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體:量子計算機的"矽"

2020-05-01 任哥論道


量子計算機,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急。為什麼會有這麼感慨呢?一方面,各國量子計算機都在加緊研發階段,另一方面,想達到量子運算能力必須有一種材料,它的電阻為零。科學家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34;

一. 超導體被各國科學家比喻為量子計算機的&34;

我們知道,現在的晶片,一般是有矽晶片來製造。因為矽晶片的晶體結構極為穩定。有科學家預言,矽晶片最小可製造2nm晶片。如果超過這個極限,就會出現難以解決的困難,&34;。說白了,就是由於納米級別太小了,所設計的電子元器件就會出現&34;現象,這種現象就完全把摩爾定律訂到了&34;。

各國科學家研究量子計算機當然不可能用常規的辦法,於是替代&34;的材料自然就落到了超導材料上了。

超導體:量子計算機的"矽"

超導材料以其材料電阻為零的特性,正好與量子的糾纏特性相吻合,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把&34;看做量子計算機的&34;了。

二. 量子計算機在運算時同時出現0和1的疊加態

科學家們之所以研究量子計算機,那是因為量子的疊加態提升了運算速度。

打個比方,如果計算一個龐大的數據,一般最快的計算機可能需要計算幾天的時間,而量子計算機可能只需要幾秒鐘便能計算完成。

現在的量子計算機體積龐大,噪音很大,並且耗電量極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電能製造低溫,其目的就是在低溫狀況下,使導體變為&34;,這樣才可能實現疊加態的量子計算。

超導體:量子計算機的"矽"

而這種低溫有的是難以想像的-273度。

只有在這種溫度下,才可能事項某種材料的超導性。

解決量子計算機研發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如何製造出可以讓這種計算機的內存存儲開關 (即為量子比特)運行足夠長時間的元件是什麼?那一定是&34;。

三. 量子計算機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平行的自旋電子保持量子計算功能

現在,所有的量子計算機都需要有一種方法來糾正由於周圍環境的問題所帶來的誤差。

現在科學家們正在著手尋找一種材料,即鈾基材料。

超導體:量子計算機的"矽"


近日,由Vidya Madhavan教授帶領的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小組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馬裡蘭大學,波士頓學院以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的科學家們開展了合作。利用Madhavan教授小組的高分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他們得以一窺新型非常規超導態UTe2中暗藏的玄機。他們的研究也指明了UTe2是既是尋找已久的手性超導體,也是一種奇異準粒子的天然載體,而物理學家們已經為此搜尋了幾十年。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三月26日出版的Nature雜誌上。


