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之戰——量子計算機競賽愈演愈烈

2020-11-22 量子客Qtumist

過去10年,隨著量子計算從學術研究轉變為商業性部署,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由IBM、谷歌和因特爾等科技巨頭採用的微小超導環路方法上。

但與此同時,一項長期被大公司邊緣化的量子計算機製造技術正在發力中。

去年,超導技術使得谷歌能夠大放厥詞,宣布其「量子霸權優勢」,量子計算機首次執行了比最佳經典計算機能力更強大的運算。

但是,離子阱技術在製造商用量子計算機方面,越來越受到關注。

今年早些時候,霍尼韋爾推出了其第一臺量子計算機,使用離子阱作為量子比特的基礎,不為人知的是,這項研究已經悄悄地進行了十多年,雖然後進入者很多,但霍尼韋爾是第一家採用這種方式的老牌企業。

今年10月,霍尼韋爾又發布了一款升級的機器H1,並規劃了未來十年量子計算路線圖。

圖1|霍尼韋爾量子計算機的離子阱(來源:霍尼韋爾)

上個月,IonQ也發布了離子阱量子計算機,可與IBM和谷歌相媲美。儘管IonQ還沒有公布其性能細節,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例如英國的Universal Quantum和奧地利的Alpine Quantum Technology——也在吸引投資,來用於離子阱項目。

離子阱量子計算機並非新奇事物,早在1995年第一個基本量子電路中量子比特中,離子阱就有所應用,遠先於超導。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量子物理學家丹尼爾·斯裡希特(Daniel Slichter)表示,將所有的努力都用以構建一個商業系統,倒是十分新奇。

圖2|霍尼韋爾在真空室內的離子阱(來源:霍尼韋爾)

IonQ的共同創始人Chris Monroe說:「我認為現如今人們將「超導」和「離子阱」相提並論為時過早,即使在五年前,這種說法都未曾出現過。」

量子計算仍處於起步階段,儘管各個公司都在聲稱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但現在斷定某種硬體會佔上風還為時過早。

隨著一系列技術的發展,這個領域的規模將更加廣闊。

大量的計算

任何具有兩種狀態的量子力學系統(例如超導環路中的振蕩或離子的能級)——都可以形成量子比特,但硬體系統都有其優缺點,都面臨著形成一臺成熟的量子計算機的挑戰。

一臺符合原始期望值的量子計算機,比如說可以用來破解傳統加密系統的機器,需要數百萬個獨立的可控量子比特。

但是量子比特的大小並不是唯一的問題,其質量和彼此之間的連接程度,也相當重要。

隨著量子比特連接數量的增加,由噪音引起的錯誤頻率,在連接過程中也往往會增加。數百萬個量子比特一同計算時,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應到足夠小,小到可以進行自我糾錯。而物理學家們都希望其出錯率極小,以至於在嘈雜環境中也可以正常運作。

利與弊

在過去的幾年中,超導的快速發展可能會使離子阱望塵莫及。谷歌、IBM和其他公司已經開發出了約50個(或許更多)高質量量子比特的機器。IBM的目標是到2023年擁有1000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谷歌的量子硬體負責人(直至今年四月)John Martinis認為,谷歌將使用與取得量子優勢時相同的基本架構,來實現下一個重大裡程碑——糾錯。

迄今為止,超導量子比特從多家公司的使用習慣中受益,因為它們的基本組件與經典晶片技術是兼容的。但在電場中,單個帶電原子能級內,存儲信息的離子阱量子比特,有許多固有的優勢。

與超導量子比特相比,其操作不易出錯,且單個離子的微妙量子狀態持續的時間更長。而超導量子比特雖然很小,但仍由大量原子組成。

此外,超導量子比特往往只與它們最近的鄰域相互作用,而離子阱量子比特則可以與許多其他離子相互作用,這使得運行一些複雜計算時更加容易。

而且一個阱中能夠容納的離子也是有限的,IonQ最新的模型包含32個離子阱量子比特,用雷射拔出任意兩個都會產生相互作用。

為了擴展到數百個量子比特,該公司正在研究利用光子將多個量子比特連接起來的方法,其目標是每年將量子比特的數量增加一倍或更多。

圖3|霍尼韋爾量子計算機的控制室(來源:霍尼韋爾)

與此同時,霍尼韋爾計劃通過物理方式,將每個離子在一個巨型晶片上進行相互連接,而這一想法是NIST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提出的。

