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遠古蜘蛛尾巴長

2021-01-15 科學網

 

標本

 

黃迪穎團隊研究的應氏奇美拉蛛生態復原圖

■本報記者 張文靜

說起蜘蛛,大家肯定不會陌生。蜘蛛屬於節肢動物蛛形綱,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動物之一。據統計,現今全世界的蜘蛛加起來有478個鐵達尼號巨輪那麼重,每年大約要吃掉4億~8億噸獵物,超過全世界人口總重。很多種類的蜘蛛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豐富的捕食性天敵,在維持農林生態系統穩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對於現代蜘蛛的樣子,我們非常熟悉,可是在1億多年前,蜘蛛長什麼樣呢?它們跟現代蜘蛛有何不同?這種不同又能揭示出蜘蛛怎樣的演化奧秘?今年2月,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在同一期的英國《自然》子刊《自然—生態學與進化》上「背對背」發表兩篇論文,報導了各自在緬甸琥珀中發現的1億年前的神秘「長尾巴蜘蛛」——應氏奇美拉蛛。這種蜘蛛長得還真跟現代蜘蛛不太一樣。

這些蜘蛛有點怪

面對著四塊1億歲「高齡」的緬甸琥珀化石,研究人員小心翼翼地用光學顯微鏡、雷射共聚焦顯微鏡以及高解析度的CT進行三維立體呈現等方式,仔細地觀察著。在顯微鏡下,金黃色琥珀中幾隻小動物的形態逐漸清晰而生動起來。

這些小東西體長只有兩三毫米,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長有6隻眼,還有8條步足。像是蜘蛛,但不能斷定。因為這些雖然是蜘蛛的顯著特徵,可並不是其獨有的,蠍子等其他一些蛛形綱動物也有。直到觀察到其腹部發育良好的紡器,研究人員才最終認定,這些確實是來自遠古的蜘蛛。「認定一個生物是不是蜘蛛,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便是有產生蜘蛛絲的腺體。」黃迪穎解釋說。

接下來的發現讓研究人員更加吃驚和興奮,這些蜘蛛竟然長有一條細長的尾須,長度能達到其身體的1.5倍以上,尾須分為70多節,每一節都有一圈細長的剛毛。

要知道,現生蜘蛛是沒有長尾巴的,僅在少部分蜘蛛中,還殘留著一個短小的突起,被稱為臀板。但在兩三億年前,蜘蛛還是長著尾巴的。

此前,在距今3億多年的美國紐約的泥盆紀地層中,研究者就曾發現有碎片化石,它們具有蜘蛛特有的螯肢構造及長長的尾須。在約2.7億年前的俄羅斯的二疊紀地層中,研究者又發現了一塊相對完整的化石,可以看到在它的屁股後面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因此,有科學家為其建立了蛛形綱的一個滅絕目——烏拉爾蛛目。

此後,研究人員就再也沒有發現過長尾巴蜘蛛的化石,直到這幾塊琥珀的出現。

「它們的尾巴上面有很多毛,可能是感覺毛。另外,尾巴是筆直的,不能隨意擺動,也沒有毒腺。因此可能屬於感知器官,用於感知後部的環境和氣味等。」王博介紹說。

從琥珀中保留的蜘蛛形態特徵,研究人員可以推測出1億年前這些蜘蛛的生活圖景——在茂密的叢林中,在樹根下、泥土中,蜘蛛隱藏在小小的盤絲洞裡,洞口周圍布滿了它們吐出的絲,一有小蟲粘上來,它們就會迅速伸出螯肢將其變成腹中美味,如果有敵人來襲,它的尾巴就會感覺到,以便逃生。雌性蜘蛛一般躲在洞裡,雄性蜘蛛則在外面遊走。「這也是我們現在發現的雄性個體比雌性個體數量多的原因,這與以往我們發現的蜘蛛化石的雌雄數量情況正相反。」黃迪穎說。

尾巴為何如此重要

此次發現的琥珀蜘蛛具有紡器,坐實了其蜘蛛的身份。而琥珀內完好保存的長尾巴,足以證明它的古老,畢竟,尾巴是現生蜘蛛所沒有的特徵。

由於這些蜘蛛反映出了新物種所具有的多類蛛形綱生物特徵混合在一起的特點,它們被命名為「應氏奇美拉蛛」。其中的奇美拉,是古希臘神話中獅頭、羊身、蛇尾的一種怪物,種名應氏則來源於標本提供者的姓氏。

