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遺珍

2020-11-22 手機鳳凰網

一級文物水波紋弦紋陶蓋罐

繳回的竇振彪墓陪葬物品

鎮館之寶

湛江市博物館

硇洲島位於湛江市區南面海域上,扼進出湛江港航道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提起硇洲,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鮑魚、龍蝦。確實,硇洲島最著名的是鮑魚和龍蝦。但人們可曾知道,就在這53平方公裡的美麗海島上,有多少物質的或非物質的歷史沉澱在這裡被發現、被挖掘、被延伸、被傳承。

宋祥興元年(1278年),宋帝昺避元兵至硇洲島,曾升硇洲為翔龍縣,元初復併入吳川縣。1899年11月法國強租廣州灣時劃入租借地。至今島上仍保留著宋皇村、宋皇井、津前天后宮等地名史跡,雷州半島僅有的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之一、湛江八景之一景———硇洲燈塔就在島上。清代水師提督竇振彪也長眠於此。在這片土地上,曾出土戰國時期青銅劍、青銅匕首、水波紋弦紋陶蓋罐、清代翡翠鼻煙壺、金耳挖、朝珠、玉璧等一批珍貴文物,其中戰國水波紋弦紋陶蓋罐、清代翡翠鼻煙壺兩件文物經國家專家組鑑定為一級文物。

戰國水波紋弦紋陶蓋罐,1975年12月出土於硇洲宋皇鄉掃屯村,為硬灰陶質,扁圓形,鼓腹,器蓋和罐身刻有水波紋、弦紋,器物造型優美,器形規整,紋飾清晰,線條流暢,尺寸不大,通高9.5釐米,口徑7.8、底徑6釐米,製作十分精細,顯示了遠古年代陶藝工匠高超的制陶技藝。1986年入藏於湛江市博物館。

清翡翠鼻煙壺,1986年出土於硇洲島竇振彪墓。竇振彪(1785年—1850年),硇洲那甘村人,清道光年間任福建水師提督,在中國近代反抗外國侵略鬥爭中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成為清中期一名戰功顯赫的大將。1986年11月,竇振彪墓被盜,由於公安部門和文物主管部門處理及時,於12月追繳回一批陪葬物品並移交給湛江市博物館收藏。現保存在市博物館的該墓出土文物有翡翠鼻煙壺、金耳挖、朝珠、玉璧等共24件。其中翡翠鼻煙壺1994年經國家專家組鑑定為一級文物。清翡翠鼻煙壺為橢圓形,長頸平底,身圓滑,色青綠,高5釐米、口徑1.8釐米、底徑3.7釐米,其造型小巧精緻,玉質溫潤,具有一種「小家碧玉」的韻味,讓人愛不釋手。

廣東省文物局、羊城晚報社合辦

相關焦點

  • 《群星》遺珍代碼有哪些 遺珍代碼大全
    導 讀 遺珍是《群星》DLC中增加的強力道具,可以給玩家提供很多的幫助,不過遺珍的獲取比較困難,尤其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得,下邊就給大家帶來群星遺珍代碼大全
  • 硇洲受傷蠵龜日漸康復,群眾愛護動物意識提高
    11月19日,在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硇洲救護科普基地,一隻七個月前被漁民發現並送來療傷的蠵龜已漸漸康復。蠵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隻受傷的蠵龜甲殼長78釐米,寬77釐米,體重66.5公斤,已有八十多歲。
  • 廣陵遺珍——揚州出土文物選粹
    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節選《廣陵遺珍—揚州出土文物選粹》概述 文/束家平 一代大帝隋煬帝楊廣在《泛龍舟》詩中寫到:「舳艫千裡泛歸舟,言旋舊鎮下揚州。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
  • 青海文化與自然「遺珍」開啟「地球第三極」全域旅遊新體驗
    青海文化與自然「遺珍」開啟「地球第三極」全域旅遊新體驗 2019-12-15 20:32:44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社青海黃南12月15日電 題:青海文化與自然「遺珍
  • 清宮舊藏:皇室遺珍之清朝皇帝最鍾愛的鐘表
    話天下說收藏:時光易逝,當年皇室遺珍也慢慢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今天我們走進清宮舊藏的皇室遺珍——鐘錶。此件鐘表船身置於大理石座上。
  • 他們清理湖面漂浮物時,發現千年遺珍「大魚怪」
    千年遺珍「大魚怪」?11月27日下午13點40分左右,淳安縣城管局環衛保障中心湖面保潔員鄭餘令和同事像往常一樣在湖岸線邊打撈漂浮物時,發現湖面上漂浮著一大團灰色的「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