得不佩服家長和孩子的想像力,能用西藍花做成這種的造型也很不容易了。
  • 「吸管手工」吸管大變身,創意親子手工這麼玩
    手工就是要運用身邊不起眼的東西打造出驚豔的作品,才稱得上手工,孩子們在體驗過程中手腦協調、思路開闊,是相當富有創造性的一種活動。冬天外出少,在家裡做手工,體驗冬日溫馨的親子時光吧~這期的手工全是使用吸管打造哦~詳細步驟圖教你怎麼做吸管相框沒想到色彩斑斕的相框是用吸管做的吧?
  • 它真的會變成現實 中科院院士陳仙輝做客南渝中學
    昨日(20日),「南渝講壇」第八期有幸邀請到陳仙輝院士為南渝全體師生們作「神奇的超導和應用」講座。他從運用開始說起,帶領著孩子們在物理的世界裡暢遊,他告訴孩子們,保持夢想,才有讓它變成現實的可能。陳仙輝院士做客重慶南渝中學下午5點,南渝中學大禮堂,陳仙輝帶領著孩子們開始在物理知識的海洋裡徜徉。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原來幼兒園上周布置了一個親子作業,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用廢舊物製作一座大橋。這麼大的工程,光靠大班的Emmar當然無法完成,媽媽只好拉上爸爸一起謀劃,普通的小橋不搶眼,難度太高的又做不來,「家庭會議」商量之後決定「修」一座「南浦大橋」。剪硬紙板,Emmar手小力氣小,根本剪不動,由爸爸代勞。橋身大致成形了,怎麼做斜拉鎖?斜拉鎖怎麼固定? Emmar連斜拉鎖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當然又是爸爸媽媽幫忙。
  • 【手工】這是我見過最易做的幼兒園手工,沒有之一!
    每次遇上這樣的手工課,小編都忍不住拿著卡紙,和孩子們一起做兩個,尤其那些熱氣球,做的最棒了,大家一起看看吧。 萌萌的小雞 1、以前我們做過圓形卡紙、對摺,粘上眼睛就是一個萌萌的小雞;現在把卡紙有規律的摺疊後,粘上翅膀,又是一種造型的萌雞出來咯,這個看起來似乎更萌啦~~
  • 戶縣民間藝人打造「微桿秤」 小小桿秤留住記憶
    日前,記者來到戶縣秦鎮西街,剛走進楊衛斌的「老字號秤鋪」,就被店裡秤架上掛著的大大小小的桿秤所吸引,尤其是那牆板上一桿杆木桿秤錯落有致地「鑲嵌」在上面,如同一串串跳動音符,將傳統的木桿秤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41歲的楊衛斌告訴記者,他現在做的微型桿秤名叫戥子,是過去專門用來稱金、銀、中藥材的衡器。
  • 家長吐槽幼兒園親子作業難 被逼成「手工達人」
    昨日,福州倉山一民辦幼兒園中班家長向本報968111「吐槽」說,幼兒園經常給家長布置親子手工作業,而且有一定難度,對家長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熬夜做手工,家長逼成「手工達人」  林女士的孩子在倉山區華夏濱江幼兒園讀中班。前不久,幼兒園布置了一個製作房屋模型的手工作業,要求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林女士說,自己從事餐飲業,對手工一竅不通。
  • 日照夜空這道「綠光」幹啥的?原來是…
    日照夜空這道「綠光」幹啥的?>日照的小夥伴們你有沒有見過晚上 日照上空放射的這條綠色「雷射」很多小夥伴好奇這是什麼「秘密武器」?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這條綠色「雷射」大有用處!
  • 桿秤造句和解釋_桿秤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桿秤(gǎn chèng)。秤的一種。根據槓桿原理製成。杆上有秤星。秤鉤(或秤盤)是重點,秤毫是支點,兩點的距離是固定的。移動秤錘(力點),在秤桿平衡之後,秤星上便反映出所稱物體的重量。桿秤參考例句:1、桿秤是利用槓桿原理,以秤錘平衡物體算出重量。2、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3、桿秤匠對職業極為神聖虔誠,從不因操作失誤而讓秤短斤少兩。
  • 終於學會了看驗血報告,原來學問這麼大,後悔孩子這麼大了才懂 ...
    原標題:終於學會了看驗血報告,原來學問這麼大,後悔孩子這麼大了才懂 ...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他體內的淋巴細胞就特別高,所以白細胞總數也特別高,可能達到20000,甚至30000,實際上這裡面大部分是淋巴細胞,而不是中性粒細胞。 其次,看化驗單中的第一項CRP(第二張化驗單才有,第一張沒有,也許這就是大醫院的好處吧,樓主不知道醫生怎麼通過第一張化驗單判斷出孩子是細菌感染的)。
  • 手工DIY:漂亮的小鳥窩兒,幾塊舊木板就能做一個,快來試試吧
    手工DIY:漂亮的小鳥窩兒,幾塊舊木板就能做一個,快來試試吧。不知道愛手工的人是不是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看到好看的、好玩的,就琢磨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如果手工DIY道行深的話,基本上看幾眼,就能做出來。
  • 這麼愛惹禍的公章是怎麼做出來的?
    前兩天看完騰訊和老乾媽那個一言難盡的假公章事件,又回憶起之前噹噹搶公章事件(現實商戰,超乎我的想像)...咳咳,是時候好好了解下公章是咋做出來的了~過去常用的是咄、咄、咄蘸印泥再蓋的塑膠章,現在更流行的是光敏法製成的印章,不管制作還是使用都更方便了!
  • 二年級作文:做手工花
    有一次媽媽在網上買了手工花材料,她說等我有時間就教我一起做手工花。今天,作業不多,我很快就寫完了作業,於是媽媽答應教我做手工花。首先,我們要把花瓣和葉子、花心等零部件剪出來,剪紙對於我來說易如反掌的事,使用剪刀我最內行了,我三下二下就剪完了,接著就是用膠水把它們粘在一起。媽媽先給我示範了一遍,只見她熟練地把花瓣和花心粘在一起,再在鐵絲做的花杆子上粘上葉子,一朵花就做好了。我看了覺得很簡單!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朵花做起來,可是花瓣老是粘不住,這可怎麼辦?
  • 手工皮具為什麼這麼貴?
    手工皮具為什麼這麼貴?在開篇前,先引用網絡某位答人的一句話,這也是小編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手工製品之所以珍貴,因為它不僅是造物,更是一個人若干分之一生命。效率使時代發展,卻使一切廉價,使本應融在物品裡的生命被稀釋,如同滿街沒有西瓜味道的西瓜。如果有人把生命中的一段時光物化交給你,應該珍藏。如同不存在兩片一樣的葉子,珍惜你手中那份獨一無二。
  • 幼兒園寶媽看過來,小班手工作業:手編雞窩製作方法
    小朋友上幼兒園之後,每個月老師都會布置兩到三次的手工作業,還好,我是喜歡手工製作的那類,像以前的樹葉畫,蛋糕盤畫,雖做的不是那麼的好,但每次都樂在其中,像是同小朋友一起重新上了一次幼兒園。這個月的主題是雞蛋,家委會要求有時間的家長們製作一些雞窩以及與雞蛋有關的小手工,我認領了一個大雞窩。早上趁小朋友還沒起床,悄悄起身去菜地裡澆水,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製作雞窩的材料。嘿,還真有,菜地邊的坡上有一種不知名的藤草,細長柔韌,應適合做編織。另外看到香蕉樹有一些乾枯的葉子有可能也合適,一起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