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點航母!中國轟-6搭載的WZ8型火箭無人機,有哪些獨門絕活

2020-12-04 軍武次位面

這些年來,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轟-6型轟炸機各種改型掛載的「大殺器」層出不窮,就在前陣子還有吃瓜群眾無意中拍到了轟-6N掛載疑似DF-17高超音速武器的畫面,大伊萬也非常克制的對那條消息進行了解讀(《轟-6N搭載東風-17上天了?丨大伊萬問答》)。在那篇文章下面,有讀者問起了至今仍然神秘的、在去年大閱兵中驚豔亮相的無偵-8型無人偵察機。

轟-6N機腹明顯的凹陷引軍迷無限的遐想

其實在去年國慶大閱兵之後,大伊萬已經寫了一篇無偵-8型無人機的分析文章,由於保密因素沒有發,但伴隨著大閱兵已經漸漸遠去、網絡上關於無偵-8公開信息也越來越多。在足夠多公開資料的支持下,咱們可以試著對該型裝備進行比較深入的解讀了。但咱得提前說好,由於無偵-8的主要戰術性能依然是秘密,故而咱們不會過多地深入解讀它的技術指標與戰術性能,而是將分析的重點放在無偵-8型無人機的裝備運用、及在我軍反介入體系中所處的位置上。

無偵-8的使命

首先要分析的,當然是無偵-8型無人機的技術源流、設計初衷、總體構型、主要性能了。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從設計初衷來看,無偵-8型無人偵察機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我火箭軍部隊、空軍航空兵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對第一島鏈內、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目標的精密標定上。按照中國海空軍A2/AD(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的裝備規劃與任務分工:

美軍航母大機群

對於進入第二島鏈範圍、遊弋在臺灣本島以東、活躍在西太平洋、蘇拉威西海等海區的強敵CSG/ESG(航母打擊群/兩棲遠徵大隊),主要的早期ISR/ELINT(戰場態勢感知與電子情報搜集)作業裝備包括海洋偵察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與情報衛星等。但由於第二島鏈前出距離較長、我軍組織海空軍戰術掩護也較為困難,事實上陸基的大型電子偵察機在戰時是很難進入這一區域、建立空基ISR/ELINT作業範圍的;

伊朗偵察機拍攝到美軍航母

同時,我海軍的水面艦艇編隊戰時在這一海區,由於沒有外線優勢,實際上生存能力存疑。另外,考慮到強敵戰時可能會採取的電磁欺騙與信號管制、編隊戰術佯動等諸多對抗措施,即使海洋偵察衛星、陸基電子偵察機能建立起態勢感知作業區,給出的態勢感知情報也未必準確。考慮到冷戰時期蘇軍反航母體系要求「轟炸機必須目視確認」,爾後才能發起攻擊,這種對預定打擊目標實施精密偵察、給出詳細的目標性質、標定準確的射擊諸元的要求,對參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海空軍航空兵是同樣存在的。

做到「發現敵方航母」不是那麼容易的

甲方有了戰術需求,乙方自然就要提出解決方案來(笑),而咱們從無偵-8型無人機的「問題解決路徑」來看,可選項本來就不多:

既要求能夠在複雜的戰場態勢下、尤其是空中威脅極其嚴重的情況下深入第二島鏈海區;

又要求對目標能夠抵近到足夠近的距離、甚至可以確保機載光學偵察系統成功「看到」目標;

還要要求深入敵境、看到目標之後再全身而退,而且考慮到進攻速度,這套偵察裝備還不能慢悠悠地奔赴戰場、必須快進快出。

轟-6N攜帶WZ-8想像圖

這別說對於中國空軍了,即使對於美國空軍來說都是個挺大的難題,尤其是這架態勢感知飛行器的諸多性能可謂完全相互矛盾、很難周全,這要是美國空軍的話,指不定就會在它們的SR-71身上再打打主意、挖挖潛力,沒準兒傳說中的「曙光女神」就這樣提前被研發出來了(笑)。

