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的垃圾分類「神器」創意十足 有的小發明已經申請到2項專利

2020-12-03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1月22日報導:11月22日下午,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舉辦頒獎儀式。近百位獲獎學生代表、指導老師、學校領導以及領導嘉賓相聚於共青森林公園,共同見證活動圓滿收官。

溼垃圾要破袋後再丟棄,這已經形成了廣大上海市民生活垃圾分類的共識。在破袋這件小事上,上海的大中小學生有層出不窮的金點子。上海電力大學聶文龍、蘭旭、林珺璐、齊偉惟和許漳同學的破袋器小發明,甚至已經成功申請到2項專利,並在黃浦區、靜安區200多個小區安裝使用,使用壽命可達5到10年。

奉賢區古華小學的張米婭同學,製作了一款新型的廚餘垃圾桶,由溼垃圾桶、液體回收裝置和汙水軟管組成,縮短汙水在垃圾桶內留存的時間,從而減少空氣異味。憑藉這個好方法,張米婭同學獲得了小學生組「好方法」三等獎。

此次活動自7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熱烈響應,同學們一方面認真投入學校、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積極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充分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設計製作小發明,總結提煉好方法,提出各種有利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金點子。至8月20日徵集截止,共收到548份作品並由專家進行了緊張、專業、細緻的初審、覆審和終審,評選出學生個人獎70個,優秀指導老師獎10個,優秀組織獎10個。

市綠化市容局總工程師朱心軍在儀式上致詞,他表示,這些成果都體現了同學們關注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識,體現了綠色生態的理念,更體現了同學們的智慧和創意。上海之所以能在垃圾分類中走在全國前例,與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關注、參與是分不開的。他向一年來積極參與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廣大青少年學生表示衷心感謝。

