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密碼術

2020-12-05 全球聯實業集團

量子密碼術是密碼術與量子力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了系統所具有的量子性質。首先想到將量子物理用於密碼術的是美國科學家威斯納。威斯納於1970年提出,可利用單量子態製造不可偽造的「電子鈔票」。但這個設想的實現需要長時間保存單量子態,不太現實。貝內特和布拉薩德在研究中發現,單量子態雖然不好保存但可用於傳輸信息。1984年,貝內特和布拉薩德提出了第一個量子密碼術方案,稱為BB84方案,由此迎來了量子密碼術的新時期。

量子密碼術是怎麼實現保密的呢?跟傳統密碼術一樣,也是通過算法和密鑰。實際上,量子密碼術用的算法還是個特別簡單的算法,簡單到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

任何一串信息,都可以表示成一串二進位字符,即一串 0 和 1。對這個 01 字符串的每一位數字a,我們都給它一個對應的密鑰 k,這個k 也是一個 0 或 1 的數字。根據 a 和k,就可以算出對應的密文 b,它也是一個 0 或 1的數字。

對應的規則是:如果 k= 0,那麼 b就等於 a;如果k= 1,那麼b 就等於 0 和 1 中不等於 a 的那一個。也就是說,k = 0 就把 0 變成 0,1 變成 1,而 k =1就把 0 變成1,1 變成 0。再簡單一點說, k= 0 就不變, k= 1 就將 0 和1 互換。這個算法叫作「異或」。

你也許會感到奇怪,那麼多複雜的算法都保不了密,這個最簡單的算法憑什麼可以?

訣竅不在於算法,而在於密鑰。請注意,這裡的密鑰不是只有一位數字。如果只有一位數字,那當然完全沒有保密效果。實際情況是,對於原文的每一位,都相應地有一位密鑰。也就是說,如果原文的長度是n 位,那麼密鑰的長度也是n位。如果原文像《紅樓夢》那麼長,那麼密鑰也需要這麼長。

另外,這串密鑰的字符串還必須是個隨機的字符串。也就是說,每一位都是隨機的 0 或者 1,任意兩位數之間,沒有任何聯繫。

此外,這麼長的密鑰,還只能用一次。也就是說,你這次用n 位的密鑰傳輸 n位的原文,下次你傳同樣的內容,還必須從頭再來,重新構造 n位的密鑰,千萬不能把原來的密鑰再用一次。這叫作「一次一密」。

量子密碼術中的密鑰就是滿足這樣 3 個條件的字符串:長度跟明文相等,隨機,一次一密。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這樣就絕對不會被數學方法破譯。為什麼不可能被破譯?因為這樣的一段密文,可能對應任何的一段跟它等長的明文,而且概率相等。比如說,既可能對應「明天上午向東進攻」,也可能以同樣的概率對應「後天下午向西撤退」或「飛出地球移民宇宙」……

對這樣沒有任何偏向性的密文,數學分析完全無從下手,因為這裡根本就沒有一個讓你解決的數學問題。

長度跟明文相等、隨機、一次一密,滿足這 3 個條件的密鑰叫作「一次性便箋」。因此,密碼學中一個重要的定理就是:用一次性便箋加密的密文,是絕對不可破譯的。這條定理是資訊理論的創始人克勞德·香農證明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便箋中的 3 個條件缺一不可。無論是密鑰長度小於明文,還是密鑰的各位之間有聯繫,還是同一串密鑰用了兩次,都會導緻密文呈現某種結構,這樣對手就有了著力之處,就可能通過頻率分析之類的手段破解密碼。

一次性便箋方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期就發明了,但很少實際應用。原因是,傳送這樣大量的密鑰非常困難。如果像《紅燈記》《潛伏》等諜戰片一樣,派信使去傳密鑰,那麼一旦信使被抓或叛變,損失將十分巨大。因此,一次性便箋方法只用在不惜任何代價要保證信息安全的地方,例如國家元首之間的通話。

量子密碼術改變了這種狀況,它的辦法是:用量子力學的物理方法,在通信雙方之間產生一次性便箋密鑰。這裡的關鍵是:雙方同時獲得了密鑰!沒有第三者信使在中間傳輸!