SR-91曙光女神

而對於中國空軍來說,以咱們21世紀最初10年能達到的技術儲備,想研發個中國版本的「曙光女神」肯定是沒戲的,這也就導致了無偵-8在總體構型與具體性能上,和咱們之前提到過的DF/CJ-100型超音速巡航飛彈是有點兒像的:都是就著現有的技術,不追求分系統上過分的先進性,先把符合部隊要求的裝備型號弄出來再說,後面有了更新的設備之後,再對整機進行升級

這種研發思路映射到無偵-8上,導致的最典型的方面就是它的動力系統選擇:無偵-8的動力系統一開始頗讓人浮想聯翩了一番:

有些比較激進的大佬認為是「超燃衝壓發動機」,完全不顧中國的超燃衝壓發動機還沒有到工程實用階段;

有些比較悲觀的同志則認為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甚至認為是殲-8FR相同的FWP-14A「崑崙」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就是不想想它這小身板裝個渦噴,偵察半徑大概率還不如殲-8FR);

而觀點比較中肯的、數量最多的群體則認為,無偵-8用的是和YJ-12之類的戰術飛彈性能類似的亞燃衝壓發動機,但具備比YJ-12更遠的行動範圍。

二戰德國的Me163型火箭戰鬥機

大伊萬當時也覺得是亞燃衝壓發動機,就沒想到閱兵式當天一揭開氈布,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無偵-8居然用了一套液體火箭發動機動力組,是個正兒八經的火箭飛機,想人類上次研發火箭動力飛機,還得找二戰時的三德子吧?

無偵-8的絕活

不過,饒是無偵-8的動力系統有點兒一言難盡,但還是有那麼一些特色的:

根據公開消息推算,無偵-8使用的估計是一套用於遠徵一號上面級的YF-50D型液發,該型火箭發動機推力約7Kn,採用偏二甲肼與四氧化二氮作為動力,這套發動機比衝數值較好,但最關鍵的性能是可以高空多次點火,這對於一架不想一次性把所有的燃料全部燒完的火箭動力飛機來說非常重要;

而從無偵-8的總體構型來看,該型無人機採用了升力體/翼身融合/大後掠角設計,是典型的適用於超音速巡航的空氣動力學設計;

在隱身性能設計方面,該型飛機除了部分具備外形隱身能力,在機體表面也必然塗敷了隱身吸波塗料,再加上其本身機體就比較輕小,隱身性能應當也是較為突出的;

至於其任務載荷,雖然現在都沒有公開,但即使咱們笨想,它也必然會攜帶諸如具備側掃能力的普查與詳查相機、具備對海掃描功能的合成孔徑偵察雷達、搞不好還會攜帶少量(或者同機不同構型,同時投放出去)電子偵察與測向設備。這些設備雖然受載荷限制,性能可能不會多麼完備,但是在給定大概方向的情況下,在遠距離標定個諸如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之類的目標,應該是夠了。

同時,從目前的情況看,無偵-8應該還是有「兩手絕活」的,其性能未必平庸:

一是突防速度,從它選用了火箭發動機動力組來看,該機的衝刺速度未必會低於亞燃衝壓發動機的典型速度區間,也就是兩到四倍音速左右。有人認為無偵-8的衝刺速度能達到六倍音速,即使做不到這麼多、只能達到三到四倍音速,對於防禦方組織攔截也可以造成很大的困難;

轟-6N攜帶WZ-8想像圖(圖源:鋼鐵機機)

二是突防高度,無偵-8的突防高度必然不會只停留在典型戰術飛機的作戰高度上,甚至可能會高於諸如YJ-12A、P-800這種亞燃衝壓發動機戰役反艦飛彈的巡航高度,如果它的突防高度能夠達到三萬米以上、甚至如部分人猜測的那樣接近四萬米,那麼將給防禦方組織攔截造成更大的困難,很多地導或艦隊區域防空飛彈根本打不了這麼高的目標,而動用反導攔截彈去打又太低;

