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的科學家指出量子計算機的奇異之處

2020-09-26 量財經AI

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在競相建造的超強大的量子計算機,需要比以前認為的更強大的功能,才能擊敗當今的普通PC。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在量子機械硬體上運行的新型機器,預計在解決某些問題方面將提供巨大的速度優勢。


領先的大學和公司(包括Google,Microsoft和IBM)的研究小組參與了實現第一臺跨入「量子計算奇點」的量子計算機的全球競賽。


這代表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以致當今的頂級超級計算機要花費數個世紀才能找到解決方案,而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在幾分鐘內破解它。

現在,來自布里斯托(Bristol)的一組科學家發現,這種奇異性的界限比以前想像的要遙遠。


這項研究本周在《自然物理學》上報導。

該結果適用於一種稱為「玻色子採樣」的極具影響力的量子算法,該算法被設計為展示量子計算相對於經典機器的至高無上的直接途徑。


玻色子採樣問題旨在通過光學晶片中控制的光子(光粒子)來解決,這是布里斯托的量子工程與技術實驗室(QETLabs)率先提出的技術。

預測從大型光學晶片中出現的許多光子的圖案與極其困難的隨機矩陣計算有關。


隨著量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似乎可以達到一個穿越量子計算奇點的玻色子採樣實驗。但是,布里斯托團隊能夠重新設計一種古老的經典算法來模擬玻色子採樣,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後果。


QETLabs的負責人Anthony Laing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這就像調整舊的螺旋槳飛機以使其比早期的噴氣式飛機更快。


「我們處於歷史的時刻,經典算法仍然有可能勝過我們期望最終超音速的量子算法。


「但是要證明這樣的壯舉意味著要組建一支由科學家,數學家和程式設計師組成的精明團隊。」

來自布里斯托計算機科學系的古典算法專家RaphaëlClifford博士重新設計了幾種經典算法來解決玻色子採樣問題,其中1950年代的Metropolised獨立採樣算法表現出最佳性能。


QETLabs研究人員「 EJ」(曾為LucasArts程式設計師)對仿真代碼進行了優化。布里斯托數學學院的Ashley Montanaro博士是計算複雜性的專家,而QETLabs的學生Chris Sparrow和Patrick Birchall則研究了競爭性量子光子技術的預期性能。


該項目的核心是將所有這些方面整合在一起的是QETLabs博士研究生和論文的第一作者Alex Neville,他對所有算法進行了測試,實施,比較和分析。


他說:「迄今為止,最大的玻色子採樣實驗是針對五個光子的。


「據信30個甚至20個光子足以證明量子計算的至上性。」


但是他能夠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上模擬20個光子的玻色子採樣,並通過使用部門伺服器將模擬大小增加到30個光子。


亞歷克斯補充說:「使用當今功能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我們可以用50個光子模擬玻色子採樣。」


該研究建立在布里斯托作為量子科學和量子技術發展活動中心的聲譽上。


通過QETLabs,該大學開始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將量子技術帶出實驗室,並將其工程化為有用的設備,這些設備在現實世界中具有解決社會最棘手問題的應用。


除了與微軟,谷歌和諾基亞之類的科技公司合作之外,布里斯托還湧現了專注於量子技術的初創企業和新的商業活動。


整個量子研究活動中的一個重要主題是發展我們對量子技術如何可證明優於傳統計算機的理解。


最近,Montanaro博士與數學學院的Noah Linden教授一起組織了一個以海爾布隆為重點的研究小組,主題是量子計算至上。


這次會議將來自工業界和學術界的該領域的一些世界領導者帶到了布里斯托,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激烈討論和合作。與會的參與者中有一位是設計玻色子採樣的理論家,來自奧斯丁分校的Scott Aaronson教授。


儘管性能優於傳統計算機的時間可能比原先希望的時間長一點,但是Laing博士仍然對構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設備的前景感到樂觀。


他說:「我們現在對必須證明要證明量子機器可以比其經典對手進行超越計算的技術挑戰有深刻的認識。對於玻色子採樣,奇異點剛好超過50個光子。比我們最初想像的要難得多,但是我們仍然把握機會。」


