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尾獴是動畫人物「丁滿」的原型。 通訊員劉成攝
水獺懶洋洋地曬太陽。 記者楊豔輝攝
新增7隻水獺充實水獺園、再次引進10隻環尾狐猴、首次成功繁殖細尾獴、又一對環尾狐猴生「雙胞」……近日,昆明動物園又有大批「萌寵」駕到,而備受關注的「象公主」徵名活動也正在持續,市民可抓住暑假的小尾巴,趕緊去圓通山看萌貨吧。
呆萌水獺又多了7隻
今年7月,3隻呆萌有趣的水獺一進駐昆明動物園,便牢牢佔據園內的「萌神」位置,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圍著水獺園,拍照捕捉他們的萌樣。為豐富展出動物數量,近日,昆明動物園從天津引進了第二批、7隻「小爪水獺」,讓水獺園更加富有生趣。
小爪水獺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獺品種,體長僅半米左右,身上毛呈暗棕色,四肢短小但十分靈活。水獺為穴居動物,喜愛在河岸上挖穴築巢。他們白天休息保養自己的皮毛,而通常在夜間活動捕食。水獺還是遊泳「達人」,在水中遊泳的速度很快,潛水可達6至8分鐘。
有趣的是,第二批引進的小傢伙們可能是隊伍壯大,並不像首批引進的3隻水獺那樣怯生,一到公園,便迅速適應了環境優美的新家。在公園為他們搭建的、擁有「泳池、瀑布、綠樹和沙灘」的水獺園中,小傢伙們懶洋洋地玩耍著。
「今年公園計劃引入的10隻水獺目前已全部入駐。但因為水獺是社會化的群居動物,主要通過聲音和氣味進行交流,用味道來劃分領地。因此公園暫時將兩批次的水獺分開飼養,待適應後再慢慢合居。」昆明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水獺,同樣深受遊客喜愛的環尾狐猴也有10名新成員加入昆明動物園,再加上原有的13隻,該園的環尾狐猴數量已達到23隻。
細尾獴首次當上爸媽
還記得動畫影片《獅子王》中「丁滿」的原型細尾獴嗎?去年昆明動物園首次引進了這種萌寵,經過飼養員的細心照顧,日前首次成功誕下4隻幼崽,為了讓母獸能安心哺育幼崽,飼養員特意找來花盆、石塊等掩體為其提供躲避場所。
細尾獴原產於非洲南部開闊的平原和巖石地區,愛在龐大的地下迷宮般的洞穴中休息、產崽,愛吃昆蟲。「新生的細尾獴如果不加尾巴,體長只有五六釐米,而且剛剛從窩裡出來,對什麼都感興趣。」飼養員介紹,小細尾獴不像成年細尾獴警惕性那麼強,剛出生的小細尾獴爬起來也不太利索。目前,4隻小細尾獴跟隨母親正常生活,昆明動物園精心安排專人對它們加強巡視觀察、做好飼養管理,確保幼崽健康成長。待完全斷奶後,遊客就能看到這群「萌寶」了。
除了細尾獴首次喜當爸媽,昆明動物園今年還新生了1頭大羚羊、1頭北山羊、2隻長臂猿、100餘只綠孔雀、再次產下1對「雙胞胎」環尾狐猴及梅花鹿、黇鹿和獼猴若干,一大批小動物的降生可謂「添丁興旺」。
小象徵名最遠投稿來自香港
昆明動物園作為科普教育基地,今年3月母象「莫坡」產下幼仔。在小象出生滿100天之際,昆明動物園正式為小象舉行徵名活動。該活動啟動以來,受到海內外遊客的廣泛關注。截至8月26日,昆明動物園已收到198份投稿,共徵集到237個名字。其中,省內稿件148份、省外稿件50份,一份特殊的投稿更是來自幾千公裡以外的香港。
「象公主」的母親「莫坡」是第五次當媽媽了,它是昆明動物園最優秀的象媽媽,也打破另一頭母象「亞隆」在全國動物園中亞洲象繁殖次數最高的紀錄。目前該園所飼養的亞洲象種群共計10頭,數量為國內城市動物園之最。
小象寶寶徵名活動將持續至9月18日。公園要求取名能反映野生動物保護的意義,體現親情和善意,表達對亞洲象和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以及對昆明動物園的美好祝福。市民可通過網頁在線、電子郵件、微信和郵寄信件等方式投遞徵名稿件。此次徵名活動將評出獲獎者1名,獲得昆明動物園頒發的證書、1000元現金及2016年12月31日前免費入園的櫻花卡1張。
市民可抓緊時間參與投稿,為「象公主」取個好名字。徵名期間每逢周六,昆明動物園還將抽取出市民,提前探訪與小象互動。
首席記者廖晶蓉報導(昆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