三是整體的任務設計,從目前的情況看,無偵-8應該採取的是載機投放、空中點火、自主動力爬升、進入任務高度開始滑翔、滑翔到大氣低層再度點火、多次滑翔並完成任務後返航的路線。單架無偵-8的偵察範圍可能會比較有限,也許只是臺灣以東洋面一個比較狹長的帶狀區域,但在天基與空基ISR/ELINT(戰場態勢感知與電子情報搜集)單元預先標定大概方位、多架無偵-8同時投放的情況下,無偵-8的掃海效率估計還是很高的。

而以它那較高的速度、較高的飛行高度,防禦方無論是使用戰術飛機攔截,還是使用艦隊區域防空系統攔截,都「有點難受」,不太好攔。畢竟對超音速偵察機的攔截本身就是個很大的難題,對於無偵-8這麼一個速度快、高度高、還部分隱身、又基本不會進入防禦方防空火力遠界的小目標來說,想把它攔住、擊落,似乎真的不容易。

更不用說,以無偵-8的定位,它本來就是為了精密標定強敵海軍大型戰鬥艦艇的,能在某個地方被擊落,那說明這個地方本身就存在強敵的大型戰鬥艦艇,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光學偵察衛星開始偵察這一區域,電子情報系統啟動ELINT作業,甚至還可以再多打幾架無偵-8突入進去看看咋回事。一旦發現了咱們想要打的目標,接下來空軍的轟-6K、海軍的轟-6J、火箭軍的DF-26B什麼的,稀裡譁啦全都往目標身上砸過去就是了。

轟-6K攜帶4枚鷹擊-12

當然,可能仍然會有讀者對這架飛機「大力出奇蹟」的動力感到耿耿於懷,對此伊萬也並不否認。但前幾天剛剛看到了一篇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轉發的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刊發的長篇報導,提到美國空軍對下一代空中戰鬥系統(NGAD)的開發運用了一種全新的「系統簇」概念,「利用敏捷軟體、開放式架構、數字工程」等關鍵性的技術手段,基於通用的協議與接口,實現戰術飛機航電系統的快速迭代。這種開發方法我們已經進行了跟蹤研究乃至實際運用了,同時我們不僅打算實現航電系統的快速迭代,甚至還打算利用機器的自我學習實現氣動設計的快速迭代。

試想若該型無人機能運用這種先進的設計思想,那麼其未來的發展之路可謂是一片光明,利用現成的系統架構進行多次升級、乃至換裝超燃衝壓發動機成為真正的高超音速戰略偵察機,成為中國版本的「曙光女神」又有什麼問題呢?就讓我們繼續期待好了。