頒獎儀式上,獲獎學生代表上海市進才實驗中學周詳暢談參加此次活動的感想,她表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不僅僅是綠色環保的一項具體舉措,也是城市文明和市民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見證。作為一名中學生,自己既是現代城市生活中的小居民,是社會基礎設施的使用者,更是這座城市的小主人,應當努力成為未來之城的改進者和創新者。在參與的過程中,讓自己從原先的旁觀者變成一名體驗者,對城市運行有了新的發現與更為深入的思考。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大賽 看看溫嶺學生們為垃圾分類發明了什麼
    「……正在為你打開對應垃圾桶,垃圾桶將在5秒後自動關閉(操作者放垃圾入桶),感謝您參與垃圾分類,再見。」「請說『小拉小拉扔垃圾』。」「小拉小拉扔垃圾(溫嶺方言)。」「你好,請說出垃圾種類。當鄭絲嘉說出「小拉小拉,芝麻開門」時,四個分類垃圾桶即全部打開,進入維護狀態,說出「芝麻關門」時,四個垃圾桶即自動關閉,不用動手,使垃圾分類更準確,更加人性化。
  • 晉江二小「愛迪生」發明「防疫神器」已申請專利
    「嘀嘀嘀——」  在晉江第二實驗小學科技實驗室裡  本報小記者、六年級學生蘇子堯  繫上了一條「腰帶」    (指導老師幫蘇子堯系報警「腰帶」)  這是蘇子堯近日  動手發明的一款「防疫神器」  一種校園新冠病毒防疫下的防控提醒裝置
  • AI「創意引擎」的發明申請專利遭拒,被問:到底什麼叫「創意」
    美國一位計算機科學家發明了一個人工智慧系統的「創意引擎」,而且,也成功完成了幾項發明。然而,當他準備將兩項發明提交申請專利時,因為將「創意引擎」列成了發明人而遭到了拒絕。專利局提出質疑:到底什麼才叫「創意」——而這,也成為了這場爭論的核心。
  • 學生小發明申請專利 磁懸浮筷子能飄起來(圖)
    早報訊 購物車能輕鬆爬樓、機器人能鎖定超聲波信號、筷子能懸浮、透明書夾「解放」雙手……昨天上午,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展示出208項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其中不乏解決生活難題的小發明,有20多項已經開始申請國家專利。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居民來丟溼垃圾,只要將塑膠袋在鋸齒上輕輕一鉤,一秒就能破袋,單手也能操作,就是這麼方便。最棒的是,「神器」上還裝了一個定位器,可以根據垃圾桶壁的厚薄調整,確保破袋時不會晃動。發明這一「神器」的是虹口區愛家豪庭小區物業工程領班潘慶康。愛琢磨的他最近又發現了一種更有彈性的材料,4.0版本馬上就會橫空出世,到時只要往垃圾桶上一卡就行,安裝起來更加方便。
  • 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 知名企業欲收購專利
    原標題:武漢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登上央視 ▲李翔和他手工製作的捕鼠神器 老鼠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敵人,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似乎仍拿它們沒有太好的辦法。武漢一名高中學生設計了一套捕鼠裝置,突破了老鼠學習能力及群體預警性極強的特點,獲得了第69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暨第十屆世界創意節金獎。昨晚,央視科教頻道《我愛發明》欄目對此進行了專題介紹。 昨日下午,在節目播出前,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睿升學校,採訪了這套捕鼠裝置的發明人、該校高三(11)班的李翔。他研製的捕鼠設備初看就是一個大木箱子,上面搭著一段木橋。
  • 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 新型晾衣杆捕鼠神器這些小發明很接...
    (原標題: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 新型晾衣杆捕鼠神器這些小發明很接地氣)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原創童謠,有效有趣地認識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原創童謠,有效有趣地認識垃圾分類!>可以減少汙染、節省資源讓孩子學會垃圾分類培養孩子樹立綠色環保意識對垃圾分類意義重大關於垃圾分類東城的小朋友們用童謠的方式為我們呈現了不一樣的「垃圾分類」快來看看他們的作品吧
  • 吉林某小學學生製作創意手工:快遞包裝不再是廢品
    (石洪宇)垃圾分類、生態環保理念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關注和支持。雙十一過後,吉林省吉林市的小學生們便利用快遞紙殼等舊物製作創意手工藝品,倡導並踐行低碳環保生活。
  • 小程序識別準確度低 垃圾分類各種「神器」實用嗎?
    來源:新京報垃圾分類各種「神器」實用嗎?垃圾分類小程序識別準確度低,垃圾處理器增加汙水處理難度;智能垃圾桶自動開蓋,方便、衛生新風街一號院的居民每月一次,掃碼免費領取垃圾袋。隨著垃圾分類政策在全國陸續推開,垃圾到底怎麼分、投放難度怎麼降低?這是很多居民面對的「靈魂拷問」。目前,北京部分小區趁勢推出垃圾分類小程序、「人臉識別」垃圾桶等「神器」,垃圾處理器更是成為解決家庭廚餘垃圾的熱銷產品。記者測試這些「神器」後發現,垃圾處理器雖然方便,但會增加汙水處理難度,處理不當可能造成下水道堵塞;多款垃圾分類小程序識別準確度低。
  • 發明"捕鼠神器"3天抓3隻 西安64歲打工者想申請專利
    在他居住和施工的地方,經常會遭到老鼠侵擾,老人苦思冥想,自己發明了「捕鼠神器」,抓老鼠「百發百中」,現在他最著急的,就是給他的神器申請個專利。  王殿龍老家在河南,來西安打工已20多年,目前居住在雁塔區陳林村。「我在工地是給人家刷漆的,幾乎每個工地都能見到老鼠。」
  • 商丘發明家成功獲得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
    (原標題:豫東常見植物抗病毒效果好——商丘發明家獲發明專利申請號) 「貓耳眼」「傷力草」,是豫東常見的植物,但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它們的藥用價值。
  • 武漢先進院2項發明專利再獲授權!今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個
    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2項碳材料技術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截至目前,今年武漢先進院新增授權發明專利已達11個。發明專利「一種功能化碳材料的製備方法」利用碘單質對碳材料進行活化,同時碘單質輸運磷單質與碳發生反應,以製備出磷酸功能化碳材料。與現有製備方法相比,該方法新穎獨特、簡單高效,在不破壞碳材料本體結構的基礎上,穩定形成功能化基團。
  • 小發明裡藏著大創意 奇思妙想「玩轉」創新科技
    第34屆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3月30日在我市的濰坊四中開賽,來自全省中小學校的小發明家們帶著創意發明來到了現場,一較高下。橋梁道路智能管理、智能分揀機器人、漂浮式晾曬海帶平臺、車載式城市霧霾清理裝置,學生們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變為一個個奇思妙想,通過展板和模型展示著自己的創意。
  • 濱州現"床上的愛因斯坦"60項專利300項發明(圖)
    他只有高中學歷,卻獲得了60項發明專利;他臥床30年,酷愛鑽研,還有300餘項發明創造,卻因沒有錢申報而遺憾。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變故降臨到這個家庭。  1983年夏天,李寶貴和妻子商量在房後再建幾間房子。「房後是一個很大的坑,要建房子首先要把坑填平。」李寶貴和妻子利用下班、農閒時間運土填坑。村子北邊有一段很長的土牆,在一次拆牆運土中,牆體發生坍塌,李寶貴被砸在了下面。當李寶貴在醫院醒來時,他的腰部以下已經沒了知覺,高位截癱的事實讓李寶貴曾一度絕望。
  • 李克強用「開椰神器」鑽椰子喝水 點讚大學生創意發明
    李克強現場使用「開椰神器」鑽椰子喝水,點讚大學生的創意發明。李克強鼓勵大學生們要勇於創新、創業,還同來自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合影留念。&nbsp&nbsp&nbsp&nbsp「總理在所有展臺中,在我們的展臺停留時間最長。」
  • 小學生發明的「花式扔垃圾姿勢」,都長什麼樣?
    目前,校園裡有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如何讓學生更精準地把垃圾扔進桶裡? 2.如何讓師生的垃圾分類知識轉化為正確的行為? 3.如何讓被忽視的校園宣傳欄成為傳遞零廢棄理念的最前線?
  • 石家莊三名初中生兩項小發明意外斬獲國家專利
    他們的想法其實並不複雜,他們的發明也許並不算有新意,但他們卻把自己的這種想法堅持了下來,並最終成功申請下了國家專利,他們就是來自石市23中的三個初中生次津伯、許鈺清、米心逸,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大家宣告,年輕人只要堅持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 房山這位同學憑「小創意」喜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房山這位同學憑「小創意」喜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條例》實施以來房山團區委、區委教育工委廣泛動員學生團員回村、社區報到參與垃圾分類桶前值守工作王薪曄發明的「乾濕分離廚餘垃圾桶」就是在參與桶前值守時想出的「小創意」她也憑藉這個創意榮獲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