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的量子計算機一鳴驚人,國內量子技術技術有多強?

2020-12-04 氧氣說

在2019年度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IBM展示了其最新的量子計算機IBM Q System One的模型。評論認為,這個量子計算機坐落在2.3米高的玻璃框架內,看起來就像是一件藝術品。儘管看起來很精緻,但它仍然是一個實驗性的設備。

量子計算機到底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量子計算科學家:「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是什麼?」「為什麼量子計算機可以加速計算?」我認為答案是這樣的:因為量子位元不僅代表某種狀態,而且代表狀態的概率疊加。

比如著名的薛丁格貓,它實際上是一隻活貓和一隻死貓的疊加。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狀態,因為你不能說它是一隻死貓,你不能說它是一隻活貓。但是你知道它活下來的可能性和死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狀態。所以,如果你能用疊加態來表示事物的狀態:也就是說,同時表明一隻貓是死是活。如果你能這樣做,直覺告訴你你有能力並行地做。我們知道對於很多計算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你需要仔細檢查每一個解決方案,看看哪一個對你來說是正確的答案。

現在假設你有一臺理想的並行計算機,你可以使用大量的處理器並行搜索。原則上,你可以大大加快速度。我想你可以這樣回答這個問題量子計算機的超級計算能力來自於它並行搜索的能力。正是這種量子並行性使得量子計算機如此強大。

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疊加可以有效地處理經典計算科學中的許多難題。可編程量子計算是量子計算實現的重要條件。對於經典計算,用戶通常使用相同的硬體架構可以靈活地完成各種計算任務。然而,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實驗都是為運行特定的量子算法而設計的。如果要執行新的量子算法,通常需要重新配置量子計算的硬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可編程量子計算的概念。它可以在不改變硬體的情況下實現各種量子算法,只需要配置這些量子處理器的一些參數。近年來,可編程量子計算在離子阱、超導系統和矽量子點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由於室溫固體系統中的量子位元通常面臨噪聲幹擾,其量子相干性很容易被破壞。因此,在室溫固態系統中進行可編程量子計算演示仍然是一個難題。

IBM引發的質疑聲

IBM宣稱Q System One是「世界上第一個為科學和商業用途而設計的完全集成的通用量子計算系統」,但是這是一個有問題的描述。Q System One可能是為商業用途而設計的,但它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不是你想的哪種量子計算機。像Q System One這樣的量子計算機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實驗設備。它們在實際任務中並不比傳統計算機表現得更好(實際上,您的筆記本在實際計算中可能更強大),而是研究工具。讓我們來看看量子設備是如何工作的。

在IBM的16位量子比特計算機向所有註冊在線用戶開放之後,包括摩根、戴姆勒、本田、三星和劍橋大學在內的企業用戶也可以使用20位量子比特計算機。這不僅可以幫助客戶探索量子計算的優勢,還可以建立一個量子計算開發人員的社區。他們將共同創造新的資源,解決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

但量子計算的實現需要極其惡劣的環境,如量子比特可以容納特殊加固裝置,保持在絕對零度(273.15°C)冷卻設備,幫助抵抗幹擾和讀取數據的電子設備等等。所以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一個秘密的「秘密基地」。

在一瞥IBM的獨立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時,外國媒體質疑其目前的性能是否「不如我們經常使用的輕薄便攜筆記本電腦」。儘管如此,它還是引起了轟動,證明量子計算機可以超越實驗室環境,讓公眾的想像思維活起來。

近年來,隨著摩爾定律的失敗和傳統晶片的緩慢發展,晶片巨頭英特爾被指責為「擠牙膏」,要求量子計算取代傳統晶片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外科技巨頭谷歌和微軟也紛紛進入遊戲,先後發布了72款量子處理器和量子計算程式語言。

中國量子計算機迎頭趕上

2月6日,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二天,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杜江峰團隊首次實現了常溫常壓可編程量子處理器。國際學術期刊《NJP量子信息》最近也發表了研究結果。

杜江峰課題組首次將金剛石中的電子自旋和核自旋作為兩個量子比特系統實現了室溫固態自旋可編程量子處理器。研究人員使用綠色雷射脈衝初始化和讀取量子處理器,並用一系列高精度微波和射頻脈衝執行量子算法。他們設計了一類普通的適度子電路,將一系列量子算法的執行轉換成相應微波和射頻脈衝的幅值和相位參數

此外,2018年12月18日,來自本源量子的測控一體機和本源的兩款量子計算晶片在展會上展出。近日,位於中國科技大學的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正忙於量子晶片的調試工作。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套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其研製成功是走向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

在紀錄片《創新中國》中,也記錄了中國科學家潘建偉和他的團隊在上海量子信息與量子技術研究所進行量子計算機研究的過程,並分享了與比爾·蓋茨交流的經驗。在此之前,潘建偉帶領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實現了中國從追隨者到領導者的裡程碑式的進步。