相關焦點

  • 轟6N攜世界最大空射飛彈成「航母殺手」
    「航母殺手」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射飛彈。而中國則是在空中反艦力量上頗有成就,以轟-6N為代表的中國空中反航母力量正在逐步形成,美方將其稱之為中國新一代「航母殺手」,那麼轟6N到底擁有什麼大殺器呢。  近日美國海軍新聞網站以「中國的新型航空母艦殺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空射飛彈」為題,對中國轟-6N攜帶的新型反艦飛彈進行了分析。
  • 2017年中國十大明星武器都是哪些?航母核潛艇轟炸機上榜
    055萬噸驅逐艦下水中國遠洋海軍加速 2.航母的「帶刀護衛」055型驅逐艦 上榜理由:有了它,中國航母或者中國海軍走向遠洋就有了安全保障初選編號2,最終得票率為92.4%,與095型攻擊核潛艇和東風-41飛彈並列第二。
  • 中國首款「太空無人機」:代號無偵8,能在大氣層邊緣「打水漂」
    中國首款「太空無人機」:代號無偵8,能在大氣 去年我們偉大祖國生日這天,首都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來為我們的祖國母親慶祝生日。在閱兵式上,有一種無人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種無人機型號為無偵-8型無人機。
  • 中國新型地效應無人機曝光,可攜帶魚雷打擊敵方航母
    近日,網上流傳的圖片披露了中國研製中「彩虹」系列最新產品——新型地效應無人機。說起地效應飛機,不少人可能還感到有些陌生,它其實是一種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新型高速飛行器。地效飛行器飛行時機翼下表面離地面(水面)很近,形成氣流的堵塞,使機翼升力增加,稱為地面效應。
  • 繼彩虹5之後,又一款中國無人機用上了重油發動機,能上航母
    全國產首飛的AR-500B有人說,是因為AR-500B可以艦載,可以上航母和075兩棲攻擊艦。其實,中國現在能上航母和075的無人飛行器多了,什麼WZ-6B、HK-5000G、以及從奧地利引進的「坎姆考普特」S100等等,甚至包括「利劍」無人機,沒啥稀奇的。
  • 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中國海軍擁有首艘航母的時間已經有近八年,擁有兩艘航母的時間還不足四個月。所以,中國海軍目前在航母領域還主要處於一種探索階段,不成熟、不完美是肯定的,這在航母艦載機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艦載機無非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直-18A/F/Y大型直升機、直-9C這幾款,相對於美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來說,我們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偏少。主要缺乏的是隱身艦載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艦載加油機、艦載無人機這七種艦載機。
  • 轟20會帶給我們哪些驚喜?全隱身設計是標配,作戰能力或超B2
    不過12月份已至,官方依舊沒有發布有關轟-20的消息。在殲20和運-20已經實現量產的情況下,空軍最強「鐵三角」現在都在等轟-20的加入。儘管轟-20亮相時間未定,但是從我國權威媒體的有關報導以及航空工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轟-20離正式亮相已經不遠了。那麼這款備受矚目的轟炸機究竟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
  • 中國反航母真是大開腦洞 反艦無人機世界首創 將令敵人防不勝防
    近日盛傳的中國新型反艦無人機圖片最近中國網絡上出現的一張照片顯示中國正在研製一種利用地面效應超低空掠海的反艦無人機。不過有意思的是,該文一邊分析這種無人機的性能,一邊稱美國可用E-2D預警機和「標準6」飛彈配合,來遠距離擊落這種無人機。
  • WZ8無人偵察機輕鬆地飛到大氣層外,結合北鬥掌握敵方一舉一動
    無偵-8是一款以偵察為主的無人機,它配備了2臺火箭發動機,動力強勁,據報導它的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比大多數防空飛彈都要快。無偵-8的液體火箭動力系統不僅能多次發動,而且能調節推力,控制燃料消耗,在執行任務時能對敵方目標進行有效抵近偵察,並引導己方火力實施攻擊。必要時還可以化身為高速飛彈,對敵機、航空母艦等高價值目標實施自殺性攻擊。
  • 中國網友最關心中國武器,戰略...
    從美國頻繁出動軍機在中國周邊挑釁,到中印邊境的持續對峙;從五角大樓不斷降低核戰爭門檻,到俄羅斯高調展示洲際飛彈打擊能力……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全球都有哪些武器裝備成為媒體上備受關注的明星?《環球時報》推出的「2020年媒體上的全球明星武器評選」的結果已經揭曉。
  • 峨眉、殲-31、轟-20、暗劍2021年登場?美專家:中國空軍將迎巔峰
