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物理學家或將量子密碼術植入手機

2020-12-07 OFweek維科網

  ,眾所周知,不管我們如何堅信自己的密碼安全,手機通常還是很容易受到惡意攻擊。然而,如果我們採用基於物理定律而非數學公式的加密方式,情況又會如何呢?答案就在於量子密碼術或量子密鑰分配,該技術通過採用光子修改對數據進行編碼和傳輸。發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有這種光子源,設備必須完全匹配,該加密方式更容易受到噪音影響。

  然而,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Jeremy O'Brien和他的物理學家團隊有望開發出一個移動解決方案。在他們提議的解決方案中,傳輸端需要具備合適的光子發送設備,而接收端只需要一個簡單設備(如手機)來改變這些光子然後返回信息。該技術被稱為"參考幀獨立量子密鑰分配(rfiQKD)",可以不用依賴設備的完全匹配,並且能承受高分貝的噪音。在最近提交給arXiv.org的論文中,O'Brien與聯名作者聲稱,這些研究結果大大拓寬了QKD在實驗室之外的應用潛力,並為通過量子技術提高公共手持行動裝置的安全鋪平了道路。"儘管我們並不能確定該方法是否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安全隱患,但它至少是個良好的開端。"

                                                                            翻譯:Shirley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量子密碼術
    量子密碼術是密碼術與量子力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了系統所具有的量子性質。首先想到將量子物理用於密碼術的是美國科學家威斯納。威斯納於1970年提出,可利用單量子態製造不可偽造的「電子鈔票」。但這個設想的實現需要長時間保存單量子態,不太現實。貝內特和布拉薩德在研究中發現,單量子態雖然不好保存但可用於傳輸信息。
  • 布里斯托的科學家指出量子計算機的奇異之處
    隨著量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似乎可以達到一個穿越量子計算奇點的玻色子採樣實驗。但是,布里斯托團隊能夠重新設計一種古老的經典算法來模擬玻色子採樣,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後果。布里斯托數學學院的Ashley Montanaro博士是計算複雜性的專家,而QETLabs的學生Chris Sparrow和Patrick Birchall則研究了競爭性量子光子技術的預期性能。該項目的核心是將所有這些方面整合在一起的是QETLabs博士研究生和論文的第一作者Alex Neville,他對所有算法進行了測試,實施,比較和分析。
  • 燦坤量子|量子植入,21世紀最嚇人的技術
    20世紀物理學兩大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以波爾為首的物理學家創立的量子力學,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全世界有兩個半人完全理解相對論,但沒有一個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教父波爾也說,如果誰說自己理解了量子力學,那麼恰恰說明他一點不懂量子力學。雖然不懂,但是量子力學以及量子科技卻已經有所應用。
  • 國產量子通話手機有望將於年底或明年初推向民用市場
    IT之家11月12日消息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中國電信 和國盾量子對外宣布,雙方正在研發一個手機支持量子安全通話的項目,同時,中國電信表示,中國電信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面向民用市場推出帶有量子通話功能的國產手機。
  • 商界好消息:量子晶片橫空出世,量子手機也將誕生
    當然3;,筆者也聽到一件高興的事情,那就是我國科學家已研製出量子晶片,而且量子手機也將問世。由此可見,在不長的時間內,某些國家制裁的大棒就會變成軟綿綿的「油條」了。量子概念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經愛因斯坦、玻爾、薛丁格等人的完善。在20世紀的前半期,初步建立了完整的量子力學理論,絕大多數物理學家將量子力學視為理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論。
  •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集微網消息,5月14日,三星和SK Telecom在韓國推出了Galaxy A Quantum量子手機,這是全球第一款具有量子隨機數發生器(QRNG)晶片組的5G智慧型手機,並且是SK Telecom網絡獨佔。
  • 量子手機,一點都不神秘!
    剛看到這個「量子手機」的名稱,懵逼了半天,難道我們馬上進入異次元空間,全靠意念生活?  量子手機,應該稱作「量子通話手機」。  《經濟觀察報》報導稱,中國電信與國盾量子目前正在研發一個支持量子安全通話的手機項目,該項目將由雙方剛剛成立的合資公司――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推進,所研發的手機將面向民用市場,帶有量子通話功能,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從中國電信的渠道向消費者分發。
  • 量子計算機會真正摧毀比特幣嗎?
    量子物理學家正在闡述量子計算機對密碼學和加密貨幣的現實影響。在YouTube視頻中,量子物理學家Anastasia Marchenkova分享了有關利用量子計算機打破加密技術的競賽的兩分錢。但是還有其他不受量子計算機影響的加密算法,我們必須先發現它們,然後實際實施它們,然後在足夠大的量子計算機真正出現之前將其付諸實踐。[破譯密碼術]需要大量的量子位,估計約為1000萬量子位。但這是量子計算機可以實際執行的實際應用的最早發現之一。[量子計算]利用量子屬性來更快地分解數字,這就是RSA加密背後安全性的全部核心。
  • 量子物理學新發現:光學圖形狀態後可選性的硬限制
