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量子密鑰分發:華為新增量子信息領域重磅專利

2021-01-15 太平洋電腦網

  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孕育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

  同時,國內外科技企業、研究所陸續在量子計算領域進行布局,力求在量子領域取得成績。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華為再次進軍量子相關領域,將目光投向了量子密鑰分發技術。

  天眼查數據顯示,昨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項專利,其中包括「一種量子密鑰分發系統、方法及設備」。該項專利公開了一種量子密鑰分發系統、方法及設備,其有助於降低量子密鑰分發的複雜性和降低成本。其中所述量子密鑰分發系統包括第一通信設備、第二通信設備、第三方系統、第一測量設備和第二測量設備。

  ·第一通信設備、第二通信設備在接收到第一接收響應和第二接收響應後分別根據光子的相位確定比特值,並將確定的比特值保存為共享量子密鑰。

  ·第一測量設備用於在確定第一通信設備發送的第一光子的接收位置和接收時刻、以及第三方系統發送的第三光子的接收位置和接收時刻滿足預設模式後生成第一接收響應;

  ·第二測量設備用於在確定第二通信設備發送的第二光子的接收位置和接收時刻、以及第三方系統發送的第四光子的接收位置和接收時刻滿足預設模式後生成第二接收響應;

  據了解,華為早在2018年就進軍量子相關領域,在HUAWEI CONNECT 2018發布量子計算模擬器HiQ雲服務平臺,包括量子計算模擬器與基於模擬器開發的量子編程框架。

  同時華為還首次展示其量子編程框架,該框架兼容開源ProjectQ的同時,大幅提升量子算法的並行計算性能,新增兩個圖形用戶界面量子電路編排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與混合編排BlockUI(Block User Interface),使經典-量子混合編程更加簡單和直觀。

  華為量子計算軟體與算法首席科學家翁文康博士曾表示:「華為推出量子計算模擬器HiQ雲服務平臺,標誌著量子計算的研究和創新邁出關鍵一步,未來華為將持續在該領域進行投入。」

