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這古村「樹葉」形狀分布,一個「莊」內有9個梳式布局的獨立聚落
上篇文章我們走進了廣州從化的古村殷家莊的十一個自然村中最古老的一個村南莊為何村口立20多米「杆子」?》,今天,珊珊三丫頭帶大家繼續遊殷家莊,了解這個溪河畔像「樹葉」形狀分布村莊。珊珊三丫頭根據分布手繪了殷家莊散落在流溪河的西岸的11個自然村落的分布圖,在手繪地圖上的殷家莊看來就像一片「樹葉」形狀分布,非常有意思。後面,珊珊三丫頭一個一個自然村走下去,在殷家莊的11個自然村裡,除了新西莊和新和裡,其他9個的都是這樣布局。就是說一個「莊」內有9個梳式布局的獨立聚落,這是嶺南地區絕無僅有的,從外形到構造,是完全一致的。殷家莊村子裡古民居布局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堅固,同時這種布局可以利用水塘的涼風吹進村落巷道和庭院,緩解溼、熱、風的天氣,在村落周圍分布大面積的分布田野和竹林,讓這裡充滿了生命力。
2、夢在廣州 芸南道——機遇與挑戰同行
每個人都不缺賭一把的夢想,可大部分缺著賭一把行動,總不能死在「賭一把」和「輸不起」的路口,不知不覺將機遇拱手讓人。芸南道,從雲南走到廣州。廣州,是一個可以讓夢變得觸手可及的地方。芸南道——地道雲南過橋米線,在芸南道入駐廣州時,就曾有過各種考慮。如:市場對產品的接受度,是否能在店鋪的存活期內,將投入快速變現,各種一線品牌的競爭壓力,營銷模式是應該創新且如何創新還是堅持當前模式,等等諸多問題,圍繞著芸南道進入廣州市場。雲貴川地區氣候溼熱,口味較重,芸南道過橋米線是雲南地道口味,較廣州本地小吃會有些偏重。於是在眾多一線品牌間,漸漸形成了無聲的競爭。今年5月7日,芸南道廣州珠江新城店終於正式開業。在眾人看來,芸南道珠江新城店的開業仿佛是一場「豪賭」,賭機遇,賭時效,賭對市場風向的把握和直覺。反觀全局,珠江新城店為芸南道入駐廣州首作,也算芸南道對廣州市場的初次試水。雖然接下來,廣州店的發展相信還會遇到各種的磨練,但我們也相信芸南道以其優質的服務和頑強的信念,一定能夠迎風破浪,闖出一番天地。
3、廣州這個以「莊」命名的古村落,原深藏閨中,因地鐵開通再藏不住
因為地鐵的開通,這個原來藏在深閨的古村落再也藏不住了,在廣州從化流溪河畔的有一個古村落:殷家莊,坐地鐵14號線在「東風站」下車,從D出口出來往前走二百米左右,就到達了殷家莊。殷家莊,在元末至正22年建村,在南宋時期,潤水人殷陶奄擔任惠州通判,晚年在羅浮山隱居。到元朝年間,後代先到了東莞常平白石崗一帶居住,後來輾轉來到從化開村立業,建立殷家莊。古時候殷家莊由西興裡、南興裡、全興裡、東莊裡和祠堂裡六個「莊圍」構成,後來六個莊圍有了新的名字:後西興裡及南興裡改稱為西莊和南莊,全興裡改稱為土貝,東莊裡改稱為舊圍,祠堂裡改稱為文獻裡並且張姓遷入居。殷家莊整個村子保留三個祠堂,分別是位於南莊的殷氏宗祠、班墀公祠,位於西莊的光巖公祠,三個祠堂各具特色。光巖公祠,位於西莊的村首,是五進祠堂光巖公祠,因該祠堂有五層鍋耳,村民又將其稱為五疊祠堂,祠堂的大殿後面還設了文昌閣。殷家莊的11個自然村裡,除了新西莊和新和裡,其他9個自然村保留了「梳式布局」,是典型的嶺南建築布局。
4、廣州不僅有小蠻腰,這些文藝清新的景點,盡顯城市風情
提起廣州大家能想到的是什麼呢?是珠江的夜景還是小蠻腰,亦或是那些垂涎欲滴的小吃,其實絕不僅僅如此,這還有一種美好叫做文藝,它的很多地方都有著屬於這個城市獨到的風情。沙面島的面積不大大,全部的大街小巷加到一起也就不過八條巷道,可是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充滿了典型的歐洲風情,會發現所有的建築在經歷歲月的洗禮之後,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滄桑味道。為了避免很多人和自己爭搶最佳拍攝地,建議大家周中的時候前去,可以拍出一些復古又帶有小清新的照片。它是一代人的回憶,更是一代人的情懷,由於當地還有本地人生活的原因,有著非常濃厚的市井氣息,如果想要了解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這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地方。第一次聽到東山口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以為是一個地鐵站,其實有趣的並不是地鐵站,而是它附近的很多景點。現在看起來洋房雖然已經有一些破落,可是卻依然可以看到獨屬於這個城市的風情,這種感覺恐怕很難拿一兩句言語來形容,它就像是一個城市文化的縮影,給人一種歸屬的感覺。
5、廣州160年祠堂男女老少香粽,用料豪爽流程講究,1個1斤售6元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少不了要吃粽子,對於廣州白雲人而言,粽子可甜可鹹,但一定要「夠味」「夠足」,才獨具家鄉的味道。很多廣州人吃過出自張村謙祖祠堂粽子的人都知道,這裡的粽子保留傳統包粽子手法,用料豪爽,流程講究,木柴燒煮,有小時候的味道。擁有160多年歷史的張村謙祖祠堂內,已經熱氣騰騰,一盆盆豬肉、鹹蛋、冬菇、花生、綠豆、糯米……擺滿了宗祠,二十幾位村內的婦女,一邊閒聊,一邊手抓起一大把糯米,再加眾多配料,用料十分豪爽。拿起粽子與拳頭比對,粽子個頭明顯比手大了許多,包出來的粽子小的有6兩,大的有一斤。一邊是包粽子的女人們,一邊是男人們幫忙捆粽、蒸粽,按照一捆10個或8個的不同數量,放進一旁的柴火灶中蒸熟。看似簡單,但從買竹葉、糯米等原材料,到清洗、製作豆沙、醃製等,再到包好、蒸熟,工序十分繁瑣。水,家裡架起鍋爐包粽子是必須要有的,這樣端午節才有儀式感。粽子賣6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