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李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緩解意味著停止治療後無病生存。患病誘因未必徹底治癒,但免疫系統已經可以控制它。
科學家尚未就「緩解」一詞用於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誘發 AIDS 的病毒)時的定義達成共識,但通常是指在停止治療後,HIV 載量仍低於可檢測值。
這並不意味著「治癒」,即徹底清除患者細胞遺傳信息中的 HIV。迄今為止,只有一名患者被登記為 HIV 得到「治癒」。
就在幾年前,醫生尚不認為 HIV 感染者可得到「緩解」。但情況可能正在改變。
在極少數情況下,人們已經能控制 HIV 並在停藥後長期存活。醫生和研究人員希望在更多人身上將這一現象變成現實,而不是僅限於少數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HIV:狡猾的病毒
可使用一種藥物組合(稱為抗反轉錄病毒治療,ART)防止 HIV 自我複製。該治療方式可保護感染者的免疫系統,阻止其發展為 AIDS,但無法清除全部 HIV。
成功治療後,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將降至非常低的水平。若感染者接受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及時且遵醫囑,則可望長期存活。
但感染者可能需要終生服用藥物。有些人難以承受藥費,有些人因噁心、腹瀉和頭暈等副作用不願持續服藥。但一旦停止治療,通常幾星期內病毒就會死灰復燃。
這是因為 HIV 庫在感染者體內進入「休眠」狀態。感染者一旦停止服藥,這個所謂的「休眠期 HIV 庫」就會甦醒並使感染再度活躍。
二、早期治療
研究人員認為,感染者 HIV 庫體量小而免疫系統強大時,才會進入緩解期。
很多人認為,感染後立即用藥可以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損害,並阻止 HIV 擴張為大型病毒庫。
據估計,接受早期治療的感染者中,有 5%~15% 停止治療後病毒仍然可控。已有很多早期治療後長期處於緩解期的兒童和成年案例報告。
其中最新的病例是一名來自法國的年輕女性,其母是一名愛滋病毒感染者,1996 年生下了她。她在 3 個月大的時候診斷為 HIV 陽性,並接受了強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
女孩在 6 歲以前一直在接受治療,此後治療中止。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年後,當醫生對她進行測試時,未在其血液中發現任何病毒。此後,她沒有再接受治療。逾 14 年之後,她仍處於緩解期。這是迄今為止記錄在案的案例中,緩解期持續最長的一例。
她的細胞中仍含有一些 HIV 片段,仍可能復發,所以並不能認定她已痊癒。她和其他緩解期感染者須定期接受檢查,一旦發現復發,則其可以再次接受治療。
若感染者發現自己已感染 HIV,請與醫生商談,儘快開始治療。並請堅持服藥。醫生警告稱只有參與科學研究的人員才可中止治療。
三、柏林患者:愛滋病能否治癒?
科學家們曾對一名「柏林患者」進行了研究。這是唯一被認可的 HIV 治癒案例。
1995 年,生活在柏林的美國人蒂莫西·布朗經檢測為 HIV 陽性。他開始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並帶病毒生存。
十一年後,布朗遇到了另一個健康危機。他患上了血癌——白血病。要想活下去,他需要接受幹細胞移植(一種用正常血細胞替換不健康血細胞的療法)。
醫生建議選取一位特殊捐贈者作為移植供體:該捐贈者的基因可使免疫細胞對 HIV 產生抗藥性。醫生希望可以藉此同時治療癌症和 HIV。
移植完成當天,布朗就停止了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一年後,癌症復發,他需要以同一捐贈者為供體,第二次接受移植手術。
目前,布朗的癌症已經治癒,且即使他從 2007 年開始就已中止治療,其體內仍未檢測出愛滋病毒。
幹細胞移植可能帶來危險的副作用,因此僅適用於某些癌症患者。醫生們試圖在其他患者身上複製這一案例,但目前為止尚未成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展望
科學家們從已經進入緩解期的感染者(以及似乎已經治癒的柏林患者)身上看到了對治 HIV 的希望。
關鍵是找到人體內病毒的潛伏位置,然後減少或消除病毒庫。研究人員正在對各類方法展開研究。
如果確認感染了 HIV,請堅持服藥。感染者若堅持治療,可以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並享有正常的預期壽命。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