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之量子密鑰分發,中國取得世界領先,到底是什麼?

2020-10-22 幻未來世界

當前,量子保密通信主要有兩種方式: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前者是目前廣泛研究的量子通信方式,被認為是量子通信領域最有可能率先投入商用的技術;後者是量子通信領域最引人矚目的研究方向,近年來在理論和實踐上均已取得重要突破。

這裡我們只講量子密鑰分發。什麼是量子密鑰分發?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加密通信,什麼是密鑰。

什麼是加密通信,什麼是密鑰?

加密通信,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明文、密鑰、密文。信息發送者實際要傳遞的信息就是明文,信息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是密文,當然竊聽者也只能接收到密文。那麼明文怎麼樣就變成密文了呢?收到密文又怎麼翻譯成明文呢?

這就需要密鑰出手了,信息發送者通過密鑰將明文變成密文,信息接收者同樣也要利用密鑰將密文變成明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看經典的密碼術是如何工作的。讀中學的時候,同桌跟班花戀愛了,他們愛的瘋狂,經常在上課的時候也要互傳紙條,但是又怕老師或同學截取他們的聊天信息,就自製了一套密碼本(就是密鑰),同桌傳給班花最多的一張紙條就是「r olev blf 」,然後班花會傳回一張紙條「nv gll」,他們這一串密文,當年單純的我很想去看懂,但是我沒能看懂,也許這就是我單身的預兆。其實根據下面這張密鑰,其實就很容易翻譯出密文了,不知道你們看懂了沒?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這種密碼被稱為代換密碼,即固定不變地使用一個符號代替另一個符號。當然,這種密碼的保密性很低,很容易被破解。但是這個簡單的例子告訴我們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例如,需要共享安全的密鑰,就是同桌跟班花是都掌握了這份密鑰的,然後根據密鑰進行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對稱密鑰和非對稱密鑰

前面同桌與班花的例子,我們看到他們兩個共用同一套密鑰,這種發送者和接受方使用同一套密鑰就叫做對稱密鑰

對稱密鑰有什麼缺點?

第一,共享密鑰的過程危險。同桌和班花要讓對方了解這套密鑰,起碼得約個地方,討論一下這套密鑰,比如這個對應那個,那個對應這個,這個互相確認的過程是存在危險性的,不是說他們會幹什麼危險的事情,而是我們學校是禁止談戀愛的,他們約會討論密鑰這個過程是可能被發現的。

第二,信息可能被篡改。前面說到我看不懂他們的紙條,那是因為我沒有那張密碼本,假如我也掌握了密碼本,我就可以邪惡的冒充同桌跟班花傳紙條了,同桌和班花的關係就可能被我破壞。

如果同桌和班花懂得非對稱密鑰,就不用擔心被我破壞了。非對稱密鑰不再是單一的密鑰,而是有一對密鑰,即公鑰+私鑰

在現代密碼體制中加密和解密是採用不同的密鑰,也就是非對稱密鑰密碼系統,每個通信方均需要兩個密鑰,即公鑰和私鑰,這兩把密鑰可以互為加解密。公鑰是公開的,不需要保密,而私鑰是由個人自己持有,並且必須妥善保管和注意保密。

比如同桌想把一段明文通過雙鑰加密的技術傳遞給班花,班花有一對公鑰和私鑰,那麼加密解密的過程如下:

1、班花將她的公鑰告訴給同桌,同時也公開給我;

2、同桌用班花的公鑰加密他的紙條,然後傳遞給班花;

3、班花用他的私鑰解密同桌的紙條;

上面的過程中,同桌使用班花的公鑰進行加密,班花用自己的私鑰進行解密。而我,雖然也知道了班花的公鑰,但是並沒有卵用,仍然不能知道他們在聊些什麼愛情!

公鑰私鑰有以下原則:

1、一個公鑰對應一個私鑰;

2、一對密鑰中,讓大家都知道的是公鑰,不告訴大家,只有自己知道的,是私鑰;

3、如果用其中一個密鑰加密數據,則只有對應的那個密鑰才可以解密;

4、如果用其中一個密鑰可以進行解密數據,則該數據必然是對應的那個密鑰進行的加密;

那有人會問,既然公鑰是公開的,那有沒有可能通過公鑰推導出私鑰?