Laing博士的研究小組專注於量子技術的實際應用,當前的工作將光子器件的尺寸和複雜性置於界限之內,這將是解決當今經典算法無法解決的與工業相關的問題所必需的。


聲明: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三大厲害之處
    關於」九章「量子計算機,潘建偉介紹,將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的這臺量子原型機命名為「九章」,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可見,所謂」九章「,就是紀念《九章算數》的量子計算機。厲害之處之一:「九章」創造了全球最快的取樣速度。
  • 超導體:量子計算機的"矽"
    量子計算機,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急。為什麼會有這麼感慨呢?一方面,各國量子計算機都在加緊研發階段,另一方面,想達到量子運算能力必須有一種材料,它的電阻為零。科學家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34;一. 超導體被各國科學家比喻為量子計算機的&34;我們知道,現在的晶片,一般是有矽晶片來製造。
  • 科學家在量子計算機的候選材料中發現物質奇異狀態的證據
    設在佛羅裡達州大學的美國高磁場實驗室工作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穎的技術,發現了一種量子自旋液體的物質奇異狀態的證據,量子自旋液體有望成為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基礎。在凝聚態物理學中,量子自旋液體(quantum spin liquid,縮寫:QSL)是物質的不尋常相,可以通過相互作用某些磁性材料中的量子自旋來形成。 量子自旋液體的一般特徵是其長程量子糾纏、分數激發和缺乏普通的磁階。
  • 《自然》: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指出,自然輻射會干擾量子計算機
    一支由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所領導的量子計算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自然輻射會嚴重幹擾量子計算機的基本運算單位:量子位。這一最新研究發現論文,題為:「電離輻射對超導量子位相干性的影響」,剛剛刊登在今天的《自然》雜誌上。量子計算的實用性取決於量子位或量子位的完整性,量子位是表示量子信息的連貫的兩級系統,是量子計算機的邏輯元素。
  • 布里斯托物理學家或將量子密碼術植入手機
    答案就在於量子密碼術或量子密鑰分配,該技術通過採用光子修改對數據進行編碼和傳輸。發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有這種光子源,設備必須完全匹配,該加密方式更容易受到噪音影響。  然而,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Jeremy O'Brien和他的物理學家團隊有望開發出一個移動解決方案。
  • 量子計算機突破:很酷的超導材料自然保持量子態,或改變遊戲規則
    量子計算機長期以來一直是個激動人心的概念,它能夠將數據存儲在同時具有兩種狀態的量子比特上,但想要實現量子計算的應用卻一直被擱置。儘管諸如谷歌之類的公司都會以量子研究的領先優勢為榮,並且人們猜測這種技術可以實現從密碼學到製藥等領域的技術飛躍,但由於該技術的物理局限性,廣泛使用量子計算機的現實一直停滯不前。
  • 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武器:疊加和糾纏
    不過,有些科學家卻從中看到了機會。他們認為,量子尺度上發生的一些詭異事件可以被利用起來,讓人們能以一種全新且更快的方式進行計算並發送信息,至少從理論上而言,這些信息不可能被攔截。幾個對此感興趣的科研團體希望建造出量子計算機,以解決目前的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諸如找出幾百位數的質因子或將大的資料庫一網打盡等等。這些研究計劃和成果都在AAAS的年度大會上得到了展示。
  • 計算機科學家設定基準以優化量子計算機性能
    計算機科學家表明,高速量子計算機如何使用其電路執行量子程序的現有編譯器會抑制計算機實現最佳性能的能力。具體來說,研究表明,改進量子編譯設計可以使計算速度比目前演示的速度快45倍。計算機科學家創建了具有最佳深度或大小的基準量子電路系列。在計算機設計中,電路深度越小,可以更快地完成計算。
  • 實驗首次觀測到奇異物理現象,助量子計算機容錯性實現突破
    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稱,首次觀測到一種奇異的物理現象,有助於量子計算機在容錯性上實現突破。量子計算機的高錯誤率是目前其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A-B效應是量子力學史上的重要實驗,但是在這份研究之前,研究者無法:● 在實驗室創造非阿爾貝條件● 即便創造了非阿爾貝條件,也無法探測其可能產生的效應。這份研究稱,他們成功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 科學家發明西洋棋難題難倒計算機:人腦具有量子效應
    北京時間3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稱,一道西洋棋難題或能幫助科學家確定量子理論是否能解釋人類意識。
