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30年前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 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以來的30年中,這一標誌性的工程壯舉一直在揭示宇宙奇觀的同時,建立了一些宇宙中最閃亮景點的圖書館。 此文收集了您可能從未見過的最佳圖像。
面紗星雲(Veil nebula)
揭開面紗(Lifting the veil)
到達生命末端並在超新星中爆炸的恆星通常會在天空上留下疤痕——一種色彩鮮豔的氣體雲,被稱為超新星殘餘。面紗星雲就是其中之一,延伸超過110光年。
哈勃早在1997年就對面紗星雲進行了觀察,直到2015年拍攝這張照片後才返回。在隨後的幾年中,太空人第二次使用太空梭訪問了哈勃望遠鏡,並升級了主要的寬視場和行星攝像機。解析度的提高揭示了星雲細膩的氣體細絲。
最初的超新星似乎僅在8000年前就爆炸了(實際上是在天文學方面,昨天才爆炸),並且仍在繼續膨脹。在第一張和第二張圖像之間的18年中,雲的大小不斷增長。天文學家已經能夠找出這些變化,從而有助於了解這種星雲如何演化。
皮斯皮斯24(Pismis 24)
除塵剋星(Dust buster)
Pismis 24隻是一個大星雲NGC 6357中的一個恆星群。整個地區是許多年輕且正在成長的恆星(又稱原恆星)的所在地。它們在厚厚的塵埃雲中長大,這些塵埃雲將它們隱藏在只能以可見波長觀看宇宙的望遠鏡中。
「哈勃望遠鏡可用於紫外線、可見光和一些紅外觀測。這些全色能力對於研究從太陽系活動到遙遠星系的所有事物都非常有用。」
在這裡,哈勃能夠穿透灰塵,為嬰兒星誕生的地方創造了一個窗口。人們認為,該團最亮的恆星「 Pismis 24-1」的質量約為太陽的300倍,使其成為銀河系中最重的。但是,哈勃望遠鏡證明該能量要小得多,只有100個太陽質量。
氣泡星雲(Bubble nebula)
恆星衝擊波(Stellar Shockwave)
氣泡星雲也被稱為NGC 7635,它是由一顆蓬鬆的恆星產生的,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45倍,它排出了氣體或恆星風。
氣體每小時以大約650萬公裡的速度行進,並且隨著生成的雲層擴展,它猛烈撞擊周圍的星際介質,這是填充恆星之間空間的氣體產生了衝擊波。前進的波使它穿過的區域加熱並發光,產生明亮的氣泡,取名該星雲。
但是,氣泡偏斜,星星位於左上方。這個區域的星際介質溫度要低得多,因此密度也更大,這使得氣體在該方向上膨脹變得更加困難。
赫比格-哈羅天體(Herbig-Haro jet)
噴氣推進(jet propulsion)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赫比格-哈羅天體(Herbig-Haro jet),噴出了一些新生恆星。恆星形成後,通常在其周圍留有一堆氣體和灰塵。該盤與恆星磁場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意味著某些氣體最終以極高的速度被拋出。穿過星際介質的氣體衝擊波產生了這種明亮發光的射流,如此處所示。
哈勃望遠鏡的高精度不僅能夠比以往更詳細地揭示這些噴流,而且我們還能夠隨著它們的生長對其進行研究。當赫比格-哈羅天體進一步向外移動時,它撞到了新的氣體結,使它們明亮地爆發,然後在幾年的時間內逐漸消失。這為天文學家提供了通常不可見的星際介質的獨特視角。
雙子座天文臺主任詹妮弗·洛茲(Jennifer Lotz)說:「在天文領域,三十年不是很多時間。」 「但是我們現在有一些影片,顯示出大質量恆星的彈出。這為了解這些現象提供了新的途徑,而不僅僅是瞬間的時間快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