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區在全深圳市率先引進「無障礙信息採集智能裝備」,對全區道路和公共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情況和分布位置進行信息採集,繪製了高精度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這是記者12月2日在「福田發布」上獲悉的內容,目前福田區無障礙城區建設工作已經得到了新技術加持。
據福田區殘聯理事長羅念純介紹,福田區已梳理出無障礙設施建設清單,繪製了高精度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的電子地圖,系統將直接顯示該設施相關的所有硬體參數,並自動判斷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通過紅、黃、綠三種顏色進行標註。未來福田區還將通過「AI+5G」技術支撐,為市民朋友提供無障礙設施定位、搜索和實時語音導航等功能的「智慧導行圖」。
福田區在沿街路條紅綠燈路口全部設置過街盲道鍾,為1213根智慧燈杆裝上高密度攝像頭,用視頻AI識別障礙群體,同步優化信號,保障障礙人群安全。這是福田區智慧無障礙城區建設試點的一部分內容。福田中心區5.3平方公裡範圍內正進行無障礙改造,已經完成遷移路面障礙物70餘處,新建盲道約52公裡,通過平鋪、下沉、碎片整理、多杆(箱)合一等方式打造有序、和諧、品質的大無障礙城區。今年7月,國務院殘工委調研組對福田中心區無障礙建設試點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我區將無障礙與智慧城區建設有機融合,為高質量創建智慧無障礙城市提供了「現實樣板」。
福田區還在進行老舊小區無障礙改造試點。如蓮花北社區是一個建成近30年的老舊小區,隨著城市的發展,這個老舊小區內的無障礙設施已不能滿足殘障居民的出行需求,特別是無障礙通道還是有欠缺,加上社區居民對的認識不足,殘障朋友家門口的無障礙通道常常被車輛或其他物品所佔用,給想要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的殘障朋友帶來極大的困擾。為提升小區的無障礙環境,方便居民出行,蓮花街道連續兩年推進蓮花北社區無障礙試點項目,藉助「民生微實事」平臺對樓棟出口坡道、內部通道、無障礙停車位等47處無障礙點進行改造,完善無障礙相關標識,讓居民生活、出行環境更加包容、便捷。蓮花街道被評為深圳市首批10家「深圳市無障礙城市建設紅榜」單位之一。
在城市生活和出行方面。福田區相關單位、街道辦通過加裝安全扶手、增設低位服務臺、增設無障礙廁位等,對街道辦事大廳、社區黨群中心、福田高鐵站、汽車站、區屬學校、醫院、文體場館等一批場所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提升,推動主次幹道、人行天橋、旅遊景點、公廁等多類點位無障礙升級改造,創造更加舒適、便捷的環境。
目前已完成對22個街道辦事大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星光老人之家等室內修繕或設施提升工作。30座無障礙廁所的升級改造已完工,還有一部分正在推進。
推行居家無障礙改造和輔具適配服務,為有改造需求的34名貧困重度殘疾人進行居家無障礙改造,實現有需要的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應改盡改;為殘疾人配送輔助器具403件,惠及362人。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區的圖書館裡還設置視障閱覽專區,設置輪椅專座,上架盲文圖書,配置視障讀者專用電腦並安裝讀屏軟體,支持閱讀無障礙應用;開展上線雲尚書房系列講座、視障IT幫扶、口述電影、觸覺畫展、視障特色工坊等特色服務,實現全館無障礙服務質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