然而,儘管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和成就,但與國際頂級研究成果仍有很大差距。即使拋開IBM正在展示的獨立量子計算機不談,大型計算機所能產生的計算能力也存在顯著差異。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郭光燦中國在20,深圳高科技論壇演講,仍然是「世界上領先,以及相干時間提到100微秒,現在他們有10幾位,我們在國內超導量子計算機已經遠遠落後國際。」

雖然IBM已經為量子計算的商業化應用打開了一個缺口,但是量子計算機的高性能計算在國內外仍然是一個難題,更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仍在努力尋找技術未來的關鍵,並把握一個未來的可能性。

把量子計算還給更多人,還給未來,還給有情眾生——這可能是真正的量子霸權:科學可以在恐懼和不確定性面前決定未來的霸權。

量子階梯也許並不像看上去那麼遙遠,世界技術領域新戰場獲取從這裡開啟,誰能這個領域的超級玩家,非常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關於IBM量子計算機,你知道嗎?
    IBM和量子計算機?1961年,IBM科學家Rolf Landauer發現了Landauer原理,這被認為是量子計算的基礎。早在2000 年 8 月間,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的 Isaac L. Chuang 宣布他和他的合作者們已經建造了一臺 5 量子位的機器,利用的是一個有 5 個氟原子的分子,不過這個技術無法擴展到可用的規模。
  • IBM計劃建造包含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打入處理技術裡程碑
    2019 年 9 月 18 日,IBM 在紐約舉行了新量子計算中心開幕儀式,並推出全球首臺 53 位量子計算機。2020 年 9 月 15 日,恰好過去一年,IBM 就宣布了其量子計算技術路線圖,而這也是其首次公布未來量子計算硬體的規劃。
  • IBM計劃2023年推出一臺能正常工作的量子計算機:擁有1000個量子比特
    要實現量子計算的全部潛力,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科學家們一直在取得進展——作為在不久的未來可能即將來臨的黑科技,IBM現在表示,預計到2023年將有一臺1000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投入使用。量子比特是經典計算位元的量子等價物,它不僅可以被設定為1或0,還可以被設定為同時表示1和0的疊加態。這個看似簡單的特性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可用的計算能力。IBM計劃在2023年推出Quantum Condor,準確地說是運行1121個量子比特,我們應該開始看到量子計算機開始處理大量真實世界的計算,而不是局限於實驗室實驗。
  • IBM提供迄今為止最高的QV,擴展量子計算機雲平臺的訪問算力
    IBM結合了一系列新的軟體和硬體技術來提高其整體性能,升級了其最新的27量子位客戶端部署系統之一,以實現高達64位的Quantum Volume 。在過去的四年裡,IBM公司通過其量子云平臺總共給訪客提供了28臺可用的量子計算機。為了實現量子優勢,與經典計算機相比,某些信息處理任務可以在量子計算機上更有效和更經濟地執行,這將需要改進的量子電路,這是量子應用的基礎。
  • IBM駁斥谷歌,量子霸權 VS 量子優勢,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更多的細節中,團隊還指出,這些量子門操作的錯誤率中,主要成分是離散的、局域的泡利錯誤(一個量子比特發生了比特翻轉或相位翻轉),這就意味著這些錯誤都是可以用量子糾錯算法來消除的。對於未來的量子糾錯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2 量子糾錯有多重要? 說到量子糾錯,也許很多人並不能立刻感受到其重要意義。
  • IBM 量子計算路線圖發布!2023 年推出 1121 量子位處理器
    據介紹,IBM 團隊目前正在:開發一套可擴展的、更為大型的、性能更加的處理器;開發一種用於存放更大型處理器的容器「稀釋冷卻箱」(dilution refrigerator),這一冷卻箱 10 英尺高、6 英尺寬;開發一種將多個單元連接起來的技術,類似於晶片中的多核架構
  • 中國量子計算機有新進展,美國稱,要加力抗量子技術
    近日,「中國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超過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可謂震驚世界,而這,也讓美國心急不已,美國相關部門隨後表示,要加力研發抗量子技術。、通信安全、加密技術、隱身技術、高精度導航、抗幹擾成像等能力,其軍事應用極有可能催生全新的戰略能力及作戰指揮體系。
  • 量子計算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應用分析
    2.2 量子編碼與經典計算類似,將多個「物理量子比特」編碼構造為可容錯的「邏輯量子比特」,可有效應對量子系統的退相干問題,所以量子編碼是未來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基礎。3 量子計算產業發展現狀政府方面,從全球範圍來看,多國政府紛紛出臺支持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戰略,下撥大量資金用於以量子計算為主的量子信息技術研究。
  • IBM:公布量子晶片路線圖和計劃
    稀釋冰箱有兩種:乾式和乾式。看起來,IBM正在與Blufors這樣的公司合作開發乾式冰箱,而Blufors是專門生產無製冷劑的稀釋冰箱的公司。該公司聲稱,它將在明年發布Quantum Eagle,它具有多達127個量子比特和包括矽通孔(TSV)和多層布線在內的創新技術,以支持扇出「經典」控制信號,同時將量子比特保存在單獨的,保護層。Quantum Eagle將實現IBM稱之為「 重六角形 」(「heavy hexagon)的新拓撲,它包括一種內置的錯誤保護形式,IBM認為,隨著系統中量子量子位的數量不斷增加,這將是必不可少的。
  • 我國量子技術不行?近日量子計算機取得重大突破,比谷歌快100倍