答案是:在當前科技下,不可能。

因為知道公鑰和密碼算法要推測出私鑰在計算上是不可行的,就算用當前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來計算,可能得花數萬或者數百萬年時間。這樣,只要私鑰是安全的,那麼加密就是可信的。

對於傳統對稱密碼而言,密文的安全性完全依賴於密鑰的保密性,一旦密鑰洩漏,將毫無保密性可言。

但是公鑰密碼體制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在公鑰密碼體制中,公鑰是公開的,只有私鑰是需要保密的。

顯然,對稱密碼和非對稱密碼都需要保證密鑰的安全,不同之處在於密鑰的管理和分發上面

在對稱密碼中,必須要有一種可靠的手段將加密密鑰(同時也是解密密鑰)告訴給解密方,就是說同桌必須把密鑰通過一種可靠的手段告訴給班花;

而在公鑰密碼體制中,這是不需要的。班花只需要保證自己的私鑰的保密性即可,對於公鑰,無論是對同桌而言還是對我而言都是 公開的,故無需考慮採用可靠的通道進行密碼分發。這使得密鑰管理和密鑰分發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量子密鑰分發

前面說到,知道公鑰和密碼算法要推測出私鑰在計算上是不可行的,就算用當前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來計算,可能得花數萬或者數百萬年時間。

但是,如果量子計算機投入使用,從公鑰和密碼算法推測出私鑰,會成為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在量子計算機面前,當前的保密通信就完全沒有保密性可言!

那怎麼辦呢?關鍵問題是密鑰分發上。

量子密鑰分發,是用量子力學知識開發出的一種不能被破譯的密碼系統,量子密鑰是應用量子力學的基本特性(如量子糾纏、量子不可克隆和量子不可測量等)來確保密鑰安全。它能夠使通信的雙方產生並分享一個隨機的、安全的密鑰,用來加密和解密信息。量子密鑰實際上是一種對稱密鑰。

量子密碼系統是從20世紀下半葉逐漸建立起來的。為什麼說量子密碼是不可破解的呢?這是因為它以量子效應作為安全模式的關鍵。談到這裡,需要涉及量子力學中的海森伯「測不準關係」和「單量子不可複製定理」。「單量子不可複製定理」是測不準關係的一個推論,它是指在不知道量子狀態的情況下複製單個量子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想要複製就得進行測量,而一旦進行測量,則必然會改變量子的狀態。

量子密鑰分配的過程大致如下:

單個光子通常作為偏振或相位自由度的量子比特,可以把欲傳遞的0,1隨機數編碼到這個量子疊加態上,比如,事先約定,光子的圓偏振代表1,線偏振代表0。

光源發出一個光子,甲方隨機地將每個光子分別製備成圓偏振態或線偏振態,然後發給合法用戶乙方,乙方接收到光子,為確認它的偏振態(即0或1),便隨機地採用圓偏光或線偏光的檢偏器測量。

如果檢偏器的類型恰好與被測的光子偏振態一致,則測出的隨機數與甲所編碼的隨機數必然相同,否則,乙所測得的隨機數就可能與甲方發射的不同。乙方把甲方發射來的光子逐一測量,記錄下測量的結果。

然後乙方經由公開信道告訴甲方他所採用的檢偏器類型。這時甲方便能知道乙方檢測時哪些光子被正確地檢測,哪些未被正確地檢測,可能出錯,於是他告訴乙方僅留下正確檢測的結果作為密鑰,這樣雙方就擁有完全一致的0,1隨機數序列,即擁有了密鑰,而且這個密鑰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實際上,竊聽者想要截獲某個信息的行為對於被竊聽的信息來說就是一種外來的測量,一旦有測量,那麼原來的系統就會被破壞,這樣竊聽者獲得的信息實際上就是毫無用處的。同時,一旦原有的量子態被改變,接收者就可以很容易判斷出傳輸的信息已經被動了手腳。所以,憑著量子態的「一觸即變」,便可以研製出不可破解的密碼系統。應該明確指出,密碼系統只用於產生和分發密鑰,並不負責傳輸任何實質的信息。