應氏奇美拉蛛所體現的多類蛛形綱生物特徵,尤其是它的長尾巴,為何讓研究人員如此興奮?一條細細的尾巴真有這麼重要?這還要從蛛形綱最初的演化開始說起。

蛛形綱的祖先是外形類似蠍子或者鱟那樣的海洋動物,它們大約在奧陶紀(約4.5億年前)到志留紀(4.2億年前)登上陸地,然後很快分化成許多不同的類群。要弄清楚這些類群間的親緣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化石證據的殘缺,它們的演化歷史也是疑點重重。

在所有這些類群中,烏拉爾蛛被認為是與現代蜘蛛親緣關係最近的。除了外形相似之外,它們還都長有絲管,可以產生蛛絲,編制蛛網。然而,兩者之間也有著顯著的區別。「現代蜘蛛有著長長的紡器,紡器上每一節都有一個紡絲的腺體;烏拉爾蛛的紡絲腺體則是不規則地排列在身體後端的,也沒有分節的紡器。」黃迪穎說。

作為最近的「親戚」,烏拉爾蛛顯然對研究現代蜘蛛的起源意義重大。但這類動物早已滅絕,而且化石異常稀少。在應氏奇美拉蛛被發現之前,人們只在美國和俄羅斯找到了兩種烏拉爾蛛化石,其中有的化石保存情況還非常糟糕。

而此次發現的琥珀中的應氏奇美拉蛛,保存情況近乎完美,為研究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細節。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既有烏拉爾蛛獨特的細長尾須,又有和現代蜘蛛幾乎一樣的多分節紡器和絲腺構造。「這不僅將長尾巴蜘蛛的滅絕時間從大約2.5億年前推遲到1億多年前。更重要的是,這表明它是介於遠古蜘蛛和現生蜘蛛中的過渡環節,彌補了蜘蛛演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能夠為解開蜘蛛起源和演化之謎提供關鍵證據。」黃迪穎說。但他同時也強調,奇美拉蛛是歸蜘蛛目,還是作為單獨的目出現,還需要更多的化石和進一步研究。

更多秘密有待解開

至於蜘蛛的尾巴為何逐漸消失了,目前研究人員還只能推測。「也許是因為後來的蜘蛛織網能力更加強大了。應式奇美拉蛛應該是沒有複雜織網能力的,它可能就是在地上刨個洞,在洞口周圍織不規則的網。隨著蜘蛛的進化,織網能力越來越強,如果在網上行動,帶尾巴反而起到了阻礙作用。同時,它的生存環境也在發生變化。我們推測長尾巴是感知器官,感知周圍的獵物、捕食者等情況。隨著蜘蛛織網能力的加強,它可以通過所織的網來感知周圍的情況,所以漸漸也就不需要這麼長的尾巴了。」王博說。

蜘蛛的化石向來難保存,只有特異埋藏的化石點才能保存蜘蛛的身體和細節特徵,比如我國侏羅紀中期的道虎溝生物群。「蜘蛛比較難在巖石中保存下來,因為蜘蛛主要生活在樹林、土壤裡,衝到湖中被埋藏在化石裡的概率比較小。另外,蜘蛛個體小,身體比較柔軟,相對來說這個物種保存在化石中更難一些。」王博介紹說。此次的琥珀可以完好地保存蜘蛛,無疑也給蜘蛛研究探索了一條新途徑。但王博表示,雖然琥珀不少,但其大量出現是在1億多年前,更古老的琥珀很少,蜘蛛琥珀就更少了。

目前,研究人員手中帶有蜘蛛的琥珀一共有5枚,其中4枚中的蜘蛛是雄性的。黃迪穎表示,團隊成員正在加緊對僅有的一個雌性個體進行研究,希望能揭示出蜘蛛的更多奧秘。

 


 

標本


 

王博團隊研究的應氏奇美拉蛛復原圖

《中國科學報》 (2018-03-02 第4版 自然)