  【來源:C114通信網】【作者:餘予】

相關焦點

  • 華為公開「量子密鑰分發」相關專利:可降低複雜性和成本
    前幾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Nature)上發文,正式宣布驗證了天地一體化的大規模量子通信網絡的技術可行性。1月1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被授權公開「一種量子密鑰分發系統、方法及設備」相關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108737083B。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量子密鑰」相關專利
    天眼查App顯示,1月1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被授權公開
  • 量子密鑰分發(QKD)
    經典加密簡單來講,加密就是將信息加工成第三方再聰明也看不懂的東西。有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每次信息都用不同的密鑰(KEY) 加密,而且該密鑰只用一次。密鑰是一串隨機數,會在事先準備好。這個公開密鑰加密系統只要求銀行嚴密保護兩個質數和私鑰 B。顯然,這個密碼系統不要求客戶嚴密穩妥地保護密碼,忘了都沒事,刷卡可以很輕鬆。但是,RSA只是難破解,不是不可能破解。量子加密顯然,公開密鑰系統不是完全安全。最安全的方法還是用私鑰,然後只要保證私鑰在傳輸中無法被竊取即可。量子加密就是提供了一種密鑰無法被剽的傳輸方案。
  • 量子通信之量子密鑰分發,中國取得世界領先,到底是什麼?
    當前,量子保密通信主要有兩種方式: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前者是目前廣泛研究的量子通信方式,被認為是量子通信領域最有可能率先投入商用的技術;後者是量子通信領域最引人矚目的研究方向,近年來在理論和實踐上均已取得重要突破。
  • 技經觀察 | 量子計算VS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全球量子競賽展開
    文章介紹了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方法和安全通信的威脅,量子密鑰分發方法(QKD)及其在加密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及各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進展和競賽。文章指出,中國快速發展的基於量子的安全通信鏈路可能有損於美國情報機構,並助其在中美有關太空活動的國際協定中獲取戰略利益,但基於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的領先地位,中美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的合作將有益於美國了解最新技術。
  • 我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究竟什麼水平?
    我國量子信息技術整體水平處於世界第一梯隊,與最發達的美國、歐盟、日本相差不大。具體領域上,我國在量子通信上處於國際一流水平,在量子計算與量子精密測量上相對落後。所以,我國並非在整個量子信息領域領先世界。那在具體領域,我國領先多少?又落後在哪呢?
  •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首次實現距離達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該成果標誌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為未來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介紹,基於衛星平臺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最為可行的手段。
  • 全球首創,中國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
    北京時間1月7日,中國科技大學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中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有關成果同日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
  • 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世界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經過多年研究攻關,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研究團隊聯合牛津大學等國內外團隊,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介紹,基於糾纏的量子保密通信,利用空間信道的衰減比較少,把點對點現場密鑰分發的距離由百公裡量級提升到了一千公裡。未來一軌就能夠產生約4萬個密鑰,這對於一些絕密的或者說高密級的信息傳輸已經夠了。
  • 「墨子號」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和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圓滿完成全部...
    與經典通信不同,量子密鑰分發通過量子態的傳輸,在遙遠兩地的用戶共享無條件安全的密鑰,利用該密鑰對信息進行一次一密的嚴格加密,這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內容是量子隱形傳態,它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精確傳送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遠距離量子隱形傳態是實現分布式量子信息處理網絡的基本單元。
  • 墨子號衛星在做啥: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
    它的實驗任務有許多,但主要的兩個實驗就是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這兩個實驗都是為了實現將來量子通信網絡的基礎實驗。關於量子密鑰分發,我們需要簡單學一點密碼學和量子糾纏的知識。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很多網站開始使用手機發送驗證碼的方式登錄,而不是讓用戶輸入用戶名密碼。我們會感覺這種手機驗證碼要比固定的密碼安全些,因為手機驗證碼是一次性使用,而且有效期很短。
  • 中國科大在量子密鑰分發實際安全性研究中取得突破
    據中科院網站1月4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在量子密碼安全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的王雙、銀振強、陳巍、韓正甫等人針對量子密鑰分發系統中單光子探測器實際特性展開研究,提出了包含後脈衝效應的系統優化模型,並利用雪崩過渡區非線性特性實現量子黑客攻擊,為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實際安全性分析和測評提供了新思路和技術手段。
  • 我成功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的全方位地面驗證
    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導專項協同創新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的全方位地面驗證,為未來我國通過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現基於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網絡,對大尺度量子理論基礎檢驗,以及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論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奠定了必要的技術基礎。    相關成果5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
  • 「墨子號」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院提供本報北京6月15日電(記者齊芳)量子密碼目前被認為是不可破譯的密碼。但是如果分發密碼的衛星被別人控制了怎麼辦?這個安全漏洞或將被堵上。中國科學院15日宣布,「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
  •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有望構建全球化量子...
    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該成果標誌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為未來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月19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據介紹,基於衛星平臺的量子通信是構建覆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最為可行的手段。
  • 「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
    每經編輯:彭水萍據新華網,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一支聯合科研團隊近日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研究論文北京時間15日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量子加密最近作為通信的安全解決方案引起了很多關注,量子密碼學是一種通信安全技術,其基於作為基本自然規則的量子力學原理來保證安全性,從而防止竊聽或監視。也就是說,量子加密技術是一種技術,其中可以用於加密和解密要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交換的數據的秘密密鑰以絕對安全的方式分發,基於量子物理學的定律,例如不克隆定理。量子密碼術也被稱為量子密鑰分發(QKD)技術。
  • 聽西遊記裡的唐僧和悟空聊聊「量子密鑰分發」
    「其實啊,量子密鑰分發可以用三個詞組簡單概括:四種偏振態,兩類偏振片,兩條信道。」量子密鑰分發的主流方式就是拿光子的偏振態來編碼信息中的1和0。」「當時走的時候太宗還囑咐要拿兩種,一類是只允許單一偏振方向的光子穿過,這類有四種,另一類是允許一對垂直(正交)偏振方向的光子通過,這類有兩種,說是以後會用到。」
  • 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是什麼原理,英國電信5G網絡將使用QKD技術
    ASPENCORE 量子的到來將會是一種技術性的變革,量子的世界裡有著這三大科技領域: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這裡我們講什麼是量子密鑰分發、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
  • 全景解密量子信息技術:高層集中學習,國家戰略,三大領域一文看懂
    量子密鑰分發基於量子力學原理保證密鑰分發的安全性,是首個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量子通信技術分支。通過在經典通信中加入量子密鑰分發和信息加密傳輸,可以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量子隱形傳態在經典通信輔助之下,可以實現任意未知量子態信息的傳輸。 量子隱形傳態與量子計算融合形成量子信息網絡,是未來量子信息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