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原始反射動作

2020-12-04 尋醫問藥

由於新生寶寶中樞神經系統尚不發達,所以手掌、手臂、腿部、口腔在遇到外界刺激時,會自動做出許多無意識的反射動作,等到神經系統成熟,反射動作即被意識控制的行為所取代。

1)尋乳反射:用手指輕微碰觸新生兒的嘴角或臉頰,他的頭就會轉向受刺激的那一邊,並伸出舌頭想要吸吮;或抱在母親懷中時,會自動尋找母親的乳頭。尋乳反射約在3-4個月齡、眼睛可固定注視物體時消失。

2)吸吮反射:把手指或母親的乳頭放進新生兒口中,不需經過教導,就會自然含住並有規律地吸吮。約6個月齡後該反射消失。

3)踏步反射:將新生兒直立抱起,讓其雙腳接觸到平面時,會出現走路般的踏步動作。若新生兒有下肢變形、休克、腦部受損等情形,此反射動作會變弱,甚至沒有。3-4個月齡後,當其腳部已能支撐身體重量時,該反射消失。

4)抓握反射:用手指或其他物體碰觸新生兒手掌時,他會緊緊抓住。同樣的刺激,腳趾和腳掌也會出現類似的反應。抓住反射可促進寶寶與大人間的互動。手掌的抓握約在出生後3個月消失,腳掌的抓握約在出生後8個月消失。

5)驚嚇反射:受到突然出現的聲音或動作的刺激,例如將新生兒頭部稍微抬高然後突然放下,或突然發出較大的聲音時,其四肢及手指會伸直並向外張開。該動作的目的是自我保護。驚嚇反射約在3-4個月齡時消失。

6)巴賓斯基反射:輕劃新生兒的腳底,其大拇指會向上翹起,其餘四指呈扇形張開。此舉表示神經系統發育正常(在此建議父母親不要為此而不斷搔寶寶腳底,這種動作會讓寶寶很不舒服)。該反射約在寶寶1歲學會走路以後消失。