    到目前為止,量子力學測試依賴於我們產生光的狀態的能力,在測量所有光子時,可以篩選出測量模式的一個子集——那些期望的相互作用已經發生的模式。物理學家稱這種技術為「後選擇」。博科園-科學科普: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量子光子學中心(Centre for Quantum Photonics)的一個研究小組的新工作,揭示了通過後選擇可以進行的量子運算的基本限制。隨著物理學家建立越來越大的光量子態,僅使用後選擇就能得到越來越少的糾纏態。
  • 量子密碼的大門,中國終於打開,再一次站在了世界巔峰?
    這意味著中國將在量子密碼安全中發揮主導作用,這一領域的規則將由中國制定。首先,我們來談談所謂的「量子密碼術」。量子密碼術不同於普通密碼術。一般來說,傳統密碼學的安全性是基於數字的組合。量子密碼術是基於光子和量子力學的應用。這套密碼系統更加安全可靠,換句話說,「牢不可破的密碼系統」。
  • 誰將是下一個徵服「全球最性感量子物理學家」的男人?
    萊莉開始學的哲學專業,閒時也看《紅樓夢》,後來看科普知識,迷上了量子科學。  就去攻讀下加州理工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博士。成為全世界「最性感的物理學家」。 豐胸細腰的萊莉說:"我愛緊身衣",然後就入行變成專業模特。
  • 科學網—保羅·狄拉克:像羚羊一樣害羞的物理學家
    不過,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保羅·狄拉克卻非常符合人們對科學家的想像。一家倫敦報紙曾這樣評價這位諾獎得主:「像羚羊一樣害羞,如女王僕人一樣謙遜」。 1902年,狄拉克出生於英國布里斯托,他的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英國人。狄拉克的父親是一個嚴格而專制的人,他強迫孩子們只能說法語,整個家庭顯得非常沉悶、冷酷。
  • 物理學家將量子記憶連結到有史以來最長的距離
    它通過信息將世界聯繫在一起,使我們能夠分享數百萬隻可愛而可愛的貓的照片。但是,網際網路上也充滿了黑客試圖攔截重要或敏感信息的信息。為了進行反擊,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薛定'的貓的幫助下,這隻著名的假想死活貓科動物試圖揭露亞原子粒子的怪異本質。
  • 科學突破獎公布,三位理論物理學家獲「基礎物理特別獎」
    三位理論物理學家——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Sergio Ferrara、麻省理工學院的Daniel Freedman和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的Peter van Nieuwenhuizen因提出超引力理論而榮獲這一獎項,並將平分300萬美元的獎金。1976年,為了統一所有自然力,三位物理學家創建了超引力理論。該理論將引力與一種量子場論整合在一起,拉開了通過量子變量描述時空幾何結構的序幕。
  • 墨子號發射成功帶動量子晶片.量子加密SIM卡.量子通信與量子手機
    2016年8月,「墨子號」中國研發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家墨子的名字命名。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量子密碼術:幫「鮑勃」和「愛麗絲」傳悄悄話
    上世紀80年代,量子物理學家發現,利用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可以保證信息從鮑勃傳給愛麗絲的安全性,這就是「量子密碼術」。近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博士,請他介紹了鮑勃與愛麗絲如何利用這些量子技術進行安全對話。
  •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量子材料是一種奇怪的物質,通過我們的iPhone傳導電能的效率可以比常用的導體矽高很多倍 - 如果只有物理學家可以破解這些物質的工作方式。密西根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在詳細介紹一種新型量子材料 - 十二硼化鐿或YbB12方面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並對通過這種材料傳導電能的效率進行了成像。這種材料導電性的證明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這些電磁材料中的自旋,電荷和能量流動。YbB12是一種非常乾淨的晶體,它與導體和絕緣體的特性相同。
  • 量子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量子網絡可供百萬人使用
    多年來,量子技術一直被視為標準加密技術的革命性替代品。當地時間9月2日,《科學進展》雜誌報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領導的量子技術項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設計的原型網絡,有望拓展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量子網絡,供數百萬用戶使用。在新冠疫情流行背景下,該成果對於網際網路主導的在線通訊的發展,以及應對日益嚴重的網絡攻擊威脅具有重要意義。
  • 量子物理學中最大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
    廣島大學霍爾格·F·霍夫曼副教授和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卡蒂克·帕特卡爾試圖解決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它?他們在發表《新物理學期刊》上新研究中發現:通過讀取從遠離系統本身的量子系統觀察到的信息,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分析方法確定其狀態。雖然分析完全從量子系統中移除,但通過仔細閱讀量子數據,可以恢復可能結果的初始疊加。
  • 單光子源的誘騙態量子密碼實驗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微電子與應用物理系量子電子與量子光學小組共同組建的聯合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採用標記單光子源的誘騙態量子密碼實驗,將量子密碼技術的實際安全性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