這是非常巧妙的思想,是量子力學創造的奇蹟。量子密碼術的技術含量,就是表現在這裡。量子密鑰的產生過程,同時就是分發過程,因此量子密碼術又有個專業名稱,叫作「量子密鑰分發」。

那麼,量子密碼術是怎麼實現無信使的密鑰分發的呢?一個簡略的解釋是:量子密碼術利用了量子力學中的兩個原理,一個是疊加原理,另一個是測量可能導致狀態突變。基於這兩個原理,通過發射和接收一系列處於隨機狀態的單光子,來使通信雙方獲得一串相同的隨機字符串。這串隨機字符串就是一次性便箋密鑰。

通過一系列操作以後,雙方都獲得了一串隨機的 0 和 1,比如說0010111001001010101……最重要的是,雙方的這個字符串完全一樣。這就是最終的效果。

有了密鑰之後,就用「異或」加密算法,用密鑰把明文加密成密文,把密文發送出去。既然密文已經是不可破譯的了,這一步就不需要任何特別的設備,直接在傳統信道上大搖大擺地走就是了,敵方截獲也無妨。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以為最後的信息傳送要通過某種量子信道。當他們知道傳統信道就行的時候,就感到大惑不解,甚至以為搞量子通信的都是騙子。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以為密鑰也要通過傳統信道傳輸。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要將密鑰通過不安全的信道發出去,那就完全失去了保密的意義。任何密碼系統都不會愚蠢到這種程度。

總結一下,量子密碼術真實的做法是:用量子信道產生密鑰,用傳統信道傳送密文。你也許想問:既然量子信道可以保證不洩密,那為什麼不直接用量子信道傳輸信息,而只是傳輸密鑰呢?因為這種量子力學的操作只能產生隨機字符串,隨機字符串的信息量是零,所以這種操作本身不能傳輸信息。因此,這種方法的提出者在很長時間內想不出它有什麼用,直到發現這段隨機字符串可以作密鑰,才讓這種方法有了用武之地。