    但美國也不甘落後,在2019年,世界科技公司巨頭--谷歌公司表示:已研發出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有業內人士表示,量子計算機的性能遠遠的超過了傳統的計算機,目前世界上最強的電子計算機TOP500的Summit的性能已高達20億億次,但量子計算機的計算性能將高達百億億次,這將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 技術之戰——量子計算機競賽愈演愈烈
    過去10年,隨著量子計算從學術研究轉變為商業性部署,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由IBM、谷歌和因特爾等科技巨頭採用的微小超導環路方法上。但與此同時,一項長期被大公司邊緣化的量子計算機製造技術正在發力中。去年,超導技術使得谷歌能夠大放厥詞,宣布其「量子霸權優勢」,量子計算機首次執行了比最佳經典計算機能力更強大的運算。但是,離子阱技術在製造商用量子計算機方面,越來越受到關注。
  • 谷歌的量子霸權:或將讓量子計算機,開啟計算領域新紀元?
    谷歌科學家稱已經實現了一種近乎神話的計算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新一代量子計算機性能大大超過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就是所謂的「量子霸權」。一個在谷歌Sycamore機器上工作的專家團隊表示,他們的量子系統在200秒內完成了一個計算,而一臺經典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
  • 前沿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
    隨著量子比特數目的遞增,對於 n 個量子比特而言,量子信息可以處於 2 種可能狀態的疊加,配合量子力學演化的並行性,可以展現比傳統計算機更快的處理速度;加上量子糾纏(entanglement) 等特性,理論上,量子計算機相較於當前使用最強算法的經典計算機,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有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強的處理能力。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子計算?
  • 量子糾纏——促生量子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魔幻技術
    在量子力學理論中,當若干個粒子相互作用時,各粒子的特性會綜合為整體性質,無法單個描述,只能表述整體性質,因此稱為量子糾纏現象。物理學家們已經利用量子糾纏技術成功實現了數十公裡距離的量子信息傳遞,這為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網絡的發展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 專治不明覺厲:深度解密IBM黑科技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真的不只存在在科幻小說裡嗎?它和普通計算機有何區別?和咱普通程式設計師又有何關係。本篇文章專治不明覺厲,希望帶你一探量子計算機的究竟!2001年的時候,IBM發表文章說「在未來的幾十年裡,量子計算機很可能會走出科幻小說與科研實驗室(主要在IBM)進入實際應用。」
  • 量子力學目前最大的應用,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多強?超乎想像
    量子力學揭示了粒子具有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由兩個同一事件出現的兩個粒子具有鬼魅般的糾纏作用,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量子糾纏特性,實現了粒子的遠距離傳輸,那離我們人類的遠距離傳送還有多遠呢?目前這項技術還不成熟。
  • 第4227回:技術極限量子糾纏,量子計算機優越性
    在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太快的時代,傳統的產學研模式根本趕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速度,因為大學必須要進行一些基礎理論的研究,這種事情是企業做不到的,必須讓一些大學去幹,讓大學起到燈塔的作用,在國內,位於合肥的我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是一個典型
  • 秒殺IBM和霍尼韋爾,全球超強量子計算機在哪家?
    問題是,國外量子計算機如此火熱,國內你怎麼看?基於離子阱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IonQ近日宣布,推出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系統。該量子計算機具有32個「完美的」量子比特,門誤差極低。使用IBM提供的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的行業基準量子體積(QV)來衡量,IonQ的量子計算機魔幻般超過了QV400萬。
  • IBM將量子計算機性能提高一倍
    IBM已經將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比去年的型號提高了一倍,但這僅僅是早期的一步,競爭對手們正在對IBM虎視眈眈。量子計算機中最基本的數據處理元件叫做量子比特,擁有更多的量子比特就更好了。不過,他們是出了名的挑剔,因為外界的影響,如熱容易擾亂他們和偏離量子計算。
  • 隨著替代技術的發展,量子計算機的競爭加劇
    大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不願採用的用於構建量子計算機的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在過去的十年中,隨著量子計算已從學術活動轉變為大型企業,聚光燈主要集中在一種方法上-IBM和英特爾等技術巨頭所採用的微小超導環路。去年,谷歌宣稱它已經通過量子機器實現了「量子優勢」,該量子機器首次執行了超出最佳經典計算機實際能力的特殊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