相關焦點

  • 這些神經反射行為,你家寶寶出現了嗎?
    章醫生,朋友教我一個方法,把手指放在寶寶嘴邊,如果他總是追著手指走,就說明餓了,需要餵奶。我用了這種方法,發現寶寶每次都追著走,是不是我母乳不足,沒有餵夠?婆婆這幾天說,要不然添點奶粉算了,需要添加奶粉嗎?
  • 寶寶出生就會「走路」?新生兒六種神奇的反射,你能叫出幾個
    新聞中那些有趣的報導,比如寶寶一出生就會「蹬腿走路」、抓緊大夫衣領等讓人啼笑皆非,其實都是觸發了寶寶的某種反射,寶寶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做出了相應動作。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些原始反射會在寶寶逐漸擁有了能自主控制身體,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後自動消失,有些時候一些特定的原始反射還會被醫生作為判斷寶寶阿發育水平的檢測項目。
  • 新生兒普遍擁有的「原始反射」,不僅看起來萌,還能起到不同作用
    「吃」作為人類的本能大多是能無師自通的,除了吸吮的本能,當媽媽將手指放在小寶寶的手心裡時,寶寶也會做出抓握的動作。 寶寶在哭泣時,會做出「張牙舞爪」求擁抱的動作;隨著月齡的增長,當父母將他舉高高時,孩子還會做出原地踏步的動作。
  • 新生寶寶口吐泡泡 警惕肺炎
    口吐泡泡,在新生寶寶中很常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聶川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小寶寶口吐泡泡的同時,還伴有嗆奶、口周發青、胃口變差、精神變差、呼吸困難等現象,則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肺炎發出的信號。  口吐泡泡伴嗆奶  注意排查肺炎  聶川指出,新生寶寶口吐泡泡多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寶寶口腔的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當有唾液分泌,但又不能及時吞咽下去時,就會出現吐泡泡的現象,此時吐出來的泡泡多為清亮的,而且寶寶也無其他特殊不適。  不過,新生寶寶口吐泡泡也可能是新生兒肺炎的早期徵兆,而且這種信號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
  • 新生兒會發生這7個原始反射,最後1個可以判斷神經發育是否正常
    新生兒會發生這7個原始反射,最後1個可以判斷神經發育是否正常1、尋乳反射為什麼新生兒抱在媽媽懷裡,不用誰教他都可以自動尋找媽媽的乳頭喝奶。這就是尋乳反應,3~4個月之後,寶寶的眼睛可以正常看到物體了,這種反射就會消失。2、吮吸反射小寶寶自己吮吸乳汁、自己吃自己的手指,不用誰教,含住什麼就會有規律地吮吸什麼,這就是吮吸反射,可能是在媽媽肚子裡喝羊水學會的吧!只有會吮吸的寶寶,才能喝到媽媽的母乳,這是反射大概在6個月後消失。
  • 0至1歲寶寶的反射性動作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0-1歲的嬰兒 開始「行動起來」這個階段的寶寶在幾周大的時候就能夠有很大的勁兒抓牢東西,甚至會用力地踢腿想站起來走路……儘管這些動作看起來很莫名其妙,不過,它們都是新生兒與生俱來的特有動作——其實是就反射作用。
  • 新生寶寶口吐泡泡是怎麼回事?若伴有這些情況,要提防肺炎
    口吐泡泡,在小寶寶中很常見,這多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寶寶由於口腔的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當有唾液分泌,但又不能及時吞咽下去時,就會出現吐泡泡的現象,此時吐出來的泡泡多為清亮的,而且寶寶也無其他特殊不適。但如果小寶寶口吐泡泡的同時,還伴有嗆奶、口周發青、胃口變差、精神變差、呼吸困難等現象,則要提高警惕,它也許是肺炎發出的一個信號哦。
  • 寶寶「落地醒」,未必是「慣壞」惹的禍!「莫羅反射」了解下?
    很多寶媽在開始帶寶寶之後,都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了,結果剛要把寶寶放床上,他就開始號啕大哭。甚至有的時候只是「準備」放床上,寶寶就開始哭了,這寶寶怕是背後長了眼睛?
  • 3歲前,寶寶能有這些動作,說明孩子腦發育完全合格
    寶寶出生後,除了寶寶的健康以外,家長最為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智力發育問題。而影響著孩子的腦力發育以及智力的關鍵因素就是腦神經的發育,當寶寶3個月到3歲的時候,小腦就逐漸發育成熟,此時孩子的智力也基本奠定了。想知道自家孩子的腦神經發育是否合格,關鍵還是要看寶寶在不同月齡,能否做出以下這些動作。
  • 3歲前寶寶出現這5個標誌,恭喜寶媽,你家娃大腦發育完全達標
    1.0~3個月:出現尋乳反射、抓握反射、擁抱反射、行走反射這個時候的寶寶剛出生,所以在這一階段內,寶寶的神經突觸才剛剛形成並結合,其腦部各神經元、中樞神經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在受到刺激後就會做出一系列毫無意識地原始反射動作,比如:行走反射
  • 天冷了,要給新生寶寶穿襪子嗎?
    前段時間在群裡看到姐妹們在討論,說是最近天越來越冷,有些僱主非常關注寶寶的保暖問題,有姐妹問,新生寶寶是否要穿襪子?下面,跟著上戶小姐姐一起來看看吧!1、主要看室內的溫溼度對於新生寶寶來說,嬰兒房的溫度最好是控制在24-26度,溼度控制在40%-60%,這樣的溫度和溼度,寶寶只穿一身薄薄的衣服,也會感覺很舒適。在這個溫度下,即使寶寶手腳微涼,也不用給寶寶穿襪子,睡覺時也不用穿。
  • 不可思議的32種嬰兒反射反應
    由此可見,嬰兒無法以吸吮的方式獲得食物,除了神經發展可能有問題外,嬰兒的吸收營養的方式與量也將出現障礙。[消失時間] 3個月後會開始慢慢消失。出現驚跳反射時,嬰兒會因受到驚嚇且感到後方突然無依靠,造成類似將身體向外展開後又迅速往內縮放,尤其嬰兒的雙手會最為明顯的出現先張開,後縮回的姿態的改變,而呈現擁抱狀。[動作顯示意義]這是嬰兒對外界刺激所作的反應,目的在於觀察嬰兒神經傳導路逕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兩隻手的功能是否正常。
  • 嬰幼兒最重要的32種反射反應
    出現驚跳反射時,嬰兒會因受到驚嚇且感到後方突然無依靠,造成類似將身體向外展開後又迅速往內縮放,尤其嬰兒的雙手會最為明顯的出現先張開,後縮回的姿態的改變,而呈現擁抱狀。[動作顯示意義]這是嬰兒對外界刺激所作的反應,目的在於觀察嬰兒神經傳導路逕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兩隻手的功能是否正常。因為有些嬰兒可能會有臂神經叢麻痺,使得反射反應只出現單邊。
  • 給寶寶拍照可以開閃光燈嗎?閃光燈對寶寶的眼睛有哪些危害?
    還記得剛生完寶寶時,每天看著新生的寶寶一顰一笑,一個小動作,都覺得好可愛啊,好想拍下來啊!可是!好糾結拍照會不會對寶寶的眼睛不好!尤其是到攝影室拍藝術照,一拍就是N多張,而且還免不了會開閃光燈。寶寶這麼小,閃光燈會不會對眼睛有損傷啊,簡直成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心病!
  • 母乳餵奶時,媽媽多做這兩個小動作,有助於寶寶長高,大腦更聰明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日常和媽媽的接觸就是讓寶寶很舒服的事情,所以很多醫生都說,給寶寶常做撫觸好處很多。首先,撫觸能夠改善寶寶的睡眠質量,讓寶寶睡得更踏實;其次,撫觸可以刺激神經末梢的感受器,引起神經衝動,有助於穩定情緒,讓寶寶產生鬆弛舒暢的感受。所以通過撫觸,能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調節情緒反應,達到平衡的狀態。
  • 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陝西啟動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舒隆煥)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今天(12日)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舉行。本次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系列活動持續近一個月時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場「萌」力滿滿的熊貓慶生會。
  • 5個信號,暗示寶寶大腦發育很棒,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小寶寶從剛出生那一刻,就會很多反射性動作,這些反射性動作是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做出的規律性反應,是與生俱來的,通過這些簡單的反射,對內外的刺激作出適當反應,以減少或消除危害。吮吸反射:在寶寶飢餓時,將乳頭、奶嘴或手指放在他們的嘴裡,會進行積極的吸吮。
  • 2020級新生熊貓寶寶報導
    歡迎來到20級新生熊貓寶寶見面會7隻大熊貓寶寶紛紛"熊"起,激情開跑,為成都大運會提前預熱!又或者是,一場正面battle~"混亂"還在持續,潤玥寶寶已到達終點
  • 新生寶寶吃喝拉撒睡,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今天我們就新生寶寶的這幾大問題簡單的聊一聊,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Part1.新生兒護理之餵奶篇問:新生寶寶怎麼喂,餵多少?新生兒胃容量小,吃奶不規律,此階段的餵養應堅持按需餵養。
  • 大腦簡史:孕育新生
    大腦簡史:孕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