狗血結局:自從同桌和班花擁有了量子密鑰分發,他們再也不需要密碼本了,也再也不用擔心我知道他們的聊天信息了,他們又愉快的肆無忌憚的繼續戀愛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到底處於世界什麼水平?
    比如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再比如2017年,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的成碼率已達到10kbps量級,成功驗證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的可行性。目前經過系統優化,密鑰分發成碼率已能夠達到100kbps量級,具備了初步的實用價值。
  • 瞄準量子密鑰分發:華為新增量子信息領域重磅專利
    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孕育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  同時,國內外科技企業、研究所陸續在量子計算領域進行布局,力求在量子領域取得成績。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華為再次進軍量子相關領域,將目光投向了量子密鑰分發技術。
  • 量子通信現實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實現世界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
    央視網消息 :15日,中國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聯合牛津大學等國內外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
  • 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世界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5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實驗中,研究團隊利用「墨子號」作為量子糾纏源,通過對地面望遠鏡進行升級,實現了單邊雙倍、雙邊四倍接收效率的提升。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將保持10到15年世界領先,到底什麼是量子通信?
    而如今中國經濟崛起,不僅早在幾十年前擁有了兩彈一星等多種拳頭類科技產品。更在高鐵為代表的多個民用項目上,研發出了世界領先的獨有成果。量子通信技術就是一個全世界獨我中國一家的科學技術成果。據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報導,日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活動現場,「京滬幹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目前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國際相關技術水平5年,並將在未來10到15年持續保持領先。
  • 量子通信是什麼?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
    近日媒體報導表示,此前將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在展示臺上放出了兩臺樣本機,分別是由華為和中興的手機改造來的,而與原版手機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電信以及國盾量子作為了這兩臺手機的屏保識別,所以說的這麼深奧,他跟咱們現在使用的量子通訊智慧型手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全球首創,中國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
    北京時間1月7日,中國科技大學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中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有關成果同日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
  • 世界首次!「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
    每經編輯:彭水萍據新華網,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一支聯合科研團隊近日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研究論文北京時間15日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量子通信的問與答(上) 什麼是量子通信
    2、問:本內特和布拉薩德獲得的201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是國際物理界頒給量子信息領域的首個大獎嗎? 3、問: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通信的關係是什麼? 4、問:怎樣理解量子密鑰分發的「無條件安全性」,它怎麼保障信息安全?
  • 技經觀察 | 量子計算VS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全球量子競賽展開
    文章介紹了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方法和安全通信的威脅,量子密鑰分發方法(QKD)及其在加密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及各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進展和競賽。文章指出,中國快速發展的基於量子的安全通信鏈路可能有損於美國情報機構,並助其在中美有關太空活動的國際協定中獲取戰略利益,但基於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的領先地位,中美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的合作將有益於美國了解最新技術。
  • 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是什麼原理,英國電信5G網絡將使用QKD技術
    ASPENCORE 量子的到來將會是一種技術性的變革,量子的世界裡有著這三大科技領域: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這裡我們講什麼是量子密鑰分發、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
  • 「墨子號」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和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圓滿完成全部...
    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和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兩項重大成果由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在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完成。  量子通信的研究內容之一是量子密鑰分發。
  • 我國太空量子通信技術獲突破:首次實現白天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
    據新華社7月25日報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張強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白天遠距離(53km)自由空間量子密鑰分發,通過地基實驗在信道損耗和噪聲水平方面有效驗證了未來構建基於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間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請給我一份量子密鑰 @量子通信
    以牛頓大神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在力學、熱學、光學、聲學、電磁學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牛爵爺在世人看來,整個科學體系似乎已經搭建完成,無懈可擊。但是,隨著時間的進一步推移,科技發展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大量高精尖實驗儀器的問世,幫助人們逐漸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首次實現距離達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該成果標誌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為未來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介紹,基於衛星平臺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最為可行的手段。
  • 黑科技 中國量子通信取得重大突破
    現有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可以實現實驗室狀態下200公裡以上的量子通信,再輔以光開關等技術,還可以實現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目前,開始產業化的就是量子密鑰分配,而不是量子隱形傳態,比如之前提到的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裡量子通信幹線,以及滬杭量子通信幹線,陸家嘴量子通信金融網等。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通信安全...
    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主導的量子通信研究實現了重要突破,主要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首次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衛星傳輸密鑰的安全問題;二是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實現了 1120 公裡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這同時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
  • 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工作原理?
    關注之餘,大家對它充滿了好奇和疑問,渴望對它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儘管難度很大,我還是決定努力給大家做一個關於量子通信的專題介紹,幫助大家建立對它的基本認知。好了,廢話說了辣麼多,我們開始吧。Part.1 什麼是量子?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十九世紀末。
  • ...世界新紀錄!潘建偉、王向斌團隊實現 509 公裡地基量子密鑰分發
    從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到量子密鑰分發距離的不斷增加,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始終處於世界前列。而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與清華大學王向斌團隊更是再度強強聯合,突破了遠距離獨立雷射相位幹涉技術,實現 500 公裡量級真實環境光纖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TF-QKD),從而再次刷新了量子密鑰分發傳輸距離的世界紀錄。
  •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有望構建全球化量子...
    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該成果標誌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為未來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據介紹,基於衛星平臺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最為可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