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在開始帶寶寶之後,都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了,結果剛要把寶寶放床上,他就開始號啕大哭。
甚至有的時候只是「準備」放床上,寶寶就開始哭了,這寶寶怕是背後長了眼睛?有人說,寶寶沾床就醒都是因為平時抱得太多了,這種「壞毛病」都是大人慣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寶寶為什麼「落地醒」
寶寶「落地醒」多發生於3、4個月大之前,這個階段睡著覺一放下就哭,是寶寶一種正常的生理性反射——莫羅反射。
莫羅反射又被稱為驚跳反射,這種生理性反射一般發生在寶寶受到了刺激,如巨大聲響、或是有下落感,尤其是寶寶頭部出現明顯下落感的時候。
這是寶寶一種正常的自我保護性的反射,可千萬不要再是說這是寶寶「被慣壞」的表現啦!
怎麼解決「落地醒」
1. 改變放下的方式
平時在寶寶入睡之後,如果要把他放在床上的話,不要直接將整個身體放在床上,而是應該先讓放寶寶的下半身,讓寶寶的臀部先著床,然後再慢慢把他的脊背放在床上,最後再輕輕地放下寶寶的小腦袋,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讓寶寶有非常強的下墜感。
如果「不幸」被寶寶發現,也不用抱起來,輕輕拍拍,寶寶也會很快再次入睡。
2. 減少睡眠環境差異
很多寶寶會在睡著被放下時號啕大哭,是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這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不安全感。
所以寶媽們在把寶寶放在床上之前,可以在寶寶旁邊放一件自己的衣服,或者是貼近自己體溫的毛巾。
這樣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就不會明顯感覺到周圍的環境變化,也就不會有安全感缺失的感覺了。
3.抱久一些再放
其實寶寶睡覺在每一個階段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他剛入睡的前10分鐘,都是處於一個淺睡眠的狀態的。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寶寶看起來在睡覺,其實並沒有睡著.
所以寶媽們有什麼動作寶寶都能清晰感知。寶媽們不妨在寶寶入睡之後多抱一會,等到十幾分鐘之後,寶寶進入深睡眠狀態的時候再放下,這樣他就不會那麼容易驚醒了。
寶寶「落地醒」的狀態上並不會持續很久,一般在四個月之後就會逐漸消失了,所以寶寶不能離手的「罪」,寶媽們也不會忍受很久,再加上上面這些小妙招的幫忙,相信寶媽們帶娃一定會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