霍尼韋爾量子計算機的最新系統僅有10個量子比特,但其首席科學家表示,正在進行下一代系統的研發。

未來五年,計劃連接約20個量子比特,使這臺機器能夠處理經典計算機上本不可能處理的問題。

挑戰就在於,既要保證量子比特的質量和精度,又要同時控制數十個甚至數百個量子比特。而這項挑戰無論是霍尼韋爾,還是IonQ,都未戰勝。

儘管許多必要組件的發展已爐火純青,但需要的是一個系統級別的綜合方法,將所有組件組合在一起,對其進行測試,用其解決問題。

勝者尚不明確

投資者沒有將目光局限於離子阱硬體設備,超導量子比特的成功為各種技術打開了大門。其中包括矽基自旋量子比特,它將量子信息,儲存在嵌入矽晶體的,原子的核自旋狀態中。

這場比賽還遠遠沒有開始,勝利者可能永遠不會出現。最終,也許沒有哪個平臺稱得上是成功者,但是各個不同的平臺,處理各個不同的任務,這樣的組合是趨於完美的。

#科技##作業系統##網際網路##數碼迷##量子技術#

關注@量子客,獲取量子領域一手資料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後量子密碼學?保護數據免受量子計算機威脅的競賽正在展開
    為了保護數據和通信免受超級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的威脅,一場新的競賽正在展開。當我們每次使用電子商務網站、收發電子郵件、查看銀行或信用卡帳戶時,瀏覽器上都會出現一個小小的掛鎖符號,很少有人會去想它。但這是一個信號,表明當前使用的在線服務用的是HTTPS傳輸協議。
  • 技經觀察 | 量子計算VS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全球量子競賽展開
    近期,布魯金斯學會發布文章《中美量子數據安全競賽的現狀》。文章介紹了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方法和安全通信的威脅,量子密鑰分發方法(QKD)及其在加密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及各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進展和競賽。文章指出,中國快速發展的基於量子的安全通信鏈路可能有損於美國情報機構,並助其在中美有關太空活動的國際協定中獲取戰略利益,但基於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的領先地位,中美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的合作將有益於美國了解最新技術。
  • 布里斯托的科學家指出量子計算機的奇異之處
    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在競相建造的超強大的量子計算機,需要比以前認為的更強大的功能,才能擊敗當今的普通PC。領先的大學和公司(包括Google,Microsoft和IBM)的研究小組參與了實現第一臺跨入「量子計算奇點」的量子計算機的全球競賽。
  • 看「九章」量子計算機,回顧世界計算機速度的激烈競賽
    實驗顯示,「九章」的計算速度比谷歌公司去年推出的53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100億倍,並彌補了「懸鈴木」依賴樣本數量的技術漏洞;比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要快一百萬億倍。在計算機史上,中國是後來之輩,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確實令人驕傲,也足以鼓舞后代們再接再厲。
  • 量子技術霸權爭奪戰愈發激烈,中國力壓美國拔得頭籌
    日本媒體發表文章稱,全球以量子計算機為代表的量子技術爭奪戰是愈演愈烈。在發表的量子論文數量方面,中國一舉拿下NO.1拔得頭籌力壓美國。而中國則在量子密碼領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優勢。從論文數量來看,中國發表了2169篇,是美國的兩倍。中國量子領域的論文總量,包括涉及傳感器的論文總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美為早日將這一技術投入實用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此前,最新消息顯示,中國自主研發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已正式上線。其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量子研究進展備受外界矚目。
  • 世紀之光——量子計算機
    百年量子 19世紀末物理學在技術層面被壓榨的差不多了,還好在20世紀初期誕生了相對論跟量子力學。相對論直到今天還是在原地踏步,在宇宙宏觀用的較多,對人類產生實際的效益卻不多。人類從20世紀到現在主要消耗的還是以量子力學為主,而且消化的方式比較的單一:量子力學——材料學——應用技術。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三大厲害之處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月4日消息,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什麼是」九章「量子計算機?
  • 研究可以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他們的論文「用於全球連接的被困離子量子計算機的高效量子位路由」發表在《高級量子技術》雜誌上。該項目的團隊由Winfried Hensinger教授領導,包括Mark Webber,Steven Herbert博士和Sebastian Weidt博士。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算法,可以調節量子計算機中的流量,就像管理繁忙城市中的流量一樣。
  • 量子計算機會真正摧毀比特幣嗎?
    量子物理學家正在闡述量子計算機對密碼學和加密貨幣的現實影響。在YouTube視頻中,量子物理學家Anastasia Marchenkova分享了有關利用量子計算機打破加密技術的競賽的兩分錢。「 Shor的[量子]算法可以破壞RSA和橢圓曲線加密,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如今我們的許多數據都使用這兩種算法進行了加密。量子計算機並非在所有方面都更快。它們在某些問題上的速度更快,而且碰巧這種RSA和橢圓曲線加密屬於這種保護。