非常規超導體UTe2的表面,奇異的Majorana費米子沿相反的臺階朝相反方向運動的示意圖。


量子計算機正在獲得進展。同時,量子理論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我在此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量子計算機的問題,相信隨著人類的進步,科技的進步會尋找到合成&34;。到那時,量子計算機或許與現在的手機一樣也說不定。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新型拓撲超導體:未來有望用於製造量子計算機
    導讀近日,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製造出一種拓撲超導體,它能夠很好地產生馬約拉納費米子,克服量子退相干,有望成為量子計算機穩定的構建模塊。因此,量子計算機研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利用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微軟也在決心開發這種類型的量子計算機。馬約拉納費米子是一種費米子,它的反粒子就是其本身。馬約拉納費米子是自然界本身存在著的『獨立』的正負粒子集合體,它具有『粒子』激發態的本證。
  • 淺談量子位與量子電路
    但在量子計算機具備解決複雜難題的能力前,還需先研究如何開發出可規模化且穩定的量子位(qubit)與低溫電子組件。為此,愛美科持續開發基於半導體和超導體的量子位,並針對適應低溫的功能,進行客制電路的設計工作,使得量子運算技術得以實現。
  • 將量子計算的速度提升200倍!矽基原子級兩比特量子門問世
    近日,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宣布了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新進展,使基於矽的磷原子可擴展量子計算從原理上得到實現,是構建原子級量子計算機的重要裡程碑。 撰文 | 魯婧涵 日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量子物理學教授米歇爾·西蒙斯領導的團隊取得了量子計算領域的新突破。 量子計算機是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進行高速運算、存儲和處理信息,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的計算機。它將信息存儲在量子比特中。量子比特門是量子計算機的邏輯門。
  • 重磅| Science:實用量子計算機已近在咫尺
    21 世紀初,囚禁離子(trapped ion)的概念受到了另一個新概念的挑戰:由超導體製成的迴路,所使用的超導體是一種帶有振蕩電路的金屬材料,其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點時沒有電阻。量子比特的 0 和 1 與不同的電流強度相對應。迴路通過肉眼便可以觀察,不需要用到雷射,用簡單的微波電子技術就可以控制,製作過程只需要使用常規的計算機晶片製造技術。此外,迴路的運行也非常快。
  • 量子計算機(瞬時)扭曲
    與其他種類的量子計算機不同,建立在拓撲錯誤校正之上的量子計算機將大量量子位網絡中的單個量子位信息抹平了。不管由什麼構成量子計算機的內在特性,它的快速計算都可以歸結為簡單的指令序列,這些簡單的指令應用於量子位,即量子計算機內部信息的基本單位。無論該計算機是由離子鏈,超導體的結還是矽晶片構成的,事實證明,少數一次僅影響一個或兩個量子位的簡單操作可以混合併匹配以創建任何量子電腦程式,使少數「通用性」的功能。
  • 稀土超導體材料
    二、超導材料主要應用領域1.基礎科學利用超導裝置可以正確測量磁場強度,磁通量、電流、電壓、電磁能等許多物理量,而且這種儀器分辨能力極高,如超導量子幹涉儀可以正確測量人的心磁、腦磁以及地磁。普通超導體的最大應用市場是在低溫物理研究領域,首先應用於探測器、焊接設備及粒子加速器。
  • 用時間晶體驅動超導體或帶來量子科技革命
    一組科學家建議使用時間晶體來驅動拓撲超導體。這種方法可能會創造出無誤差量子計算機。現在有消息稱,有一篇論文提出將時間晶體與拓撲超導體相結合,用於無誤差量子計算、極精確計時等方面。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首次提出時間晶體作為假設結構。時間晶體的顯著特徵是它們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況下運動。
  • 量子計算機的秘密武器:疊加和糾纏
    他們認為,量子尺度上發生的一些詭異事件可以被利用起來,讓人們能以一種全新且更快的方式進行計算並發送信息,至少從理論上而言,這些信息不可能被攔截。幾個對此感興趣的科研團體希望建造出量子計算機,以解決目前的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諸如找出幾百位數的質因子或將大的資料庫一網打盡等等。這些研究計劃和成果都在AAAS的年度大會上得到了展示。
  • 量子計算機工作原理的簡單解釋
    要理解量子計算主要從量子算法和量子計算的實現上來看。有些童鞋認為量子計算機不一定比經典計算機快,只適用於特殊情況,需要特殊的算法。這當然沒有錯,但是這個是很片面的。量子計算的優勢主要來自於硬體與經典計算機的完全不同。量子計算的能力主要來自於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態)。這是經典計算機永遠不可能達到的。所以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是一定要大於經典計算機的。
  • 常溫超導體的劃時代意義
    超導體沒有電阻,會極大推動現有電子技術的使用。我們日常的應用電子技術,都是基於有電阻的電路,由於電阻產生的電的消耗是極為巨大的,人們為了電阻產生的散熱問題,投入了無數資源。電腦會變成超導計算機,想像你的電腦沒有電阻,不再需要散熱,電腦可以更輕薄。
  • 中科院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天使粒子魅影,拓撲量子計算更近了
