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萬畝花海孕育出億元花粉產業

2020-12-06 三農俠
圖片來自網絡

本報訊 時值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在平陸縣的「三千溝壑」裡,數萬名果農傾家出動,穿梭於奼紫嫣紅的果林和高山密林間,採擷花朵,收穫喜悅。據了解,該縣花粉加工的年總產值可達億元以上。

3月26日,筆者走進平陸縣花粉加工龍頭企業——金童果業合作社大院內,寬闊的晾曬場上攤滿了雪白的野生棠梨花,三臺篩選機正飛速旋轉;上千平方米的烘乾房內,一盤盤半成品花粉整齊地擺放在格架上,散發出誘人的芳香;流水作業的包裝車間裡,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將成品裝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南腔北調的客商讓金童果業負責人趙海亮應接不暇,大大小小的運輸車輛來來往往……一派繁忙有序的熱鬧景象。

平陸縣是全國馳名的果桃大縣,也是典型的山區縣,隨著當地 「縣西玉露香、縣東乾果林、沿河大棚菜、美麗鄉村遊、技能大培訓」產業扶貧格局的逐步形成,該縣果品總面積已達35萬畝,其中蘋果15.1萬畝,鮮桃5萬畝,玉露香梨6.3萬畝,其它果品8.6萬畝,加上每年春季漫山遍野開放的野生棠梨花、山桃花,為花粉加工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可利用資源,也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和貧困群眾鞏固脫貧成效開闢了廣闊天地。近年來,在平陸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專業合作社的科學引導下,到採花旺季,全縣有100餘運輸車輛加入採花大軍,年收購量超百萬公斤,採花取粉已然成為廣大農民群眾「變廢為寶、創收增收、綠色生態」的快捷產業。

據趙海亮介紹,從各類花朵中提取出來的花粉,主要用於對果樹的人工授粉,通過人工授粉的果樹不但果品質量會大大提高,同時對果樹的耐凍性也會大大提升,能有效提高果品收益20%左右。他給大家算了一筆帳,每年花季果農疏花後,可以將花蕾以每公斤2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加工後的花粉再進行人工授粉,每畝一般增收在1000元以上,群眾還可以到加工點打工增收,在趙海亮的合作社裡,優先選擇貧困戶務工,每個操作熟練的工人日收入可達150元左右,這樣不但激發群眾疏花的積極性,對穩定果園產量,提升果品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更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拓寬了增收渠道,可謂一舉多得。

目前,平陸豐富的花粉資源不僅在當地成為新興產業,且迅速成長為全國最大的花粉採收加工基地,吸引了山東、安徽等全國各地客商紛沓而至、投資建廠,分布於平陸各鄉鎮的花粉加工點多到20餘家。由於平陸花粉品種多、品質好,經加工的花粉產品暢銷全國各大水果產區,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梁淑娟 孫保平 賈迎斌)