相關焦點

  • 布里斯托物理學家或將量子密碼術植入手機
    答案就在於量子密碼術或量子密鑰分配,該技術通過採用光子修改對數據進行編碼和傳輸。發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有這種光子源,設備必須完全匹配,該加密方式更容易受到噪音影響。  然而,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Jeremy O'Brien和他的物理學家團隊有望開發出一個移動解決方案。
  • 量子密碼的大門,中國終於打開,再一次站在了世界巔峰?
    這意味著中國將在量子密碼安全中發揮主導作用,這一領域的規則將由中國制定。首先,我們來談談所謂的「量子密碼術」。量子密碼術不同於普通密碼術。一般來說,傳統密碼學的安全性是基於數字的組合。量子密碼術是基於光子和量子力學的應用。這套密碼系統更加安全可靠,換句話說,「牢不可破的密碼系統」。
  • 什麼是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機以量子比特或者說量子二進位數字的形式儲存數據。量子比特很難捉摸,因為既可能是0,1,也有可能二者皆有。量子計算讓編程和數學領域出現一些振奮人心的事情成為可能。量子二進位數字或者量子比特之所以表現為這樣是因為一種叫作態疊加的原理。態疊加原理是量子計算背後的核心法則。我們在討論態疊加時,通常會用到電子這一例子。電子具有自旋的特性,旋轉的方向既可能是向上也可能向下。
  • 單光子源的誘騙態量子密碼實驗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微電子與應用物理系量子電子與量子光學小組共同組建的聯合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採用標記單光子源的誘騙態量子密碼實驗,將量子密碼技術的實際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 中科大袁嵐峰:什麼是量子科技?當前都有哪些應用?
    編者按:10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會後,量子科技一詞迅速成為熱詞,掀起一波學習浪潮。然而,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在當前有哪些應用?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有著怎樣的國際地位?
  • 中國首次實現全光量子中繼,這又是什麼新神通? | 科技袁人
    新華網對全光量子中繼的報導開心,同時「不明覺厲」。我相信,絕大多數讀者看到這條新聞的反應都是:我連量子中繼是什麼都不知道,你居然在跟我說什麼全光量子中繼?!看不懂是正常的。如果這麼容易就讓普通人看懂了,那博士寒窗苦讀十幾年豈不是白讀了?世界上沒有這麼便宜的事。現在,好消息來了!我可以向大家來解釋這項工作。
  • 量子通信不是用量子糾纏超光速傳遞信息!其本質是絕對加密電磁波
    我國的量子通信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人會好奇,量子通信比傳統電磁波通信強在哪呢?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通信嗎?量子通信這個名字的確有點誤導性,它的全稱是量子加密通信,重點在加密,而量子理論知識幫助信息加密的。你可能依舊好奇,量子糾纏可以超光速,那量子通信可以超光速嗎?
  • 量子物理學中最大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
    廣島大學霍爾格·F·霍夫曼副教授和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卡蒂克·帕特卡爾試圖解決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它?他們在發表《新物理學期刊》上新研究中發現:通過讀取從遠離系統本身的量子系統觀察到的信息,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分析方法確定其狀態。雖然分析完全從量子系統中移除,但通過仔細閱讀量子數據,可以恢復可能結果的初始疊加。
  • 都知道墨守成規這個成語,我們的量子衛星為什麼要取名墨子號?
    潘建偉說,墨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光線沿直線傳播,並設計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礎。本來「墨守」是指墨子守城堅不可破,以不變應萬變。而到了現代這個成語的意思變成了不靈活,一成不變。量子通信究竟是個什麼東西?量子通信這個東西,如果沒學過量子力學,完全不能理解。說成心靈感應之類只能算是非常粗淺的比喻。1980年代以來,量子力學跟信息科學交叉,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量子信息」。
  • 量子及量子通訊:神州信息、國盾電子的量子「夢」
    一、量子1. 量子是組成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世界由量子組成的,你、我都是純正的量子體。由於量子是最小能量單位,所以它就不可能再被分離,也不可能被複製。2.一旦兩個或者三個或更多個量子間發生了彼此的相互作用,那麼這些發生過作用的量子就會相互糾結,發生「電子糾纏」。
  • 物理教育-量子力學(9)
    在建立這樣的簡化的模型中,量子力學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在化學中非常常用的模型是原子軌道。在這個模型中,分子的電子的多粒子狀態,通過將每個原子的電子單粒子狀態加到一起形成。這個模型包含著許多不同的近似(比如忽略電子之間的排斥力、電子運動與原子核運動脫離等等),但是它可以近似地、準確地描寫原子的能級。除比較簡單的計算過程外,這個模型還可以直覺地給出電子排布以及軌道的圖像描述。
  • 可交互操作的量子加密系統
    SK Telecom和諾基亞開發了一種原型量子密碼系統,該系統將韓國公司的量子密鑰伺服器與諾基亞的加密設備相結合。該系統於周一在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示,它是為了展示兩家供應商之間的互操作性,隨著SK電訊開始推動電信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共同開發下一代量子安全網絡。
  • 量子通信之量子密鑰分發,中國取得世界領先,到底是什麼?
    這裡我們只講量子密鑰分發。什麼是量子密鑰分發?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加密通信,什麼是密鑰。什麼是加密通信,什麼是密鑰?加密通信,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明文、密鑰、密文。信息發送者實際要傳遞的信息就是明文,信息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是密文,當然竊聽者也只能接收到密文。那麼明文怎麼樣就變成密文了呢?
  • 量子計算機會真正摧毀比特幣嗎?
    量子物理學家正在闡述量子計算機對密碼學和加密貨幣的現實影響。在YouTube視頻中,量子物理學家Anastasia Marchenkova分享了有關利用量子計算機打破加密技術的競賽的兩分錢。「 Shor的[量子]算法可以破壞RSA和橢圓曲線加密,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如今我們的許多數據都使用這兩種算法進行了加密。量子計算機並非在所有方面都更快。它們在某些問題上的速度更快,而且碰巧這種RSA和橢圓曲線加密屬於這種保護。
  • 東芝、東北大學宣布:世界首次使用量子密碼技術傳輸基因組數據
    編輯:Sakura日本電子巨頭東芝公司和東北大學宣稱,他們已經實現了世界上首次使用量子密碼技術術來傳輸基因組序列數據的方法,他們已經成功使用量子密碼技術傳輸了24個人的完整基因組序列數據,這在理論上是一種堅不可摧的加密方法
  • 量子通信與傳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
    隨著量子力學理論相關發明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通信作為人類間交流最重要需求之一自然也離不開量子力學的加持。今天討論的並非產生無線電波的原理,而是在其之上的量子通信應用。什麼是量子通信?量子力學實際上誕生於1900年已經是比較古老的一個理論了,不過在近幾十年與信息科學交叉產生量子信息的領域,而我們如今所說的量子通信主要指的是量子保密通信,是一種保密方法,其原理用到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
  • 量子密碼術:幫「鮑勃」和「愛麗絲」傳悄悄話
    量子密碼術:幫「鮑勃」和「愛麗絲」傳悄悄話  本報記者 聶翠蓉  鮑勃與愛麗絲,他們是誰?兩人什麼關係?是不是遠隔異地的戀人,每天有說不完的悄悄話?  其實這兩個名字,只是在密碼學和電腦安全中的慣用角色,他們不一定是「人類」,有可能是一個電腦程式。
  • Nature:新型量子中繼器發布,人類邁向量子網際網路時代
    量子網際網路可以用來發送不可破解的信息,提高 GPS 系統的精度,並支持基於雲的量子計算。二十多年來,由於很難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通過遠距離發送量子信號,創建這樣一個量子網絡的夢想在很大程度上一直遙不可及。
  • 不可被破解的量子網際網路,到底是個什麼網?
    量子網際網路是什麼?近年來,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不少世界領先的成果。例如,2016年8月16日發射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9月29日開通世界第一條量子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此外,在「量子隱形傳態」、「量子中繼」、「實驗判決量子引力理論」等前沿基礎研究領域,也走在世界前列。
  •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嘉德點評】三星發明的光子對發生器和量子密碼系統,通過光子對發生器產生量子糾纏光子對以及使用該光子對發生器的量子密碼系統,相比於傳統的數學密碼,可以形成更加高效的加密體系,說白了,其實還是利用圖像傳感器捕獲的光源散粒噪聲產生隨機序列,還是經典RNG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