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紅豔和同事一起探討病例
本報記者 郝海軍 文/圖
清晨,滿懷期待和熱情,微笑著出發;上午,在患者、病房和放療中心之間穿梭,堅持著夢想和希望;黃昏,看著相同的「風景」,重複著白天的故事;夜晚,在閃爍的霓虹燈下回家,夜深人靜時繼續梳理放療病例並總結……這是市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翟紅豔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她以放療為武器,在與癌症的鬥爭中不斷取得勝利。
術業專攻力求精益求精
「翟主任是我最敬佩的大夫之一,我帶著妻子在這裡已經做過30多次放療,她是我見過的最敬業和最愛學習的『雙料』放療專家……」7月3日,記者在市人民醫院腫瘤放療中心採訪時,患者家屬崔先生稱讚道。
「LA醫師」「LA物理師」正是崔先生口中的「雙料」。「LA醫師、LA物理師可謂放療中心的『司令員』,所有的治療方案和操作指令都在這裡制定和發出……」翟紅豔說,她是多個領域的內行,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008年,翟紅豔腫瘤放療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來到市人民醫院先後從事血液系統腫瘤和鼻咽癌、喉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直腸癌等實體腫瘤的臨床工作和研究。2014年,翟紅豔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中心進修期間,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LA醫師資格;2015年,在山西省腫瘤醫院放療中心進修期間跨專業考取了LA物理師資格。
翟紅豔說,放療技術對人才專業性要求較高,需要掌握腫瘤臨床學、影像解剖學、放射生物學、放射物理學等多門專業知識,這其中放射物理對醫務工作者尤其困難,但是只有掌握了放射線的特性才能把它靈活應用,更好地為形形色色的患者服務。一個優秀的頂級放療專家,絕對是一個頂級的臨床放射物理專業人才。
「醫師是根據臨床需求,把需要放療的靶區和需要保護的正常器官勾畫出來;而物理師則要圍繞靶區設計不同角度的照射野以及每個射野照射劑量的權重,同時要盡最大可能地減少正常組織受量。」翟紅豔說,「形象地打個比喻,好比我們要建房子,醫師想建造一棟房子,並提出自己的要求,而物理師便是他房子的建造者,如果你是二者的完美結合者,這棟房子可以建造得更完美。」所以,為了精益求精地服務患者,翟紅豔在考取了LA醫師資質後,又跨專業學習考取了LA物理師資質。她平時不僅自己學習,還要求科室的所有人既要加強本學科的業務學習,還要了解一些跨學科的知識,成為多面手。
患者的信任不可辜負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努力和前行的方向,患者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他們……」翟紅豔說。一直以來,翟紅豔用她的愛心、耐心給患者以無微不至的幫助,她的真心付出也得到了患者的好評和認可。
一位58歲的女性患者,因胸憋、骨痛等四處求醫,先後去過太原、西安等地,均沒有得到確診。去年,患者病情加重,來到市人民醫院就診,正好遇到了出門診的翟紅豔。
「當時,患者特別痛苦,經過詢問病史和初步診斷後,立刻給她做穿刺……」翟紅豔說,經過抽取肺部積液送檢後,病理科在樣本積液中檢測到了肺腺癌細胞,並全身多發骨轉移,隨後患者確診為肺癌IV期。
「當時聽到這樣的結果,我從患者及家屬的眼中看到了絕望和放棄。我們的醫護人員就耐心地給患者和家屬講解和引導,讓他們對病情有個正確的認知,並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翟紅豔說,經過靶向藥物和化療加放療,患者症狀明顯消失,生存期大大延長……
「後來這位患者,經常來找我治療,一來二去我們都成了朋友……」翟紅豔說,正是因為信任,她和許多患者都處成了很好的朋友。很多患者從各縣,甚至是外地趕來表示謝意,翟紅豔說,這是讓她感到最開心的事,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
疫情期間,翟紅豔帶領科室人員,組建「放射治療中心患者微信群」,除了日常的放療工作宣教,關注患者心理健康,方便醫患聯絡外,還增加了疫情信息及疫情期間注意事項,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使患者正確認識疫情。在與患者的遠程互動中,讓他們收穫了許多溫情。
選擇醫學就選擇了奉獻
「翟主任不僅業務能力強,還特別敬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市人民醫院放療中心護士王亞麗說,「我們平時早上7點多到醫院,她已經吃過飯,坐在醫生辦公室學習了。用她的話說,一天不學習的話這一天就荒廢了……我聽保安師傅說翟主任有時候早上5點多就來單位了。」
今年疫情期間,翟紅豔的丈夫史志明隨我市第三批醫療隊支援武漢,家裡的大小事都壓在了翟紅豔一個人身上。尤其是在丈夫支援武漢期間,婆婆突然離世,她用柔弱的身軀硬是撐起了整個家。辦完喪事的第二天,她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用她的話說,不敢休息,已經好幾天沒出門診了,好多病人來了看不上病,就白跑了一趟……
正是因為翟紅豔和她科室所有人的加倍努力,自2019年4月市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正式成立,並開始了首例病人的治療以來,放療CT定位總人數350餘人,放射治療總人數300餘人,9000人次,放射治療工作卓有成效。
翟紅豔坦言,看著病人高高興興健健康康地出院,在某一天給你發簡訊或打電話告訴你他的近況,甚至來看你,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帶不來的。那一刻,再苦,再累,想想病人的笑容就是對自己莫大的安慰。
現在,這位80後的副主任醫師又給科室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力求技術創新、精益求精,讓更多患者健康幸福生活。
(來源:臨汾日報)
原標題:《用醫術和仁心託起生命希望——記市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翟紅豔》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