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舊藏:皇室遺珍之清朝皇帝最鍾愛的鐘表

2021-01-09 騰訊網

話天下說收藏:時光易逝,當年皇室遺珍也慢慢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今天我們走進清宮舊藏的皇室遺珍——鐘錶。此件鐘表船身置於大理石座上。船身甲板上有兩個圓筒,前面的上嵌單套兩針鐘錶,通過錶盤的弦孔上弦,後面的上嵌風雨寒暑表。兩筒之間的煙筒頂為一指南針,側面嵌溫度計。開動船尾舵,圓筒按順時針方向轉動,船尾的驅動輪轉動。船頭尾插有銅鍍金大小旗幟各一,大旗上刻龍紋圖案,小旗上刻「萬壽無疆」四字。

話天下說收藏:此銅製熱氣球式鍾大理石基座上立一銅柱,柱頭處伸出一橫杆,以支撐球形鐘錶。球正面為單套兩針鐘錶的鐘盤,鍾機裝在球體內。球外用銅絲繩拉網罩於球上,網下墜一筐,筐裡立一位手持船錨的海員。球體下部正中垂下一桿,為鐘擺,下面的擺錘置於筐內,與筐連在一起,擺錘的上下位置可以通過旋鈕調節。支架支撐氣球處為活軸,上弦啟動後,球內機芯動力擺帶動球體擺動,球外的筐也隨之同步擺動。

話天下說收藏:上部為一鑲嵌彩色玻璃的銅鍍金帳幔,帳頂為彩色玻璃拼合的寶星花,帳內襯玻璃鏡以形成雙重影象。幔帳所罩的樂箱上有一騎士手牽駿馬,馬披彩色玻璃鑲嵌花紋的鞍,其上置小表一塊。馬身旁植有棕櫚樹一株。樂箱正面布景為海濱風景畫,有忙碌的人們與遠去的帆船。機械裝置在樂箱內部。啟動機械,於整點報時,樂聲響起,布景人行船航,帳幔上寶星花轉動。

話天下說收藏:鐘體銅鍍金質,底座下以仿山石腿支撐,樂箱呈六稜形,其中三面內嵌橢圓形漆飾人物畫,畫面背景為歐洲田園風光。樂箱上置葡萄架,有綠色金屬葉片,葡萄由珍珠組成,架上停落料石鑲嵌的蜻蜓和小鳥。葡萄架頂部飾一隻嵌料石綬帶鳥。葡萄架前一神態端莊的女子坐於山石上,右手舉一銀殼兩針時鐘。女子身後置水法。山石下有3隻銀色山羊嬉戲。機械開動時,樂箱布景中人物行走,水法轉動,蝴蝶、小鳥微微抖動。

話天下說收藏:此銅鍍金嵌珠石杯式表,從器型來講就已經比較特殊了,表為帶蓋杯子式樣。綠瑪瑙鑲鍍金銅鏤花板裝飾,八角穹形蓋,花飾及蓋頂嵌珍珠和寶石。打開杯蓋,可見杯身內平置一小表,直徑3.2釐米,白琺瑯錶盤,單套雙針,在錶盤上上弦。

話天下說收藏:鍾為琺瑯六柱圓亭式,用鏤空琺瑯彩卷葉花卉裝飾亭頂。鍾為走時報時兩套三針鍾,鐘盤上鑲嵌白瓷黑字的圓形瓷片指示時間,無分、秒標識,水銀平衡擺。這個十九世紀比較常見的器型了。

話天下說收藏:鐘錶由底座和大花瓶組成。鍍金底座內有音樂及活動玩意的機械裝置;底座正面和兩側面有鄉村風光景觀,景中有活動人物、動物。架鳥扛槍的獵人站立在底座上平臺的四角;大花瓶位於平臺中央,一大束嵌料石花插在瓶中;瓶腹有料石轉花,二針小表嵌在瓶頸上。比較特別的是表演機械上弦後,底座人物、動物移動,瓶中幾朵大花的花瓣可以開合,瓶腹部花轉動。

話天下說收藏:此表由底座、七政儀和鐘錶三部分組成。底座為6個銅鍍金支腳支撐的六面錐形樂箱,通體包綠鯊魚皮,鑲嵌銅鍍金飾件,其中三面置玻璃櫥窗,內有以西洋建築、農田牧場、跑馬遊戲為內容的變動機械裝置。6個支腳上分別站立銅鍍金西洋人。座內為負責變動裝置轉動和奏樂的齒輪動力系統,作為計時器,此表做工精細,裝飾富麗,技術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應是18世紀英國鐘錶的代表作品。

