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追肥經濟高效、增產效果明顯,科學掌握葉面肥的噴施濃度十分重要,濃度過高,造成肥害,而濃度過低,則肥效不明顯。所以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症配製。
幾種常用葉面肥料的適宜濃度:
一、尿素
常用的噴施濃度1%-1.5%(即1-1.5千克尿素兌100千克水);在此範圍內,雙子葉植物,濃度可適當低些;單子葉植物,濃度可適當高些;幼苗期,濃度可適當低些;成苗期,濃度可適當高些。一般禾穀類作物噴施濃度為1%-2%;蔬菜、瓜果等噴施濃度為0.5%-1%;育苗期的幼苗噴施濃度不能高於0.2%。注意,尿素中的縮二脲的含量超過1%時,對作物有毒害作用,不能進行葉面噴施。
二、磷酸二氫鉀
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3%左右;配製的方法是取300克 磷酸二氫鉀加100千克水,充分溶解後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可以隨用隨配。
三、硫酸鋅
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1%-0.2%;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液後進行噴施。
四、硼砂(或硼酸)
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2%-0.3%;配製溶液時先用少量45℃熱水溶化硼砂,再兌足水。
五、多效唑
果樹用0.1-0.15%溶液噴施,農作物用0.25-0.5%溶液噴施。
六、米醋
常用濃度200-250ml兌水40-50kg噴施。
七、過磷酸鈣
常用濃度1-3%。把過磷酸鈣加水後充分攪拌,靜置24小時後過濾,取上清液。
八、鉬酸銨
常用濃度為0.05-0.1%,噴施豆科作物。
九、硫酸鋅
常用濃度為0.1-0.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後噴施。
十、硫酸錳
常用濃度為0.05-0.1%。
十一、硫酸亞鐵
常用濃度0.2-0.3%。因鐵流動性差,應多噴幾次,且要噴均勻。
十二、硫酸銅
常用濃度0.01-0.1%。
十三、硫酸鉀
常用濃度1%-1.5%
ppm濃度:用溶質質量佔全部溶液質量的百萬分比來表示的濃度,也稱百萬分比濃度。
ppm就是百萬分率或百萬分之幾,如1ppm即百萬分之一,150ppm即百萬分之一百五十等等,也就是說,在配製1ppm濃度時,1克肥料(指純量)加水1噸(1000000克),依此類推。這些肥料一般只有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的純量,其它均為填充物。所以,在配製肥料使用濃度時,要根據肥料的純含量以及需要稀釋的濃度(用ppm單位)確定加水量。其計算公式是: 每克肥料的加水量=1000000×肥料含量(%)÷濃度(ppm)
例如:(1)需用15%的多效唑配製成300ppm的藥液,噴灑水稻秧苗,1克需加多少克水呢?按計算公式計算如下:加水量=1000000×15%÷300=500(克) 即1克15%多效唑加水500克,即可配製成300ppm的多效唑藥液。
(2)一包20克裝的「多效唑」要造成500ppm的藥液要加水多少公斤,怎樣計算,500ppm即:500/1000000=5/10000=0.0005,將20克15%多效唑稀釋成500ppm濃度的計算方法是:20克X15%/兌水量=0.0005-->20克X0.15/0.0005=兌水量(克) 即兌水量=6000克=6公斤 另外ppm換算成為:1ppm=0.001‰。
稀釋方法:百分比濃度是指100份肥液或肥粉中含肥的份數,用「%」表示。如2%的尿素,表示在100公斤尿素溶液中有2公斤尿素,98公斤水。
倍數濃度:指1份肥料的加水倍數,常用重量來表示。如:配製700倍的2%三十烷醇乳粉,是用1份2%三十烷醇乳粉,加700份水攪拌而成。
換算成倍數濃度:用百分數除以ppm數,將小數點向後移4位,即得出所稀釋倍數。例如:40%的乙烯利1000ppm,換算成倍數濃度時,用40÷1000=0.04,小數點向後移4位,即得400倍。
兌水方法:幾種肥料混用時,不是每加一種肥都加1次水,而是各種肥都用同1份水來計算濃度。例如:配製500倍的尿素加1000倍的速綠康,是用2份尿素加1份速綠康加1000份水。另外,兌水時,應先配成母液,即先用少量溫水將肥液化開,再加水至所需濃度,充分溶解,以提高肥效,防止肥害