    近日美國航空雜誌《環球飛行》的執行編輯格雷格·沃爾德隆撰文表示,中國空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在今年,中國空軍就已經不斷創造令人驚訝的成績,包括帶有渦扇-20的運-20運輸機試飛、運-20加油機現身、轟-6攜帶新型反艦飛彈亮相等等。不僅如此,美專家預測中國空軍或在2021年迎來一個新的巔峰,一些先進裝備將正式登場。
  • 美軍要造空中航母 配大批全球鷹捕食者等無人機
    資料圖:美國電影中的空天母艦【環球軍事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25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準備開發只有在科幻世界中才有的「空中航母」。文章稱,雖然目前尚處於向研究機構徵集方案階段,但一旦「空中航母」成為現實,必將使「空戰形式」發生巨大變化。
  • 中國新型航母可能搭載核動力?坐擁兩座核反應堆,難題不容忽視
    隨著美國海軍逐漸壯大之後,全球國家將目光鎖定在核動力航母之上。畢竟美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在此基礎上也開始研製更加先進的核動力航母。如今該國已經擁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其中還包括一艘最為先進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要知道這艘航母搭載兩臺A1B核反應堆,最大航行速度超過30節,而且排水量達到11萬噸左右。
  • 飛行高度僅1至6米,中國貼地無人機成航母新殺手,美俄都沒有
    近日,我國就成功研製出了這樣一款彩虹地面效應無人機。地面效應飛行器最早由俄羅斯開始研製,可在低於10米的高度以較高的速度穩定飛行,並且可攜帶大量攻擊武器,具有很好的隱身效果。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也開始對地面效應飛行器進行研製,通過數十年的努力接連突破許多技術難題,終於研製出了一些列的小型地面飛行器,成就早已超過了俄羅斯。
  • 阿麗亞娜6型火箭配置情況公布
    科技日報巴黎7月9日電 (記者李宏策)近日,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法國航天局的主席讓-伊夫·勒加爾對外透露,尚在研發階段的阿麗亞娜6型火箭將裝備四個固體推進劑發動機(P135)和一個具有再起動能力的上面級低溫發動機,其製造成本與阿麗亞娜5相比將降低30%。
  • 航母編隊的攻與防如何實現?
    航母這種超級武器的誕生完美的融合了海軍和空軍的優點,它被稱之為「海上移動的飛機場」。一艘航母能夠搭載多達幾十架的戰鬥機,例如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就能夠搭載24架殲15艦載戰鬥機,而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能搭載48架綽號為「超級大黃蜂」F/A-18E/F艦載戰鬥機,以及4架E-2c預警機、6架EA-18G電子戰機、5架S3B反潛機等共可超過20架的其他飛機。
  • SpaceX 首次發射載人火箭成功,這次發射任務有哪些意義與亮點?
    一、傳奇運載火箭:獵鷹9號此次任務使用的運載火箭是SpaceX近期服役的獵鷹9號-Block 5型,它是SpaceX在2008年突破運載火箭技術後的第四代主力火箭。(改編自Lucabon)獵鷹9號-B5火箭不僅運載能力處在世界前列,還能實現火箭一級和整流罩回收的獨門絕活。
  • 世界十大航母戰力排行榜
    002型航母(001A型)採用滑躍式起飛,是001型航母的升級版,其性能超過遼寧艦,可稱得上名副其實的中國國產航母。目前002型航母已經完成6次海試,即將進行交付。據央視報導稱,002型航母機庫增加了10%左右的面積,最大載機量達到52架,最少能搭載36架殲-15艦載機,比遼寧號提升了50%的戰鬥力,排水量6萬多噸。
  • 全世界現役轟炸機都有哪些?中國轟-6在國際上的排名令國人意外!
    殲轟-7、 殲-16、蘇-30是中國目前現役的三款殲擊轟炸機,轟-6是我國唯一一架戰略轟炸機,中國在戰術轟炸機上的技術還是空白的,所以至今都沒有造出。那麼最值得一提的轟炸機都有哪些呢?它們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怎樣的呢?第一名:B1遠程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在美國和蘇聯冷戰的時候就開始使用,是美國空軍震懾世界最主要的軍備力量。
  • 英國媒體:要想實現2050年目標,中國離不開7種武器,觀點很蹊蹺
    自從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可以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早已不再局限於美國,但唯一將核武器應用於戰場上的卻只有美國,這是因為核武器威力過大,一旦真的釋放很容易對地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因此,對於有核國家來說,核武器起到的威懾作用才是最關鍵的,而與核武器站在同一位置的還有航母、五代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