話天下說收藏:此鍾對料石花的處理手法多樣,或轉動,或開合,更有可變換形狀、顏色者。頂層瓶腹部料石花的花瓣上都裝有小輪,又以傘輪來推動小輪,並設閘控制,以變換形狀及顏色。頂端大花下有牽引杆與機芯相連,由機械控制牽引杆的張弛,使花瓣開合。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話天下說收藏:鐘錶分三層。底座為四隻大象託著橢圓形樂箱,樂箱前後兩面為布景箱,景前有彈奏各種樂器的人物。二層平臺中心為圓形建築,兩層儀仗隊圍繞圓形建築物行走,四角為轉花。支架上用尾立魚做吻,託起鐘盤,大鐘盤上除中心秒針外,還配有四個小盤,上為走時盤,左為陽曆計日盤,右為走分盤,下面為計秒盤,其上標有1、2、3、4數字,小針不停地快速轉動,使鍾顯得富有生氣。

話天下說收藏:銅鍍金牧羊風景琺瑯畫八角形表,盒周身用銅片包鑲10幅琺瑯畫。其中盒蓋畫面為田野小徑之上一年輕男子雙手捧鳥籠,一年輕女子正在將一隻小鳥放入籠中,旁有小孩和羊。盒底繪一女子牧羊之暇倚坐在山坡上吹簫,畫面上自然風光明媚,人物表情恬淡自然,頗具田園意趣。盒身側面鑲嵌的其他八幅琺瑯畫都是風景和花卉。打開盒蓋,可見盒身內平置一表,綠色錶盤,單套雙針,在錶盤上上弦。

話天下說收藏: 此表是淡黃色大理石底座上立連在一起的三塊表。其中正面為單套兩針表;左為風雨表,錶盤上標有「疾風暴雨、風雨、天晴氣朗、炎日、大旱」等,可通過盤中心的指針得知當前的天氣類型;右為溫溼度計,通過玻璃柱內的水銀讀取數字。三表上架一琺瑯頂蓋瓷瓶,底座及三錶盤周圍均飾以素三彩琺瑯紋飾,造型獨特。