相關焦點

  • 【文體藝苑】研究發現1億年前遠古蜘蛛長有尾巴
    研究發現1億年前遠古蜘蛛長有尾巴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研究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證實蜘蛛古老祖先存在長長的尾巴。
  • 緬甸琥珀中封存的遠古秘密:1億年前的蜘蛛長著長長的尾巴
    在1億年前,蜘蛛可是長著長長的尾巴。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領銜的團隊分別研究了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應氏奇美拉蛛,發現了上述情況。 在應嫣靈女士提供的1億歲「高齡」的緬甸琥珀化石中,其中兩個蜘蛛均為雄性,個體微小,體長不足2毫米(不算尾須),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頭胸甲正前方有6個眼睛。 黃迪穎表示,「應氏奇美拉蛛」最特別處是具有一條細長的尾須,超過身體的1.5倍長。尾須分為70多節,每一節都有一圈細長的剛毛。
  • 中科院發現:1億多年前,蜘蛛竟然有長長的尾巴
    像是蜘蛛,但不能斷定。因為這些雖然是蜘蛛的顯著特徵,可並不是其獨有的,蠍子等其他一些蛛形綱動物也有。直到觀察到其腹部發育良好的紡器,研究人員才最終認定,這些確實是來自遠古的蜘蛛。「認定一個生物是不是蜘蛛,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便是有產生蜘蛛絲的腺體。」黃迪穎解釋說。
  • 南京「科學俠」揭秘:1億年前「怪物蜘蛛」長尾巴
    交匯點訊 美國大片裡的「蜘蛛俠」不僅滿腔正義,更是身手利索,無懼於各種高難度攀爬,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卻發現,「古老蜘蛛」或許並沒有想像的「敏捷」,它曾帶有長長的尾巴,是在不斷地進化中才將尾巴「甩」掉的。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江蘇科學家發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琥珀化石定格完美細節 長尾構造...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通過研究1億年前的化石,證實遠古蜘蛛曾有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先前的理論認為這類帶尾巴的蜘蛛,大概在2.5億年前就滅絕了,但是令我們想不到的是,在一億年前,也就是說是大家認為它滅絕了以後,
  • 蜘蛛的老祖有著長長的尾巴 一億年前化石填補蜘蛛演化史空白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中國江蘇網2月6日訊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分別獨立研究了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應氏奇美拉蛛,證實蜘蛛古老祖先的確擁有長長的尾巴,為了解蜘蛛起源和演化提供關鍵證據。
  • 猴子的尾巴可以當它們的第三條手臂?不,基本只有蜘蛛猴可以做到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猴子的尾巴特別靈活,能掛在樹上讓猴子整個身體懸在空中,堪稱第三條手臂。但這些都是文學作品中經過誇大的成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猴子尾巴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只有美洲的捲尾猴科和蜘蛛猴科等少數猴子能做到。但要說尾巴堪稱第三條胳膊的話,就只有蜘蛛猴可以做到了,連捲尾猴都不行。
  • 科學網—遠古的香格裡拉什麼模樣
    Alex Boersma作品 ■周浙昆 拙文《追尋遠古的香格裡拉的艱苦歷程》在科學網博客上發表後,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不少網友問,「遠古的香格裡拉」是什麼模樣?在文中我曾提到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編輯部請了一名藝術家幫助我們畫復原圖,現將這幅復原圖貼出來供大家欣賞。 編輯部找到的是科學畫家Alex Boersma,請她畫一幅遠古香格裡拉的復原圖。在這篇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就想做這麼一幅復原圖。請了幾家公司試過,做出來的圖和我們的想法相去甚遠。
  • 闢謠:猴子的尾巴都很靈活,堪稱第三條手臂?錯,只有蜘蛛猴可以