  • 英國科學家發現布里斯托大小的冰山正在融化
    英國科學家發現一塊布里斯托大小的冰山漂浮在南極圈周圍。南極洲發現:英國科學家發現布里斯托大小的冰山正在融化。在對南設得蘭群島進行調查時,「保護者號」發現了這座巨大的冰山。這艘船的任務是更新南極洲的地圖,並允許科學家進入冰凍的南極附近更偏遠的研究站。
  • 世紀之光——量子計算機
    量子力學主要以「新材料」推動著社會技術的發展,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半導體領域的計算機,現在的材料學、物理學、核物理學、化學的理論基礎還都是量子力學,從這也可見貢獻之大。但是呢,量子理論卻很少拿來直接使用,不然我們的生活會更精彩:瞬移、穿牆這些都不是夢。
  •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理論,奇異博士讓蟻人被困在量子領域
    當奇異博士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看到1400多萬個潛在的未來時,粉絲們就從沒停止過復仇者聯盟最終是如何打敗滅霸的猜測。這個理論的主要意思是奇異博士把時間寶石交給滅霸的時間。雖然之前也曾有大多數人認為,星爵之所以打醒滅霸的原因是必須以特定的方式來完成這一波操作,然後才能在後面對抗滅霸的過程中贏得勝利。但是根據這一最新理論認為,時間才是關鍵,而不是行動本身。
  • 科學家在量子計算機上實現了
    時間是什麼,這個問題絕對是世界未解之謎之首。穿越、時間倒流僅僅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現實中無法實現。不過最近科學家藉助量子計算機,發現時間是可以「倒流」的。這一違背常識的發現讓我們對於時間有了全新的認識。  時間如何倒流,科學家舉了一個例子。一般認識中,時間總是有方向的,系統總是由有序轉向無序。比如撞球,剛開始撞球被擺放成規則的三角形,撞擊之後撞球分散在四處。
  • 科學家提出量子大腦,能否為人類解答大腦的奧秘?
    人類的大腦一直隱藏著很多未解之謎,人類科學家從很多方面來了解過大腦,甚至運用了量子力學的成果去試著發現大腦的秘密。大腦是否應用了量子力學?從某個層面上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大腦由原子組成,原子當然要遵循量子物理的規律。
  • 摩爾定律將令經典計算機至極限?量子科學家看法不一
    新華網黃山9月5日電(記者段世文)在今天閉幕的「2001年量子信息國際學術會議」上,與會的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領域的國內外科學家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對「經典計算機何時遭遇極限?」這一問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經典計算機即我們現在通用的矽晶片計算機。近30多年來,製造技術的革命大大提高了傳統矽晶片的集成度。
  • 谷歌開源量子計算軟體原始碼,便利科學家利用量子計算機
    繼開源tensorflow、caffe等深度學習開發框架後,當地時間10月24日,谷歌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宣布,開源量子計算軟體OpenFermion,從而讓科學家更方便的使用量子計算機。谷歌稱,這次開放的是OpenFermion的原始碼,可供用戶免費使用,化學家和材料學家可以利用谷歌軟體改編算法和方程,使之能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
  • 不懂量子也不懂計算機,那麼,你能理解量子計算機嗎?
    谷歌、IBM、阿里巴巴和許多初創公司在競爭,想第一個實現「量子霸權」,也就是讓量子計算機在一個計算任務中快過傳統計算機。為了在芸芸眾生中彰顯你的卓爾不凡,不妨粗淺了解一點量子計算機的原理。其實它和我們熟知的電腦差不了多少。
  • 科學家使用「量子數據」為量子計算機加速
    據外媒報導, 來自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Skoltec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加速量子相互作用計算的新方法。 它們在量子神經網絡上完成整個過程,而不是通過經典算法在經典計算機上存儲/計算量子信息。不可預測性是量子尺度相互作用建模的固有問題。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意義
    專家表示,「如果量子計算原型機,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量子計算在未來有多方超越的可能。」通俗來講,就是用極端複雜的問題來考驗量子計算,讓它在實際應用中證明自己的實力。潘建偉團隊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在室溫條件下運行計算「高斯玻色取樣」問題,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超級計算機則需要6億年;處理100億個樣本,「九章」只需10小時,超級計算機則需要1200億年。如此強大的算力,全面超過傳統的超級計算機,證明了「量子優越性」的存在。作為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研製量子計算機是世界各國角逐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