文章來自:山西農民報

相關焦點

  • 「花開盛錦繡方城」2018中國·方城萬畝花海旅遊節暨第二屆...
    2018中國·方城萬畝花海旅遊節暨第二屆牡丹節定於2018年3月25日拉開序幕,3月29日將舉行啟動儀式,會期持續至4月10日,為期16天。九大主題活動 精彩樂不停本屆旅遊節充分挖掘牡丹的文化內涵、歷史積澱、人文典故、詩文名篇,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遊客不僅可以在萬畝花海核心區、方城縣城至大乘山段、德雲山風情植物園遊覽觀賞牡丹花和油菜花海,享受生機勃勃的暖暖春意,同時也將與「啟動儀式」、「旅遊商品展覽」、「萬畝花海遊覽」、「全國百家網絡媒體採風」、「
  • 南農大新菊花品種讓花海更美|中國花海
    眼下,在安徽蚌埠禾泉農莊,菊花主題花海花開正豔、五彩斑斕,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拍照。農莊景區策劃強天宇介紹,花海佔地35畝,由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提供品種和技術,共種植各種菊花300多個品種。去年花季,入園賞花遊客突破40萬人次。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但賞花遊客比去年同期仍增加10%左右。
  • 崇陽縣石城鎮雞鳴峰萬畝白芨基地,呈現出「五好」品質
    崇陽縣石城鎮堅定不移做好農業「百千萬」工程,短短三年在境內雞鳴峰建成一個以白芨為主打品種的萬畝中藥材基地,成為全縣為數不多的幾個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基地之一,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該基地初步呈現出「五好」品質:稟賦好,名氣大。
  • 3.9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南海村改跑出加速度
    「拆」出聲勢,「建」出成效! 2020年, 南海村級工業園改造取得豐碩成果, 全年拆除整理土地3.9萬畝, 累計拆除整理土地6.2萬畝, 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建成及在建產業載體489萬平方米,
  • 肇慶這片300畝花海驚豔綻放,美到尖叫......
    >南方的冬日不僅有暖陽還有花開滿城近日肇慶一片300畝花海在高要的河臺鎮——黃金菊基地300畝花海正在盛放300畝花海迎來最佳觀賞期當微風拂來猶如波浪般層層疊疊上下起伏勾勒出一幅迷人浪漫的田園風光高要區則圍繞鄉村產業振興大力實施現代農業發展「611」工程,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綠色現代農業,提升鄉村產業富民興村帶動作用。其中,黃金菊成為高要現代農業的品牌之一。
  • 富陽:350畝玫瑰花海濃情綻放
    富陽:350畝玫瑰花海濃情綻放   350畝玫瑰花海
  • 培育百畝玫瑰花海 新昌「彩色村莊」變身攝影基地
    2018-11-12 11: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陶東燁 通訊員 潘凱毅種玫瑰、學插花、習花語,11月11日,新昌縣應田塢白鷺湖生態園的百畝玫瑰園裡,一大批單身青年簇擁於一片玫瑰花海之中。
  • 河北今年將造林綠化420萬畝 4年內增綠1680萬畝
    新華社石家莊2月27日電(曹國廠、姚偉強)來自河北省林業廳的消息稱,今年河北省將完成造林綠化420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1個百分點,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1320億元。    據了解,河北省今年將大力實施「綠色河北攻堅工程」,全面提升城鄉綠化水平,至2017年完成造林綠化1680萬畝,每年完成420萬畝,森林覆蓋率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積增加到98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35%以上。
  • 衢州: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平臺 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衢州: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平臺 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是指面向重量級未來產業、萬畝空間左右、千億產出以上的產業平臺,是浙江省推動產業向高端邁進、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 來賓市忻城縣:千畝花海惹人醉
    2016年10月05日 08:03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羅俠 藍德龍 編輯:李香瑩 忻城:千畝花海惹人醉
  • 七星區這片向日葵花海最佳觀賞期已到
    目前,七星區馬家坊180畝向日葵花海盛放開園,金色色調成為鄉村美景當仁不讓的主角。放眼望去,一大片金燦燦的花地,在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中,朵朵向日葵怒放盛開,美得不可方物,在大自然這塊畫板上大放光芒。市民遊客們漫步在陽光下的田野,穿行在金色的花海中,到處都是自然界清新的草木芳香。據華僑旅遊經濟區負責人介紹,今年馬家坊村栽種的向日葵面積比去年還大,總共有180畝。
  • 退耕還林結碩果 10萬畝木瓜富了長陽土家山寨
    (視界網 王雙躍 攝)三峽晚報記者 黃善君 通訊員 杜強 吳少林7月27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5萬畝木瓜基地碩果纍纍。「雖然遭受持續一個多月的降雨影響,但木瓜很少落果,坐果率高。」長陽縣林業局負責人說,今年木瓜將再次迎來豐收,為當地脫貧攻堅「輸氧供血」,提供了有效的產業支撐。至今,長陽縣利用退耕還林項目,發展木瓜面積超過10萬畝。
  • 瀋陽出現一座3000畝向日葵花海的公園,免!費!觀!看!
    從前野草叢生,建築垃圾堆成山,如今花海成片,放眼望去美不勝收……瀋陽瀋北新區打造的3000畝花海公園已向遊客免費開放,乘坐地鐵2號線在蒲田路站下車,出地鐵站便是美麗的花海。「垃圾山」變花海 能一直看到11月這個瀋北新區道義核心區公園及花海景觀工程南起蒲河路、北至四環、東起七星大街、西至道義大街。為了創城及改善地鐵口周邊環境,政府部門出資進行土地整理,建設核心區公園及花海,將雜草叢生的場地及偷排的建築垃圾變成花海及功能完備的綜合性公園。
  • 農發行貴州分行支持10萬畝皂角讓織金縣孕育綠色希望
    織金縣雙堰、金鳳、桂果等2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在農發行貴州省分行信貸支持下栽種的萬畝皂角樹苗已紮下深根,為鄉村發展及鄉村振興注入動能。負責項目實施建設的織金皂福萬家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真洋動情地說:「農發行為項目建設注入『金融活水』,讓山野披新綠、讓群眾得實惠、讓綠色財富依山連綿鋪開。」
  • 甘肅岷縣:60萬畝中藥材築牢產業發展基石
    「種出好藥,賣出好價」是岷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目標。隨著藥材採挖的結束,中國當歸城中藥材交易市場開始逐漸熱鬧了起來。  趕早市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延續已久的傳統和勤勞的印證。凌晨五點的中國當歸城,車流人流,交叉其中。數點燈光下,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藥材陳列其中,一年的辛勤勞作也即將得到回報。
  • 花海設計——旅遊案例分析
    (早於中國臺灣),其最負盛名的北海道花海旅遊產業發展經過了從單一品種的花田發展到豐富品種、延長觀賞季,再到深化內涵、橫向合作,走可持續發展模式。花海經營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良好載體。如愛知縣安城市立丹麥園與日本農協合作,在花園入口建有農產品直銷店。此外,還引入豐田汽車的運營模式,帶動花海人氣的同時,發展地方產業。日本花海項目善於集群式發展、協同合作。
  • 四川瀘州納溪區70萬畝竹林撐起一片綠色天空
    全區現有竹林面積約70.4萬畝,蓄積達360萬噸、年可採伐50萬噸,去年,全區林業產值達29.8億元,今年上半年,林業產值實現17.6億元。納溪區委書記熊啟權說:「近年來,我區圍繞竹紙產業、珍稀樹木基地、林下經濟等產業,現代林業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今年力爭躋身「全省現代林業產業25強縣(區)」中5個續培縣(區)行列,到『十二五』末,申報成為『中國特色竹鄉』,全區林業總產值超過55億元。」
  • 山西省財政廳下達3億元 真金白銀支持人工造林60萬畝
    3月13日,省財政廳傳來消息,省財政下達資金3億元,用於全省開展人工造林60萬畝。  據悉,省林業廳日前下達全省2019年林業生產預計劃,安排任務32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75萬畝,封山育林39萬畝,退化林修復6萬畝。
  • 今年大慶新增水田12.5萬畝 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據市農委統計,2016年,我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減少玉米種植169萬畝,實有玉米面積669萬畝,完成調減計劃的121%,按每畝少賠20元計算,去年我市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為種植戶減少損失3000多萬元。另外,2016年,我市新增水田13.5萬畝,總面積190萬畝;新增棚室和露地果蔬7萬畝,總面積66萬畝;新增雜糧雜豆197萬畝,其它經濟作物1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