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兩個乍一看有點恐怖的手指頭,就是馬文魔術的lights from anywhere:
這倆手指頭,毛爸體驗快一個月了,體驗總結歸納就一句話:能給成年人和大寶寶帶來驚喜感的、簡單易上手的小玩意。
不太了解這款玩具的,可以先看幾張gif:
是不是感覺特酷?其實很簡單——手指套的頂部有個電池和燈泡在一起的簡易裝置,只要一壓緊,燈就會發亮,給人一種把光捏在手裡的感覺:
再通過左右手交替閃滅,就會給觀者一種「隨意掌控光球」的視覺假象:
而且,肉色的仿真設計,極易偽裝。在「表演」的過程中,觀眾完全不會注意到你的大拇指。毛爸最近拿著它在辦公室、在高鐵、在廣場,在同事朋友之間,收穫了一大票粉絲~
關於這倆大拇指,有三點要說明。
第一,上手特簡單,不需要怎麼練習,就能收穫很多崇拜的眼神。正應了它的一句廣告語:帶回家後,5分鐘就會成為魔術大師。
第二,原價其實蠻貴的。淘寶基本都在100-150元之間,毛爸是在哈姆雷斯買的,當時打折,只要69元,這個價格真心划得來。
第三,適合8歲以上的寶寶。我相信大家的寶寶基本都在3歲左右,離8歲還很遠。但毛爸並不是推薦你買給孩子的,而是推薦給你的——到年底了,各種年會、各種聚會、各種應酬,別人唱歌跳舞的時候,你可以獨闢蹊徑,來一場盛大的魔術表演嘛~
手指套只是開胃菜,今天重點要跟大家聊的,是馬文魔術的imagic套裝系列:
先來上幾個毛爸自嗨的小視頻吧。
這一本書,毛爸可以翻出三種效果:
很多魔術師能直接把手機裡的人民幣給變出來對吧?毛爸也能,但不是人民幣哈:
這貌似是個小盒子,但其實是打通宇宙黑洞的魔盒,啥掉進去都找不著:
(這個小視頻最好橫著看)
歐美的很多魔術玩具品牌,主流產品都是基礎魔術套裝,可以玩很多種魔術。馬文魔術的這款,也是如此:
因為是魔術玩具,所以一般要把說明書(也就是魔術揭秘)給「藏」起來,imagic則把說明書放在了APP 上,最上面一項是註冊、指南等一系列功能,必須註冊成功,才能把下面介紹每個魔術的菜單成功激活,總共有14種魔術可以玩:
其中最簡單的魔術,就是毛爸在前面自嗨的三個小視頻。
「魔法盒」的道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你以為打開後是這樣的:
其實是這樣的:
是不是覺得變魔術特簡單?
至於視頻中展示的魔法書,奧妙在於翻書的部位不同(A、B、C三處),最終呈現的效果也不同:
這是因為每種類型的書頁,邊緣設計都有公式般的差異化:
從手機中隔空取物,配合毛爸拙劣的演技,更逃不過你們的法眼了:
接下來其他幾個魔術,難度就比較大了。比如這個:
觀眾心裡想一個數字,然後把骰子上的那個數字正面朝上放進小桶。魔術師再把小桶放進大桶,之後用手機進行掃描,整個流程結束之後,魔術師就能知道你心裡想的數字是幾:
為什麼會如此神奇?這張圖會給你答案,但不知道你能否看透玄機:
(毛爸蜜汁微笑)
好了,魔術再介紹多一點的話,就成揭秘文了。今天的主題還是評測。
先說優點吧。
優點自然是可以玩的魔術很多,對於沒接觸過魔術玩具的來說,這款套裝可以說是盛宴了。魔術的難度是分幾個梯級的,有些一看就會,有些需要研究,有些則需要加以練習。還有些,則會包含點惡趣味,比如這幾個道具,都跟蒼蠅有關:
除了道具上的蒼蠅,APP上也會有蒼蠅,並且做得很逼真:
在傳統的基礎魔術盛宴這一點之外,imagic的另外一個優點是跟手機結合緊密,有很多魔術,都需要手機配合來完成。比如這個可以燃燒變身的魔術:
再比如這個小伎倆,人家的就更為流暢:
進階版的:
還有一個:
另外有兩個魔術(3D卡、自有生命),其實就是市面上常見的AR(增強現實)玩具,配合卡片和手機,能讓立體動畫呈現在屏幕上。AR最火的時候是2015年,當時咔咔小熊風靡全國,現在這類玩具已經爛大街了,而且對小朋友的吸引力也不咋地。這兩個小魔術聊勝於無吧:
不過,和市面上常見的AR類玩具相比,自有生命動畫的精細度和美觀度要高出一個檔次來,但可惜的是,無論官方視頻還是毛爸自己拍的圖片,都無法直觀呈現動畫的精緻:
缺點的話,毛爸實在是不能忍受魔術的官方中文名稱,這幾乎是所有進口玩具的通病——根本不在乎細節文字的翻譯情況。
比如「life of its own」就直接翻譯成了「自有生命」,聽起來是什麼鬼啊……「morph card」應該翻譯為「變身卡」,但官方APP的中文顯示是「變形卡」……「The card case」的官方直譯是「卡片盒子」,聽起來了無生氣,遠不如毛爸自己翻譯的「魔法盒」……總之,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果細摳的話,每一個魔術的名稱,都應該有更好、更形象、更恰當的名稱。
imagic目前應該只有線下實體店賣,價格普遍在300元出頭,250元左右算是比較低的活動價格了。250元買14個魔術(實際上不止14個)道具的話,平均每個不到20元。
總得來說,imagic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魔術套裝玩具。
最後,聊聊魔術玩具本身。
根據不同的維度,玩具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材質、根據年齡、根據功能……等等等等。根據玩耍角色來分的話,玩具則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買回家讓寶寶自己玩的玩具;
一類是買回家和寶寶一起玩的玩具;
還有一類,是買回家玩給寶寶看的玩具;魔術玩具就屬於最後一類。
所以,拋開年會什麼的不談,一般而言,魔術玩具更適合大人玩,適合有童心、有表演欲的家長,以及想尋找特殊方式跟孩子溝通、互動、嬉戲的家長。
當然,如果寶寶對魔術很感興趣的話,在購買的時候,年齡建議還是要參考的。而且,魔術玩具比起普通的益智玩具而言,更能鍛鍊孩子的大腦——普通益智玩具講手眼協調、講邏輯培養的時候,魔術玩具早已把這些點甩好幾條街了,它要求的是眼疾手快、會偽裝,以及高超的表演天賦——從這個層面來講,魔術玩具是更有難度、更為高級的益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