  • 中國量子晶片突破!為什麼讓全世界為之震撼?
    歸根結底,在於量子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所運用原理和路徑,是完全不一樣的。現有傳統電子計算機的運算單元,一個比特在特定時刻只有特定的狀態,要麼0,要麼1。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特有的「疊加狀態」,採取並行計算的方式,終極目標可以讓速度以指數量級提升。換句話說,傳統計算機解答問題解決問題,只能一是一,二是二。
  • 量子計算世界爭霸戰
    因此,關於量子計算機競賽的目的是找到一種方法,使其大規模量產能夠趨於穩定。計算行業巨頭IBM堅信「transmon超導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中最有前途的產品,他們有三個量子處理器原型機,公眾可以通過雲進行訪問。IBM的量子計算機所處的環境溫度維持在絕對零度左右「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94000人通過雲訪問了IBM的量子計算機。
  • IBM 的量子計算機一鳴驚人,國內量子技術技術有多強?
    量子計算機到底是什麼如果有人問量子計算科學家:「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是什麼?」「為什麼量子計算機可以加速計算?」我認為答案是這樣的:因為量子位元不僅代表某種狀態,而且代表狀態的概率疊加。比如著名的薛丁格貓,它實際上是一隻活貓和一隻死貓的疊加。
  • IBM將量子計算機性能提高一倍
    IBM已經將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比去年的型號提高了一倍,但這僅僅是早期的一步,競爭對手們正在對IBM虎視眈眈。量子計算機中最基本的數據處理元件叫做量子比特,擁有更多的量子比特就更好了。不過,他們是出了名的挑剔,因為外界的影響,如熱容易擾亂他們和偏離量子計算。
  • 新「中國名片」:我國量子計算機比美國谷歌快100萬倍!領跑世界
    當前,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大眾的目光都聚焦於各國在5G領域的技術博弈,但5G技術並非是影響未來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唯一技術,雙方關於「量子技術」的比拼,誰更勝一籌?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
    展望未來的話,如果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了廣泛應用,那麼各個行業,醫療、農業生產、工業生產、人工智慧,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會受到量子技術的影響,量子計算機能夠超過電子計算機,密碼領域量子通信可以提升傳輸的安全,量子傳感可以測量很多很重要的參數。
  • 研究能夠預測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來源:蘇塞克斯大學溫弗裡德·亨辛格蘇塞克斯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創造了一種算法,可以加快正在開發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將離子(或帶電原子)路由到量子計算機周圍,以提高計算效率。Sussex團隊已經展示了如何通過使用新的&34;在量子計算機上最有效地進行計算。他們的論文&34;發表在《先進量子技術》雜誌上。
  • 隨著替代技術的發展,量子計算機的競爭加劇
    大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不願採用的用於構建量子計算機的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在過去的十年中,隨著量子計算已從學術活動轉變為大型企業,聚光燈主要集中在一種方法上-IBM和英特爾等技術巨頭所採用的微小超導環路。去年,谷歌宣稱它已經通過量子機器實現了「量子優勢」,該量子機器首次執行了超出最佳經典計算機實際能力的特殊計算。
  • 第4227回:技術極限量子糾纏,量子計算機優越性
    《採風追影文化傳播》公益科普教育文章,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  量子計算機正在突破人類技術上的極限。    人類技術上的壁壘到底在哪裡?
  • 日媒:美中主導量子技術革命,日本恐遭淘汰
    日本經濟新聞09/19消息,圍繞以下一代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為首的量子技術,世界霸權之爭愈演愈烈。在顯示國家基礎研究能力的論文數量上,中國超過美國位居首位。繼半導體技術支持的數字社會之後,量子技術引領21世紀產業革新的可能性逐漸明顯。新時代技術的勢力圖,也會影響產業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然而,日本卻應對遲緩,有掉隊之憂。
  • 中國量子計算機有新進展,美國稱,要加力抗量子技術
    近日,「中國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超過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可謂震驚世界,而這,也讓美國心急不已,美國相關部門隨後表示,要加力研發抗量子技術。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顯示,其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與利用矽處理器構建的傳統計算機不同,「九章」量子計算機是一個由雷射器、反射鏡、稜鏡和光子探測器組成的精密桌面裝置。它不是有朝一日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或存儲文檔的通用型計算機,但它卻可以展示量子計算技術的潛力。量子技術的潛力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