    目前,丁洪團隊正在嘗試利用這種準粒子編織拓撲量子比特,一旦成功,拓撲量子計算機將走向現實,無疑是諾獎級別的成果。那麼,什麼是馬約拉納費米子模?「準粒子」與「粒子」有何區別?它們與量子計算又有什麼關係?這次,丁洪利用一種新型的鐵基超導體,在單一材料上就創造出了馬約拉納費米子模,提高了工作溫度。並且,最終得到的馬約拉納費米子模是國際上最為純粹的。「編織」拓撲量子計算機這種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可能正是量子計算機需要的點睛之筆。目前,各大科技巨頭在量子計算上紛紛投入了「軍備競賽」級別的研發和資金力量。
  • 國產量子計算機發布,量子計算離尋常百姓有多遠
    今天源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本源量子發布了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取名叫做「悟源」。其搭載了6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現已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原型,可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據相關報導,目前全球能夠提供真實量子計算機服務的公司僅有5家。現在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躋身,突破格局。
  • 世紀之光——量子計算機
    如果是傳統的計算機,就得對一個人說我愛你,對另外一個人說我恨你,得發兩次信息,這效率就有點低了。這個傳統的計算機只能把一組一組數據塞到處理器裡,而量子計算機是把一堆的數據疊加在一起,一次性打包塞進去。這就是量子計算機最主要的功能:並行計算!
  • 矽「量子點」中的人造原子為量子計算創建穩定的量子位
    在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論文中 ,新南威爾斯州量子計算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在矽「量子點」中創建人造原子,矽是量子電路中的一個微小空間,其中電子被用作量子位(或量子位),即電子的基本單位。量子信息。
  • 量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量子計算機是目前網上當紅的概念,它是一種超級計算機,不但能依靠量子計算和存儲數據,還能非常充分地利用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它比傳統的計算機表現得好得多。你現在正在用的矽基微型計算機(電腦或者手機)依賴於將數據編碼成0或1的晶片。
  • 我國首次製備出一成果,矽基晶片的末日來了?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並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提升至吉赫茲領域。這有什麼意義呢?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工作提升了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性能,未來將有望在太赫茲領域的高速器件中應用,為最終實現超高速電晶體奠定了基礎。
  • 美研製出奇特的拓撲超導體材料
    3年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三維拓撲絕緣體,這是一種金屬表面的奇怪絕緣體,雖然它獨特的屬性具有很大應用潛力,但用於量子計算機卻並非理想材料。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
  • 宇宙射線可能會給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帶來問題
    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是近年來各國激烈競爭的科學和技術高地。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較低水平下,輻射也足以嚴重損害量子計算過程的穩定性。量子計算機,簡單地說,它是一種可以實現量子計算的機器,是一種通過量子力學規律以實現數學和邏輯運算,處理和儲存信息能力的系統。
  • 中國計算機學會論壇上5專家激辯:量子計算機10年內成熟?中美之間...
    現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主要玩家仍然是谷歌、IBM、MIT等美國技術巨頭,中國的量子計算研究水平在國際上地位如何?  3月28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舉辦了一場「量子計算機離我們還有多遠」線上研討會。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中國最權威的量子計算領域科學家、企業負責人交流了這一時下熱門話題。
  • 大突破:計算機快1千倍,純矽基光子晶片指日可待,矽能發光了!
    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都屬於電子計算機,由電流來傳遞和處理信息。而光子計算機、光子晶片,顧名思義就是不用電子而是光子來傳遞信息,相比我們現在使用的傳統電子計算機有什麼好處?首先,眾所周知,電流在導體內運動會產生能量損耗(除非使用超導體),在我們使用手機和電腦時對此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發熱和散熱」,如今的整個電子行業無論手機、平板還是電腦,在設計時最重要的就是散熱,而用戶最討厭的也是設備太熱,對於便攜設備來說,這意味著使用舒適感下降,設備還會因為太熱而自動降頻運行;對於大型計算設備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