若問筆者何處尋,百度搜索筆者名——話天下說收藏。

相關焦點

  • 原來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真讓人驚訝!
    早讀內容是前朝歷代皇帝的《聖訓》和《實錄》。所謂《聖訓》,是前朝皇帝告誡臣下的詔令、言辭語錄,《實錄》是歷代皇帝統治時期治國的編年大事記。清代皇帝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間學習先祖的聖訓,無論嚴冬酷暑,從不間斷。經過長年累月地學習和領會之後,他們再調整、制定出自己的統治策略。早上七點到九點半是皇帝吃早飯的時間。皇帝吃飯稱「傳膳」、「進膳」或「用膳」。
  • 清朝宮廷內的「吃」有多講究?活生生將吃轉換為一種藝術
    而蘇杭菜最主要的還是乾隆皇帝喜歡,正是因為他的喜歡,蘇杭菜才在宮裡迅速流行,並成為了宮中「飲食界」三大巨頭之一。當然,宮廷裡並不是只能有固定的飲食習慣的,只要還要看皇帝喜歡吃什麼,就像剛才提到的乾隆皇帝喜歡蘇杭菜,宮裡蘇杭菜便流行了起來,除了乾隆皇帝這事以外,溥儀退位後喜歡西餐,皇宮裡還就建了一個西餐飯房供溥儀吃自己喜歡的西餐。
  • 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塊小金牌?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件事。在很多清宮劇當中,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其他朝代皇帝戴的帽子,是不太一樣的。而且,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有塊小金牌。那麼,這塊小金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是有特殊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美觀呢?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清朝皇帝順序列表及資料簡介 臨沂網友快來了解歷史
    最近清宮劇不少,清朝的宮廷演變也成了大家好奇的知識,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你知道它有多少個皇帝都是什麼順序嗎?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
  • 清代皇帝最寵愛的5位后妃像:圖3年羹堯之妹,圖4讓乾隆一生傾心
    清代皇帝最寵愛的5位后妃像:圖3年羹堯之妹,圖4讓乾隆一生傾心 1634年,26歲的海蘭珠入清宮,此時孝莊已嫁皇太極9年。她雖然已過妙齡,然而更加豐滿成熟,嬌豔動人,因而倍受皇太極的寵愛。歷史記載中,海蘭珠可謂寵冠後宮。1636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封海蘭珠為關雎宮宸妃,為四妃之首。1641年,海蘭珠病逝,年僅33歲。圖為故宮內收藏的海蘭珠朝服畫像。 赫舍裡,孝誠仁皇后,清聖祖康熙最為寵愛的后妃。
  • 清宮女子手上帶的指甲套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原來還能用來防身
    在一些影視劇或者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朝宮廷女子手上會帶著一些指甲套,就有朋友好奇清宮女子手上帶著的這個叫什麼?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稱呼,就叫「指甲套」,作用就是保護嬪妃等貴婦的指甲,為此也稱為「護指」。一般在古代只有皇宮中的貴婦等人才能使用,清宮女子帶指甲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末掌握大權的慈禧。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現如今人們對於清朝基本都是非常了解的,只不過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清宮劇,在這樣的電視劇中人們依然可以學習很多歷史知識。不過很多內容是沒有通過清宮劇展現出來的,大部分內容依然是記載在史書中。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
  •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這首詩的作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內容是在讚美一隻雄姿英發的海東青。海東青,是生活在北方的一種著名的猛禽,經過馴化之後,它憑藉閃電般的飛行速度和兇悍的捕殺技巧,可以成為人類很好的捕獵助手。
  • 康熙皇帝心中永遠的噩夢——論天花惡疾在清初時期的肆虐及預防
    清朝時期,尤其清朝入關以後,清朝皇室成員的最大噩夢並不是中原地區的強力反抗,也不是皇位傳承過程中的勾心鬥角,而是肆虐在北方地區的天花病毒。在清朝皇室成員中,單就皇帝而言,12位清朝帝王中就有4位得過天花惡疾,其中順治皇帝和同治皇帝直接死於天花;康熙皇帝和鹹豐皇帝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在他們的臉上都留下天花肆虐過後的痕跡——麻子,並伴隨其一生。
  • 一個人困擾了清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實力?
    在清朝初期的電視劇中,經常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在民間的說法,朱慈炯是明朝崇禎皇帝第三個兒子,因此被稱為朱三太子。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朱三太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倒是各股勢力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那麼,清朝建立以後,明朝皇室的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實力?有沒有能力對付清朝?
  • 長白山被清朝封禁200餘年,這其中有何秘密?專家:原因在這裡
    專家:原因在這裡在中國的歷史中,有關於長白山的神秘事件可謂是數不勝數,長白山位於東北,是清朝的發祥地,不過,從1644年到1860年,長白山卻一直被清朝封禁著,除了清朝的皇室,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進入。所以在長達200多年的時間中,長白山人跡罕至,可以說是非常的神秘。
  • 皇帝與妃子之間的小心思,藏在了衣間
    小小的紐扣其實是為穿著之便,又很好的點綴了衣襟 ,華美而美觀。點翠的紐扣,顏色多彩華美,配在衣服上極其富麗堂皇。清 黃碧璽紐扣 故宮博物院藏清朝衣服上的紐扣,大多數是銅製的小圓扣,大的如榛子,小的如豆粒,民間基本用素麵,也就是表面光滑無紋,宮廷中大多用大顆銅扣和金扣、銀扣。
  • 故宮裡有一個不足8平方的小屋子,卻是乾隆皇帝的鐘愛之處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所有皇帝的皇宮所在地,規模十分龐大。然而,在故宮裡面,有一間很小的宮殿,面積不足八個平方,兩三個人在裡面擦身而過,都會覺得擁擠。這間小小的宮殿,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
  • 透過《紅樓夢》的相關描寫,看鐘表在清朝時期是怎樣的存在
    近上海人仿其式亦能為之……利師同事之人郭仰鳳住上海,餘亦曾謁之。然而,即便是上海已經能製造了自鳴鐘,但因為種種限制,到了清朝中葉,鐘錶仍被視為奇珍異品,除了皇室王公,其他人絕少能享有。以致雍正、乾隆都曾為自鳴鐘題過詩,可見其珍貴。《紅樓夢》中,賈家不僅貴為國公,更是皇親國戚。而與賈家聯絡有親的王家,是曾管過各國進貢朝賀之事的侯門貴族。如此富貴之家,自然是少不了鐘錶的。
  • 清宮中此動物被視為吉祥之兆,可慈禧卻很厭惡,因為它與貞潔有關
    1861年(鹹豐十一年)8月22日,鹹豐帝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他去世前曾留下顧命八大臣輔佐嗣皇帝同治。可是以慈禧為首的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此後大清的實際權力被慈禧掌握,因此她也成為了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無冕女王。
  •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 清朝皇宮內真的是東北話滿天飛嗎?真實的清宮生活其實是這樣的!
    提起清宮戲,常有人認為,這些戲最大的問題是,宮裡的皇帝居然說的不是東北話。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看你儂我儂的《還珠格格》時,主角說東北話會是什麼樣的場景?有人認為,起碼在康雍乾三代,由於北京官話尚未確定,清朝皇帝應該都在說滿語,如果放在清宮戲裡,起碼也得是東北話。畢竟,清軍入關十年後,康熙就出生了,這時他身邊的人應該都說滿語,加上這些人全部是從遼寧遷移過來,可以想像,康熙的東北口音絕對比張學良還濃重。持此論者會繼續推理,康熙的祖籍在今天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距離趙本山的老家鐵嶺直線距離只有100公裡。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現在很多古裝劇都喜歡以清朝為背景進行編劇和拍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宮劇,比如《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步步驚心》等等。那麼清朝除了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康熙雍正乾隆,還有哪些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