    棕蜘蛛猴Ateles hybridus消失的拇指由於它們的四肢和尾巴的長度看上去跟身體很不協調(過於長),離遠了看就像一隻巨大的蜘蛛,所以得名蜘蛛猴。因為蜘蛛猴並不算小體型的猴子,又活躍在樹冠區域,所以必須保證猴身安全,不然就會像童話故事裡的猴子那樣從天上掉下來。圍繞著這一需求方向,蜘蛛猴的四肢和尾巴經過了長時間的特化。
  • 毒蛇尾巴偽裝成「蜘蛛」,令無數小鳥上當喪命,小鳥:太難了!
    蛛尾擬角蝰主要以各種捕食蜘蛛的鳥類為食,通常棲息於石膏質的丘陵和高地上,身上鱗片多皺粗糙,體色灰白和當地環境相近。它們的體長在50-80釐米左右,雄性比雌性長。而尾巴上的鱗片,經過擬態演變後看起來像蜘蛛的腿,尖尾巴就像是蜘蛛的腹部。
  • 食人魔蜘蛛的「耳朵」在腿上—新聞—科學網
    對食人魔蜘蛛而言,它們的策略不是在某處固定的蜘蛛網上等候,而是更「積極地」捕獵。康奈爾大學感官生態學家傑·斯塔夫斯特羅姆(Jay Stafstrom)等人發現,這些蜘蛛會從植物上倒吊下來,掛在一條絲線上,四條前腿則形成一張小小的蜘蛛網。用這張小小的網,食人魔蜘蛛可以向下方徘徊的獵物衝刺,或向後翻轉,誘捕飛在空中的昆蟲。
  • 蜘蛛有尾巴?!科學家通過琥珀發現億年前新物種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法媒稱,兩個科學家團隊公布了蜘蛛這個物種裡「缺失的一環」:這種蜘蛛有蠍子一樣的尾巴,在東南亞森林的琥珀中保存完好,至少已經有1億年歷史。  據法新社2月5日報導,兩篇研究論文以背靠背形式發表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一篇研究提出,雄蛛的性器官和絲囊把這種生物與目前的蜘蛛聯繫起來。
  • 蜘蛛?蜘蛛!—新聞—科學網
    而地球上唯一的蜘蛛恐懼症避難所是南極洲,這是唯一一個八足動物不居住的大陸。 但人們也要考慮到:蜜蜂和黃蜂每年殺死的人比蜘蛛多,在美國每年只有不到7人死於蜘蛛咬傷。而且,蛛形綱動物每年吃掉4億~8億噸食物,大部分是昆蟲。 小這些動物還能生產出比鋼鐵強大5倍的絲,這是一項人們還無法企及的壯舉。它們的大小可以像指甲一樣小,或者比一個餐盤更大。
  • 一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現神秘「長尾蜘蛛」 填補蜘蛛演化史空白
    【解說】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研究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長尾蜘蛛」——應氏奇美拉蛛,證實蜘蛛古老祖先存在長長的尾巴,填補了蜘蛛起源的關鍵環節。
  • 蜘蛛猴:俺像蜘蛛嗎?有五隻手嗎?丨動物蝌學
    它的軀體、四肢也是又細又長,再加上一條長長的尾巴,當它高高地凌空吊懸在樹梢上的時候,遠遠望去宛如一隻巨大的蜘蛛,因而得名。當蜘蛛猴在林間向前攀行時,總是用尾巴先抓住一根樹枝或一根藤蔓,然後將身體飄蕩過去,躥到另一棵樹上。在跳躍的時候,尾巴朝後翹起,起著舵的作用。
  • 遠古蜈蚣長達三米!十大巨型動物盤點
    當時發現的這隻亞馬遜食鳥蛛腿有30釐米長,重170克。湄公河巨型鯰魚湄公河巨型鯰魚是東南亞湄公河特有的一種巨鯰。[page]日本蜘蛛蟹日本蜘蛛蟹主要分布在日本、臺灣島等地深海中,壽命可達到100歲。日本蜘蛛蟹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節肢動物,體重最大可達到40多磅,臂展達6米左右。史前蜻蜓這種史前蜻蜓生活在距今約3億年前,體形常常達到1米多!
  • 五隻手的蜘蛛猴,你知道嗎
    五隻手的蜘蛛猴,你知道嗎南美洲熱帶森林裡,棲居著一種奇特的猴——蜘蛛猴。它身體細,四肢和尾巴都長,重約7千克,身段苗條,行動敏捷,常常在樹枝間來回跳躍、遊蕩。那碩長輕盈的身子仿佛一隻大蜘蛛量在悠來蕩去地活動著。
  • 《遠古邪蛛》影評:老壇兒裡裝的不一定是酸菜,還可能是毒蜘蛛
    老壇兒裡裝的不一定是酸菜,還可能是毒蜘蛛《遠古邪蛛》。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部美國恐怖驚悚電影,《遠古邪蛛》。故事是這樣的,話說在很久以前,人類為了祭司封印了一個罈子。裡邊兒具體是什麼不知道,有可能是臭豆腐,也可能是酸菜,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將這個罈子一直保存到了現代。
  • 科學網—美國發現新種肉食性蜘蛛 長致命鉗形爪
    有鉗形爪的「穴居猛蛛」(網頁截圖)據英國《鏡報》8月18日報導,美國一群洞穴探險家與蜘蛛學家在俄勒岡州與加州的洞穴裡發現一種新蜘蛛,其外表特點在於足的末端有致命的鉗形爪,因此被取名為 《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期刊稱,這類蜘蛛的每隻足末端都有彎曲、狀如鐮刀的鉗形爪,延展開時約有4釐米長。美國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的昆蟲學家稱,這種蜘蛛的進化特徵非常獨特,代表這不只是新屬或新種蜘蛛,更代表一種新的蜘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